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德曼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利德曼(300289)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概述

(一)公司總體經營情況

報告期內,公司圍繞戰略發展規劃方向,穩步有序地推進各項工作,積極發揮研發、技術、採購、製造、質量、產品、市場、渠道、服務等多方面經營優勢,不斷加大市場開拓力度,同時,公司密切關注行業政策變化和產業結構調整,適時對公司銷售渠道和銷售政策進行了調整。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1,514.35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1.3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30.92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84.41%。體外診斷試劑業務仍是公司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體外診斷試劑業務實現收入45,391.09萬元,佔營業收入比重的88.11%;診斷儀器業務實現收入2,103.62萬元,佔營業收入比重的4.08%;生物化學原料業務實現收入2,295.74萬元,佔營業收入比重的4.46%。

(二)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業績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的主要原因

報告期內,公司為積極應對生化診斷試劑行業變化和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調整了營銷渠道和營銷政策。同時,部分子公司業績不達預期且出現下滑明顯;因公司與部分子公司的合作方終止合作,導致本報告期報表合併範圍有所調整;公司持續加大對新產品的研發投入,本期研發費用較上年同期增加834.10萬元。報告期末,公司對企業合併形成的商譽進行了減值測試,本期計提德賽系統商譽減值準備764.07萬元;本期公司收到的政府補助減少,非經常性損益影響金額為82.58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360.50萬元。綜上原因,公司經營業績較上年同期下降。

(三)報告期內公司重點工作回顧

1、市場營銷方面

報告期內,公司結合中長期發展規劃及年度經營目標,積極應對行業及市場變化,立足主營業務,推進營銷渠道建設,適時調整經銷渠道,使得銷售渠道進一步扁平化;持續完善銷售計劃管理體系、銷售體系;解決併合理控制渠道庫存。通過持續推進診斷儀器的銷售,加大配套診斷試劑產品的銷售比例,並嚴格執行預決算制度,在預算與制度框架內展開銷售工作;積極進行新產品推廣及窗口醫院建設,持續加大公司產品在終端市場的推廣力度,並積極藉助醫療器械展會、行業學術會議以及新媒體等多種媒介進行品牌宣傳,拓展公司產品銷售區域,提升了市場佔有率及品牌影響力;進一步完善了銷售人員考核激勵機制,推進專業銷售人員隊伍體系建設。同時,公司密切關注行業政策變化和產業結構調整,適時對公司銷售渠道結構和銷售政策進行了調整。

2、品牌推廣方面

公司積極參加了2019中國醫師協會檢驗醫師年會以及全國各地檢驗醫會議、第十六屆國際檢驗醫學暨輸血儀器試劑博覽會、第81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春季)博覽會暨第28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設計與製造技術(春季)展覽會、2019中國心血管實驗醫學大會、中國分析測試協會標記免疫分析專業委員會2019年學術峰會;積極協辦了2019中國醫師協會檢驗醫師年會暨第十四屆全國檢驗與臨床學術會議、第十三屆京滬+津冀檢驗醫學高峰論壇、2019華東醫學檢驗聯盟學術會議等。通過參加上述活動,有利於公司建立國內外銷售渠道、瞭解行業最新動態、提升公司品牌影響力,致力打造以“利德曼”、“德賽DiaSys”品牌的診斷產品,深耕肝功、腎功、血脂、心血管、腫瘤類等領域,鞏固“全、省、穩”的產品優勢,實現銷售的快速增長。

3、產品研發方面

公司發揮研發和技術優勢,提升自主創新的能力和開發新產品的速度。通過加大研發投入,加快研發成果轉化和新產品上市速度。公司研發項目主要圍繞體外診斷試劑、診斷儀器及生物化學原料三大領域,報告期內研發進展情況如下:目前共有46項化學發光試劑項目處於產品開發不同階段;在生化診斷試劑方面,以利德曼為主導的涉及16個新項目處於產品開發不同階段;在研項目CI1200臺式小型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已取得註冊證;生物化學原料在研項目13個,研發專業領域主要包括:酶製劑、抗原、單抗、多抗、精細化學品等。

