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做事不顧員工的感受,4個要點讓你構建心理邊界

“你在寫什麼?”

老闆戴著口罩,站在我身後,盯著我的電腦屏幕,指指點點,不斷提出意見,絲毫不顧及我的感受。我感覺自己是透明的,機械的,甚至是裸露的,非常壓抑,就像個木偶,被人牢牢地抓在手上。

小羅跟我吐槽起她們的老闆,滔滔不絕,厭惡之極。

小羅之所以討厭這種感覺,是由於自己的心理邊界被人入侵了。

工作和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人,做事沒有分寸感,不顧及你的感受,試圖突破進入你的心理界限,來延伸自己的意願,從而達到進一步試探、掌握和控制你的目的。

這其實是一個雙方共同完成的過程,一方成功地發起了攻擊,而另一方沒有守住自己的邊界。

老闆做事不顧員工的感受,4個要點讓你構建心理邊界


老闆做事不顧員工的感受,4個要點讓你構建心理邊界

一、心理邊界模糊,勢必產生衝突。

維基百科定義“心理邊界”,是指個人所創造的邊界。通過這個邊界,我們可以知道什麼是合理的、安全的和被允許的行為,以及當別人越界的時候,自己該如何回應。

心理邊界就像是圍繞著自我畫的一個圈,這個圈,不是為分區分“自己”與“外界”,而是區分“可控”和“不可控”的世界。

邊界外部,是不可控的,如果你妄圖去控制那些明明控制不了的事情,痛苦由此產生;

邊界內部,是你的可控區域,一旦有外界力量進入,你就會有一種被侵入感,會產生各種不適。

而當這個邊界處於模糊狀態,不清楚自己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可以去控制什麼,不能去控制什麼,你就成了一名職場“模糊人”,必然會與他人產生衝突。這些衝突由淺入深分別是行為衝突、情緒衝突和需求衝突。

  • 首先,是行為衝突。

以小羅為例,當領導站在你身後,如同鬼魅一般,這種行為已經突破了上下級交往的合理距離。

人與人之間保持多遠的距離,取決於兩人的親密度或者感興趣的程度。一般來說,成人的手臂展開,從肩膀到手腕的距離就是你的親密距離半徑。一旦非親密的人進入了這個半徑之內,就會感受到侷促與不安。

此外,領導伸手對你的屏幕進行指點,不間斷地對你提出修改意見,都是帶有權力意味的侵入性行為。

這些動作,都打亂了你原有的工作節奏和思路,讓本應屬於你的那部分掌控感受到損傷。

  • 其次,是情緒衝突。

當你對領導的侵入產生厭煩和不滿的情緒時,雙方就產生了情緒衝突。

這種內在的太厭煩情緒,很多時候並不需要表達出來,只要在內心生成,就能產生

“情緒汙染”,對方會不自覺地覺察、體驗到你的情緒,然後會改變自己的情緒狀態。再反過來汙染到你的情緒,形成惡性循環,使雙方情緒不斷惡化,從而影響關係的惡化。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當你越來越焦躁時,對方也會顯得越來越不耐煩。

  • 第三,是需求衝突。

需求衝突是產生心理邊界侵犯的本質原因。領導的需求是讓你服從於他,甚至是事無鉅細都要聽命於他。而你的需求是要獨立自主,在自己的責任範圍內要能自己做決定。這兩者之間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對立性,衝突彷彿無法避免。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理邊界,控制慾越強,邊界就越大,與他人的接觸面也就越大,邊界模糊存在的可能也就越多,衝突也會隨之增多。

如果不能很好地處理模糊邊界問題,邊界會不斷受到衝擊和腐蝕,從而產生邊界黑洞。


老闆做事不顧員工的感受,4個要點讓你構建心理邊界


老闆做事不顧員工的感受,4個要點讓你構建心理邊界

二、心理邊界破洞,無法輕視的後果。

當有人進入你的邊界模糊地帶,試圖進入你的領域,你會覺得“痛”,而如果你的心理邊界上有一個洞,誰都可以自由出入,你的工作和生活秩序就會被打亂,感覺到的是“苦”。心理黑洞的出現,又是一個新的開始,後續還會產生更多更嚴重的後果。

1、破窗效應後果。

破窗效應是指:如果環境中的不良現象被放任存在,就會誘使其他人仿效,甚至變本加厲。

在心理邊界上產生破窗效應,會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領導對你心理邊界的侵入會更頻繁,更肆無忌憚。

二是身邊其他人員會有樣學樣,爭先恐後地在你身上擴張他們自己的控制範圍。

三是在其他領域,比如在與家人、朋友的接觸過程中,你也會不自覺地放棄維護自己心理邊界的權力。

破窗效應的後果,會讓自己的心理邊界會被不斷侵蝕,變得千瘡百孔,讓自己疲於應付別人的事情和感受,而無法顧及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2、小孔放大後果。

初中物理就學過,透過小孔,光源會在光屏上產生放大的效果。

當你的心理邊界產生破洞後,外人就能通過洞口向內窺探,從而放大對事情的評價。

這種現象在生活中經常出現。我們常常會覺得別人做的事情很容易,比如看別人寫的文章,覺得不過如此,而真當自己去寫時,就會發現遠非自己認為的那麼簡單。這就是把自己對某件事的評價,通過小孔投射出去後,產生放大的效果。

