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為期!恆大如何在地產風口下實現軟著陸?

喬納生·斯威夫特說:“遠見就是見人所未見的藝術。”

而這世上,從無與生俱來的高瞻遠睹,唯有久經沙場後的洞察與魄力。長遠的戰略定位永遠是建立於此,作為一家企業的掌舵者,勢必需要精心雕琢思維,進而統領全局、最終落實到行動之上。

恆大打造“百年老店”的願景始終離不開更新換代的戰略決策,只有搶跑時間,比新更新,才能經受得住時間的考驗,實現基業長青。

3月31日,恆大召開2019年業績發佈會,許家印在會上正式宣佈:“恆大從2020年開始轉變發展方式,全面實施‘高增長、控規模、降負債’的發展戰略,要用最大的決心、最大的力度,一定要把負債降下來。”這意味著,盤踞行業龍頭多年之久的恆大,由此迎來了發展征程中新的歷史轉折點。


三年為期!恆大如何在地產風口下實現軟著陸?

眾所周知,地產的“黃金時代”悄然過去,“白銀時代”之下依舊鑄造了不少強悍的行業先驅,但未來的路如何走、如何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似乎沒有人敢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在此經濟波盪之際,恆大的“沉穩”宣示,讓整個行業都眼前一亮。

NO.1、沙場點兵

財報顯示,2019年恆大銷售額6011億元,同比增長9%;核心利潤408.2億元,同比下降48%;資產負債率77.9%,同比增加4.2個百分點;淨負債率159.3%,同比增加7.4個百分點;現金餘額2287.7億元,同比增長12%。


三年為期!恆大如何在地產風口下實現軟著陸?

規模上的數據可以看出,恆大一直在穩步前行,通過橫向對比其他房企,不難看出,恆大的多項經營指標依舊領跑行業,唯獨是負債偏高的問題突出。面對這點,許家印毫不避諱,發佈會上直接給出了答案,恆大將會根據市場趨勢和自身發展啟動新一輪的轉型,重點攻克降負債的問題。

特殊時期,當整個行業還在研究恆大轟轟烈烈的“線上賣房”營銷手段,從各類官方數據顯示,我們都見證了疫情下的恆大創造出的銷售神話,但這家頭部房企的野心永遠不止於此,快速根據市場趨勢和自身發展啟動新一輪的轉型。完美地詮釋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哲理。

這一仗,恆大已先發制人,主動曝光問題,主動開啟自我修復,只待未來更加殘酷的行業廝殺。

NO.2、兩大法寶

高增長、控規模恆大實施戰略轉型的兩大法寶,而降負債則是最終的目的

用銷售的高度增長帶動回款增加

,以實現土儲負增長來控制規模,最終實現降低負債的大目標。恆大的“開源節源”實則是完美匹配了加減公式:高增長+控土儲=降負債,而敢用這樣的方法路徑來實現目標更多的來源於恆大絕對的實力。

2、3月恆大憑藉“網上賣房”的創新舉措,季度銷售額大增23%至1465億,銷售回款大增55%至1133億,均為行業第一,刷新恆大有史以來一季度銷售及回款最高紀錄。2020年的開門紅更是給恆大振奮信心,根據恆大的內控目標,2020年將力爭實現銷售8000億。“海口”的背後,實則是運籌帷幄的底氣。

回款增加是一個方面,配置以“控制土儲、控制投資”才能有更好的效果。顯然,雙管齊下不是並非紙上談兵。未來三年,恆大土儲未來三年每年要降低3000萬平方米左右,到2022年降低到2億平方米左右。

也就是說,集中消化現有土儲、嚴格控制新增土儲,將是恆大未來幾年在土儲策略的兩大基調。此外,許家印在發佈會上再次明確宣佈,5年內不再投資其他任何產業。

如此一來,儘管處於風口之下,但在兩大法寶的護航之下,恆大未來的轉型之路已相當穩妥。

NO.3、三年之約

發佈會上,許家印公開了對未來三年的規劃:


三年規劃


今年要實現銷售8000億,到2022年要實現銷售1萬億;未來三年每年要降低3000萬平方米左右,到2022年降低到2億平方米左右;把有息負債每年平均下降1500億,到2022年要把總負債降到4000億以下。

可以說,恆大的新戰略將每一步都安排的“明明白白”,將負債難點進行有效的細分,抓住了問題的主要矛盾,進而根據恆大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描繪出了新的產業版圖。

與此同時,許家印還在現場算了筆賬:

“18年、19年,恆大銷售回款每年維持在4500億左右,如果今年實現銷售8000億,回款按7000億計算,就會增加2500億的銷售回款。同時,恆大今年減少土地儲備3000萬平方米,就等於減少600億的支出。這樣一增一減,就一定能實現今年有息負債下降1500億的目標。”


用最大的決心、最大的力度來解決問題,保障企業的良好運營。在複雜的市場環境下,許家印能夠絕對果斷地進行戰略轉變,以及出色的遠見度,確保了恆大在風口之下平穩著路,而這也成為了其搶得先手的重要時機。

可以預見,三年為期,恆大將是更強的恆大,也會離“百年老店”更近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