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SARS‘毒王’就出現在我們科室”

(健康時報記者 喬靖芳)“17年前的SARS‘毒王’就曾出現在我們科!”回想非典,榮獲廣東省抗擊“非典”三等功的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感染科副主任林炳亮說,那個病例太讓我印象深刻了!

“17年前,SARS‘毒王’就出現在我們科室”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感染科副主任林炳亮

那時候所說的“毒王”其實就是現在的“超級傳播者”,據林炳亮回憶,當年這個病例先後傳染了大約130人左右。

“我們科的鄧練賢教授也因在救這位病人的過程中不幸被感染犧牲了,‘毒王’的家人,參與轉院、診治的多位醫務人員等等都被感染,有些還成為二代傳播者……”。林炳亮感慨,不知道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中會不會有這種超級傳播者,希望沒有,但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

接觸傳播,可能摸了同一個門把手也算

“我最近碰到了一個病人,不管怎麼問都問不到他的流行病學史,最後反覆問了很多次,他才想起來是因為月初他們有一個同事從武漢回來,這才搞清楚。”林炳亮說,患者的那位同事一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症狀都沒有,這位病人就沒在意。

“新冠防控還是面臨很大的挑戰!”這是記者在採訪時,林炳亮說的最多的一句話。他總結了兩個難點,那就是無症狀的感染者和潛伏期的感染,現在逐漸暴露出來。

當林炳亮遇到這位讓他頭疼的患者時,他就意識到可能存在無症狀的感染者這種情況,而這些感染者也是會“排毒”的,這些病毒也會傳染給其他人。

“早期我們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就把這部分病人漏掉了,導致現在防控很被動。”林炳亮感嘆。

這也提示我們,防控疫情,戴口罩、勤洗手現在看來可能還不夠。1月28日,國家衛健委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明確提出:新型冠狀病毒經呼吸道飛沫傳播為主,亦可通過接觸傳播。

所謂“接觸傳播”,林炳亮解釋,就是接觸到病毒汙染物品,譬如感染者用過的物品、分泌物、排洩物等等。如果不注意個人衛生碰到眼黏膜、嘴巴、鼻子這些部位,就容易侵入體內。可能因為你和潛伏期或者無症狀的患者摸了同一個門把手,你就可能成為一個新的病毒潛伏期傳播者。所以,最好與這些人減少近距離的接觸(1~2米之間或者1.5米的距離),避免公用一些物品。

林炳亮提示,有可能接觸到的,都一定要觀察10天左右,有條件的,最好做一個核酸檢測,減少下一代病毒傳播者的出現。

“我的衣服還能要嗎?”來自新冠出院病人的疑問

武漢3名被感染醫生出院;上海第4例患者痊癒出院;江西首例患者出院……

截至1月28日22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治癒73人!

“出院前焚燬衣物,全方位檢測,所有的傳播途徑都檢查了一遍。”首個治癒出院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23歲的小李從金銀潭醫院出院時,這麼說。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感染科副主任林炳亮說,在病人離開隔離病房出院的時候,對他的用品和衣物進行消毒,非常有必要。林炳亮介紹,出院標準有嚴格的規定,其中兩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檢測陰性(採樣時間間隔至少24小時),如果說病人已經達到了出院標準,就說明患者已經沒有傳染性了,也就沒有必要隔離了。

新冠病毒跟SARS類似,都是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一般來說,得過這個病後身體就會產生一定的保護性抗體,不會重新感染到這個病毒了。林炳亮補充說,他和在武漢的專家溝通了解過,目前隨訪的治癒病例還沒有發現復發和二次感染的情況,而且恢復得都非常好。

林炳亮提示,由於病人是從隔離病區出去的,可能攜帶一些病毒(一般來說,這些病毒在體外的存活時間很短),回到家後,病人所穿的衣服用酒精或者含氯的消毒劑消消毒,或者更簡單的辦法是用熱水浸泡等高溫處理也可以。

“很多人說乾脆扔了吧!”林炳亮提示,燒了或者扔了也可以,但是一定要扔到該扔的地方,最好按照醫療垃圾來處理,或者用密封袋封裝好再扔。

抗擊新型肺炎,我們有信心

與當年抗擊SARS相比,林炳亮主任也更多了份信心:目前來看,危重症和病死率要比SARS低,給醫生留了更多救治患者的時間。而且,科研速度也加快了很多。

“SARS初期我們常喊‘打敵人’,其實不知道敵人是誰,也不知道怎麼打。”林炳亮說,那時候只知道它會導致一種很嚴重的肺部疾病,病毒也是很久之後才分離出來,對它的瞭解也只有這些。而這一次,我們很快就錨定了源頭,並把基因序列分析出來,把病毒也分離出來。知道是什麼就好辦了,有利於掌握疾病的發展規律,也為疫苗研發、檢測和藥品篩查等提供了極大的思路和可能性。

“而且,現在的科普教育很到位,還有很多緩解恐慌的節目。而這些,也給我們醫務人員打足了氣,對戰勝這個疾病更有信心了!”林炳亮說。


“17年前,SARS‘毒王’就出現在我們科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