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姜维做不了的他能做,诸葛亮手下唯有他能守住街亭

马谡、姜维做不了的他能做,诸葛亮手下唯有他能守住街亭

一说三国很多人最崇拜的一定还是那一个运筹帷幄的诸葛亮,即使没有《三国演义》这样的小说出现诸葛亮神化的脚步依然是阻挡不了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这些词仿佛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试问不用一兵一卒拿着一把琴就可以吓退百万大军的历史除了他谁还能做到?但终究是人无完人,尽管是鞠躬尽瘁,但身为凡夫俗子的他怎能不犯错误?若提起诸葛亮一生中最失败的下半生,应该都是从他第一次北伐战争开始。

马谡、姜维做不了的他能做,诸葛亮手下唯有他能守住街亭

诸葛亮的北伐虽然说是准备充分,但是究其根源他之所以愿意用自己这已经年过半百的身子带兵出征不过是为了自己的那一点不甘,不甘自己英明一世居然攻破不了曹魏,不甘自己追随的主公在去世之前都没有看到统一天下的局面。他想延续自己前半生的辉煌,想为这个国家做点儿实事儿。

马谡、姜维做不了的他能做,诸葛亮手下唯有他能守住街亭

但是刚刚建立几年的国家从财力物力上来讲根本不可能,战争是一个急剧消耗财力物力的事情,这个新建立的国家还不足以他去攻打相对富庶的曹魏。从人心上来讲,经历了多年战事的百姓都渴望平静。诸葛亮的这一战注定是失败的。而他前后几次的北伐战争都以失败告终与第一次北伐战争中的失败离不开关系,第一次的失败造就了他内心中的慌恐,所以在以后每一次战争中他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决策失误点。

对自己北伐战争的第一战诸葛亮也是非常重视的,那他如此重视的第一战究竟是哪个地方出现了错误,导致他日后一蹶不振次次失败?

马谡、姜维做不了的他能做,诸葛亮手下唯有他能守住街亭

说到底错就错在了诸葛亮事必躬亲这件事上,也错在了他前半生的辉煌上,以至于他相信自己是一个神通广大的人不会出现任何的错误,凭着自己以往的经验选择镇守街亭的将领时犯了严重的错误,他选了一个最不合适的人——马谡。战场上风云莫测,人也是一样,他的敌人在他的手下失败过一次之后怎么还会失败第二次呢?他用同样的方法去对付同一个人结局肯定是可想而知。

马谡、姜维做不了的他能做,诸葛亮手下唯有他能守住街亭

因为建国初年各国都在努力搞好自己的经济建设,曹魏和蜀汉之间也没有什么战事,两方相安无事但谁都在憋着一股劲儿,就看谁先对对方发动攻势。诸葛亮抓准时机带领军队亲自出征北上讨曹。魏明帝虽然也憋着一股劲儿想要和蜀汉干一场架,但是他当时最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了东吴身上,当时正在与东吴打仗,还来不及把自己的眼光从东吴挪到蜀汉的身上。诸葛亮就是抓住了这个时机带领大兵北上一举拿下了曹魏的两个郡。这可吓坏了魏明帝立马御驾亲征到了长安指挥战事,张郃作为主将。

马谡、姜维做不了的他能做,诸葛亮手下唯有他能守住街亭

当时诸葛亮看重的是陇右五郡,曹魏当然也看得出他的目的,张郃出征主要就是带着援兵增援陇右五郡,这个时候诸葛亮只要以主要兵力攻打上邽,陇右五郡就唾手可得。而防止张郃带兵援助陇右五郡一定要守住街亭,街亭是唯一一个关卡,这个时候选择谁来镇守街亭是诸葛亮最头疼的事。

马谡、姜维做不了的他能做,诸葛亮手下唯有他能守住街亭

诸葛亮自认为与张郃交战过多次,深知他的带兵打仗的方法觉得只要选派一个合适的人就可以轻而易举拖延住时间。此时的马谡是一个从来没有立过军功的人,诸葛亮想让他借此机会立一个军功,就把马谡派到了街亭。其实从马谡没有立过军功这一点来看他本身就是一个没有什么实战经验的人,诸葛亮把他派到此处简直就是大错特错。结局可想而知,因为马谡的失败导致诸葛亮这一次北伐战争失败,以草草收场结束。

马谡、姜维做不了的他能做,诸葛亮手下唯有他能守住街亭

诸葛亮这么一个聪明的人都会用错人,那究竟谁更适合镇守接听这个任务呢?小编认为魏延是最适合的一个。首先魏延是蜀汉中除了诸葛亮的第二掌门人,他的资历是够的。第二,在蜀汉建立之后之所以能够与曹魏分庭抗礼。也离不开他的功劳,他在边疆担任主将镇守有功,自己独创的一套镇守方法更是让曹魏在这么多年里都没有攻破过蜀汉一次。而诸葛亮在北伐战争中仅仅是把这样的一个大人物给马谡当了一个陪衬,这才是最大的失误之处。若诸葛亮在这个地方用对了人北伐战争,也许就不会失败,诸葛亮的后半生也许就不会如此凄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