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多久会有效果?

用户69682041988


健身多久才有效果,这个和我们的健身目标,锻炼的频率,还有饮食的控制有很大的关系,健身目标我们大致分三类,减脂塑型,增肌和增强体质体能这三类,我们设定都是初学者,每天能规律锻炼三到四天,饮食能比较好的控制。

第一类健身人群:减脂塑型类,这类人群主要是以减少身体脂肪,塑造身体体型。在锻炼的时候我们要先做力量训练,后做有氧训练,做力量训练的时候以轻重量,多次数,多组数,时间在40分钟到一个小时左右,这样可以提升肌肉含量和基础代谢率,让身形变的更紧致。后面的有氧训练,可以跑步,游泳,椭圆机都可以,时间在4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以消耗更多热量为主。饮食以低碳水高蛋白质为主,少吃多餐,吃健康的食品,不要吃油炸高热量的食物,保持热量差,这样坚持一个月你就能看自己身体变化,在坚持三个月你就能感受到自己的蜕变。

第二类人群:增肌人群。这类人群主要是增加自己的肌肉来让自己体型更好看和更加强壮的人群。在锻炼的时候我们以力量训练和健美式训练为主,在做力量训练的时候,我们要大重量,多组数,每组次数在8次到12次,每个部位,多个动作去刺激,才能起到增肌的效果,有氧一周做一次到2次提升体能,因为增肌,我们要摄入的热量比身体消耗的摄入的量多,饮食方向我们采用高碳水高蛋白质,和多餐的方式,碳水化合物我要吃一些干净的主食,蛋白质就多吃一些牛肉,鸡肉和鸡蛋,不吃能吃垃圾食品,会长多余的脂肪,不然体重增起来了,体型也会很难看,增肌的周期会长一些,一般我们要三个月才有比较明显的效果,六个月就会有很大的改变,但是想练成一个肌肉男,这个过程会比较长,需要1年或者几年的时间。

第三类提升体质和体能人群:这类人群是以改善亚健康,提升气质和身体状态。这类人群建议以体能训练和功能性为主,体能训练我们心肺功能,肌肉耐力,身体协调性,还有柔韧性,功能性训练训练我们核心力量,改善我们的身体姿态,让我们身心健康。饮食没有太多规定,不要垃圾食品和高热量的食品,一日三餐规律就可以了,坚持一个月就能看身体状态的明显提升和改变。

健身坚持最为重要,不论我们目标是什么,坚持规律的锻炼和控制饮食,效果就会出来,并且养成一个良好的运动习惯。

下次是增肌一年的时候,从118斤长到140斤,后面是现在的我体重没有太多变,体型好一些。最后健身坚持坚持坚持才是最重要的。





张子恒


大概是2月初我开始练习insinity这个健身减肥操,用了一个半月时间把健身操一个月的练习完成了,按照要求:应该每周训练6天休1天的,但是我在大姨妈期间,德语考试期间都有停下来,偶尔也有两次偷懒没练习,总的来说我是尽力跟着那个课程表走。

在练习期间,饮食上面我遵循少油腻,禁甜食,禁高热量零食。晚餐少吃,后半个月每天练习完喝一杯蛋白粉冲的水,其他没什么特别注意的。

这个操的确是很虐很虐,每次我都咬紧牙坚持完,练完都是一头汗累成狗,有时候我做操的时候lisa也在一旁蹦跳跟着我学,笑死人了。扯远了,回归正题,但是不得不说它的确有效果,我没练以前是57--58kg,今天中午称了下是54kg,还不是空腹的状态下,太让人欣喜了。

我没拍图,最大的感觉是肚子上肉少点了,大游泳圈变成小游泳圈了,估计再坚持一个月,再减掉个2kg不难吧。

昨天看了第二个月要开始练习的新视频,运动量有所增加,有新动作,也更猛烈,每天练习时间也由之前的40分钟变成了60分钟,我的娘啊,看得我心都在打颤,真是要命啊,所以今天我停下来了,先松口气,明天再继续练,加油吧。


