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語 :年年歲歲又是新一年的清明,但是慎遠的思念總是舊的,在這個清亮、明朗的日子裡,這份血脈之情的深深眷戀,永遠不變。
清明二三事
今天是2019年4月5日,今年的第五個節氣——清明。
清明不僅是一個節氣,還是中國人最為重視的節日之一。清明得名於這一時節的自然氣象,《歲時百問》載:“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亮,故謂之清明。”
清明在漢代以前就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節氣,到了唐代成為了一個民俗節日,繼承與發展了上巳節(俗稱“三月三”)、寒食節等節慶習俗活動。清明時節既是祭祖掃墓、慎終追遠的莊重日子,也是郊遊踏春的大好時節。
清明三候
“拆桐花爛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豔杏澆林,緗桃繡野,芳景如屏。傾城。”
——(宋)柳永《木蘭花慢·拆桐花爛漫》
一候 | 桐始華
梧桐在中國文化的語境裡不同尋常,往往象徵著遺世獨立的高雅品格。王安石在《孤桐》一詩中就歌頌過梧桐:“天質自森森,孤高几百尋。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虛心。”
關於梧桐還有很多歷史美談。《後漢書》記載,蔡邕在泰山時看到有人在焚燒桐木,聽到木頭爆裂的聲響後,他便說“此良木也”,把那塊桐木要來製成琴,這就是“焦尾”琴的來歷。
清明時分,梧桐花開,為春季花期畫上了一個句號,惹來古往今來的文人騷客感嘆不已。
“黃閒射雉出林中,田鼠化鶉毛彩絢。”
——(宋)李正民《寄邦求擬南食作》
二候 | 田鼠化為鴽
“鴽”讀作“如“,古書上指鵪鶉一類的鳥。清明時,陽氣愈發高漲,懼怕陽氣的田鼠躲進了幽暗的洞穴,向陽而生的鵪鶉則飛出巢穴。
“日影化為虹,彎彎出浦東。一條微雨後,五色片雲中。輪勢隨天度,橋形跨海通。”
——(唐)陳潤《賦得浦外虹送人》
三候 | 虹始見
杜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是我們從小就背熟的詩句,記憶中的清明節似乎總是伴著“潤物細無聲”的春雨。雨後天晴,彩虹便會出現。橫跨天空的彎彎彩虹總能引得行人駐足流連。
節氣箴言:風清景明,心神澄淨
清明,多好聽的名字呀,清亮,明朗。同時,清明又稱寒食,含著生命的莊嚴與感傷。這是一個慎終追遠的日子,如此複雜含混如同我們心中的懷念,不僅是沉重的,更是悠揚的。
清明這個節氣,差不多是在春分之後的十五天。氣溫回升,萬物生長。在風清日朗之下,我們以一種歡欣輕盈的心態,向翌年早春致敬。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蓬勃的生髮,跟人心是聯動的。大家一起去放風箏、踏青、踢球、種樹。“沐春風而思飛揚,凌秋雲而思浩蕩。”秋天到了,境界開了。而在春天,你會覺得,似乎一切都還來得及。那是一種悠長的美。
人的感傷恰恰也在這個時候被觸動了。“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辛棄疾《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花既然有開就有落,所以會說“春且住”“天涯芳草無歸路”。
既已暮春,馬上就要走到春深時刻。你會覺得:這麼美的春光,請留一留吧。於是,寒食的儀式開始了。
寒食的典故來自介子推。相傳,當年介子推有恩於晉文公,文公請恩人出山不成,無計可施。最後,有人出了歪招:放火燒三方,只留中間一條道,恩人一定會從唯一的生路逃脫。
然而,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介子推母子沒有出來,活活被燒死在一棵老樹下。介子推在一片衣襟上留下一首詩,引得無數人敬佩、感嘆和深思: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晉文公懊悔萬分,便將這一天定為“寒食”,大家都不再動火。
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在這個悲傷裡,有一種虔誠,一種肅穆,甚至一種懺悔,一種反省。
所以,清明又成了個清靜得有點寥落的節日,讓人心從浮躁裡寧靜下來,追憶一些可以感恩的理由。
文化不是一個飄浮的理念,而是一種生活方式,人們在發現和行走中完成了對它的接續。
正像農耕文明在二十四節氣裡的流轉,在這長長的過程中,在生命的這些儀式裡,小到親情倫理,大到天地自然,從容不迫地走下去,我們每一個人就活在中國文化的傳承裡。
(本文選自於丹《有夢不覺人生寒》,長江文藝出版社,2015年)
閱讀更多 于丹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