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土拍回暖&長三角一體化雙加持下的冷思考


聚焦區域 | 合肥:土拍回暖&長三角一體化雙加持下的冷思考

33家房企參拍4宗地,平均溢價率達30%,總成交金額達到81億元,其中3宗達到最高限價,進入競租賃自持階段……某安徽房企投拓負責人李凱(化名),用“機遇”一詞,形容一週前自己參加合肥的土拍。

“很久沒有出現這麼焦灼的競爭了。”李凱坦言,這幾年合肥房地產市場中的新面孔雖越來越多,有前車之鑑,都相對理性。

李凱口中的“前車”,便是2016的18宗高價地。這些地塊大都為居住用地,容積率較低,開發的項目也都是高端類住宅,價格不菲。通過查詢土拍可以發現,上述“地王”很多都在同一天出讓:2016年9月23日。在那個普通的午後,合肥土拍市場,僅一個下午,便“誕生”6宗高價地。

在上述地塊的帶動下,據安居客數據顯示,在2016年土地市場熱度最高的1至9月,合肥新房均價漲幅達到了60.72%。

隨著“限購、限價”等政策出臺,原本這些高價地所面對的大好市場形勢戛然而止。根據安徽清源房地產研究院發佈的數據,在實施調控政策後的2017年裡,合肥市土地成交金額同比下跌29.8%。全年僅有經開區出現一宗高價地,市場熱度下行明顯。

如今,上述18宗高價地項目,仍有10宗“麵粉”貴於“麵包”,盈利空間為負。

前車不遠,這33家房企又將重蹈覆轍?

聚焦區域 | 合肥:土拍回暖&長三角一體化雙加持下的冷思考

2019年成TOP50房企新“糧倉”

在“價高者得+最高限價時轉競自持用於租賃的商品住房”規則之下,綠地、中海和陽光城所獲地塊均達最高限價,分別需要配建自持租賃商品房7200平方米至41000平方米。

由此,便可窺得李凱口中當天的“焦灼”。

“熱度較高一方面在於出讓地塊自身條件優質。”據李凱介紹,陽光城競得的濱湖科學城地塊距離省政府不足1.5公里,配套齊全,板塊內均為綠城、融創、保利等知名開發商樓盤,一直被房企普遍看好;另一方面,綠地、中海所得地塊雖然緊鄰高架,會受到一定影響,但經開區即將面臨無房可售的空白期,對拿地企業而言是較好的市場機遇。

合肥土拍回暖的背後,也是房企對於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前景看好的“縮影”。

類比於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等,長三角地區核心一二線城市擁有較強吸附力,人口、經濟規模優勢顯著,市場需求較為堅挺。

作為長三角一體化的“1+5核”之一及安徽省省會,合肥自然受到各大房企關注,雖稍遜杭州、南京和蘇州這類準一線城市,但在省內仍具較強吸附力。

“安徽省內三四線城市外來人口普遍偏好就近遷移。作為省會,合肥已然成為省內外來人口第一聚集地。”某全國性房企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三年,合肥也是各家房企迴歸一二線戰略的落腳點之一,投資逐年加碼。

聚焦區域 | 合肥:土拍回暖&長三角一體化雙加持下的冷思考

據克而瑞機構提供數據顯示,近三年,合肥經營性用地成交建面逐年上漲。2019年,成交建面超過140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9%,已經回到高峰;成交均價也開到僅次於2016年的高點,土地市場量價齊升。

“超過三成銷售50強房企近一年在合肥有新增拿地,拿地總建面幾乎是2019年合肥土地市場成交的60%。”李凱稱,僅在2019年,就有十家房企新進駐合肥,不乏雅居樂、新力等品牌房企,本土企業拿地難度越來越大。

廣義庫存去化週期25個月

隨著越來越多房企將合肥作為新的“糧倉”,投資加碼之下銷售競爭格局將愈發激烈。

2019年在合肥銷售權益金額、流量金額TOP10的上榜企業中已經以外來的頭部房企為主,融創、萬科、招商、碧桂園等名列前茅,本地房企僅剩文一地產和安徽高速集團榜上有名,本土房企的生存空間被擠壓。從入榜金額來看,流量金額最高的萬科也僅有104億元,上榜門檻在40億左右。

在克而瑞研究中心負責人謝楊春看來,合肥房企銷售正處於”混戰“階段,市場上漲的空間和格局尚未確定,尤其是疫情期間土地交易、銷售都暫停的情況下,土儲的優勢也是左右”戰局“的重要因素。

克而瑞提供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土儲貨值在200億元以上的企業有保利、融創、綠地、龍湖、旭輝、萬科等規模房企。其中,融創、龍湖、萬科和旭輝均位列2019年合肥銷售TOP10,疊加其土儲的優勢,預計接下來也將持續佔據較高的市場份額。綠地雖然2019年未上榜,但作為早已多子佈局合肥的企業,其土儲優勢較大,加之新增地塊項目也能在年內上市,有望重回合肥銷售TOP10企業。

聚焦區域 | 合肥:土拍回暖&長三角一體化雙加持下的冷思考

“新城、弘陽、美的、佳源等企業也有百億元以上土儲貨值位於合肥,且主要地塊集中在市內九區,如何衝進第一梯隊需要更快的提高土儲到銷售的轉化率。”謝楊春稱,鑑於目前合肥地價、房價處於相對窪地,且在政策利好加持下,中長期投資前景依舊值得期待。

值得注意的是,截止到2019年末,合肥全市廣義庫存1429萬平方米,廣義去化週期25個月。其中2018、2019年成交地塊庫存佔比佔57%,16年多個地王項目導致庫存積壓。上述庫存今年將逐步入市,疊加疫情過後的供應放量,會進一步加大市場銷售難度。

“投資拿地上仍然需要理性。”對此謝楊春表示,當疫情把所有房企復工節奏拉平至同一起跑線之後,如何提高土儲到銷售的轉化率是佔據市場份額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