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成敗看文化與力量強弱的關係

並不是有了文化,就一定能促進國家強大,還要看是怎樣的文化。只有真正先進的文化,才能肥沃我們的土壤,開化我們的民眾,激發國民的探索,提升我們的科技,健壯我們的筋骨,發展我們的國力。

不管是瑪雅文明、印加文化還是古希臘文化,無一例外都被一些看似落後的民族摧毀。即便是我們的華夏文明,也一度遭受嚴峻的考驗,差一點殞落,為什麼會這樣?這是因為文化與力量之間出現脫節,說到底是這種文化沒有能提升力量,反而停滯不前,甚至倒退。

如此一來,即便創造了先進的歷法、珍貴的陶瓷、優美的詩詞、精緻的服飾和華麗的宮殿,沒有力量也無法保護它們免遭噩運。因此,文化與力量必須統一,必須能壯大我們的力量,確保在戰爭中佔有優勢,才能保護我們的文化,同時也印證我們文化的先進性。否則,毫無疑問,沒有力量的文化就是落後的,最終只能化為歷史的塵埃。

因此,這裡想闡述一下怎樣才是具有強大力量的文化。我認為,真正強大的文化可以概括為八個字:更廣、更快、更高、更深。

一、更廣。從歷史的成敗變遷來看,凡是掌控更廣大空間的民族總是更強大一些。最初的部落往往生活在叢林和山區,受地域的限制,他們的眼光和頭腦也只能著眼於叢林和山區中生存之道。當一部分人進入廣袤的平原,他們便快速發展起來,生產力得到提高,人口也能快速增加。當發生戰爭,掌握平原的一方往往更易取勝。劉備建立蜀國,擁有諸葛亮這樣的人才,但無論如何發展,實力終究還是比曹操差得多。而自古以來,巴蜀之地縱然易守難攻,卻很少有以巴蜀為基,擴展至全國的。

再放眼北方更廣袤的草原,掌控了更大空間的草原民族縱然生產力看似落後,卻還是擁有強大的戰鬥力。因此以北向南進攻取勝的多,以南向北取勝的少。

但這只是陸地,當人們的勢力拓展到更遼闊的海洋上,最先掌控了海洋的國家總是最強的,這也是近代西方列強更勝一籌的原因。當陸地的霸主遇到海洋的霸主,總是被動挨打。

那麼比海洋更為廣闊的是什麼?是天空。因此,現代國家更看重對天空的爭奪和掌控,強大的空軍才是現代戰爭的決定性力量。

那麼,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什麼?是太空。因此今後的爭奪將聚集在太空,而最先掌握太空技術的國家將是最強國。

二、更快。更快與更廣緊密相連,既然想掌控更廣闊的空間,沒有迅疾的速度當然做不到。於是人類便開始從奔跑發展到乘車騎馬,然後是汽車、飛機。

除了交通方面的更快,還有製造方面也需要更快,於是人類必須製作更好的工具,更先進的機械,在追求更快中,人類逐漸步入機械化、自動化、數字化,然後是信息化。

擁有了更快的速度,也就擁有了更高效的創造、更強大的戰鬥力以及戰場上的主動性。

三、更高。這個不用多說,當擁有了強大的力量,自然不會再被陸地和海洋所侷限,會盡力向更高的境界邁進。

這裡不僅僅是踏足更高,還有思維的高遠。也正是因為能夠站在更高的境界思維,人類才終於能衝出大氣層,登上月球。

雖然我認為,人類在地球上繁衍無數代,生命機能已完全適應地球的環境,一旦離開地球,將難以生存。這不僅僅是外太空或其他星球有沒有氧氣的問題,各個方面的不同均會影響人類的生存,除非在外太空或其他星球再經過數億年的演變,只是那時還會是人嗎?打個比方,若有一條魚跳出河面,看到了不一樣的風景。對這條魚來說,它是值得敬佩的。但離開水,它其實根本活不下去。即便經過無盡歲月,這種魚終於演化得可以在陸地上生存了,但它也會變成另一種完全不同的生命。

但無論如何,能跳出水面觀察另一個世界,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即便認識到自己離開水無法生存,但也要有跳出水面看一看的勇氣。

你比別人多看一分,你的眼界就比別人開闊一分。由此,很大程度上,你就比別人更強一分,你就比別人更懂得如何把握那決定成敗的一線機會。

四、更深。我總認為,人不僅僅要抬頭仰望,向遼闊的天空探索前進,同時還要甚至更要低頭凝視腳下的土地。這蒼茫大地才是我們的根基。無論人類能飛得多高,終究還是藉助大地才飛得起來,而最終還是要回到大地上來。

因此,我們要有向下的思維,瞭解我們的土地,改善我們的土壤,將根深深扎入腳下的土地,從深處吸取營養。

除了眼界的更深,還要有思維的更深,便如一句話: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就如研究一顆微塵的構成,然後更深地研究其分子、質子。

宏觀是無限的,而微觀同樣是無限的。

對宏觀方面的研究,將增強我們對這個世界的微觀認知。

而在微觀方面的研究,帶來的同樣將是更宏觀的收穫。

切記,任何謀略失去實力的支撐都是可笑的兒戲,只會自取其辱。要追求實力就必須從更廣、更快、更高、更深這八個字方面思考和探索。這八個字既是力量的表現形式,也是自強的戰略方向。圍繞這八個字來引導我們的發展,提升我們的科技和力量,華夏才能步上覆興的正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