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驟停33分鐘!荊門一26歲小夥經歷奇蹟“起死回生”!

通常情況下,心臟驟停5分鐘,大腦就會有不可恢復的損傷。持續半小時搶救仍無生命體徵恢復跡象,則很難恢復心跳呼吸,即可宣佈臨床死亡。

然而面對生命,荊門二醫急診科的醫護人員不輕言放棄。3月17日,一名26歲的小夥子突發心臟驟停,通過奮力搶救,33分鐘後竟然“起死回生”,恢復了呼吸、心跳。現已恢復腦神經功能,由ICU轉至普通病房繼續治療。3月23日,筆者在荊門二醫神經內科見到了在“鬼門關”走了一遭的小許……

心臟驟停33分鐘!荊門一26歲小夥經歷奇蹟“起死回生”!

神經內科楊春祥團隊查房,並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康復情況。

院前院內無縫銜接,小夥“起死回生”

上午9時,小許和父親正準備去CT室拍片。誰也不會想到5天前經歷“生死關”的他,今天已經可以步行去複查了。

這一切要從3月17日說起。

“兒子早上7點多起來,躺在沙發的玩手機,剛開始以為他睡著了、打鼾,但很快發現嘴裡在流涎,怎麼也喊不醒……”小許的父親告訴筆者,他身體很壯,172釐米的個子、一百五六十斤的體重,不知怎麼就“不省人事”了。

父親立即撥打了120。“我們接觸患者時,心跳已經停止、呼吸微弱、雙側瞳孔直徑僅1.5mm(正常為2.5mm-4mm)、意識喪失。”7:50分,荊門二醫急診科醫生李磊一行到達現場。這一連串的死亡徵象讓現場醫務人員警覺起來,隨即予以球囊輔助呼吸、胸外心臟按壓、生命體徵監測,抬上救護車後迅速建立靜脈通道、推注腎上腺素,一路風馳電掣趕回荊門二醫。

與此同時,李磊已經將患者的情況以及心電圖等傳回醫院急救中心,影像科、ICU、心血管內科、神經內科、呼吸內科等全部就位,“綠色通道”同步開啟。

7:57分,小許到達荊門二醫急診科搶救室,一場與死神賽跑的生命爭奪戰正有條不紊地展開。突然,小許的心跳快速下降,從140到120,眨眼間便跌到100以下,99、98、97……2分鐘後,監護儀發出“嘟——”聲,心跳再次驟停。急診室裡的空氣凝結了幾秒,醫護的心臟按壓還在繼續……

7:59分,氣管插管成功、呼吸機輔助呼吸。這時,小許出現了致命性心律失常——室顫,立即進行電擊除顫。儘管醫護人員全力配合,但是小許的心電圖卻一直在“竇性心律和一條直線”間反覆循環。

“搶救的每一秒鐘都非常寶貴,如果不能轉復竇性心律,患者的心電圖很快就會變成一條直線,所以目的只有一個:必須讓其恢復自主心跳。”李磊表示,在進行了4次電擊除顫後,患者的心律趨於平穩的竇性心律,血壓在藥物維持下也逐漸恢復,瞳孔直徑正常並出現對光反射。呼吸功能也有了起色,但非常微弱,仍需呼吸機輔助呼吸。

8:08分,心梗三項、腦鈉鈦水平(BNP)、彩超、心電圖複查,並再次請心血管內科等多學科(MDT)會診。

8:20分,留置導尿、吸痰、泵入丙源酚鎮靜。小許此時的心率125次/分、呼吸23次/分、血壓123/83mmHg、血氧飽合度92%……至此,在經歷了33分鐘的院前院內無縫銜接搶救,患者在呼吸機的輔助下進行CT檢查後,轉ICU進行復蘇後的高級生命支持治療。

“這麼年輕的心跳驟停患者還是很少見的,而且也無心臟病史,呼吸、心跳反覆驟停對我們的急救流程、水平也是一種考驗。”荊門二醫急診科副主任杜國軍表示,院前院內持續的心肺復甦、醫護人員堅持不懈的搶救以及家屬的“無條件”信任,是此次成功搶救的關鍵。同時,也得益於荊門二醫急危重症救治中心完善清晰的救治流程、一鍵啟動的“綠色通道”、多學科協作(MDT)管理全覆蓋。杜國軍也坦言:“不放棄並不代表當時心裡就有底,但作為醫生,我們很感謝小許的家屬,對醫生完全的信任,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

心臟驟停33分鐘!荊門一26歲小夥經歷奇蹟“起死回生”!
心臟驟停33分鐘!荊門一26歲小夥經歷奇蹟“起死回生”!

護士為小許換藥、核對

據瞭解,小許已經從ICU轉至神經內科繼續治療,恢復的情況比想像中要好很多。“心臟驟停5分鐘左右為搶救的黃金時間,若心臟驟停10分鐘,搶救成功幾率非常小,而且搶救過來通常都會伴有嚴重的腦損傷。”荊門二醫神經內科主任楊春祥介紹,小許並沒有出現嚴重的腦損傷,而且對於胸口的痛感,能想起是醫護人員長時間按壓所致。

目前,小許恢復如常、各項指標很穩定,已於3月25日出院。

“猝死”如今“童叟無欺”,預防是關鍵

近年來,全國各地發生的年輕人猝死案例並不少見。杜國軍介紹,心臟驟停是指突然發生的非人為因素所致的“死亡”,死者生前很多都是健康人,並無病史,令人措手不及。“心臟驟停可謂是‘童叟無欺’,需要引起重視。”

猝死的案例中,90%以上的是心源性猝死。在心源性猝死中,惡性心律失常又是最為常見的原因,可發生在任何年齡段,而目前正呈現年輕化的趨勢。猝死徵兆的表現包括,胸悶、心悸、氣短、乏力、頭暈、心絞痛、腹脹等。誘發因素包括情緒激動、熬夜、勞累、飽餐、洗澡、排便、進食嗆咳等。

怎樣預防猝死的發生呢?杜國軍提醒,市民應定期檢查身體,瞭解自己的健康狀況,及時發現易於導致猝死的各種疾病,並認真配合治療。當初次發生心悸、頭昏,運動時胸痛等,即使症狀比較輕,也應立即到醫院檢查、診治,摒棄不良習慣、經常測血壓。

如果發現有人突然意識喪失而倒地時,應立即使其平臥,拍擊其面頰並呼叫,同時用手觸摸其頸動脈部位以確定有無搏動,若無反應且沒有動脈搏動,就應立刻進行心肺復甦,並撥打急救電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