手机用户57531174974


去年三月份开始运动的,主要目标是为了解决戒烟后的体重增加问题,原来身高170,体重152斤。

经过大约一年的时间
减肥成功,基本都是徒手的,每周一三五每天深蹲两组,每组100,俯卧撑三组,每组30,引体向上五组,每组10个,腹肌撕裂者30分钟。二四六配速5:30跑10公里,拉伸10分钟,周日休息。

现在体重128,体脂15,跑步慢慢减量,一个月大概120公里左右吧,开始跟着KEEP做一些力量的课程。

综上,锻炼的方法不同,自重和健身房在效果上肯定会有不同,没去过健身房,时间不好说,如果是自重的话,个人以为要半年到一年时间才会有效果。


三十而立69186473


最起码一开始时坚持一到两个月,每天早练晚练,早中餐及时,晚餐不吃,我从150降到了130,现在第三个月了,体重不下降了,肉松了,有点停滞不前了,我在想这应该去拉器卸了吧!把肉紧实!我自己认为的,当然最好要有好的动力或压力,减肥的效果更好,我是受了点刺激变动力才拼的!


金钢三顺


个人认为,从实际角度来看,无论是运动可坚持度,还是运动体验,高强度间歇运动,可能都比长时间有氧要更胜一筹,也更适合多数人!

以下运动适用于没有潜在或已有慢性病及任何健康危险因素的人群:

要知道,很多人虽然都知道慢步对身体心肺功能很好,但是却总是不能开始跑步,或跑了没两天,就坚持不下去了,就是觉得长时间运动、慢跑,实在是太耗时间了……

你为什么不去运动?

没错,不少人之所以坚持不下来健身运动,就是觉得运动实在是太花时间(而且花的还是完整连续的时间)……甚至有数据表明,没有时间,是最多人给自己找的不运动理由。

在美国和加拿大的一项调查研究当中发现,有69%的人认为运动的“障碍”在于“我没有足够的时间”。

长时间有氧运动也是一样,我们都知道运动跑步有多好,提高心肺功能和身体健康。但是,它最大的问题也就在于:耗时太久,太费时间!

但是,如果有一种运动方式,既不麻烦,也绝不会浪费你的时间,而且还能让你更瘦更健康,那你愿不愿意做呢?

强度够,1分钟也能促健康!

然而,科学家还真的就做过相关实验:研究人员让男女受试者每次只做1分钟的超高强度训练(3个20秒的功率车冲刺),每周只进行3次,然后测试他们的各种健康指标变化。最后发现,仅仅只要每次一分钟,每周共3分钟的运动(也就是HIIT的训练模式),就能十分有效地提高受试者的健康,无论男女。

要知道,近几年的研究也表明,运动的时长并非运动效果最重要的标准,在一次运动中,你达到了多高的运动强度,才是真正决定你健康健身效果的关键指标。

温馨小贴士:

如果把运动强度对运动效果的影响,看作是身体的一种应激反应。身体就会根据不同强度,来做出不同反应:

当你的运动强度很小,比如只用慢跑、快走等来锻炼时,身体接收到的刺激也太小时,它就会觉得:“什么嘛,就这么点小强度,根本不配让我为之做出改变~

而如果你做的运动对身体的刺激比较大,比如短时间超快的跑、跳之类的。身体就会觉得“我去!是不是外界出什么事了?我是不是得做出些变化,让自己能快点适应这个世界?比如……增个肌,让心肺更顺畅些什么的?”

HIIT(高强度间歇运动)就是这样一种能对身体产生强有力刺激的运动方式:时间虽短,但是能让身体更好更及时的做出反应和变化,提高你的健康水平!

时间短,减肥效果却更长!

有人问了,即使对健康有好处,那减肥效果呢?我们更关心的是那么短时间,对减肥有用吗?

嗯,再强调一个说了千百遍的误区:很多人之所以觉得通过跑步运动太耗时,是因为他们觉得,必须要运动到一定的时间后,身体才会燃烧脂肪,才能促进减肥。

然而,真是情况是:你的脂肪从运动第一秒开始就在消耗了!

况且,即使是短时间的高强度运动,对于减肥也是有奇效的!

