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腫瘤「防大於治」,做好預防工作,讓腫瘤君滾蛋

惡性腫瘤是嚴重危害現代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導致腫瘤發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

生活習慣、環境因素、心理狀態、基因突變等,都可能是腫瘤發生發展過程中重要的一環。

雖然當前國內的醫學水平日新月異,但是關於「如何根治腫瘤」,醫學界暫無定論。

所以,預防腫瘤的發生就顯得尤為重要。

不過,要預防一個疾病的發生,首先需要足夠的瞭解它。那,到底什麼是惡性腫瘤呢?

什麼是惡性腫瘤?

腫瘤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良性腫瘤的生長是緩慢且有限的,可受到周圍組織的限制,不會侵犯周圍組織,且不會轉移;而惡性腫瘤則是人們習慣所說的“癌症”。惡性腫瘤從組織學上分為上皮性的癌和非上皮性的肉瘤及血液癌。惡性腫瘤細胞已經失去了控制,像一匹匹脫韁的野馬,它們會無限制的繁殖,瘤體無限擴增,壓迫重要的血管、神經、脊髓,同時還會侵蝕周圍的組織,甚至侵犯重要的臟器,還會通過血液等途徑轉移至人體其他臟器甚至骨骼。

惡性腫瘤會帶來哪些危害?

1. 產生疼痛感,降低生活幸福感;

2. 腫瘤進展迅速,與人體爭奪營養物質;

3. 破壞正常器官的結構和功能;

4. 引發身體其他併發症:發熱、出血、感染等

5. 嚴重者,危及生命。

如果患了惡性腫瘤通常有哪些症狀?

如果出現以下幾個症狀,需要留心,提示可能與惡性腫瘤有關:

1. 不明原因的體重迅速降低;

2. 身體某一部位持續疼痛;

3. 不明原因大便、小便異常;

4. 不明原因發熱;

5. 不明原因乏力、食慾下降;

大部分的惡性腫瘤在發生之初幾乎沒有任何症狀,所以做好常規體檢,能幫助大家提早發現身體的異常之處,防止腫瘤發生。

如何預防腫瘤發生

發生惡性腫瘤是非常不幸的事情,我國相對於國外來說,晚期腫瘤發生的比較多,究其原因我們沒有做好一級、二級預防。

一級預防,就是消除或減少可能致癌因素,防止癌症的發生;

二級預防,是指腫瘤一旦發生,如何在其早期發現它,並給予及時的治療。

腫瘤的一級預防(病因學預防)對於一般人群而言就是:消除或降低致癌因素,促進健康。

有效的預防措施包括:

1)戒菸戒酒,

2)合理膳食,

3)健康鍛鍊,規律作息。

通常情況下,做好一級預防,大部分的腫瘤就能夠被扼殺在搖籃裡。但是,所有的惡性腫瘤的發生不是幾天、幾個月就完成的。癌症的發生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過程,要經歷多個階段。從正常細胞到演變成癌細胞,再到形成惡性腫瘤,通常需要10-20年,甚至更長。癌症發生的多個階段為:正常細胞→輕度不典型增生→中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早期癌(粘膜內癌)→浸潤癌→轉移癌。如果我們能在原位癌的時候發現腫瘤及時的把它局部切除,後期做好的定期複查,就不會發展成為我們常見的癌症。

這也是二級預防的重要意義所在:如何發現早期惡性腫瘤。首先,有一些高危人群,需要尤其注意

肺癌高危人群

1.對於煙齡超20年日均吸菸超20支的45週歲以上的人群,建議每年常規CT檢查,如有咳嗽不止、咯血、胸痛的症狀及時就醫;

2.對於長期接受大量放射線級化學有毒物質的人群;

3.對於常年吸二手菸的人群;

4.常年烹飪的廚師及中年女性;

5.有肺癌家族史者;

高危人群需要每年至少進行一次針對性體檢。建議不做胸片,改做低劑量的螺旋CT平掃。

胃癌高危人群

1.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2.飲食不規律、喜食醃製、燒烤、隔夜菜等的人群;

3.長期酗酒、吸菸的人群;

4.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

對於45歲以上的高危人群每年進行一次胃鏡檢查。

腸癌高危人群

1.有家族性結腸息肉綜合徵和家族遺傳性非息肉病;

2.長期高脂、低纖維、低鈣飲食的人群;

3.長期便秘者;

4.腺瘤性息肉及炎症性腸病的人群.

