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诸葛亮、姜维,北伐都未成功,为何后世评价反差却如此之大

三国中诸葛亮、姜维,北伐都未成功,为何后世评价反差却如此之大

大家好,本期咱们来聊聊三国中很有意思的一个话题,那就是诸葛亮与姜维,蜀国的两位军事家,屡屡兴兵北伐,却屡屡失利而还,后人对他们二人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

三国中诸葛亮、姜维,北伐都未成功,为何后世评价反差却如此之大

姜维是诸葛亮军事上的继承人,也继承了诸葛亮的北伐策略。诸葛亮六出祁山,虽然无功而返,却因他辛苦勤政、殚精竭虑,成为后代著名的宰相。“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多少人读到诸葛亮命丧五丈原,都不禁唏嘘扼腕。可是去除掉这些情感因素,从蜀国的战略层面考量,诸葛亮及其后继者姜维采取的进攻态势最终换来的结果只是徒耗国力,颇有以卵击石的意味。

三国中诸葛亮、姜维,北伐都未成功,为何后世评价反差却如此之大

诸葛亮数次北伐,动员了蜀国的上下之力,刘备的“荆州集团”“空降”成都,成了领导人,自然有人不服,通过北伐,各种资源跟军事力量几乎都为“荆州集团”所拥有。此外,刘备、诸葛亮等以汉朝皇叔正统自居,如果不屡次北伐,在诸葛亮时代,的确会缺少一种政治资本。北伐,是在外事角度上解释蜀国的合法性,为了更好地掌握成都。

三国中诸葛亮、姜维,北伐都未成功,为何后世评价反差却如此之大

后代人通过各种演义,塑造了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形象,诸葛亮俨然已经成为忠臣的代名词,鼓舞了后代的仁人志士。对诸葛先生的小错,并没有像很多历史论著那样为尊者讳,因为他过于光辉的形象已经足以让人本着“瑕不掩瑜”的包容去看待。

三国中诸葛亮、姜维,北伐都未成功,为何后世评价反差却如此之大

而他的继承人姜维,就没有这么好运,也没有那么好命,陈寿说他“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也多少是一种代表性的观点。

三国中诸葛亮、姜维,北伐都未成功,为何后世评价反差却如此之大

姜维最有希望的一次北伐,是借着魏国诸葛诞在淮南起兵谋反,并联合东吴,一时声势壮大。司马昭亲率大军东下讨伐诸葛诞。姜维以为魏国后方空虚,就乘机攻魏秦川。十二月,姜维率兵数万出骆谷,到达沈岭。魏国两线作战,虽在长城积存了大量军粮,可以持久作战,但防守薄弱,畏敌情绪很高。听说姜维再度来犯,军心大乱,惊慌失措。司马昭任用征西将军司马望和安西将军邓艾领兵作战,邓艾等人担心姜维突袭长城,就屯重兵防守长城沿线。姜维军队在芒水依山为营。司马望、邓艾也率军在附近安营扎寨。面对姜维的数次挑衅,邓艾、司马望不为所动,只是坚守,并不出兵迎敌。战争陷入胶着情形,蜀、魏两国长期对峙。第二年诸葛诞战败被杀,姜维闻讯,只得退兵。

三国中诸葛亮、姜维,北伐都未成功,为何后世评价反差却如此之大

不过,姜维终究没有诸葛亮在蜀国把控力强,姜维出兵攻打洮阳,在侯和地区被邓艾击退。与段谷之败类似,姜维先是占据优势地形,最后却落败而退。失败之后,姜维并不着急赶回成都。庙堂之上,宦官黄皓专权,与右大将军阎宇相勾结,密谋夺取姜维的兵权。姜维本是魏国人,后投降蜀国,“累年攻战,功绩不立”,自然受到猜疑,姜维“故自危惧,不复还成都”。这是姜维的最后一次北伐,以他受到猜忌而告终,此时的蜀国,已经不可能再度北伐,此时的姜维,也不可能再度北伐,因为,时间已经不允许了。

三国中诸葛亮、姜维,北伐都未成功,为何后世评价反差却如此之大

姜维担忧国事,可是到了姜维的时代,后主刘禅早已经是宦官当道了。姜维曾经上表说:“闻钟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姜维防患于未然的建议本可以挽救蜀国的性命,可是宦官黄皓迷信鬼神,通过占卜得出来蜀国没事,根本没有及时上报军情。等到钟会、邓艾的大军逼近,蜀国才想起来让“右车骑廖化诣沓中为维援,左车骑张翼、辅国大将军董厥等诣阳安关口以为诸围外助”。后邓艾从阴平小路奇袭蜀国,此时的蜀国,人才已经严重不足,蜀国因此国破。

诸葛亮与姜维二人可以说是同样的使命,同样的结局,后世评价却反差极大,不得不说,历史有时候真的是被人打扮的小女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