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腦與閱讀》

閱讀是一個奇蹟!

靈長類的大腦是為了適應非洲大草原的生活而“設計”的,而文字是5400年前才誕生,在漫長的人類進化史中,

人類並沒有充足的時間來形成專門的閱讀神經迴路,而如今我們卻可以閱讀文字,閱讀能力其實是一件逆天的事情!

讀書《腦與閱讀》

首先,為什麼人類的大腦可以閱讀?

作者提出“神經元再利用”假說:人腦結構遵循嚴格的基因限制,大腦不能無限制的適應環境,但仍有少數神經迴路有一定的可變性,正是因為視覺的可塑性,原始文字才能促成閱讀能力的形成。

側面驗證另一個事實:既然腦沒有為適應閱讀而進化,那文字就必須適應種種限制而演變,不管是中文,英文,德文底層都有公共的設計特徵,這些特徵都可以追溯至神經迴路所所具有的先天限制中。

其次,人腦是怎樣閱讀的?

第一步:眼睛接受視覺信號(視網膜圖像加工):

閱讀的過程始於書頁反射的光子撞擊視網膜的那一刻

,but視網膜卻不是一個勻質的感受器,只有大約15度視角的“中央凹”才是視網膜中真正用來閱讀的區域,所以眼球在閱讀的時候需要不斷的移動 ——視覺感受器的結構決定了閱讀時我們必須以每秒鐘4-5次的跳動,才能對整頁書進行掃描,我們每次只能從書頁上提取少的可憐的信息。—— 總之:視覺感受器的結構,讓眼睛給閱讀增加了限制。”

第二步:大腦識別文字(恆常性):

眼睛接收到的信號,是一個一個的畫面,在最初的0.1秒的時間裡,一個漢字和一張人臉,是沒有區別的,都是畫面,要再過0.05秒,大腦才開始運作,把它轉換成文字。

所有的文字都有底層相同的機制:

1、 都是白紙黑字,對比強烈,使得每次傳遞給視網膜和視覺腦區的信息最大化。

2、 都基於較小的基本形狀,適應大腦皮質中視覺信息加工的金字塔層級結構。

3、 每個字的位置和大小都是無關緊要的,只有筆畫和字母的順序最重要。

第三步:聯想語音語義(識別發音、詞素):

這步離不開發音的參與,即使我們不動嘴唇,在更深層的加工中,大腦會自動提取單詞發音的信息,“詞彙通路”與“語音通路”並行運作,並相互支持;閱讀時發出聲音是一種社會習慣,同時也是真正的需要,當遇到一個新單詞時,發音是唯一的對策。

第四步:心理詞典的衝突解決

一個字進了人的大腦,在0.3秒以後,腦活動全面爆發,大腦的各個區域都被調動起來。大腦要全體出動,才能提取出一個字的意義,叫“魔鬼的衝突”。

比如“凹”進入大腦以後,負責發音的,認字的魔鬼都紛紛盯著,這時候負責“凹”的魔鬼說:這是我!旁邊負責“凸”的魔鬼也說:這是我!這時候負責發音的魔鬼說,你錯了,這個字讀 ao,不是你負責的字…… 就這樣,不斷的競爭,不會的開會,一個字就被認出來了!

從眼睛接收視覺信號,到大腦識別文字,再到聯想語音和語義,再到解決衝突,大腦裡面是在不斷開會、投票,每一步都很嘈雜。

再次,瞭解閱讀機制後,我們看下兒童應該怎樣閱讀?

書中用文盲的大腦和識字的大腦解剖對比證實:讀寫能改變大腦的結構,受過教育的人“拼體抵”後部更厚,大腦兩個半球之間的信息交換明顯增多。孩子每天從學校回來,就發生了實實在在的改變,他們的腦再也不和以前一樣了。

1、 教孩子如何將書面的字轉化為詞素:因為兒童在解碼一個文字之前,大腦需要將文字拆解開來(也就是筆畫),然後重組成層級結構,我覺得拆筆畫的臨摹會有用。

2、 尊重“詞長效應”:成人閱讀字詞的時間幾乎相同,幾乎與筆畫無關,如“我”和“繁”,但對於年幼兒童來說,最初的幾年,閱讀時間與字的繁簡高度相關,這個詞長效應要幾年以後才會消失,不要急於求成,由簡入繁。

3、 重視拼寫-語音對應規則,一旦兒童學會,就賦予了孩子閱讀新字詞的自由。

未來,將屬於終身學習者,而閱讀必定和終身學習形影不離,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