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廣發解讀最新世衛研究報告:新冠與SARS相比,醫院沒有成為傳染源


近日,國家衛健委發佈《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聯合考察報告》(下文簡稱:報告)。這份報告彙集了多個國家和世界衛生組織的25名專家在中國為期9天的考察意見。迄今為止,這份報告是對新冠肺炎最新研究結果與應對措施的最全面的公開報告。這份報告明確指出,

新冠病毒幾乎人人易感,至於感染後是否具有免疫力,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王廣發,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和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專家組成員,也是這份報告參與者中較熟為人知的專家。他曾作為第二批衛健委專家組成員進入武漢,也是最早被確認感染和治癒的醫務人員之一。

王廣發解讀最新世衛研究報告:新冠與SARS相比,醫院沒有成為傳染源

3月1日,據紅星新聞報道,考察返京正在隔離的王廣發為公眾解讀了這份中國-世衛組織聯合考察報告。報告中提到病毒的傳播係數是2—2.5。傳播係數,就是在沒有防護下一個人傳播給幾個人。2和2.5反映了比較強的傳染性。這一數據來源於早期數據,加了防護一個病人就不會傳染這麼多人。經過有效防護之後,就可將其稱為有效傳播傳染係數,如果小於1,傳染就會逐漸被控制住。

在3月1日武漢通報監獄系統806人確診後,人們紛紛擔心醫院也會變成傳染重災區。不過對這一擔心,王廣發稱: "這次疫情初期的一些醫務人員感染,通過疾控系統分析後,主因當時病人突然增多,防控隔離不到位,病人隔離也不到位。病人集聚急診室和發熱門診,再加上疫情一些時期防護物品缺乏造成。其他非呼吸、傳染科等科室防控意識就不是太強,這才引起了在其他科室傳播。"

"相對於約8萬例病例,在醫院、監獄這種環境中傳播造成感染的比例還是比較低的。他們不是社會流動人口,加強防護以後很少感染。與SARS相比,醫院沒有成為傳染源,反映了這次醫療機構的防控意識還是比較強。"而報告中也提到:

醫療機構、監獄這類特殊場所不是疫情擴散主要驅動力。

王廣發解讀最新世衛研究報告:新冠與SARS相比,醫院沒有成為傳染源

對於病毒溯源的調查研究也同樣十分重要,在報告提到,中國已經在此次疫情動物溯源的三個重要領域開展工作包括,對武漢2019年12月發病病例開展早期調查;對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及其他市場進行環境採樣;對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售賣的野生動物的來源和種類以及市場關閉後這些動物的去向開展詳細調查。

王廣發解讀最新世衛研究報告:新冠與SARS相比,醫院沒有成為傳染源

"溯源工作不是那麼容易,是一個比較難的問題。現在國內外多個學科的專家正在做這些研究,但是現在還沒有明確結論。所以考察過程中世衛組織的專家也提出要

加強病毒溯源工作。"

此外,王廣發認為目前還不確定新冠肺炎是否會像轉成一個長期流行的態勢。因為新冠肺炎中輕型和普通型患者佔到了80%的水平,實際上甚至超過80%的水平。還發現一些隱性感染的病例,就是無症狀的感染者。雖然不多,但這類病人和輕症病人往往發現比較困難。而且這類病人也有著有傳染性。一般來說,排毒量越大,傳染性也就越強。排毒量少,傳染性就會低一些。現在來看,無症狀感染者與輕症患者排毒量可能不會像重症病人那麼多,那麼它的傳染性可能會低一些,但仍然有傳染性。不容易發現,還有傳染性,這可能造成這個疾病在人間根除就比較困難,其結果是否這樣,還需要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