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全球“避風港”?

北京時間3月9日,剛剛調整到夏令時間的美股,開盤交易後,道指低開接近2000點,標普500在開盤不到五分鐘跌幅就達到7%,觸發了第一層熔斷機制暫停交易15分鐘,僅僅在週一就有包括美股在內的至少三個國家的股市觸發熔斷機制。

截至收盤,美股三大股指跌超7%,道指跌超2000點,標普500創2008年12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也許有朋友會問什麼是熔斷機制?


所謂熔斷機制指的是:基於參考價格的一系列價格波動限制。簡單來說:就是當股市跌到一定幅度之後,市場自動停止交易,持續時間可能是幾分鐘,也可能是全天交易就此終止。

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範恐慌情緒進一步擴散,給市場帶來更大的。充氣在美股市場熔斷機制,可以分為三級分別是:市場下跌達到了7%,13%、20%。當觸發7%和13%這兩檔熔斷線時,股市將暫停交易十五分鐘。

如果觸及到20%的第三檔熔斷線,股市將停止交易直至當日收盤。美股市場推出熔斷機制的動因是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

1987年10月19日,道指暴跌508點,跌幅達22.6%,三個月之後的1988年2月熔斷機制出臺,同年10月開始實施,目前在美國交易時段和非美國交易時段,甚至於部分個股都有熔斷機制。


中國股市全球“避風港”?


此外,除了非美國交易時段的股指期貨,有針對上漲幅度的熔斷外,美國交易時段只對跌幅有熔斷機制。

截至2020年3月6日,美國自1988年推出熔斷機制後,指在1997年觸發了一次,不過人們還忽視了美國另一套被稱之為“48號規則”的盤前熔斷機制,該機制2008年以來已使用了77次,所以準確來說標普500指數觸發的第一層熔斷機制,是自1997年以來第一次盤中出現熔斷。

3月9日,標普500中只有九個成分股收漲,而科技板塊則全線大跌。蘋果收跌7.91%,亞馬遜跌5.29%,谷歌跌6.17%,臉書跌6.4%,微軟跌6.78%,這五家最有價值的科技巨頭,市值一夜縮水了3216億美元,其中蘋果公司幾乎佔了1/3,熱門中概股普遍下跌,阿里巴巴跌3.45%,京東跌5.34%。百度跌6.23%。

中國股市全球“避風港”?


據統計,自從標普500,2月19日創歷史新高以來,該指數已經損失了超過五萬億美元的價值,其中市值最大的十家公司總市值下降了1.4萬億美元以上。特別是自2月19日以來,微軟股票市值蒸發了約2500億美元。這一數字超過了其他任何一家美國公司。

這次美股暴跌的導火索其實就是:沙特與與俄羅斯之間的石油價格戰,明確打響,沙特大幅下調了原油的相對價格,降幅達到至少20年來的最大水平。

從上週五以來國際油價迎來了一輪崩盤式暴跌,而油價的大幅跳水也引發了全球市場的連鎖反應,未來油價的走向已經成為當前全球市場關注的焦點。

中國股市全球“避風港”?


在一些市場人士來看,此次油價暴跌影響的不只是產油國,對於全球經濟也會有連鎖反應。

《紐約時報》報道稱,低油價將會摧毀石油庫存,石油行業和頁岩油生產商,國債創紀錄的低收益率將會摧毀銀行,這些股票今天跌幅最大。

而今天是美股市場2008年12月以來最糟糕的一天,與三大股指最近一個最高點相比,指數下跌已接近20%,這意味著美股持續11年的牛市可能面臨終結。

美股的暴跌,國內很多人都是一種看熱鬧的心態,畢竟如今A股走出了自己的獨立行情,對於海外股市的暴跌只是禮貌性跟隨。美股漲的時候,A股漲兩倍美股跌的時候A股跌一半,在全球股市巨震模式下,A股保持了相對的抗跌性和免疫力。因此,不少人認為美國要就此完蛋,這是中國崛起的絕佳機遇。


那麼,美國這次會因此而完蛋嗎?


