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此人不杀蜀国必危!刘禅不听 结果1年后惨剧发生

(说历史的女人——第495期)在三国中,不管从国家的建立,还是国家人物的影响力,蜀汉政权当是最具争议的。它从公元221年的5月15日建立,到公元263年灭亡,一共享国的时间大概也就是42年左右。在与曹魏、孙吴所形成的鼎足三国中,蜀汉的享国历史可谓最短,曹魏在公元213年建国,结束时间是公元266年,享国53年左右。而孙吴建国时间是公元222年,亡国时间是公元280年,享国长达58年左右,为三国享国时间最长的一个国家。那么为何蜀汉的享国时间会是最短的呢?难道它真的很弱吗?这个问题说起来,比较复杂,从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都能找出不同的问题来,可是这些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比经济、军事更为重要的问题,可谓重中之重,那就是一个人。作为蜀汉军事最高统帅的姜维曾说:此人不杀,蜀国必危!可蜀汉后主刘禅偏不听信,结果是到1年后惨剧发生时他后悔已晚。那么具体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且来仔细看一下。

姜维:此人不杀蜀国必危!刘禅不听 结果1年后惨剧发生

在说此事前,我们有必要先说一下蜀汉的国家基本情况,蜀汉的建立者刘备创业之路非常漫长,从二十岁出头参加黄巾起义开始,到建立蜀汉,前后长达37年。可是这期间,一大半时间刘备都是长途流亡状态,真正建立蜀汉的时间倒是很短,从211年接受张松法正建议入益州到公元221年称帝建蜀,大约时间为10年。但是在10年中,刘备建立的蜀汉并非是和平状态,反而是一直处于战争状态,公元211年到公元214年,刘备是谋取、并最后通过战争夺取益州的阶段。公元215年到公元219年,刘备是谋取和攻夺曹操手中的汉中阶段。这前两个阶段,刘备都很幸运,通过战争取得了满意的成效,扩大了自己的地盘,稳固了自己的帝业。可是刘备并不是永远都幸运的,到了第三个时期,刘备的厄运来了:这一时间段为公元221年公元222年,中间的公元220年刘备也并非闲着,而是在征兵、备粮备战。可是刘备最后一次发动的伐吴之战,却惨败夷陵,不仅弄丢了自己的老命,还使得蜀汉的元气大伤,留下了一个烂摊子。

刘禅作为继承人,虽然做皇帝是令人幸运的,但是刘禅却并不幸福。第一点是老爸刘备给他留下的不是一个稳固富强的国家,而是一个残破、危机重重的国家,这对于一个十七八岁的小皇帝来说,可不是一个好事。第二点是他老爸给他留下的辅佐之人,全是位高权重而且极其有威望的权臣,比如诸葛亮等,这些人都不是他刘禅能驾驭得了的,只有听话的份。

此外再说刘禅自己,都说刘禅无能,可是我们也会发现事实或许并非如此,或者说即便如此,也是有原因的。他继位开始,便是军政便是由军政集于一身的丞相诸葛亮全权负责,而且这个时间持续非常长,从公元223年刘备托孤到公元234年诸葛亮五丈原去世,前后长达十来年。在这期间,对于刘禅来说,本来是一个重要的锻炼时期,可是他基本是在被诸葛亮架空或保护的状态中度过的。所以,一个没有经历众多政务军事磨练的皇帝,你要求他有很强的魄力和能力,基本也是不太现实的。

等到诸葛亮去世后,刘禅是该掌握国家大权了吧,可是事实上,并非如此,在朝是诸葛亮培养和留下的一大批要臣,我们从很多方面来看,蜀汉后期的朝野似乎没有刘禅自己培养的死忠型的嫡系臣属,这是一个非常可悲的情况。因此,从内心来说,刘禅虽然贵为皇帝,但他内心应该是很失落或很无奈的。故此,他才可能会重点宠信一个人,此人就是黄皓。

黄皓这个人原本是一个小太监,后来因刘禅的重用,不断升迁,从黄皓的升迁情况,也可以间接看出刘禅的内心变化。一开始,黄皓不过就是一个后宫小官黄门令,是刘禅的服务人员。在诸葛亮时期,这个叫黄皓的小官除了偷偷在刘禅旁边煽风点火之外,是不敢有什么大动作的,此外刘禅虽然宠信他,但也不敢提拔他。