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让超重男性,每周训练3次,每次进行2-3分钟的高强度运动(30秒全力冲刺蹬车,进行4-6组)。最后发现,仅仅两周时间,总计不到20分钟的运动,居然就使受试者的体重下降了1kg之多,腰围缩小了1.1%,而静息脂肪氧化率(身体燃脂能力)也上升了。

也就是说,只要你选对运动,即使时间很短,照样让你健康让你瘦!没有时间,再也不是你不去运动的借口咯……

为什么HIIT更减肥?

那么,为什么HIIT时间虽短,却有那么好的减脂效果呢?

简单讲,运动起到的消耗热量和减肥减脂的效果,可不是光看你在训练“中”能消耗多少脂肪。训练后更长的时间里,才是决胜的关键。

相比普通有氧,高强度间歇训练和力量训练都能在训练“后”,仍然处于超强燃脂状态,让你更长时间里都处于消耗大量脂肪的过程中,自然也就燃脂更多,瘦得越快咯。

而这其中持续燃脂的关键,就在于很多健身达人经常说的EPOC(运动后过量氧耗)!

EPOC,持续燃脂的关键

EPOC,主要是指你在运动中为供能需要,消耗了宝贵的糖,运动后,身体用燃脂脂肪的形式来弥补。

研究发现,EPOC可达到运动耗氧总量的90%,而且,这些供能全部来自脂肪的氧化。所以EPOC是你运动后身体仍处于超强燃脂的关键。

越多EPOC ,越强持续燃脂能力,另外,短间歇、高强度、也都是增加EPOC的关键,而HIIT,完美的具备的高强度+短间歇+多间歇,自然EPOC更高,燃脂更好咯。

1.高强度

运动强度高,除了有利于提高燃脂能力,还可以促进帮助增肌减脂的生长激素分泌,更好地刺激和锻炼你的肌肉,增加瘦体重,不仅减脂效果更持久,还有利于提高基础代谢,增加日常消耗!

2.间歇运动

研究发现,相同运动强度和时长,有间歇运动相比无间歇运动,脂肪参与供能比例更多,能更好的促进脂肪代谢。

所以,即使你没有时间,或者不想抽出整段时间去锻炼,每次只要几分钟的高强度运动,同样可以极大程度地提升你的脂肪消耗,让你躺着也能瘦咯~

而且HIIT的适用人群更广,即使是超重者也可以放心做!

HIIT 超重者也能做!

一般人一听到HIIT,主观上就觉得是各种蹦跳跑动,这么一想对于超重者来说,的确是冲击过大,很容易就损失膝关节,各种有害身体健康咯。

但其实,高强度并不等同于高冲击力,只要同时满足高强度和间歇两个元素,就都可以看作是HIIT,跟跑没有必然关系,跟跳也没有必然关系。

所以除了跑和跳之外,还有很多非常适合超重人士来做的HIIT训练,比如快慢交替进行冲击小的游泳、快走、弹力带普拉提核心肌肉训练、瑜伽放松筋膜拉伸及协调性训练等。

超重者,如何做HIIT?

对于超重者来说,只要是大肌群、多关节的复合运动(更强燃脂,更多EPOC),并保证足够的心率强度,就都可以当做HIIT训练。

健身房有氧比如椭圆机、登山机、游泳;居家比如爬楼、瑜伽拉伸、普拉提动作都是不错都选择。

HIIT 不吃力 更开心!

另外,对于觉得运动太累、很难坚持的童鞋来说,HIIT还有一个更大的优势:让你更开心!

喜欢长跑的朋友应该都知道那种跑到畅快淋漓的舒畅感,而研究发现,如果说普通运动给你的快乐程度是勉强及格的60分,那HIIT可以给你带来90分的愉悦感,让你快乐到飞起!但要排除有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的前提条件才适应。

对于觉得运动枯燥太难坚持的童鞋来说,选择HIIT就可能完全不一样咯:你做完一次,觉得很开心,时间也不长,自然就很好坚持,而且HIIT燃脂效果还更高,更容易让你看到效果,也就越能减肥成功!

同样都是减肥,为什么不选择体验更好的运动方式呢?