4、質量管理方面

2019年,公司先後兩次順利通過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醫療器械註冊質量管理體系現場核查,完成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延續,通過TUV的監督審核。公司依據YY/T0287-2017idt ISO13485:2016《醫療器械質量管理體系用於法規的要求》、GB/T19001-2016idt ISO9001:2015《質量管理體系要求》、《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範》及其附錄《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範現場檢查指導原則》、《體外診斷試劑現場檢查指導原則》和IVDD98/79EC《體外診斷試劑的歐盟指令》等法規建立的質量管理體系,並保持其持續有效運行。

公司作為SAC/TC136全國醫用臨床檢驗實驗室和體外診斷系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員,積極參與國家、行業標準起草工作2019年參與國家標準起草1項《體外診斷醫療器械生物源性樣品中量的測量有證參考物質及支持文件內容的要求》,參與行業標準起草1項《體外診斷檢驗系統性能評價方法第1部分:精密度》,參與行業標準修訂2項《YY/T1200-2013葡萄糖測定試劑盒(酶法)》、《YY/T1199-2013甘油三酯測定試劑盒(酶法)》,參與行業標準驗證1項《體外診斷檢驗系統性能評價方法第2部分:正確度》。

5、對外投資方面

公司逐步構建集團管控模式,加強對投資企業的管理。在保證各子公司獨立的運營模式下,按照集團化管控制度要求,加強對各業務的統一規劃和資源調配,完善內部控制流程。公司與控股股東高新科控和力鼎基金計劃成立專業化基金管理公司,在依託高新科控在廣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豐富的生物醫藥產業資源的基礎上,結合高新科控、公司在體外診斷豐富行業經驗及力鼎基金專業投管能力,強強聯合、優勢互補,以混合所有制、獨立運作的形式,力爭打造專業化的生物醫藥產業股權投資管理機構。此外,公司收購了廈門國拓51%股權,對外投資新設湖南利德曼,以推動公司在福建省、湖南省等區域市場的進一步拓展;及時防控經營和投資風險,終止對武漢利德曼的投資。

6、公司治理方面

繼2018年底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後,公司於2019年初順利完成董事會和監事會的改組工作,公司變更為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公司治理水平和規範運作水平得以進一步提升。公司將繼續有效發揮董事會在重大決策、經理人員選聘等方面的作用;發揮獨立董事和專門委員會職能,形成科學的決策機制、執行機制和監督機制;完善公司內控體系,強化內控管理制度的落實。

7、人才儲備方面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為了應對公司未來擴張的需求,公司高度重視團隊建設和人才培養。公司按照繪就引進人才的“藍圖”、打造用好人才的“土壤”、提升留住人才的“溫度”的原則,一方面匹配當期業務發展的需要,增加研發、生產、銷售等領域的專家人才引進,均衡分配人才資源,提高人才供給質量。另一方面,公司結合現有薪酬管理辦法,完善管理人員、核心技術人員績效考核機制,把人才的智慧與公司事業發展緊密地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

報告期內,公司體外診斷試劑實現營業收入45,391.09萬元,診斷儀器實現營業收入2,103.62萬元,生物化學原料實現營業收入2,295.74萬元。公司及主要子公司的產品研發進展情況如下:

1、產品研發情況

在生化診斷產品領域,公司依託已形成的技術平臺優勢不斷豐富產品種類。公司推出的糖化血紅蛋白(HbA1C)測定試劑盒(膠乳免疫比濁法)已獲得註冊證;完成臨床評價工作階段的產品3項、註冊檢驗實驗階段的產品4項、產品升級小試4項以及完成小試並籌備註冊檢測階段的產品4項。一系列升級版本的新產品不僅強化公司技術服務能力,而且滿足目前醫療機構檢驗科打包的需求並可以為醫學實驗室提供生化診斷試劑領域全面的產品解決方案和整體服務。子公司德賽系統通過引進德國DiaSys十餘個生化試劑項目,開展了與國內行業標準比對與性能分析,並實現國產化技術轉化;目前有多個免疫透射比濁試劑產品已完成配方和工藝研發,並通過第三方註冊檢測,進入臨床評估和註冊階段。

在化學發光產品領域,公司已在化學發光免疫診斷系統產品方面實現重點突破,加速公司產品的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報告期內,公司共有20項新化學發光診斷試劑產品獲得註冊證,使得公司獲得的化學發光診斷試劑註冊證累計達到56項;另有5項發光試劑產品處在註冊取證階段,6項化學發光產品完成研發工作,15項發光試劑項目處於不同研發階段。2019年6月,公司新取得了可溶性生長刺激表達基因2蛋白(ST2)測定試劑盒(磁微粒化學發光法)醫療器械註冊證,豐富了公司在磁微粒化學發光領域的心衰標誌物檢測項目。ST2標誌物已經進入2017《美國ACC/AHA/HFSA心衰管理指南》及2018《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對急慢性心衰患者的預後危險分層及預後管理有重要臨床價值。