對於40歲以上的高危人群建議每年做一次大便隱血檢查、肛門指檢及結直腸鏡檢查。

乳腺癌高危人群

1.對於月經初潮年齡早絕經晚,生育年齡晚,未生育及未哺乳的人群;

2.乳腺癌有家族聚集現象,對於一級親屬中有一人及以上為乳腺癌患者,

建議查BRCA1/2基因,例如好萊塢影星安吉麗娜.朱莉;

對於35歲以上的高危人群建議半年行一次乳腺彩超檢查,一年行一次鉬靶檢查。

肝癌高危人群

1.有慢性乙肝感染史或(且)肝硬化的患者;

2.長期酗酒者;

3.常吃黴變食物的人群 ;

4.有家族聚集現象。

對於40歲的高危人群建議每半年做一次肝臟B超和甲胎蛋白(AFP)等常規肝癌篩查。

宮頸癌高危人群

1. 18歲前婚育及多產的女性;

2.本人性伴侶較多的人群;

3.伴侶有較多性伴侶的人群 ;

4.有不結性生活史的人群;

5.明確有生殖器溼疣病史、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史、人乳頭狀瘤病毒感染史的女性。

初次性生活的3年應開始篩查,每年進行一次婦科檢查、液基細胞學檢查。

非高危人群

常規血液檢查

腫瘤標誌物

腫瘤標誌物是由腫瘤細胞產生和分泌的,不僅存在於腫瘤細胞內,還可以被釋放到血清或者尿液、胸腹水等,臨床醫生可通過這些物質的免疫特性來判斷並鑑別腫瘤。對於大部分的腫瘤而言,體檢查腫瘤標誌物水平都可以起到“防患於未然”的作用。

不過,偶爾一次的腫瘤標誌物升高,並不代表患癌,連續的指標變化才有臨床意義。切記,腫瘤標誌物升高≠癌。因為,人體健康的組織跟細胞也有可能會產生腫瘤標誌物,通過腫瘤標誌物來檢查其實是存在一定誤差的。如果僅某一次體檢發現指標升高,無需過於恐慌,可做進一步檢查以明確實際情況,比如CT、PET-CT等。

影像學檢查

CT

除了備孕、懷孕等其他特殊情況,建議每年做一次全身CT檢查。通過CT檢查可以看看自己的身體器官是否存在腫瘤或者結節,如果有某些異常情況出現,需要進行下一步的檢查。

甲狀腺、乳腺彩超

甲狀腺、乳腺疾病的發病率也比較高,一年做一次彩超,可以幫助及早發現甲狀腺、乳腺疾病。

胃鏡、腸鏡

在臨床上,消化道惡性腫瘤的發病率非常高,而這些部位的病變,通常較為隱匿,沒有特異性症狀,大部分臨床統一表現為“肚子疼”。如果懷疑患有消化道疾病,建議每年做一次胃鏡/腸鏡,可以幫助儘早瞭解身體狀況,早發現、早治療。

說了這麼多,就是想告訴大家:惡性腫瘤不可怕,預防是第一位的。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高危因素,同時定期體檢,可以幫助大家遠離腫瘤。

當前醫學水平迅速發展,治療腫瘤的方式也是日新月異,除了常規的手術、放療和化療,現在還有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

在2005年之前,含鉑雙藥化療是晚期NSCLC標準治療方案。早期的化療效果差、不良發應大,後續有越來越多的優質化療藥物湧現,才逐步解決了患者不能耐受的問題。但是,總體的肺癌治療格局仍然沒有大的突破。

而在2005年之後,隨著吉非替尼為代表的靶向藥物改變了晚期NSCLC治療格局,關於EGFR-TKI的肺癌研究也開始層出不窮,相繼推出了一代、二代的EGFR-TKI。但是,由於耐藥問題的出現,靶向治療的進程一度陷入僵局。

但是三代EGFR-TKI奧西替尼橫空出世,解決了T790M突變患者的耐藥問題,患者獲益時間大大延長,肺靶向治療又向前躍進了一大步。但是,癌細胞太聰明瞭,耐藥的問題仍然是一座大山,還是會出現靶向藥用用就“沒效了”的情況。

至2017年關於肺癌免疫治療的研究已經初步得到了世界的認可。免疫治療的橫空出世,為肺癌的治療提供了一條全新的治療途徑。2018年免疫治療在國內獲批適應症,正式開啟了中國的免疫之路,2018年也被戲稱為「免疫元年」。與此同時,靶向治療的相關研究也是從未停止,2019年,「有望解決奧西替尼耐藥問題」的第四代的EGFR-TKI也進入臨床研究階段,國內、國外的在研藥物有正大天晴的TQB3804、日本第一三共株式會社研發的U3-1402、美國強生公司與丹麥Genmab公司合作的JNJ-61186372(JNJ-372)等。

邱立新醫生簡介:

就職於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要從事胃癌、腸癌等惡性腫瘤的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和研究。創辦了腫瘤科普公眾號“邱立新醫生(qiulixinyisheng)”。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等發表SCI論文65篇,累計影響因子約300 分,其中第一或並列第一作者SCI論文40篇,累計影響 影子約180分。副主編《贏在論文*術篇》、參編《實用循證醫學方法學》。負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臨床腫瘤學科學基金等。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上海市醫學科技進步獎三等獎、上海醫學院首屆青年學者論壇二等獎等 。

恶性肿瘤「防大于治」,做好预防工作,让肿瘤君滚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