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讀書方法論(上)


我從事圖書出版與發行已經二十多年了,每天都要和書打交道,每天都在接觸作者和讀書人,耳濡目染,我對讀書的理解也不斷深化。應該讀哪些書?書應該怎麼讀?學如何致用?這些都是大家經常關心的話題。


今天,我把自己讀書的一些體會,權做拋磚引玉,與大家分享。這裡,我把重點放在讀書宏觀層面的思考,也就是談談讀書方法論的問題。


我的讀書方法論(上)

讀書首先要立志

古人云:“學海無涯苦作舟”。好多人片面地理解為:知識浩如煙海,所以只能刻苦地學習。其實這是一個誤解。這句話源自莊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己。”知識是無邊無際的,而人生是有限的,若用有限的生命來追求無限的知識,那不就掛掉了嗎?與古人相比,現代社會更是“知識大爆炸”時代,人們心裡往往陷入一種知識落伍的恐慌,恐慌了之後就要學習,但盲目地學,你學得過來嗎?要學的東西太多了,不加選擇肯定會茫然無措。

所以讀書要有一個範圍,你要明確自己應該讀哪些方面的書。讀什麼書,首先和立志緊密相關。有了“志”,就有了方向。所以說,讀書方法論第一條,也是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立志。

我的讀書方法論(上)

我說的“立志”,有以下幾層含義:

1.階段性目標。比如說,“我要掌握一門外語”“我要懂得區塊鏈技術”。顯然,你要達成目標,必須讀相關書籍才行。

2.人生職業生涯規劃。你一生要從事什麼?要做到什麼境界?比如說小學時,有的學生的理想是“我要當科學家”“我要做一名好醫生”等等。雖然人生的職業選擇變數很大,但相當長時間是穩定的。你的讀書應該為你的職業服務。

3.人生立志,也就是“成為什麼樣的人”。古語有言:“立志而聖,則聖矣;立志而賢,則賢矣。”如果說前面兩條是“術”的定向,那麼這一條則是對“道”的感悟與提升,“道”對“術”起著導引和駕馭的作用。西方有句諺語:“如果一位醫生僅僅是個醫生,那他不會是個好醫生。”這是很有哲理的。要做到“齊家、治國、平天下”,你首先要做到“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人生修煉真的是太重要了,而且是活到老,學到老,修煉到老。

我的讀書方法論(上)

“立志”是我們人生應該學會的第一步。我們的志向有多高,那我們的路就有多遠。這是我跟大家講“立志”的本意。我們立志成聖賢,未必最終能達到聖賢,但若沒有一個足夠高遠的理想,怎麼能讓這顆平庸之心莊嚴起來,怎麼能有力量抵擋短視的誘惑呢?只有我們立志於聖學,明辨大是大非,我們的努力才能有正確的方向。不然,即使我們付出了努力,其結果也可能是一無所獲。

王陽明先生說過這樣一句話:“已立志為君子,自當從事於學。”讀書是學習與修煉的重要途徑,那麼讀什麼書呢?志有定向,自己讀的範圍也就很明確了。


建立自己的“讀書地圖”


立志有了方向,下一步就是建立座標系。年輕時,我經常出差。每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買一張導遊圖,在圖上找到東西、南北各兩條交通主幹線,另外再標註幾個標誌性建築的位置。這樣,無論你在這個城市的任何地方,就會大致知道你身處何處。讀書搞學問也是如此,要有“讀書地圖”。所謂“讀書地圖”,就是先了解世界通史和中國通史(導遊梗概圖),然後選擇性讀某些學科“史”(交通主幹線),再讀學科方面的經典著作(標誌性建築)。這樣,你就知道前人已經做了什麼,前沿陣地在哪裡。

我的讀書方法論(上)

有了座標系,這只是開始,要不斷進行深度閱讀,使得自己的積累不斷豐富,讓讀書地圖立體化、有內涵。

比如說,讀史很重要。現在大家不是都喜歡講大數據嗎?歷史就是我們的大數據,我們今天的現狀,就是歷史上發生過的一切事情的總和之結果。在這個星球上大概曾經生活過一千億文明人,這一千億人的經歷和智慧,就是我們的數據。從數據中找出規律讓我們借鑑,這本身就是智慧。然而讀歷史僅僅憑中學的課本是遠遠不夠的(事實上,我們很多人對歷史的瞭解還真只停留在課本上,尤其是當下的應試教育,造成學生對歷史學科普遍不重視,這會有很大的社會後遺症)。如果擠出時間讀一下《史記》《資治通鑑》,那麼你對中國歷史體會感悟的境界肯定是大不一樣的。

