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的蘿蔔糕,吃了20多年,就沒怎麼漲價……

小時候的蘿蔔糕,吃了20多年,就沒怎麼漲價……

身在防城,很難不懷舊,有太多經歷時間洗禮的老店,將傳統的味道融入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只要懂得發掘,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小時候的蘿蔔糕,吃了20多年,就沒怎麼漲價……

店名:老街坊小食店

地址:防城區和平路與教育路交匯處附近北(防中附近)


第一次知道這家店,是因為它的蘿蔔糕。朋友很喜歡吃,來店裡一次掃蕩5、6片香煎的還不算完,臨走還要打包生蘿蔔糕,第二天自己煎了當早餐。


小時候的蘿蔔糕,吃了20多年,就沒怎麼漲價……

小時候的蘿蔔糕,吃了20多年,就沒怎麼漲價……


藏於深巷的小小門店,據說小吃賣了三十年,沒有華麗時髦的裝潢和鋪天蓋地的宣傳,卻濃縮了防城市井文化。


小時候的蘿蔔糕,吃了20多年,就沒怎麼漲價……

小時候的蘿蔔糕,吃了20多年,就沒怎麼漲價……


米和蘿蔔,兩種再普通不過的食材,在匠心巧手之下變成香酥可口的點心。


小時候的蘿蔔糕,吃了20多年,就沒怎麼漲價……

小時候的蘿蔔糕,吃了20多年,就沒怎麼漲價……


切成薄片的蘿蔔糕煎得兩面金黃,從溫和軟糯變得富有殺傷力,四個角角吃起來是最脆的,口感尤其好。


小時候的蘿蔔糕,吃了20多年,就沒怎麼漲價……


每天手工製作的點心,永遠勝在“新鮮”二字,內裡的蘿蔔絲總是清甜水靈。


小時候的蘿蔔糕,吃了20多年,就沒怎麼漲價……


加一點酸辣生津的生辣椒醬,又是另一種味道。


小時候的蘿蔔糕,吃了20多年,就沒怎麼漲價……


這家店和米的緣分很深,幾種小吃幾乎都與米有關。角落擺著一臺大大的磨漿機,所有原料都在食客看得見的地方製作。


小時候的蘿蔔糕,吃了20多年,就沒怎麼漲價……


卷粉也很特別,不像平時的華僑卷粉,蒸好的粉皮擺上餡料之後,從兩邊往回摺疊,最後疊成個寬闊的方形,再淋上湯汁。


小時候的蘿蔔糕,吃了20多年,就沒怎麼漲價……

小時候的蘿蔔糕,吃了20多年,就沒怎麼漲價……


簡單炒制的肉餡,並沒有多複雜神秘的味道,重在喜歡粉皮的那份爽滑。


小時候的蘿蔔糕,吃了20多年,就沒怎麼漲價……

小時候的蘿蔔糕,吃了20多年,就沒怎麼漲價……


滴上幾滴魚露,這是防城港人才懂欣賞的味道,不知給多少外地朋友推薦過,十之八九都聞著味道望而卻步,太可惜了。


小時候的蘿蔔糕,吃了20多年,就沒怎麼漲價……


這家店對於

水籺,有自己的想法。上層的肉餡炒得香氣四溢卻不幹硬,反而汁水肆意橫流。看深紅色的肉汁緩緩滑過瑩潤如玉的糕體,實在很引人食慾。


小時候的蘿蔔糕,吃了20多年,就沒怎麼漲價……

小時候的蘿蔔糕,吃了20多年,就沒怎麼漲價……


作為一個愛吃水籺的人,對水籺的分層還是有點執念的,喜歡層層分明能數得清楚的這種,邊吃邊感慨工序的細緻,個人覺得水籺出爐後稍微冷卻是最好吃的時刻。


小時候的蘿蔔糕,吃了20多年,就沒怎麼漲價……

小時候的蘿蔔糕,吃了20多年,就沒怎麼漲價……


至於調味,當然是甜醋和魚露,沒有甜醋,算什麼防城港水籺呢?


小時候的蘿蔔糕,吃了20多年,就沒怎麼漲價……

小時候的蘿蔔糕,吃了20多年,就沒怎麼漲價……


角子籺外表看來就像一個plus版的大餃子,做起來可比餃子講究得多了。米漿蒸成米餅,米餅混合幹米粉揉在一起才能做出外皮。


小時候的蘿蔔糕,吃了20多年,就沒怎麼漲價……


蒸好之後的角子籺,外皮雖厚,卻也有彈性有嚼頭。


小時候的蘿蔔糕,吃了20多年,就沒怎麼漲價……


肚子圓嘟嘟鼓起來的角子籺,份量紮實,飯量小一些的女孩子,一個下去基本上就半飽了,當然這種斯文人不包括小編。


小時候的蘿蔔糕,吃了20多年,就沒怎麼漲價……


角子籺外皮柔韌不易夾斷,即使有些盆友用筷子沒那麼嫻熟,也不會出現“啪”地斷掉,然後弄髒衣服的尷尬情況。


小時候的蘿蔔糕,吃了20多年,就沒怎麼漲價……


小店做的是本地街坊生意,食客多得是臥虎藏龍的“人才”,家長裡短,或是社會趣聞都有自己的見解。


小時候的蘿蔔糕,吃了20多年,就沒怎麼漲價……


如果你有空可以來這裡,耳邊聽著各路食客的故事,配上性價比十足的小食,飽腹感讓全身放鬆下來。


小時候的蘿蔔糕,吃了20多年,就沒怎麼漲價……

小時候的蘿蔔糕,吃了20多年,就沒怎麼漲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