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漢字看春天,觸摸筆畫間的溫暖鄉土

導 語:“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給人以無限希望的春天又來到了我們身邊,春天是什麼樣的?春天應該做哪些合乎時宜的事情?從漢字中我們就可以找到答案。

從漢字看春天,觸摸筆畫間的溫暖鄉土

一年之計在於春。《說文解字》上講得意味深長:“春,推也。”春天就是大地陽氣蒸騰,推動萬物生長的那個開始。一個小孩子,要抓住一年的大好春光去立志讀書;一個人在春天要去遠行,他要有一年的計劃。

所以,“春”的古文字字形,字頭是從草木的。在甲骨文中,“春”的字形很複雜,簡直就是一幅大地回春圖。

從漢字看春天,觸摸筆畫間的溫暖鄉土

首先它上面有草字頭,草木青青、萬物復甦;下面從“電”,種子破土發芽,這就是大地的面貌;而且下面還從“日”,太陽給大地溫暖,萬物才會欣欣向榮。在這個複雜的字形裡,包含了農民以優美的形式在內心對季節的致敬。

從漢字看春天,觸摸筆畫間的溫暖鄉土

許多詩人用這個“春“字表達一種生機和活力。唐朝詩人劉禹錫有句名詩:“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萬物生春,用的就這種生機蓬勃的本義。

中國人會隨著季節氣候來調整自已的生活,“沐春風而思飛揚,凌秋雲而思浩蕩”,春夏秋冬,節序如流水般流淌過我們生命的時候,我們自身難道不變化嗎?

從漢字看春天,觸摸筆畫間的溫暖鄉土

從漢字看春天,觸摸筆畫間的溫暖鄉土

蠢蠢欲動的是無限的生機。“生”字的古文字形,就是土地上長出了新芽,《說文解字》解釋為“生,進也,象草木生出土上”。春天時,百草回芽,萬物萌發。

從漢字看春天,觸摸筆畫間的溫暖鄉土

在飲食上,春天時人們喜愛吃那些剛剛萌發出來的芽尖兒,比如香椿、春筍、薺菜;另外,柳樹芽、楊樹芽、花椒樹芽等也都可以吃。香椿芽、柳葉尖,都不需要過火,用熱水焯一下就可以,這些個尖芽帶著春回大地的蓬勃生機。

採茶大多在春天清明前後,這個時候採來的是茶的嫩芽。趁著晨露尚在,採回來鮮嫩的茶芽,在大鐵鍋裡面炒一炒,斷了生,馬上就可以泡了。經過儘量簡單的製作加工,以使氨基酸、維生素等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同時還要儘量保留春茶裡那種蓬勃的生氣。

從漢字看春天,觸摸筆畫間的溫暖鄉土

春天孕育了所有的生命,它屬於植物,屬於動物,也屬於人。中國的春天首先是屬於農民的,是屬於莊稼人的。

莊稼人向春天要他的希望,撒下種子,其實就撒下他對未來的希望。

春天是一年的農事開始的季節。繁體的“農”(“農”)下面是一個“辰”字。《說文解字》上講“辰,震也。三月,陽氣動,雷電振,民農時也,物皆生。”“辰”有震動(震、振在古時通用)的意思,陽春三月,大地陽氣震動,雷電初發,農耕逢時,萬物皆生。

從漢字看春天,觸摸筆畫間的溫暖鄉土

“辰”這個字,甲骨文畫得惟妙惟肖,其實它就是個大蚌殼,可以用來當勞動工具。這麼一個扁平的東西,用來除草就很方便。“辰”的小篆字體,看著就像經過加工的農具了。

由此來看,“辰”的本義,就是用蚌殼磨出來的農具去除草。當然,在金屬農具產生以後,就失去它的本義了。

後來,“辰”字就變成了時間計量單位了。“子醜寅卯,辰巳午未”,“辰”在十二地支裡排第五位。古人把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從凌晨子時開始,每個時辰等於兩個小時,辰時是從早晨七點到九點這段時間。

從漢字看春天,觸摸筆畫間的溫暖鄉土

我們以春秋兩季來指年序。比如說,請教老人家“春秋幾何”,就是問老人家的年紀。孔子修訂的魯國編年史書就叫《春秋》。

春秋兩季最富於變化。你可以在春天看到樹葉從無到有,看到小草一棵一棵地鑽出土壤;秋天,你會看到樹葉從綠色逐漸變黃,看到野草連漸枯黃;而夏天、冬天相對穩定,萬物變化不明顯。所以,自古就有“女子傷春,男子悲秋”之言。

從漢字看春天,觸摸筆畫間的溫暖鄉土

萬物萌動的春天裡,看著大地的變化,想著生命的變化,詩意就在欣欣向榮的春光中萌發。

本文改編自《于丹字解人生》,東方出版社,2015年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