“能擇善者而從之, 美自歸己。”

所謂“讀書地圖”,還有這樣一層意思:就是讀書的順序問題。“本始所先,末終所後”,朱熹的這句話用在讀書上也適用。本與始,是源頭的,該先讀;末與終,是接下來的功夫,該後面讀。有人聽說王陽明的《傳習錄》非常好,拿過來就讀,然而讀不了。為什麼?沒有基礎啊!《傳習錄》是思想大典,非常精彩!不過內容還是比較難讀的,主要因為它涉及儒家經典,如果對四書不熟悉,就很難搞懂《傳習錄》。要讀懂《傳習錄》,首先要讀懂《論語》《大學》《中庸》《孟子》才行。

讀書是件有樂趣的事(當然有的書啃起來費勁,需要毅力),所以,就類別而言,我們也不必太拘泥於“讀書地圖”,可以隨機憑興趣而涉獵(相當於旅遊,浪漫自由行),可以讀雜書,但心中要有“主旋律”(“讀書地圖”),時刻不忘初心。

我的讀書方法論(上)

經典的書要精讀

書與書,價值是不同的。打個比方,有的書是“快餐”,只解決一時溫飽;有的書是“種子”,它在你心中播種後,生根發芽,不斷地生長壯大,為你的一生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食糧。這種“種子”書,就是經典。

經典的書一定要精讀,尤其古文或哲思類名著,要一句一句地“啃”。對這類書不能急躁,不要貪快。“慢就是快,快就是慢”,這句話用在這裡也是非常適用的。

讀書光滿足於字面上的理解是不行的,需要體會其思想內涵。讀經典,可以藉助於一些解讀類的書,相當於“柺棍”,最好有幾本書同時參照,從不同角度來對比閱讀。比如說,讀《論語》,可以選以下這幾本。第一本,朱熹的《四書章句集註》,四書就是他確定的“標準教材”。第二本,張居正在《四書直解》裡講解的《論語》,這是唯一留存至今的四書皇家讀本,是張居正給神宗皇帝講課用的,是在皇帝還是小孩子的時候講的,所以講得非常淺顯、詳細。張居正自己是大儒,又是宰相,又是為培養皇帝而準備的教案,思想高度和可讀性都非常強。看朱熹注本不明白的,看張居正講的就很明白了。第三本,是中華書局楊伯峻的《論語譯註》,這本白話文的翻譯是比較權威的。

我的讀書方法論(上)

讀經典最忌諱的是隻拿一本通俗的講解書來讀,讀完了就以為自己懂了。實際上,有的作者的觀點是譁眾取寵的,有的是偏頗的,有的甚至是曲解原意的,容易把你帶溝裡。為什麼電視上捧出來的某些“大師”的講演與寫的書很多人不待見,原因就在這裡。

真正對你有用的書至少要讀兩遍以上才行。年輕時讀《孫子兵法》,可能對很多篇章不感興趣,因為那時好勝心比較強,對計謀詭道之術更情有獨鍾,甚至認為《三十六計》比《孫子兵法》好玩。當有了一定的社會閱歷,這時也許會發現《孫子兵法》的精華所在。比如說,打仗不僅僅是打打殺殺,更重要的是供給保障,打仗不是打兵馬,而是打錢糧。《孫子兵法》說:“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冷兵器時代打仗,運糧是個大事,若遠征匈奴,出發時十車糧食,運到前線部隊只能給前線兩車。為啥?因為那麼遠的路程,大部分糧食被運糧部隊在往返路上吃掉了。現代戰爭歸根結底也是綜合實力的比拼。“落後就要捱打”,這是硬道理。

我的讀書方法論(上)

文字 | 王大珊

攝影 | 東方生命研究院

圖片 | 網絡




(點擊上方藍字查看鏈接)

我的讀書方法論(上)

關聯閱讀


更多精選文章、潘麟先生著作有聲書、公益視頻和課程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東方生命研究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