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问题层出不穷,什么心理因素导致孩子变“坏”?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也是未来的栋梁。在成长的过程中,许多因素都会对孩子的人格造成影响。这将影响到孩子自身的个人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共同发展。

了解孩子成长期的关键因素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没有给予恰当的积极教育,很可能让孩子无法获得健全的心理发展。

最近,又有各种关于“坏”孩子的报道:

北京丰台区鑫博西路防疫点,疫情防控人员按相关规定要求一男孩配合工作,但男孩没按规定接受检查,并推搡工作人员。其他工作人员见状上前指责,结果孩子母亲称,小男孩只是推了他一下,他只是个12岁的孩子,大人不应该与一个小孩子计较。在男孩母亲与工作人员理论期间,男孩对着防疫人员大骂:“我要把你妈的骨灰给扬了”!与此同时,还捡起地上的石头疯狂砸向志愿者。

另一则新闻,则说道:

一女生醉驾后刮蹭警车,经查证发现她甚至没有驾照。在警方告知后果后,她才知道自己犯了刑法。

这些让人不禁想问,孩子们究竟怎么了?哪一环出了问题?


青少年问题层出不穷,什么心理因素导致孩子变“坏”?


依恋行为


从婴儿期起,母亲的存在对于孩子就相当重要。在6个月到1岁间,对形成依恋关系则尤其重要。

所谓依恋,是指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来的、双方互有的亲密感受以及相互给予温暖和支持的关系。

婴儿期的依恋行为主要表现在其与看护者之间——多为母亲。早年失去母子依恋的孩子,成年后抚养自己的孩子可能会有困难,他们难与自己孩子建立正常的依恋关系。

依恋的类型深深地影响着孩子以后的为人处世,如果依恋关系不正常,等待成年后要付出多倍的努力,才能调整。因此,在孩子的幼年期,母亲(看护者)这一角色至关重要。


青少年问题层出不穷,什么心理因素导致孩子变“坏”?


依恋是孩子与母亲(看护者)建立起来的一种亲密关系。

安斯沃提出了母子依恋关系的三种类型:安全型、逃避型、矛盾型。

安全型:孩子在母亲离开时会焦虑,母亲回来时会很高兴。他们的合作能力更高,很少生气,对陌生人友善。

逃避型:孩子在母亲离开时很少哭泣,母亲回来时他们设法逃避。他们不会向他人寻求帮助,经常愤怒,对陌生人不在意。

矛盾型:孩子在母亲离开前就开始焦虑,母亲离开后他们会更加不安。母亲回来时他们一方面想亲近母亲,另一方面又拒绝。他们很难安抚,对陌生人不友好。

安全型婴儿的母亲对孩子更加敏感,在孩子哭泣时会给予安慰。

而逃避型婴儿的母亲十分易怒,她们不表达自己的情感,羞于与孩子有身体接触。这样的的行为经常引起孩子的愤怒,养成了孩子比较“难相处”的依恋模式。

由此可见,家长对孩子起到了非常大的影响。温和的母亲可以带出温柔的孩子,易怒的母亲则会培养出易怒的孩子。

当孩子获得较好的照料时,他们更容易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果孩子性格暴躁,难以接近,这与其看护者脱不了干系。


青少年问题层出不穷,什么心理因素导致孩子变“坏”?


影响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 生物遗传因素

科学研究表明,人格的许多特性都有遗传的可能性,约有50%的人格差异可以归结为遗传差异。

也就是说,你的人格特质有一部分在出生时就伴随着基因出现了。

从第一则新闻中可以看出,口无遮拦的孩子和其母亲在行为模式上,是何其相似。其中就有基因的部分影响。

  • 环境因素(包括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

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形成也有影响。居住在不同国家的人,随着其民族文化的不同,性格就有所不同。

而居住在不同地域的人,受气候影响,性格也会有所不同。比如热带地区的人们和极寒地区的人们,在性格上就有很大的差异。

  • 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养方式的区别。

权威型的家长,会导致孩子消极、被动、依赖、懦弱。

放纵型的家长,会导致孩子随心所欲、任性、独立性差、唯我独尊、无礼。

民主型的家长,则会让孩子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如快乐、自立、善于交往、彬彬有礼。

  • 早期童年经验

包括依恋等其他重要心理需求。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孩子与母亲建立的一种和谐而稳定的亲子关系

  • 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的教育十分关键。老师的不同管理风格,也会影响孩子的行为表现。其次,在学校里养成的的社交方式,也将影响孩子一生的社交方式。

  • 自我调控因素

正所谓“我命由我不由天”,个人的自我调控能够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

自我塑造,伴随着人的一生。认识自我、取悦自我、延伸自我和创造自我。

青少年问题层出不穷,什么心理因素导致孩子变“坏”?

一个人的一生,将不可避免地受到主观和客观影响。遗传决定了一部分、环境决定了一部分、自我调控又决定了一部分。

总而言之,要想获得积极乐观的生活,塑造一个积极的人格尤为重要。养育孩子时,要给予孩子最好的照顾,这不仅限于足够的温饱,还需要充分的精神发展。


精彩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