如果對美國曆史經濟金融史有所瞭解的朋友,應該不會輕易得出這個結論。百年以來,從1929年大蕭條到1987年,三日暴跌超過20%,再到亞洲金融危機,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又到最近的2008年次貸危機。美股的哪次下跌讓美國完蛋了呢?哪次都沒有,而且每一次的暴跌,最後美國都以更強大的姿態屹立世界。股市不斷創出新高。

美國的厲害,股市的大漲並非原因,而只是結果,這個國家競爭優勢的根本不在於股市漲到了多少點,而在於背後的基礎制度和相關的創新能力,要素在自由流動,以個體為中心的激勵機制,對私權的保護,構成了美國的核心制度基石。

中國股市全球“避風港”?


在此基礎上,美國經濟經歷的週期波動總能自我修復,股市漲到一定階段脫離當下經濟週期的基本情況,通過快速下跌來完成對風險的釋放和修正,這正是美國製度優勢的其中一個方面。如果通過人為控制來阻止市場下跌,讓風險不斷積累引而不發,才會真正當成長期的災難。

中國的崛起,客觀上不可避免的要與美國進行長時間的博弈,但美國股市的暴跌或者更進一步,美國經濟進入衰退絕非意味著是中國崛起的絕佳機會。道理非常簡單,中國經濟的騰飛相當程度依賴於全球化的發展紅利,也依賴於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科學技術管理經驗的學習和借鑑,單從中國經濟的構成來看,儘管今時今日中國最出口的依賴已經不如以往,但他依然對中國經濟的增長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9年中國進出口外貿總額佔GDP的比重接近32%,而美國這一數字為19.7%,這說明中國的發展更依賴國際市場,這是理解中國全力楚商全球化,發展“一帶一路”的重要背景。而美國由於其對國際市場依賴相對更低。因此,川普出臺後會實施美國優先的逆全球化政策,也就不難理解了。

因此非常簡單的常識告訴我們,在當下階段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情況是顯而易見的。至於中國股市是否會成為美股暴跌之後國際資金的“避風港”。

其實,這些事是國內一些專家的“美好幻想”。即便,中國股市走出了特立獨行的行情,也不是因為有了“避風港”的屬性。全球股市暴跌,要思考的不是簡單表面上的短時間內哪個國家跌得多一點,哪個國家跌得少一點。而是,要看這些價格現象背後的驅動邏輯為何。

當下而言,全球經濟進入衰退週期是全球風險資產遭到拋售的根本原因。中國因為其特色制度,使得股市並不能如美日歐那般靈敏而快速地反映經濟正在發生的變化。

但趨勢上,看中國股市也要服從經濟週期,尤其是從核心資產的視角來看。全球產業一體化的大背景下,如果危機導致流通環節受阻,對產業鏈的負面影響是綿長的,市場不穩定預期就會增高。

這一點從一個月前,創業板和傳統板塊的“冰火兩重天”也能看出來。現實中依賴外需的外貿型企業,依賴線下的消費型企業,已經受到了相當大的損失。受益的則是:需求增多的生物醫藥企業,新政下的“新基建”企業,以及一些線上業務較多的企業。

中國股市全球“避風港”?


無論是從估值角度,還是從資產價格與經濟基本面的關係來看,中國股市都難以成為海外股市暴跌時資金的避風港。

而且非股市場的一大特點是:只要“牛市”信仰放棄,不少股票就會在極短時間內被炒的估值提高,從而缺乏對長期理性資金的吸引。最終,在擊鼓傳花的遊戲不能繼續時,又通過暴跌來完成估值的迴歸。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記得按贊、分享、留言,還沒有關注的朋友記得幫我關注一下喔。這樣就不會錯過我的更新啦



中國股市全球“避風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