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三國之二:兩首詞的比較


談三國之二:兩首詞的比較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這首《臨江仙》是古典名著《三國演義》的卷首詞,作者是明朝三大才子之首楊慎。這首詞與《三國演義》本不相干,是清代初年,毛氏父子在評改《三國演義》時借來置於卷首的。讀這首詞不由得想起了蘇東坡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談三國之二:兩首詞的比較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這兩首詞都是面對滾滾江水,遙想英雄豪傑的叱吒風雲,感慨生命輪轉的歷史滄桑。臨江仙是楊慎《廿一史彈詞》中的一首,是該書《說秦漢》的開場詞。這種彈詞就是給說書講歷史人開篇寫的評論,主題是對歷史的感慨,也可以稱為“史論”。

《臨江仙》詞中沒有具體的人和事,帶有普遍性,內容強調了一個字“空”。一切都是轉眼即逝,一切都是後人的談資,主題表達世事浮雲,宇宙永恆的哲理,裡面有厚重的宿命論色彩,雖然也可以看出作者超然世外的一面,但是總不免讓人遁世自安。《念奴嬌·赤壁懷古》說到了三國周郎,內容具體化了,雖然主題不是評論周郎,但是藉助這一歷史人物,感想英雄的豐功偉績,即使日落消沉,但是英雄之美就是一幅壯麗的畫卷。最後蘇東坡感慨人生如夢,但你讀到了早生華髮,還是明顯感到作者壯志未酬的英雄夢。

《臨江仙》作為《三國演義》的卷首詞,雖然和三國曆史的演變相承合,但是《三國演義》作為一部建功立業的人才書,一部英雄史詩,用這樣的充滿悲情色彩的宿命論思想作為開篇詞,恐怕沖淡了這些英雄豪傑的蓋世功業,給人一種萬事皆無意義,奮鬥歸於空虛的感覺。但是《念奴嬌·赤壁懷古》從年代上早於《臨江仙》,為啥《三國演義》沒有作為卷首詞,因為《赤壁懷古》中的周瑜是指揮千軍萬馬定若神閒的儒將,而《三國演義》的周瑜是隻會算計諸葛亮,心胸狹窄的人,兩個人物形象明顯不同。

談三國之二:兩首詞的比較

在整體藝術上,《臨江仙》上下闕感情一致,言語滄穆沉穩,曉暢明白。《赤壁懷古》整體氣勢磅礴,畫面強勁,言語帶有溫度,讓人頓時氣血波動。

雖然《臨江仙》作為《三國演義》卷首次並非貼切,但是卻受到廣大讀者的青睞,這是因為中國文化中有太多的宿命論思想,好多史論家都是充滿悲情色彩,不是有那句話“命中有時終須有,命中無時莫強求”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