在診斷儀器領域,公司CI2000系列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已上市,進入量產銷售階段,取得了良好的終端用戶使用反饋;在研項目CI1200系列臺式小型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取得註冊證,預計於2020年開始銷售;微型化學發光分析設備CI600開始進入到預研階段。

在生物化學原料領域,公司依託酶學、免疫比濁等主要應用平臺,完成結題2項、中試1項、小試3項,推出體外診斷原料、生物製藥原輔料、精細化學品等一系列在市場同類產品中性能卓越、質量可靠、具備成本優勢的升級版本,逐步減少對上游供應商的依賴。

2、參考實驗室

公司醫學參考實驗室是按國際標準ISO/IEC17025和ISO15195及CNAS準則建立的,同時擁有經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認可的醫學參考實驗室。實驗室已收納絕大部分與產品相關的國際或國家參考物質,建立並運行涉及酶學、電解質、小分子代謝物、蛋白的參考測量程序,共計16項。

公司參考實驗室參加了2018-2019年度由國際臨床化學聯合會(IFCC)主辦的全球最具權威的參考實驗室能力驗證計劃-國際參考實驗室質量評估計劃(RELA)的16個項目,均順利通過,所有測量結果及不確定度均在等效框內,合格率為100%;國家衛健委臨床檢驗中心參考測量能力驗證計劃,7個酶學項目全部通過;2019年度國家衛健委臨床檢驗中心室間質評(常規化學、電解質、腫瘤標誌物、酶學、糖化血紅蛋白、視黃醇結合蛋白、胱抑素C等項目)和北京市臨床檢驗中心室間質評(常規化學等項目),結果均為滿意。報告期末,公司參考實驗室與國家衛健委臨床檢驗中心、北京市醫療器械檢驗所等機構合作的G20課題已順利通過審計並結題。

3、專利獲得情況

報告期內,公司及子公司新獲取專利6項,具體情況如下:

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共擁有專利77項,其中發明專利58項,實用新型專利17項,外觀設計專利2項。

二、核心競爭力分析

(一)技術研發優勢

公司現擁有研發人員90人,佔公司總人數的17.58%;其中碩士及以上學歷34人,本科及以上學歷人員佔研發人員總數的93.33%。2019年度,公司研發投入4,831.31萬元,佔公司營業收入的比例為9.38%,同比增長20.87%。公司研發團隊由國內外來自體外診斷行業、醫療器械公司、醫藥公司的資深專家組成,指導各個課題組的科研活動,分別負責化學發光、免疫比濁、分子診斷、臨床生化等相關領域的課題和產品研發。同時,公司與國內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開展合作,並承擔多項科研課題,公司設有博士後流動工作站,為優秀科研人員研發工作提供專業平臺;建立了中國科學院大學生物工程專業研究生實踐基地,為公司技術研發隊伍儲備新生力量。

(二)技術平臺優勢

公司立足於自主創新,以平臺化建設為研發首要任務,構建了診斷試劑開發技術平臺、診斷儀器開發技術平臺、生物化學原料開發技術平臺等多個技術平臺,並嘗試在微流控免疫技術平臺方向進行突破。在生化診斷領域,公司具備成熟的生化試劑研發平臺,已開發出了生殖健康、感染類、肝功能等市場獨有的多指標聯檢診斷產品,滿足不同客戶需求。在免疫檢測領域,公司已建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化學發光檢測平臺,正在建立微流控POCT檢測平臺。前者使用自主研發的全自動化學發光儀進行檢測,操作簡單,靈敏度和重複性好,配套研發的化學發光試劑已包含腫瘤、甲功、激素、心肌炎症和傳染病菜單中的主要檢測項目,可滿足不同客戶需求;後者採用小型化儀器和封裝微流控芯片進行檢測,全血檢測,速度快,使用場景多樣,生物安全性高,靈敏度和重複性可達到大型儀器水平。公司基於診斷儀器研發技術平臺推出的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凝血分析儀等產品,具有國產化水平和自動化水平高等特點;診斷儀器性能在滿足日常檢測需求的基礎上,繼續迭代研發,致力於提高診斷儀器檢測性能,滿足終端客戶多樣化使用需求。

