《人類簡史》說人話,有趣有料不簡單

最近我慢慢學會了說人話,大概跟看了《人類簡史》有關係。

讀了這麼些年書,發現自己慢慢不會說人話。常常喜歡引經據典,按照自己知道的、別人不知道的一套理論來闡述自己的觀點。仔細想想,有點像小孩子做夢,想著上去一拳把人打昏,然後任由自己發揮,怎麼說都是“我有理”。其實這有點像自慰,自己一個人高潮,別人根本不知道咋回事。

自以為是,是很多讀了很多書的人容易犯的一個通病。說白了,自己沒有駕馭知識,而是被知識駕馭了。

《人類簡史》就從人類愛八卦這個問題切入,認為認知革命與農業革命、科學革命一樣,是人類發展史上的里程碑。注意,人家是從人類發展史去探討個人幸福問題。

大約在250萬年前到10萬年前為止,我們整個世界大約有6種不同的人種存在。有身材魁梧的尼安德特人、矮小的弗洛里斯人、爪蛙島的梭羅人、西伯利亞的丹尼索瓦人和東非的魯道夫人,當然最後還有我們人類的祖先智人。是的,我們人類只是當時所有人種中的一種,而且還是最弱的一種。比力氣我們不如尼安德特人,比製造工具我們不如弗洛里斯人,真是學啥啥不會,要啥啥沒有。是我們與其他人種相比,有一樣非常牛逼的天賦:愛八卦。

是的,我們智人帶著愛說話的能力從非洲開始遷徙。一路上他們是說個不停,抱怨張家長李家短,在背後要麼說今天張寡婦在家偷漢子,要麼說你家的孩子像隔壁的老王。但是慢慢的,愛八卦讓他們知道了自己的部落裡誰最令人討厭,誰最值得大家信任。最值得信任的人身邊呢,我聚集了一批屬於自己的好基友,形成了最早的協作組織,然後慢慢就形成了人類歷史中的第一個革命:認知革命。

那麼,什麼是認知革命呢?認知革命就是把抽象的概念變成可以理解的內容。比如說當某一個智人某一天在河邊看見一個美女在洗澡,能把這個畫面轉化成一個抽象的概念,去傳遞給他的好基友們。好基友們理解這一概念後,與他一起組團去偷窺。這個過程就是認知的過程。其實認知最核心的就是語言的溝通。我們智人之所以超越其他的人種和生物,成為地球的統治者,因就在於智人能夠通過語言溝通完成分工合作,最後通過這些合作來贏得生存。當我們人類在完成任職革命之後很多年,突然在1萬年前發生了重大變革,就是從採集和狩獵變成了操縱動植物的生命,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馴化。這就是農業革命中最重大的兩大特徵:種植和畜牧。

人們以為馴化了小麥、牛羊和其他物種,其實反過來是牛羊、小麥和其他物種馴化了人類,從而獲得生存並滅絕了其他物種。所以說人類引以為豪的農業進步也可能是大自然的一個陷阱,甚至是基因的一個陰謀。我們仔細思考一下,狩獵時代的人類更強壯更敏捷,基本上人人一米九腹肌八塊有,那是天下之大想去哪裡去哪裡。但是農耕時代人類更辛苦笨拙,生存能力脆弱,活動範圍非常狹小。這是因為人類被農作物和馴養的動物束縛在一畝三分地裡。所以作者說農業革命不過是人類掉進了奢侈生活的陷阱而已,就像今天被現代化生活捆綁的我們。

在農業革命之後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們人類一直以為自己無所不知,都覺得自己是葉良辰,自我感覺是狂帥酷屌炸天。但是我們從現在的認識來看,當時這種認識肯定是一種自以為是的表現。所以作者認為,農業革命以後的科學革命不是知識的革命,而是無知的革命。真正科學革命的表現,就是在於人類對最重大的問題其實毫無所知。

在這本書的最後,作者提出了一個問題,科學的進步讓人類更快樂了嗎?通常情況下,我們人類進行的一切活動,歸根結底都是為了從中獲得快樂。那麼什麼是快樂的?如果認為只要獲得了金錢地位愛情就是快樂,那麼快樂與快感有什麼區別呢?並不是說我們獲得我們獲得這些就能獲得快樂,快樂只是一種主觀感受。如果按現在自由主義的解釋來說,快樂來自於人的內心。我們的佛教在這方面解釋的更加精闢,認為快樂不來源於人的內心,快樂來源於放下對主觀感受的追求。佛學的智慧把快樂看成對真我的追求,在於真正的瞭解自己。如果真的是這樣,我們是不是從現在開始認真的反思一下自己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