可是在诸葛亮以及董允去世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黄皓是小人,诸葛亮厌恶那是必然的,而董允跟诸葛亮是一路的,被誉为蜀汉四大名相之一,他厌恶黄皓这样的小人也是自然的。所以,黄皓对诸葛亮、董允那是很恐惧的,当然也很记恨。董允去世后,接替董允侍中职位的人叫陈祗,这个陈祗早年受到了蜀汉四大名相之一费祎的器重,遂才得以在仕途取得了高升。可是这个陈祗却没有向自己的伯乐费祎好好学习做一个清官,反而为了仕途的更大发展积极讨好黄皓,结果这一下问题大了。

姜维:此人不杀蜀国必危!刘禅不听 结果1年后惨剧发生

作为朝臣的陈祗和后宫黄皓一联手,那堪比“双剑合璧”,立即就天下无敌了。黄皓因陈祗的帮助,黄皓的手也从后宫伸到了朝堂,开始干涉朝政,进一步增加自己的权利范围。而陈祗当然也因黄皓的帮助,官职升得很快,官职先后做到尚书令和镇军将军,权力几乎超过了掌握军权的大将军姜维。不过好在陈祗权力虽然大,但他在军事策略上与姜维还是一致的,他是北伐的重要支持者,因此陈祗在时,虽然有黄皓祸国,但也不至于太严重。

可是陈祗生前纵容黄皓的行为,却为蜀汉留下了无穷的遗祸。本来陈祗在时,还有大臣可以分化黄皓的权力掌控,然陈祗去世后,黄皓立即就一手遮天了。他也从后宫的黄门丞坐飞机式升官为中常侍、奉车都尉。当然,这主要是刘禅对黄皓的宠信日隆,朝中无人可及,甚至连刘禅的弟弟刘永也不行。刘永就因为憎恶黄皓,说了黄皓的坏话,结果黄皓怀恨在心,在刘禅耳边捏造罪名,丑化刘永,最终刘禅一生气就长达十几年再也不想见刘永。朝臣见黄皓如此受宠,更是噤若寒蝉,再无人敢说黄皓的不是,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再一次把黄皓的地位推上了更显赫的位置。

黄皓上位,那可是小人得志,祸害无穷。事实上也果不其然,黄皓得势后至少有两大祸端,其一是凭借受宠和权力威慑朝野,导致连诸葛瞻、董厥等如此大臣都开始拜在黄皓的门下,诸葛瞻可是诸葛亮的儿子,本该有诸葛亮之风骨,可是也惧于黄皓之权。由此可见,黄皓已经成为蜀汉的实际权力掌控者。说起来也很有意思,刘禅做了一辈子皇帝,但是自己几乎没有做一天真正的皇帝,他做皇帝的第一阶段十几年中,朝中权力是由丞相诸葛亮掌握,不过诸葛亮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贤臣,他再抓权,也都是兢兢业业为蜀汉打工的;可是到了刘禅做皇帝的第二阶段时,权力却落在了黄皓身上,可黄皓不是诸葛亮那样的贤臣,而是一个十足的小人,他不仅贪权,而且乱政,不仅祸乱朝堂,更是要把蜀汉往亡国的阴沟里推。

在这样的情况下,蜀汉上下可以想见是多么有苦难言了。好在还有一个掌军的姜维,姜维得知黄皓如此祸国之后,深知危机深重,若不及早处理掉这个小人,那么蜀汉就会有危机。因此在公元262年,姜维以武将的果敢给刘禅写了一封奏折,说:此人不除,蜀国必危!并且痛陈黄皓祸国的严重性以及杀掉的必要性,可是姜维得到的回复却是:“将军你说得对,黄皓确实是个小人,不过也正是因为他是个小人,你也不用太在意他了,他闹不出你说的那种事来。”