所以总结一下:HIIT,省时、高效、运动体验更高、适用人群更广,让你付出一分,收获三分,没有时间运动的你们,这是最佳选择哦。

过去只是针对运动去教学时,完全就是玩命的运动,觉得运动就会达到健身、减脂等效果,所以系统了卫建委的健康管理学,身为健康管理师不得不简单聊一下:关于跑步、运动30分钟后才开始消耗脂肪吗?正常运动该如何看待?

从小到大,大家接受的大概一个观点是:想要减肥,就得运动超过30分钟,据说前30分钟消耗的是糖,30分钟后脂肪才开始大量消耗,所以说,如果只运动30分钟,减肥无效。真的是这样吗?今天,作者带你用科学的思维方式重新审视这个问题。

说法1:运动时先消耗糖,糖用完了才动员脂肪?

答:错!

这句话看似很有道理,糖和脂肪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他们都可以提供能量,运动时,糖先开始工作,糖消耗完了,自然脂肪也就开始工作了。事实上,这句话完全经不起推敲。为什么30分钟是分界线呢?不是60分钟?要搞清楚是不是糖消耗完了脂肪才开始工作,我们得先搞清楚体内有多少糖,这些糖可供维持多长时间运动。

体内的糖主要是三个来源,分别是血糖、存储在肌肉中的肌糖原和储存在肝脏中的肝糖原。

一般来说,普通人血液内大约有5克左右的血糖,肝脏中含有100克肝糖原,肌肉中含有400克肌糖原,人体内糖由这三部分组成,他们可以为运动提供热量。

假定一名体重60公斤的人以6:00配速跑步,6:00配速时,每公斤体重每小时可以消耗大约10大卡热量,这就意味着此人跑步1小时,可以消耗600大卡热量。此人如果要完全消耗掉体内所有的糖,需要多长时间呢?

所以说,运动时先消耗糖,糖消耗完了才消耗脂肪,这种说法太不靠谱了,如果真要把体内糖消耗完,要足足3个多小时。这反倒说明为什么全马比赛时,撞墙容易发生在3-3.5小时,因为此时体内糖原消耗殆尽,就会发生明显的体力不支。

因此,运动时先消耗糖,糖用完了才动员脂肪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没有科学依据,完全经不起逻辑推理。

说法2:运动一开始糖和脂肪就一起供能,30分钟后脂肪供能比例增加?

答:基本正确!

事实上,人体三大供能物质:糖、脂肪、蛋白质(蛋白质参与供能很少,忽略不计)都是以混合方式工作的,也就是说几乎不存在某种活动只由糖供能,或者某种活动只由脂肪供能。只是供能比例略有差别。在低强度活动时,脂肪供能比例相对高,糖供能比例相对低;在高强度活动时,则脂肪供能比例相对低,糖供能比例相对高。这是我们为什么提倡减肥得做中低强度运动的原因,因为中低强度运动脂肪供能比例高。

著名运动生理学研究先驱Edward L.FOX 在《运动生理学》一书中提出,在有氧运动开始的前30分钟时间里,糖的消耗大于脂肪,也即糖供能比例大于脂肪,在第30分钟时糖与脂肪的供能比例各为50%,并形成交叉,之后脂肪的供能比例增加,糖供能比例下降,这就是经典的运动后30分钟脂肪供能比例增加的依据。

后来,大量运动科学家通过实验确认了FOX的这一观点,虽然有的研究发现在运动开始后30分钟,脂肪供能比例即使上升,也不会超过50%,但多数实验研究基本一致得出的结论是:运动开始后30分钟,脂肪供能比例增加,有利于脂肪消耗。这种说法是靠谱的!

说法3:运动开始后30分钟脂肪供能比例增加,所以减脂必须达到30分钟以上?

答:一半正确一半错误。

既然运动开始后30分钟脂肪供能比例增加这种观点是正确的,那么就意味着,头30分钟脂肪消耗少,30分钟以后才开始大量消耗,要减肥就得运动30分钟以上,否则无效。真的是无效吗?作者还是习惯用数学计算的方式来向跑友解释清楚这里面的道道。

1、以运动开始后30分钟脂肪供能比例增加计算

假定一名体重60公斤的人以6:00配速跑步,跑步开始的头30分钟,糖供能比例为60%,脂肪供能比例为40%,30分钟以后,糖供能比例降为40%,脂肪供能比例增加为60%(实际脂肪供能比例不会那么高)。那么,该人运动1小时,到底消耗了多少糖和脂肪呢?

