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篇:姜维,士为知己者死

据说姜维被杀之后,魏军将士对姜维想借钟会之手杀死他们的计策非常愤怒,所以剖开了姜维的尸体,发现姜维的胆如斗大。《世说新语》中记载:维死时见剖,胆如斗大。斗在古代是计量用的工具,“十升为斗,十斗为斛”,一斗为一石的十分之一,大概就是能装10斤米那么大的容器。《黄帝内经·素问》里讲:“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主决断,这是老祖宗的观点。北伐,应该是姜维生命里最决断的一件事情。

三国篇:姜维,士为知己者死

一、天水麒麟儿

姜维是今天天水甘谷人,年少成名。卧龙凤雏幼麟冢虎,幼麟就是指姜维,又称天水麒麟儿。诸葛亮曾经给蒋琬的信中称少年姜维为“凉州上士”,可见对他的器重。然而,姜维在蜀汉的政治地位与号称冢虎的司马懿在魏国的地位相比差别是比较大的,更比不上诸葛亮一人之下的待遇了。姜维始终都未成为蜀汉的政治核心,这与当时蜀汉的政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事实上,刘备集团入主益州之后,成都就是三种政治势力在明争暗斗。益州最早的刺史是郄俭,此人在益州大肆聚敛,贪婪成风。刘焉,也就是刘璋的父亲听人说益州有天子之气,就向朝廷请求为益州牧,前往益州整顿。后来,张鲁割据汉中,切断汉中的交通要道,刘焉也就成为一方豪强。就是这个刘焉,向朝廷建议刺史、太守权利过大,朝廷可以选派重臣担任“牧伯”,替皇帝到安定天下,这就是汉末著名的“废史立牧”的政策,事实上州牧后来成为一股更大的割据势力,比如袁绍是冀州牧,陶谦是徐州牧,刘表是荆州牧,这些地方豪强都是从州牧起家的。刘焉与刘璋父子同样是先后担任益州牧,在当地苦心经营20年。到刘备集团入川时,益州就存在了三股势力。一股是益州本土的士人势力,一股是刘璋父子栽培起来的冀州势力,一股就是刘备集团的荆州势力。诸葛亮在世时,能够调解压制住三种势力,但诸葛亮死后,斗争就逐渐凸显。姜维是魏国降将,不属于任何一股势力,所以他的北伐一开始就是受到各方面的反对,因为北伐仅仅是诸葛亮的遗愿,胆触碰了所有人的利益。姜维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先后进行了九次伐魏,决绝之心,可见一般。

三国篇:姜维,士为知己者死

二、常败将军

姜维北伐,在后世依然是争议比较大的历史事件。战略上来讲,姜维的北伐不能从根本上动摇曹魏的根基,换言之,姜维是单纯为了北伐而北伐,事实上已经完全背离了诸葛亮隆中对的策略。夷陵之战后,刘备集团的势力已经被清除出荆州,隆中对里所讲的就只剩下了益州这一路,诸葛亮与孙吴修好,退而求其次,联合孙权在合肥一代牵制曹魏,而当时北方的形势还不安定,凉州的羌族、辽东的鲜卑和乌桓、公孙渊对曹魏都有极大的威胁,这是诸葛亮北伐的前提。

三国篇:姜维,士为知己者死

然而到姜维北伐时,曹魏政权这些周边的威胁已经基本肃清,即便是在曹魏内斗最严重的时期,北伐也只是隔靴搔痒。其次,蜀中疲敝,有人做过统计,诸葛亮死后到蜀汉灭亡,蜀国的综合国力(主要指人口数量和粮食产量)是倒退的,而蒋琬、费祎主政期间,对蜀国经济的发展是起到过促进作用。所以很多人认为,蜀国最应该做的做的是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然而,我认为没有北伐蜀国会灭亡的更早。偏,是蜀汉的优势,胆同时也是劣势,以益州一地之力想长期偏安基本上不可能的,参考秦国灭巴国和北宋灭后蜀。以战养战,应该是蜀国最正确的策略。关键是怎样战,诸葛亮的北伐始终是在他隆中对的策略之内,他总是在寻找隆中对中所说的“天下有变”的时机和形势。而姜维将北伐的重点放在陇西,又缺乏外部力量牵制的情况下,以蜀国的后勤保障能力,是很难成功的。所以,尽管姜维北伐胜多败少,但还是有人称他为“常败将军”。其实,诸葛亮是不世出的天才,是战略家,姜维是不可多得的将才。

三国篇:姜维,士为知己者死

三、鞠躬尽瘁

姜维是不属于蜀汉政治斗争的任何一方,但最后苦苦支撑危局的却是他。即便是假意投降钟会之后,仍然坐着斗争。很难讲姜维对蜀汉集团有多大的认同,《三国志》中陈寿对他的评价是“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仲致陨弊”。鉴于陈寿对蜀汉集团的一贯黑化,这个评价是有失偏颇的。终其一生,姜维都在为诸葛亮的遗愿而奋斗,士为知己者死,大概就是这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生前受到所有人的非议,死后受到不公正的评价,只是为了贯彻丞相所托付的一切。在三国这个前期军阀乱战,后期魏蜀吴内斗不断,充斥着无数背叛与腹黑的奇葩时代,姜维可以算的上一股清流了。

三国篇:姜维,士为知己者死

历史|人文|旅游|分析软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