刘禅这个皇帝也真是有意思,你不想杀黄皓,如此安慰姜维也就算了,他还特令黄皓亲自到姜维的府上去给姜维道歉。这其中的缘故真是令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姜维弹劾黄皓,并非因为黄皓得罪他,而是因他祸国,因此刘禅让黄皓给姜维道歉这一处真是糊涂至极。可是这一个糊涂招,却让姜维如坐针毡,立即就意识到成都不是自己的久留之地,如果想活命,还是早点溜之大吉为好。于是,姜维在黄皓走后,赶紧给刘禅请示,把自己外放的沓中,让自己去负责屯垦的事务。

姜维:此人不杀蜀国必危!刘禅不听 结果1年后惨剧发生

黄皓之权、之威已经足见,不仅是文臣恐惧,连掌军的将帅也把他莫可奈何了。然而蜀汉的危机却正在步步逼近,而且可以说是迫在眉睫,刀子很快就架在了蜀汉之国的脖子上。在姜维被外放到沓中当种田官的第二年,即公元263年,魏国在关中整军备马,已经做好了“磨刀霍霍向猪羊”的筹备工作。姜维得知此信息后,非常担心,赶紧就给刘禅写了一封急报,奏说此事,并且提出了军事安排,建议皇帝刘禅派遣廖化和张翼二位将军领兵驻守阴平桥头和阳安关口。

这本是蜀汉自救的第一步,可惜的这一步也被黄皓给搞没了。黄皓这个家伙不懂国政,更不懂军事,却是一个崇信巫术的家伙,他信誓旦旦地对刘禅说,魏军根本不会来的,姜维不过是危言耸听,做将军的都想通过打仗来立功,好到您这里夸口要封赏,您可不能上了他们的当。刘禅听了,竟然觉得黄皓比姜维说得更有道理,因此他不仅没有采纳姜维的谏言,而且连这个消息也给封锁起来,蜀汉朝臣竟然没人知道魏国要来攻打了,都还在梦乡沉睡。

可是魏国兵马的铁蹄和刀枪可不蜀汉沉睡的机会了,他们兵分五路,浩浩荡荡而来。等到钟会和邓艾的大军分别攻打到骆谷和沓中时,刘禅得到加急的军报,方才惊慌失措,蜀汉人人都被突如其来的危机吓得冷汗直冒。可是此时,刘禅再清醒也没用了。他倒是派遣廖化、张翼、诸葛瞻等人赶紧领军前往救援,可是这时候,许多险关要寨本来是蜀汉的屏障,如今都纷纷被魏军攻占。蜀汉之亡,只是时日问题了。

不久以后,邓艾破绵竹,兵临成都城下,刘禅好无主张,在大臣谯周的建议之下,选择了投降。而此时,那个平日里掌权朝堂耀武扬威的小人黄皓则花了大量的钱银,收买了邓艾身边的人,保住了自己的狗命,不过最终却没保住性命,连敌人司马昭都是听其名而恨入骨,为蜀汉败亡感到惋惜,替蜀汉把这个小人给宰了。而姜维的命运则是为了复国,战死。

姜维:此人不杀蜀国必危!刘禅不听 结果1年后惨剧发生

总的来看蜀汉的衰亡之路,可以说是非常可惜的,或者可以说,如果在几个关键时期,能够把握好,也至于衰亡如此之快。比如姜维在沓中建言的时候,刘禅若采纳,提前做好准备,那么结果也许会略有不同。再比如,姜维在262年提出建议杀掉黄皓的时候,刘禅若听,那么蜀汉至少能够有一年的时间,君臣同心,武将死忠,那么其中的变数也是不可预测的。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没有黄皓的存在,第一是刘禅应该会听从姜维的建议,第二是蜀汉群臣都会提前得知魏国进军的情况,那么应该还能做到更充分的准备工作,如此,蜀汉保存的可能性应该会更大。所以从整个衰亡的转折来看,正是姜维所说:此人不杀,蜀国必危!结果刘禅不听,等1年之后魏军大军围城惨剧发生之时后悔已晚,做什么都显得成效不大意义不大了。想来刘备建立蜀汉之不易,最终竟坏在一颗老鼠屎黄皓手里,真是令人不由无限叹息!当然也应了那句古话: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