(三)生產工藝與產品質量優勢

在生產工藝與產品質量管理方面,公司嚴格按照《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體外診斷試劑註冊管理辦法》、《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範》、《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範附錄體外診斷試劑》等相關規定,建造了10萬級、局部萬級的潔淨廠房,項目建設達到新版GMP標準。公司秉承“工匠精神、追求卓越”的質量管理,通過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質量體系考核、YY/T0287idtISO13485質量管理體系認證、GB/T19001idt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擁有符合ISO/IEC17025和ISO15195的醫學參考實驗室,為不斷提升診斷試劑產品質量保駕護航。公司研發生產基地採用較高的行業標準,已建成規模大、設備先進、效率高的全自動診斷試劑生產流水線,流水線包括四條平行生產線,配製、罐裝、貼標、包裝實現全部自動化,擁有250,000升體外生化診斷試劑和2,500升體外免疫診斷試劑的生產能力。公司自產的體外診斷試劑產品具有穩定性好、靈敏度高、有效期長等性能優勢。公司通過自主研發和生產生物化學原料有效降低試劑產品關鍵原料依賴進口原料的風險,從源頭上保證原料質量的穩定性,進而保證診斷試劑產品的質量。

(四)營銷與服務網絡優勢

公司與國內近500家經銷商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建立了覆蓋全國的營銷網絡,服務於超過2,000家的各級醫療機構。公司依託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品質、強大的技術、渠道和品牌優勢,建立了全方位、全時段、全過程售後服務體系,受到了國內臨床檢驗界的一致好評。

(五)品牌優勢

公司經過多年在體外診斷行業的深耕細作,“利德曼”品牌系列產品在國產生化診斷試劑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名列前茅。2016年,利德曼成功入選“北京生物醫藥產業跨越發展工程(G20工程)行業領軍企業”,參考實驗室現已通過CNAS認證,為公司“打造國家一流實驗室”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子公司德賽系統經銷的“德賽DiaSys”品牌生化診斷試劑產品,在國內大中型醫院的檢驗機構具有良好的口碑和市場反響,在全國排名前50的三甲醫院中覆蓋率超過80%。全資子公司阿匹斯擁有生物化學試劑品牌APIS,藉助利德曼多年積累的體外診斷行業渠道、國內各級醫療機構以及科研機構資源,服務於國內體外診斷、生物化學制藥、臨床診斷與醫療、生命科學、食品檢測等領域的企業、大學、科研院所,持續打造品牌在行業內的影響力。

三、公司未來發展的展望

(一)行業格局和趨勢

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的加速、慢性病發病率的增加、政府提供的醫療服務增加、農村地區醫療服務的改善、遠程監護在發達國家和新興國家的滲透以及臨床研究的不斷髮展,全球醫療器械市場持續快速增長。據AlliedMarketResearch預測,2017年全球醫療器械市場容量約為4,050億美元,2017-2024年全球醫療器械銷售額平均增長5.6%,2024年將達到5,945億美元。

從全球區域性看,發達國家和地區的醫療器械產業發展較早,產品技術水平和質量要求高,市場需求以升級換代為主,市場規模龐大且增長穩定。美國是全球醫療器械的最主要市場和製造國,約佔全球40%的市場份額,其次是歐洲地區。新興市場是全球最具潛力的醫療器械市場,產品普及和升級換代需求並存,近年來增速快。

我國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20%,人口規模奠定了醫療器械巨大的市場潛力。根據國泰君安發佈的《第六屆體外診斷產業發展大會調研報告,政策紅利下體外診斷行業持續高景氣》顯示,2017年我國體外診斷市場規模約700億元(出廠口徑),未來5年有望保持15%以上的較快增速。相較於發達國家,我國體外診斷產業起步相對較晚,體外診斷市場規模僅佔全球的10%左右,人均每年的體外診斷支出不足4.6美元,而成熟市場每人每年支出在25-30美元。作為醫療器械行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體外診斷行業正處於其行業週期中的快速成長期。隨著國內經濟的持續發展、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大眾健康意識不斷提高、社會老齡化趨勢的加劇及醫療器械產業的升級換代和技術進步,全社會對健康服務的需求升級,醫療器械產業市場的發展前景廣闊。

