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財富都押寶在樓市上,有好結局嗎?


回顧樓市快速發展的這二十年,或許誰也沒有預想到,今天的房價會漲如此地步,會令絕大多數家庭“可望,而不可即”。就像房價水漲船高後,流出的那句話一樣:有些人一輩子什麼正事都沒做好過,可他偏偏就在早期買了房,坐擁樓市帶來的財富增值紅利;有些人一輩子什麼事情都做好了,但他卻沒選擇買房,只能一步一步的看著自己的財富與房價越拉越遠。


把財富都押寶在樓市上,有好結局嗎?


能下定決心做選擇重要嗎?在樓市上面對如今這種狀況,幾乎沒有人會搖頭說“不重要”。所以,即便是到了現在,多數家庭仍然熱衷於買房,他們認定未來的房價不會跌,還會漲。產生這種心理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像房價下跌這種言論,早在十年就已經傳出,但樓市用這段時間證明了自己的堅挺,這也讓多數人對樓市的未來寄予希。

花光自己的積蓄,掏空家中的“六個錢包”,背上二三十年的房貸,不給自己、給家庭留一點抵抗風險的能力,早已是多數房奴們的生活現狀。

做出這種選擇真的好嗎?身上負債累累,除了擁有一套房產,他們還擁有什麼?擁有的是每月一次的鉅額債務;面臨生活上的壓力;節衣縮食的生活質量,這樣做值得嗎。不由讓人感嘆,中國人所擁有的精神和毅力,要是換做是其他人,估計早就面臨精神崩潰了。

而據央行的一組調查數據報告顯示,中國有50%以上的家庭,幾乎沒有存款;80%的家庭,還欠著外債未還。同時,在居民家庭資產分配中,房子的比重接近80%,這意味著很多家庭將自己的財富都投向了樓市。換句話來說,就是社會大眾的財富,基本都是以房產的形式體現,這樣拼命往樓市蹭會有好結局嗎?

把財富都押寶在樓市上,有好結局嗎?

先說一個謬論,有人稱:“高房價下的樓市行業繁榮可以帶動多個行業持續發展,同時在經濟上還能促進經濟的可持續增長”。雖然這段話看著好像沒太大毛病,但高房價和樓市繁榮是一回事嗎?同時多個群體的工資收入,早就和房價脫鉤,長期以往下去,多個群體手上的錢被樓市榨乾,不敢吃、不敢玩、不敢買,群體的消費能力被侷限在一處,樓市繁榮有何意義?這樣不利於發展的經濟構造,還談什麼復興?

目前到了現階段,我認為房價在未來的漲勢,已經失去推動前進的動力。都能在樓市上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隨著國家近幾年的大力調控後,房價越來越趨於平穩,多城甚至出現房價下跌現狀。國家調控是一種因素,在未來將會出現更多拐點,導致房價下跌。

比如,現在出現在房產的空置問題,我國的房產空置率超過20%,遠超正常標準線。同時,目前房產與人的供給關係,處於供大於求的階段。根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的樓市住房面積可以容納34億人,再加上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新生人口連年創新低。各種直接跟樓市需求掛鉤的問題出現,未來樓市上漲的動力不足,下降的空間很大,也將迎來更多的拐點。

所以,將自己的財富押寶在樓市上,並不會有好的結局。樓市的走向也不會再像十年前一樣,因為房價下降的空間很大,能影響到樓市的因素很多。如果房價一旦下跌,除剛需群體不必顧慮之外,其他有投資性目的的群體,其資產將會面臨全線縮水。

同時,現在多城的二手房市場上,都出現了有價無市的尷尬局面,如若等到房價下跌的那一天,手上的房產想變現都難。房子會從“增值”屬性逐漸迴歸住宅屬性,未來的房產更適合剛需群體購買。因此,現在想投資樓市的人,應該把目光看向何處,亦如投資一樣,你見什麼東西能一直漲下去?樓市漲了二十年,也該回歸正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