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問題層出不窮,什麼心理因素導致孩子變“壞”?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也是未來的棟樑。在成長的過程中,許多因素都會對孩子的人格造成影響。這將影響到孩子自身的個人發展,以及整個社會的共同發展。

瞭解孩子成長期的關鍵因素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沒有給予恰當的積極教育,很可能讓孩子無法獲得健全的心理發展。

最近,又有各種關於“壞”孩子的報道:

北京豐臺區鑫博西路防疫點,疫情防控人員按相關規定要求一男孩配合工作,但男孩沒按規定接受檢查,並推搡工作人員。其他工作人員見狀上前指責,結果孩子母親稱,小男孩只是推了他一下,他只是個12歲的孩子,大人不應該與一個小孩子計較。在男孩母親與工作人員理論期間,男孩對著防疫人員大罵:“我要把你媽的骨灰給揚了”!與此同時,還撿起地上的石頭瘋狂砸向志願者。

另一則新聞,則說道:

一女生醉駕後刮蹭警車,經查證發現她甚至沒有駕照。在警方告知後果後,她才知道自己犯了刑法。

這些讓人不禁想問,孩子們究竟怎麼了?哪一環出了問題?


青少年問題層出不窮,什麼心理因素導致孩子變“壞”?


依戀行為


從嬰兒期起,母親的存在對於孩子就相當重要。在6個月到1歲間,對形成依戀關係則尤其重要。

所謂依戀,是指人與人之間建立起來的、雙方互有的親密感受以及相互給予溫暖和支持的關係。

嬰兒期的依戀行為主要表現在其與看護者之間——多為母親。早年失去母子依戀的孩子,成年後撫養自己的孩子可能會有困難,他們難與自己孩子建立正常的依戀關係。

依戀的類型深深地影響著孩子以後的為人處世,如果依戀關係不正常,等待成年後要付出多倍的努力,才能調整。因此,在孩子的幼年期,母親(看護者)這一角色至關重要。


青少年問題層出不窮,什麼心理因素導致孩子變“壞”?


依戀是孩子與母親(看護者)建立起來的一種親密關係。

安斯沃提出了母子依戀關係的三種類型:安全型、逃避型、矛盾型。

安全型:孩子在母親離開時會焦慮,母親回來時會很高興。他們的合作能力更高,很少生氣,對陌生人友善。

逃避型:孩子在母親離開時很少哭泣,母親回來時他們設法逃避。他們不會向他人尋求幫助,經常憤怒,對陌生人不在意。

矛盾型:孩子在母親離開前就開始焦慮,母親離開後他們會更加不安。母親回來時他們一方面想親近母親,另一方面又拒絕。他們很難安撫,對陌生人不友好。

安全型嬰兒的母親對孩子更加敏感,在孩子哭泣時會給予安慰。

而逃避型嬰兒的母親十分易怒,她們不表達自己的情感,羞於與孩子有身體接觸。這樣的的行為經常引起孩子的憤怒,養成了孩子比較“難相處”的依戀模式。

由此可見,家長對孩子起到了非常大的影響。溫和的母親可以帶出溫柔的孩子,易怒的母親則會培養出易怒的孩子。

當孩子獲得較好的照料時,他們更容易形成積極的人格品質。如果孩子性格暴躁,難以接近,這與其看護者脫不了干係。


青少年問題層出不窮,什麼心理因素導致孩子變“壞”?


影響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 生物遺傳因素

科學研究表明,人格的許多特性都有遺傳的可能性,約有50%的人格差異可以歸結為遺傳差異。

也就是說,你的人格特質有一部分在出生時就伴隨著基因出現了。

從第一則新聞中可以看出,口無遮攔的孩子和其母親在行為模式上,是何其相似。其中就有基因的部分影響。

  • 環境因素(包括社會文化和自然環境)

社會文化對人格的形成也有影響。居住在不同國家的人,隨著其民族文化的不同,性格就有所不同。

而居住在不同地域的人,受氣候影響,性格也會有所不同。比如熱帶地區的人們和極寒地區的人們,在性格上就有很大的差異。

  • 家庭環境因素

家庭對於孩子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教養方式的區別。

權威型的家長,會導致孩子消極、被動、依賴、懦弱。

放縱型的家長,會導致孩子隨心所欲、任性、獨立性差、唯我獨尊、無禮。

民主型的家長,則會讓孩子形成積極的人格品質,如快樂、自立、善於交往、彬彬有禮。

  • 早期童年經驗

包括依戀等其他重要心理需求。兒童心理健康的關鍵在於孩子與母親建立的一種和諧而穩定的親子關係

  • 學校教育因素

學校的教育十分關鍵。老師的不同管理風格,也會影響孩子的行為表現。其次,在學校裡養成的的社交方式,也將影響孩子一生的社交方式。

  • 自我調控因素

正所謂“我命由我不由天”,個人的自我調控能夠保證人格的完整統一。

自我塑造,伴隨著人的一生。認識自我、取悅自我、延伸自我和創造自我。

青少年問題層出不窮,什麼心理因素導致孩子變“壞”?

一個人的一生,將不可避免地受到主觀和客觀影響。遺傳決定了一部分、環境決定了一部分、自我調控又決定了一部分。

總而言之,要想獲得積極樂觀的生活,塑造一個積極的人格尤為重要。養育孩子時,要給予孩子最好的照顧,這不僅限於足夠的溫飽,還需要充分的精神發展。


精彩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