為鼓勵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國家先後出臺了一系列行業發展政策。《關於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1-1-131(2013)40號)提出到2020年,健康服務業總規模達到8萬億元以上;《“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國發(2016)43號)要求緊密圍繞健康中國建設需求,突出解決重大慢病防控、人口老齡化應對等影響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要求深化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研究建立以臨床療效為導向的審批制度,提高醫療器械審批標準;《醫藥工業發展規劃指南》(工信部聯規(2016)350號),要求推動創新升級,加強醫療器械核心技術和關鍵部件開發,提升集成創新能力和製造水平,突破共性關鍵技術,推動重大創新和臨床急需產品產業化。伴隨著政策的逐步實施,對行業的發展、技術的創新、診斷結果的區分度和精確度將提出新的要求,市場集中度將快速提高,使體外診斷企業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二)公司發展戰略

公司將堅持以為人類健康和社會進步提供高質量的診斷產品和服務為使命,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為核心,加強體外診斷試劑的研發自主創新能力,突破技術研發瓶頸,不斷加快新產品的研發速度、提高產品性能、豐富產品線、擴大營銷網絡。公司將在重點區域對化學發光新產品進行重點投入,建立臨床標杆醫院,以學術價值帶動產品銷量。公司對多個產品線的積極佈局,深挖產品臨床價值,創新研發新產品,加快產品上市速度,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公司的市場優勢,增強市場競爭力。在產業鏈佈局方面,持續對核心原料研發自產,保證產品品質,減少對上游供應商的依賴。在國內國際市場,積極尋求與集約化主營業務具有良好協同性的標的資產進行產業鏈拓展,以實現自身發展和外延式發展雙輪驅動的格局,為公司的長久發展提供持續動力。

(三)2020年經營計劃

1、完善銷售體系計劃

公司將以現有的體外診斷產品和營銷網絡為發展基石,加強對政策的研判,加快銷售人員的結構調整,優化銷售策略和渠道結構,銷售渠道進一步扁平化,發展具有終端客戶服務能力的經銷商,提高優質經銷商佔比。適時以與區域經銷商成立合資公司等形式,完善區域市場的營銷服務網絡。加強信息系統建設,推進制定、落實公司銷售體系中長期發展規劃,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綜合服務能力、降低現有成本,增強公司盈利能力。具體舉措包括:一是不斷夯實現有生化、發光產品在行業中的領先優勢,進一步豐富公司產品線。加快CI2000系列、CI1200系列等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器的產業化,整合渠道類子公司、銷售團隊資源,以化學發光診斷儀器為引擎,實現“診斷試劑+診斷儀器”協同發展,從而帶動公司業績的增長。

二是進一步開展與境外擁有核心診斷技術的公司產研合作,在國內市場進行本土化推廣,加快推進相關產品的註冊和產業化,形成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

三是繼續推進與目標區域優質渠道商合作的進程,調整和完善激勵和考核政策,以經銷商代理隊伍建設為核心,創新在醫院終端的營銷模式,提高等級醫院終端學術推廣能力,確保等級醫院開發上量,已開發醫院銷售上量,從而實現產品銷售收入及市場份額快速提升。

2、產品與技術開發計劃

2020年,公司將不斷加大對各個業務領域的研發投入,提升研發實力,保持技術上的領先優勢。公司將持續關注化學發光產品進口替代、POCT和分子診斷技術快速發展的行業發展方向,以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新產品研發為重點,研發新技術,開發新產品,完善公司各產品線。通過逐步優化產品結構,增強公司盈利能力。

(1)診斷試劑產品方面

公司將進一步完善化學發光產品試劑的種類,提升化學發光診斷儀器的性能,進一步提高化學發光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公司將以心肌炎症產品作為特色菜單重點研發,不斷擴充完善腫瘤、甲功、激素和傳染病菜單等產品,同時繼續尋求專利和科研合作,積極佈局特色產品研發,為公司帶來新的市場機會。

隨著分級診療的推動,基層醫院成為主角,在不斷引導患者分流就診的同時也不斷提升基層醫院的就診水平與設備配置。在此背景下,公司已建立了專業的研發團隊,依託微流控POCT平臺加速產品研發轉化速度,在保證POCT產品智能化、體積小型化、操作簡便化、結果及時化的優勢同時,努力提高產品靈敏度和重複性,擴大產品應用領域。