按照前文所说,此人以6:00配速跑步1小时,可以消耗600大卡热量

也就是说跑步1小时,可消耗75克糖和33克脂肪,好少啊!

2、以运动开始后30分钟脂肪供能比例没有改变计算

如果我们假定从跑步开始直至1小时结束,糖和脂肪供能比例一直不变,也即在后30分钟,脂肪供能比例没有增加,一直维持糖供能比例为60%,脂肪供能比例为40%,那么,这种情况下又消耗了多少糖和脂肪呢?

看到了吗?经过严谨的数学计算,假定运动开始后30分钟,脂肪供能比例没有增加,相比脂肪供能比例提高20%(实际不可能提高那么多),跑步1小时,脂肪消耗也仅仅只增加了33-26=7克,虽然提高幅度达到26%,但区区7克,也是可以忽略不计吧。

所以,运动减肥完全不必纠结头30分钟,还是后30分钟,运动开始后脂肪供能比例的确增加,但只是增加而已,并不代表头30分钟就不消耗脂肪,也不代表后30分钟就全部消耗脂肪,况且没有运动开始的头30分钟,哪来后30分钟呢?

因此,减脂重要的是让身体动起来,增加热量消耗,自然也就增加了脂肪消耗。只要是运动,都能带来脂肪消耗。运动时间越长,能耗越多,脂肪消耗也就越多,跟运动必须持续30分钟以上没有必然联系,不是吗?以6:00配速跑步1小时,运动量不算小了,后30分钟脂肪供能比例增加所带来的脂肪消耗增加也就7克!

总结吧:

1、跑步头30分钟消耗的是糖,脂肪30分钟以后才开始消耗,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没有科学依据。

2、只要开始跑步,糖和脂肪都会参与供能,供能比例与运动强度高度有关,中等强度跑步开始后30分钟,确实脂肪供能比例会增加,但增加是有限的,所带来的更多的脂肪消耗也是有限的。

3、想要减肥,动起来是王道,把运动时间拉长是为脂肪燃烧添砖加瓦。

要说身体活动—按能量代谢哪两大分类:有氧运动、无氧运动

涉及到有氧(或者无氧)运动我们需要搞清楚几点,就会相对更好理解关于它们的争议、或者很多观点双方各抒己见背后的根据:

我们假设人体是台机器,维持这个机器运转主要涉及到两个系统:有氧系统(在产生能量的过程中消耗更多脂肪)和无氧系统(在产生能量的过程中消耗更多糖)。

这两个系统各有偏重。比如我们长时间低强度的运动,有氧系统供能比例就很高,也能源源不断的提供能量;而当我们需要爆发力的运动,比如短跑啊举重啊,主要就是无氧系统提供能量,人体内的无氧能量只能够支撑很短时间。

但人体这台机器不像早期油电混动汽车一样,要么纯电要么纯油。只要我们活着,有氧系统和无氧系统,也就是脂肪和糖的分解是同时进行的。并且,糖的分解(无氧系统)也在为脂肪的分解(有氧系统)提供帮助。

一些理论说“运动40分钟,前30分钟烧糖、后面10分钟才是燃脂”显然是错误的。这40分钟显然身体同时在消耗糖和脂肪,只不过运动强度(以及个体的有氧/无氧能力差异)不同,燃脂/燃糖的比例不同而已。

在知道身体有氧无氧系统工作原理后,我们就能得出结论:燃烧脂肪(减脂)提供能量这件事,是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的——只不过如今多数人需要减脂的原因是,脂肪被燃烧的速度远小于摄入食物变成新脂肪的速度……

回到题目运动的两类:有氧与无氧,「有氧运动须超过一定时间才有减脂作用」本质上是在问,怎样才能真正减脂,并且最有效的减脂?

