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認為家庭教育是騙人的把戲?

當你第一次聽到“家庭教育”時,首先浮現在腦海裡的是什麼?

——父母教育孩子

——養育孩子,教孩子明辨是非、如何做人

——讓孩子好好學習

——培養孩子興趣愛好

以上的答案“是”,但又“不全是”。家庭教育不僅限於父母教育孩子,它是一種親子間相互影響的社會活動。生活中,父母言傳身教,通過習慣培養、情感、交流等方式,引導孩子成長。

筆者相信絕大多數家長都很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和學習成績。為了孩子的健康,有的家長去學習小兒推拿、學習營養學、學習中藥食療,兩年下來考取了營養師證、中醫特長證。為了孩子的學習,家長給孩子報補習班、請家教、陪孩子記單詞,更有甚者陪孩子一起參加高考。然而,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有多少家長關注到?又有多少家長意識到,作為父母,也需要學習,“持證上崗”?

你是否認為家庭教育是騙人的把戲?

大家是否還記得北大學子吳謝宇殺害親生母親的事件?吳謝宇曾就讀福州重點一中,於2012年考進北京大學。在同學眼中他是個完全的學霸,英語口語極好,可以流利背誦《I have a dream》;在老師眼裡,他是好學生,是所有孩子學習的榜樣,是學校的驕傲;他更是家長口中那令人羨慕的“別人家”的好孩子。但就是這麼一個“學霸”、“好學生”、“好孩子”,設計殺害了自己的母親,並以母親的名義貸款,藉口出國向親戚借錢,集資共144萬元後潛逃,事發三年後才被公安抓捕歸案。某報道稱,這是一場有計劃有預謀的“高智商”謀殺。採訪時,吳謝宇的朋友表示,大家看到新聞時都很震驚,沒想到曾經“神”一樣的人物就這樣崩塌了。

是的,曾經的天之驕子,怎會變成弒母狂魔?在這期間,有多少人察覺他的心理變化?或許就在父親離開的時候?或許是母親日常習慣性的指責激怒了他?或許是在被學校生活壓迫得想自殺時,得不到宣洩?又或許是受不了母親的強勢控制?

大家都希望孩子的學習能像吳謝宇一般優秀,但心理問題的疏忽,讓類似的事情發生在你跟孩子身上,你是否能夠承受?

對孩子心理健康起直接影響作用的正是我們的家庭環境。當孩子心理出現問題時,家長該怎麼做,是否有辦法幫助孩子?

筆者在與家長的溝通中發現,大眾對於家庭教育有很深的誤解。


你是否認為家庭教育是騙人的把戲?

我們常說“愛是教育的一切”,這裡的“愛”常被大眾誤解成“溺愛”。很多家長認為家庭教育所提倡的“愛”就是放縱孩子,不能打、不能罵、不能說、不能讓孩子不高興……但是孩子高興了,家長不高興啊!

在一次講座中,老師提到教育孩子要“和善而堅定”,但大部分家長既誤解了“和善”,也沒有理解後面強調的“堅定”。在場的一位父親提出,“好好說話,孩子根本不聽,作為父親,怎麼能向孩子低頭?我的威嚴何在?面子何在?”


你是否認為家庭教育是騙人的把戲?

“和善”不是單純指溫柔的態度或和聲細語,而是父母要把孩子看作獨立的個體,給予足夠的尊重和理解。為什麼家長總是習慣性地吼罵孩子?面對同齡人或長輩,你會輕易地表現出不滿或憤怒嗎?把孩子當成所有物,把“我都是為你好”當做施暴的藉口,要求孩子言聽計從,不許反抗不許頂嘴。易地而處,你能接受身邊的朋友、同事、領導或其他人這麼對待你嗎?在生活中,每個人都在尋求歸屬感、價值感和成就感,而這些感受都建立在被尊重的基礎上。成人需要被尊重,孩子同樣需要。愛他,就給他足夠的尊重和理解。

“和善”是對孩子的尊重,“堅定”則是父母對自己和客觀環境的尊重。家庭教育提倡的“愛”,不是放縱、無條件的。當孩子犯錯,侵犯到父母或其他人時,父母應及時地指出並阻止孩子的行為,誠實地告知孩子自己的感受,並引導孩子該怎麼做。父母尊重孩子,也應該得到孩子同等的尊重。這種互相尊重的關係,沒有父母凌駕於孩子之上,也沒有讓父母對孩子無條件地遷就或溺愛。

上面提到的父親,認為只有嚴厲孩子才肯聽話。用暴力恐嚇換來的“聽話”,在短時間內看似十分有效,但它帶來的影響是深遠而負面的。時間一長,效果將大打折扣,尤其是當孩子上了高中、大學或進入社會後,父母開始發現,“打罵”會把孩子越推越遠,頂撞、冷戰、離家出走……孩子的反抗愈演愈烈,。

你是否認為家庭教育是騙人的把戲?

除了“愛”孩子,學習家庭教育,還有哪些益處?

1 父母的自我修煉

筆者曾跟朋友討論情緒管理的問題,朋友質疑道,“家庭教育只是讓父母學習控制情緒嗎?”情緒管理,父母和孩子都需要學習,成人的自控能力看似更強,但一面對孩子,便容易失控。試問一個嗜酒的醉鬼,如何去勸導未成年人不要喝酒呢?只有父母先自學修煉,才能引導孩子如何做好。

2 助力孩子成長

都說當今社會是拼爹拼媽的年代,但拼的不是爹媽的金錢、地位,而是父母的智慧。作為父母,你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和智慧引領孩子成長,在與孩子相處出現問題,孩子遇到困境尋求幫助時,你是否有方法解決。學習家庭教育,不一定能讓你成為一個偉大的父母,但一定有益於你的孩子、你的家庭。

3 成為人生贏家

只談感情,講道理的是“雞湯文”,不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擁有系統、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技巧,幫助大家處理親子、夫妻、婆媳、親朋、同事等關係,父母學習如何與孩子溝通、相處,如何引領孩子健康成長;當生活中出現棘手問題時,這些方法和技巧可助你從容、輕鬆地應對。

家庭教育是“與生俱來”的,從胎教、早教的角度來看,孩子還未出生,在母體時,家庭教育就已經開始。家長的行為談吐、思想觀念、品格習慣等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父母學習全面、系統的家庭教育,才能在孩子未來的成長道路上起到“軍師”的引導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