(2)診斷儀器產品方面

在保證CI2000系列化學發光診斷儀器產品銷售數量的同時,對產品品質及用戶體驗進行升級維護;CI1200系列臺式化學發光診斷儀器完成試產及批量生產轉化,實現市場端銷售;CI600系列微型化學完成原理樣機開發。

(3)生物化學原料方面

生物化學原料處於體外診斷產業的上游,公司藉助多年積累的行業資源,不斷引進新產品線,擴大產品種類,更好的服務於體外診斷生產企業、生物化學制藥企業、生命科學研究機構、食品檢測領域等;通過在精細化學品、酶製劑、抗原、抗體等方面持續研究和探索,提高自身技術實力,加強與客戶之間的技術交流,增強公司在生物化學原料技術上的優勢。

3、產業鏈延伸計劃

體外診斷產業鏈主要由上游原料商、設備生產商、中游渠道商和下游終端客戶(醫療機構檢驗科、血站、疾控中心、第三方實驗室、體檢中心等)構成。在醫院檢驗科“降本增效”訴求下,能夠提供體外診斷整體解決方案的企業有明顯的競爭優勢,醫療檢驗集約化模式越來越成為行業趨勢。未來,公司將通過併購、合作、整合等多種手段,審慎尋求與集約化主營業務具有良好協同性的標的資產進行產業鏈拓展,提高客戶粘度,深入瞭解客戶需求,挖掘差異化價值,有助於公司分散經營風險、獲取穩定收益、提升經營業績。

4、品牌推廣計劃

進一步加強“利德曼”、“德賽DiaSys”、“阿匹斯”等產品品牌的市場推廣。2020年,公司將選擇合適的時機積極參加國內外舉辦的展覽會、博覽會、學術推廣會等活動,積極與行業專家、客戶、供應商、投資者互動交流,展示公司的研發實力、產品品質、服務質量和企業文化,實現公司品牌美譽度和影響力向產品市場覆蓋和銷售業績轉化。

公司立足生化領域,保持行業領先地位,同時將免疫診斷產品和分子診斷產品同步行業趨勢作為公司戰略的發展方向。在“經銷與直銷相結合,經銷為主”的銷售模式下,公司重點關注特殊靶標的臨床價值,貫徹以“學術推廣+品牌推廣”的形式帶動整體市場推廣,通過持續性的臨床學術建設,不斷擴大市場影響力。建立以疾病為中心的產品管理模式,深入開展臨床合作學術推廣,以學術價值帶動產品銷量。公司繼續推動與貝克曼、奧森多、日立等進口品牌的國際合作,強強聯合助力品牌價值提升,對接國際品質管理體系。

5、質量與成本控制計劃

公司將進一步提升現有產品工藝,完善質量管理體系、精益化生產管理體系,提升生產快速反應能力,加快新產品、新項目進入市場的步伐。公司將繼續保持質量管理體系的持續改進,確保公司產品線快速、全面擴展。隨著免疫試劑、診斷儀器及生物化學原料等研發、生產平臺的建立,質量體系覆蓋範圍迅速擴展和融合。根據不同產品線適用的法規要求、產品的工作原理,特別是生產工藝和質量控制要求,綜合考慮工作時效和資源情況,制定不同的管理模式,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不斷提升工作效率。公司質量體系緊跟法規政策變化和公司戰略步伐,不斷優化改進提升質量管控水平,提高公司的抗風險能力和綜合競爭力。

6、人力資源計劃

公司將進一步著力培養多元化人才,開展人才梯隊建設和各類人才的差異化管理,推行科學有效的員工職業發展通道設計。完善研發人員團隊建設、豐富生產技術和管理人才、結合公司營銷網絡佈局,進一步加強專業銷售人才的引進和培養。繼續完善考核機制與激勵機制,鼓勵內部創新創業,激活人才隊伍,為公司長遠發展做好人才儲備。通過貫徹落實並不斷創新人力資源制度,儘可能滿足員工需求,最大程度地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提升員工的歸屬感、榮譽感和幸福感。

(四)可能面對的風險

公司已在本報告第一節部分對公司未來發展戰略和經營目標的實現產生不利影響的風險因素進行了詳細闡述,請投資者注意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