那想要达到高效(在最短时间内最多的燃烧脂肪)的目的,如今主要有两派(没有好坏正确之分):

一派认为,我们需要让身体尽可能的处在有氧系统供能的状态(比如有氧系统提供80-90%的能量),整个运动时间绝大多数能量让脂肪燃烧提供——这样不就减脂了么?

因而根据心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最大有氧心率,在接近这个心率范围运动,燃脂供能比例最高。同时还有一个呼吸商的概念,比如心率处于最大有氧心率时,呼吸商接近0.7,此时近90%的供能来自燃烧脂肪(这个不展开说了)。最大有氧心率有各种算法,简单点来说最大心率的60%左右,也就是多数人慢跑的速度。一个小时的时间减去前后热身冷身,差不多慢跑/快走30-40分钟——这就是很常见的“减脂要运动40分钟才有效果”的由来——但很多人并不明白前因后果,也经常有人批判这个结论太过片面了;

另一派则认为,要实现减脂,就要短时间内消耗大量脂肪。运动时间不用长(废话强度那么大也坚持不了很长时间),但在运动时间内高频的完成几组动作,同时全身心得到锻炼。并且快速运动比上面的有氧低强度运动燃脂效率高的多,也更能提高静息代谢水平。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HIIT(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高强度间歇训练法),以及各种快速燃脂训练法。

一棍子打死其中一派、说对方是伪科学都是不对的。但目前来讲,更为严重的是市面上充斥着大量截取的片面的关于有氧无氧、燃脂瘦身的“金句”,不配合整个理论体系前后文看,很多人就会非黑即白的判定它们。这才是最要命的。非常想强调一句:减脂、运动、健康…都是因人而异,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体适能、柔韧性、肌肉耐力、协调能力等都不一样,怎么能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化去说什么是科学的运动时间呢?没有不好的运动项目区分,只有不会针对个体训练的方案的指导老师;

最后说回到有氧和减脂,以及这个题目,我们其实要认识到一点,这在运动减脂的误区有哪些?问题里也提到了—多数人压根不具备实现减脂目的的前提:减少能量的摄入和储备基础的体能!

运动消耗的能量1000,摄入能量3000,不管有氧还是无氧,燃脂速度不够脂肪增加速度;缺少基础体能储备,上个5楼累成狗,别说什么HIIT了,快走20分钟都坚持不了。

如果在减脂之前无法踏踏实实做好减少能量摄入(改变饮食,逐渐减少进食量)+储备基础体能(养成运动习惯,起码能快走半小时),那「有氧运动须超过一定时间才有减脂作用」里的“一定时间”和“作用”都是天方夜谭,去争论它对错也完全没有意义了。











郭柯彤


自己多久能瘦下来,这是个很普遍的问题。

很多人在健身一个月左右后,甚至发现自己不但体重没有降下来,相反体重到增加了。原本信心满满,转而备受打击。

正常的健身三到六个月,才能看见形体改变的效果。

这是因为人体细胞7天左右更新一次,皮肤28天左右更新一次,肝脏细胞180天左右更新一次。

身体98%的细胞重新更新一次,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而骨细胞更新一次需要7年左右时间。

很多人健身后,便想立竿见影,正是由于这种心态,百分之八十的人选择了放弃。真正减肥成功的人是最后坚持下来的那百分之二十。

健身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生活。


无涯


 可以学以下健身操:

很多有过减肥经历的人都知道,腰部的赘肉是很难减的,腰部粗壮,容易给人虎背熊腰的感觉,其次是腿部和手臂。虽然,所有什么专家、教练都说减肥是全身性的,但是总是有些人的局部是比较难瘦的,所以不得不采取一些针对性的减肥动作。

  很多美眉都很苦恼,小肚腩是大多数人的健康隐患,因为人体本身的关系,人吸收进来的热量如果消耗不了,首先就会堆积在小肚腩上;其次,腰腹部有很多的器官,腹部脂肪层太厚会影响健康。大粗腿穿衣难看不说,还容易导致腿部静脉流通不畅,摆摆袖让手臂看起来很大只!现在蜕变的机会来了!

