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常見惡性腫瘤(子宮內膜癌、卵巢惡性腫瘤)的危險因素及預防

一、 危險因素

1、 子宮內膜癌

(1) 內源性雌激素:如來自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子宮內膜長期受雌激素刺激而無孕酮拮抗,可能導致內膜癌發生。

(2) 外源性雌激素:圍絕經期婦女由於雌激素缺乏從而出現更年期症狀,同時可能合併有骨質疏鬆、心血管變化等,雌激素替代治療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若單用雌激素會刺激子宮內膜的增生,從而導致子宮內膜癌。晚期乳腺癌中使用他莫昔芬具有抗雌激素作用,但同時具有微弱雌激素作用,長期使用會導致子宮內膜增生。

(3) 子宮內膜增生及不典型增生。

(4) 體質因素:內膜癌易發生於肥胖、高血壓、糖尿病、未婚、少產的婦女,這些因素是子宮內膜癌常見的的高危因素,稱為宮體癌綜合徵。

(5) 月經因素:初潮年齡越早,患子宮內膜癌的危險性越高,初潮<11歲與≥15歲者發生子宮內膜癌相對危險度為3.9。延遲絕經也是危險因素之一。

(6) 飲食因素:脂肪及油類攝入多者子宮內膜癌相對危險度增加大於5倍。而蔬菜和新鮮水果則具有保護作用。

(7) 遺傳因素:約20%內膜癌患者有一定的家族史。

婦女常見惡性腫瘤(子宮內膜癌、卵巢惡性腫瘤)的危險因素及預防

2、 卵巢惡性腫瘤 目前認為有多種因素與卵巢腫瘤發生有關。

(1) 流行病學特點表明種族間存在差異。

(2) 環境因素:如工業汙染,飲食中高膽固醇均可導致癌的發生。

(3) 遺傳因素:約20%~25%卵巢惡性腫瘤患者有家族史。

(4) 內分泌因素:乳腺癌、子宮內膜癌合併卵巢癌較一般婦女高2~3倍。

婦女常見惡性腫瘤(子宮內膜癌、卵巢惡性腫瘤)的危險因素及預防

二、 預防

1、 子宮內膜癌

(1) 普及防癌知識,堅持定期婦科體檢。

(2) 正確掌握使用雌激素的指徵。

(3) 絕經過渡期婦女月經紊亂或不規則陰道流血者應先除外內膜癌。

(4) 絕經後婦女出現陰道流血警惕內膜癌可能,如出現應進行診斷性刮宮。

(5) 重視高危患者,預防和積極治療高血壓、糖尿病及其它系統疾病,控制體重計脂肪攝入。

2、 卵巢惡性腫瘤 卵巢惡性腫瘤的病因尚不清楚,難以預防。可積極採取下述措施:

(1) 高危因素的預防:大力開展宣教,多攝入高蛋白、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高膽固醇食物儘量避免。高危婦女宜用口服避孕藥預防。

(2) 定期開展婦科檢查:≥30歲的婦女每年要到正規醫療機構進行婦科篩查,高危人群每半年檢查一次。可輔以B超檢查,血清CA125、AFP檢測等。

(3) 早期發現及處理:卵巢實性腫瘤或囊腫直徑>5cm者,應及時手術。青春期前、絕經後期或生育年齡口服避孕藥的婦女,發現卵巢腫大應考慮為卵巢腫瘤。

(4) 凡乳腺癌、結腸癌等患者,治療後應嚴密隨訪,定期做婦科檢查。


婦女常見惡性腫瘤(子宮內膜癌、卵巢惡性腫瘤)的危險因素及預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