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易中天、于丹的百家“當頭炮”閻崇年,清華教授聽了都崇拜

故宮誰沒去過?就算不是生活在北京,旅遊也必定會去打卡一次。

那要是問你去沒去過1000次故宮,能點頭肯定的就只有寥寥幾人了。

然而這位已經85歲的老先生,在過去的70年裡,帶著自己積澱的歷史知識參觀了1000多次故宮。

他就是閻崇年。

成就易中天、于丹的百家“當頭炮”閻崇年,清華教授聽了都崇拜

閻崇年講過自己早年的經歷,一次去故宮開會,就看到導遊催著遊客在故宮裡“趕路”,“趕緊走去下一間了,哪有時間細看啊?故宮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呢!”

就是這句話,讓從小熱愛歷史的閻崇年下定決心研究紫禁城。

他說:“不跟傳統文化聯繫起來的話,那故宮就是黃琉璃瓦蓋的一堆房地產。”

多年之後,閻崇年的《大故宮》出版,彷彿是時隔數年對那個導遊的回應,正式又誠懇。

他這“第一罈好酒”,連清華教授都崇拜

聽到閻崇年這個名字,大多數人都是既熟悉又陌生,但如果再提及“百家講壇”裡的《清十二帝疑案》,一定有人記起這個侃侃而談的主講人。

2003年的時候,有一個節目一直徘徊在央視10套科教頻道收視率的末位,面臨著被淘汰的危機,就是“百家講壇”。

但是閻崇年的出現,拯救了這個即將消失的節目,從清太祖努爾哈赤到康雍乾盛世帝王,原本枯燥無味的歷史人物,幻化成他口中鮮活有趣的12個帝王。

他將大清王朝296年的興衰榮辱講得透徹,也讓新版的“百家講壇”從此一炮走紅。

成就易中天、于丹的百家“當頭炮”閻崇年,清華教授聽了都崇拜

其實閻崇年錄“百家講壇”,也完全是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最初節目組的想法,是讓12個學者來分別講12個皇帝,閻崇年也只是被邀請來講清太祖努爾哈赤。

但是首次錄播的情形,讓編導確定了就是他。

第一次的“講壇”設在了人民大學的多功能廳裡面,七百多名觀眾擠滿了走廊。

閻崇年回憶道:

“當時,我倒沒有太緊張。往臺上一站,就把所有事情都忘了,腦子裡都是努爾哈赤。我滔滔不絕,講了很長時間。後來我問編導,現在講了多長時間了?

她說,已經整整60分鐘了。”

節目播出之後,效果超出所有人的預料,就連清華大學教授吳良鏞先生見到閻崇年,都崇拜地告訴他,

“我一定要告訴你,我和愛人都非常喜歡聽你講。”

就如易中天的評價,閻崇年是“百家講壇”推出的“當頭炮”,劉心武是“拐腿馬”,而他則是“過河卒”。

如果沒有閻崇年當時的臨危受命,也不會有後來劉心武、于丹、易中天的紅火。

“要講一碗水,必須有一桶水的準備”

距離閻崇年老先生上一次錄製“百家講壇”,已經過去七年,2012年的時候,他用64講來主講《大故宮》的系列。

沿著各個人物的生命軌跡,以時間為軸,以建築空間為主,讓紫禁城故事“落地生根”。

而他為了這場關於紫禁城的講演,也用了數年積澱。

且不說超過1000次的參觀,光是紫禁城的平面示意圖,他就不知道看了多少遍,掛在家中餐廳的牆上,每天都在琢磨。

成就易中天、于丹的百家“當頭炮”閻崇年,清華教授聽了都崇拜

閻崇年給參觀故宮的師生進行講解

早在1949年,閻崇年第一次去過故宮之後,就埋下了對故宮好奇的種子,到了後來研究明清史的時候更是興趣濃厚。

那時,他藉著每天去故宮裡的檔案館翻查明清檔案的機會,天天跑向故宮,顧不上吃喝,一杯白開水,幾個窩窩頭就草草解決了。

到最後,連故宮看門的大爺都熟識了他,看到閻崇年一來,就會熱情地去迎接他。

為了研究透徹“大故宮”,閻崇年的足跡遍佈全國各地,他八次探訪臺北故宮博物院,多次前往瀋陽故宮、南京故宮、頤和園……

一般人找不到的史料,他能找到;其他人不敢提的觀點,他敢說。

在這勇氣和才能的背後,早已不是一個講師的身份,而是擁有深厚學術功底的學術大家。

成就易中天、于丹的百家“當頭炮”閻崇年,清華教授聽了都崇拜

正如閻崇年自己所說:

“要講一碗水,必須有一桶水的準備。”

也正是對故宮如此深厚的研究以及知識儲備,讓他在七十多歲高齡依舊登上“百家講壇”,用自己生動的話語向讀者和觀眾講述紫禁城裡的故事。

教孩子“天、地、人、己”,而不是在校考第一

泡在歷史和故宮裡成長的閻崇年,對人生和教育也有自己的體悟。

無論是做人,還是教育孩子,“四合”都是他堅持至今的方法和道理。

《孟子·公孫丑》說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而閻崇年認為只有“天、地、人、己”都合才能取得最終的成功。

天合要求順應天時,地合即為適應環境,人合包括與人和睦,己合則是兩種平衡。

生理平衡和心理平衡能夠讓自己勞逸結合,也避免心裡鬱悶。

成就易中天、于丹的百家“當頭炮”閻崇年,清華教授聽了都崇拜

如今由於社會壓力,越來越多的孩子被迫患上了一定的心理疾病,重視教育的同時,家長也要記得幫助孩子調節自己的心理平衡。

“北京精神病患者比例高得出奇。咱們做家長教育子孫,都希望他們在校考第一,考重點大學,很少教育他們四合,應該教育他們懂得處理天、地、人、己的關係,這個受益終生。”

閻崇年如是說。

做到“天地人己”的四合,更要有深入鑽研的精神和持之以恆的學習態度,這些都是閻崇年老先生教我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