當領導透過你的邊界破洞,來評判你的工作時,就會產生這樣的認知:這麼簡單的事,都不會做?都做不好?放大了對你的標準,降低了你的業績,從而使你覺得自己再怎麼努力都達不到他的要求,而事實上可能是領導自己都沒法搞定這件事。

3、小孔成像後果。

通過小孔,除了放大效應,還能產生成像效果。也就是別人會把自己的想法投射進來,形成他想象中的形象,認為事情“應該”是這樣,你也就“應該”這麼想、這麼做,在細節、過程和結果上,都達到他想要的樣子,從而把你變成他的傀儡。如果你不按他的要求和想法來,就會產生心理攻擊,從而達到進一步控制你的目的。

當心理邊界失去防守、產生破洞,就會讓他人的意志自由出入,甚至放大、固化,並不斷產生新的破損。因此,完善自己的心理邊界建設是職場人的基本功之一。

老闆做事不顧員工的感受,4個要點讓你構建心理邊界


老闆做事不顧員工的感受,4個要點讓你構建心理邊界


三、修建心理邊界,把握4個要點。

在這個人人都在討論自我、討論如何做自己的時代,先搞清楚自己的心理邊界,修補自己邊界上的洞,變得更加重要。修建自我心理邊界的方法有很多,把握好這4個要點,是其中的關鍵。

1、強化邊界意識。

你有建立心理邊界的權力。

很多人沒有心理邊界,是因為自己先放棄了建立邊界的權力。你當然有權保護自己的隱私,更有權利去拒絕別人。行使這個權力,就要清楚每個人的內心世界都有其特定的秩序,建立心理邊界並不是自私,而是讓你的事情歸你,我的事情歸我。

建立個人心理邊界的過程,就是不斷建立自我認同的過程。人有了自我認同,才能做到的自我尊重,也只有建立起明確且堅定的邊界,別人才會尊重你。

放棄這種權力,你就放棄了自我尊重,以及獲得他人尊重的權力,因此,在社會上生存,首先要有清晰的邊界意識,告訴身邊的人:我在這裡,這是我的領地。

2、理清自我概念。

個人的心理邊界,從某種程度上說,就是在不同環境中的自我身份識別,心理邊界的形成的過程,就是理清自我概念的過程。

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在這個組織中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我所在的這個組織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這個組織在整個社會中又扮演著什麼角色。理清這些問題,才能確定個體在整個大環境的位置和作用,才能在自己與外界發生接觸時,及時做好調控。

自我概念,是在自己在與環境的互動中,不斷形成的對自己的知覺判斷和主觀評價,確立清晰的自我概念,就需要不斷地去進行自我認知、自我體驗和自我調控,並不斷用“我是這樣的人,不是那樣的人”來表達自己。

穩定的自我概念,可以讓自己知道應該如何感知和行動,也能比較準確的預測自己行為可能產生的後果,從而避免受到傷害,或者都傷害他人。

3、提升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人們對自身能否利用所擁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項工作行為的自信程度,體現一個人的自尊水平。

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對自己有較高的期望值,遇到事情能理智處理,同時樂於迎接應急情況的挑戰,而且能有效控制自己自暴自棄的想法;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遇到會畏縮不前,處理問題比較情緒化,在壓力面前往往會束手無策,容易受到懼怕、恐慌和羞澀等情緒的干擾。

提升自我效能感,一是要選擇一些自己認為能做好的事,而儘量不要選擇那些自己都感覺做不好的工作,當難的工作確實無法迴避時,就要學會將其細分成一個個小的容易的目標,從比較簡單的工作入手,通過多次的成功來培養自己的信心。

二是要將過去的結果與當下的現狀區分開來,我們做事的方式與情緒,大多是受過去的事情所影響,將兩者區別分,特別是與過去的失敗分隔開,有利於形成更好的自我效能效應。

三是關注自己的成功,記錄下自己成功的感受和經歷,強化自己對成功的認知,更加堅定自己實現績效目標的信心,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完成目標的活動中,從而不斷增強心理邊界的硬度。

4、構建邊界之牆

通過身體語言和明確拒絕等方式,告訴對方,邊界在這裡,請別過界。

根據具身認知理論,當生理體驗發生轉變時,能與心理狀態產生強烈聯繫,從來支持心理狀態的調整。

當領導站在身後指導時,小羅可以站起來,側過身面對他,面帶微笑,以一種很放鬆的姿態把距離拉開;最好是雙腳一前一後自然站立,可以進退有度;雙手抱在胸前,這是最常用的防守型姿勢,背部和臀部可以靠著牆或辦公桌,給自己支撐,能增強自己的氣勢。

在更嚴重的情況下,要學會拒絕。當你不想拒絕得過於僵硬時,可以先從為對方考慮的角度出發,來善意地表達自己的態度,但一定要清晰,明確,具體。


老闆做事不顧員工的感受,4個要點讓你構建心理邊界


心理邊界是一個人心理的固有屬性,是一個人品性、能力、認知模式、行為習慣、價值觀,以及信念的範圍和領域界限。只有從內在的意識、能力培養著手,加以外在的姿態表達,來守護好自己的邊界。

一個能掌控人生的人,一定要有一個清晰、健康的心理邊界,這樣你就能站在一個全新的角度,看清自己,以及看清事件的真相。所以,在一個人人都喊做自己的年代,你總要知道什麼是自己才好。

只要有邊界,一切都有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