  下面这几个动作 瘦腰!瘦腿!瘦手臂!

  一个月大变身!坚持到底!

  (每个动作20-30下一组,做5组换下一个动作),每周4-6次!

  有些MM上半身挺窈窕的,但是下半身确实遗憾,怎么办?梨型身材的美眉们,就不要在犹豫了,瘦腿瘦下半身,动起来吧~!睡在床上想瘦腿、瘦腰的事,时确实有点不切实际的啊~

  这个动作,不知道姐妹们做起来怎么样,反正我做的时候觉得很累,腿超级酸的。

每天教你减肥技巧、瘦身食谱,微信搜索:TTjfss(长按复制)让你一天比一天瘦!


脸部肌肤小达人


对于增肌人群,每天50-120分钟之内最好,最好保持在1个小时左右。

健美王者罗尼·库尔曼每次力量训练的时间大约在1小时到1个半小时。



①训练过久会导致肌肉量下降。

不论什么训练,都需要消耗能量,过久会消耗脂肪的同时,也会消耗肌肉。

②训练过久导致肌肉疲劳,关节受损。

如果肌肉没力气了还坚持训练以为这样效果更好,其实在你疲乏做的动作很可能不标准,从而你的关节可能会受损。且可能影响下一次得训练。

③训练量少没感觉。

肌肉是有记忆性的,你在长时间做同等量的动作,肌肉必定会适应你这样的锻炼方式,所以你需要不停的变换你的动作,组间时间,训练组数……这些东西都需要时间。

希望我能够帮助到您。


兄弟连健身


并非越久越好,不能急于求成。

有些人会急于求成想着健身减肥健身增肌。就会拿出一整天的时间开始锻炼,这样真的会有效吗?锻炼时间越长越有效果吗?其实不是这样的。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锻炼时间每周至少不少于150分钟,每次都要在半个小时以上,并且要在锻炼次数为5次以上。如果你一天只锻炼一次,那么这个。锻炼的时间控制在一个小时有氧运动和一个小时无氧运动为主,那么,这个锻炼时间就比较让人舒服,锻炼的频次可以是隔一天一次,不要连续两天都在锻炼,因为我们身体你今天在锻炼,明天他也会在慢慢的偷偷的减脂肪。

运动是有24小时的时效性。

关于健身锻炼的饮食推荐,当然,不会推荐吃油条,油炸的食物,也不会推荐你吃汉堡,薯条,可乐,更不会推荐你吃锅包肉,溜肉段。


每人每天要摄入足够量的蔬菜,并且是叶菜类的蔬菜。大概500克左右,优质蛋白质,鱼肉,钱肉,蛋类,奶类,豆类。当然主食的选择一般推荐杂粮粥,杂粮饭,全麦食物。


嘉秀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注册营养技师


营养百事通


坚持健身多久能看到效果?其实这个问题跟每个人的基础、训练计划、日常饮食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没有一个准确的时间值,只能说,按照正常的训练计划结合科学的饮食,大概需要三到六个月的时间可以看到明显效果。

很多人健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健身计划,觉得自己在健身房呆了几个小时,看到什么器械就顺手练一练,等做不动了就自我感觉已经达到了锻炼效果,几个月过去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俗话说,健身先健脑,好的健身理论基础能够帮助我们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请私教了是吧?



如何科学合理的健身才能有明显效果?

  1. 先上网看一些简单的容易找发力感的健身动作,制定一个比较基础的计划,结合自身情况看一周几练,计划制定后就严格执行。
  2. 按照计划开始去健身房训练,开始不用急着上大重量,先用小重量结合理论知识付诸实践,找到目标肌群的发力感,把动作做标准。
  3. 动作标准后,根据自己的力量成长,逐渐加大重量,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
  4. 训练后及时补充蛋白质,晚上保证充足的休息,让肌肉得到充分的恢复和生长。


其实,想要有锻炼效果并不难,难就难在你愿不愿意花精力去把这件事做对和做好,方向对了,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

以上为个人观点,欢迎在评论中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喜欢的加个关注,谢谢。

健身的路很长,勿忘初心,喜欢的可以加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