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1天需要恢復11天?中醫師教你迅速入眠


熬夜1天,需要11天來恢復元氣。怎樣改善睡眠?

熬夜1天需要恢復11天?中醫師教你迅速入眠


你知道嗎?熬夜一天要用11天才能補足元氣。

長期熬夜的人,肝和膽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養。肝管情緒中的“怒”,所以常常晚睡覺或睡不飽的人,似乎很容易發脾氣。肝膽不養好,會連帶影響脾胃、腎、心等臟腑的健康,帶來如下問題:

● 皮膚容易乾燥、提早老化

● 眼睛容易發紅、腫痛、提早出現老花眼

● 容易掉髮

● 喉嚨乾燥

● 心悸、頭暈

那麼,什麼時間睡覺比較好?在中醫看來,每天晚上要在子時(晚上11點~凌晨1點)之前入睡。按照十二時辰來計算,子時就已經屬於第二天了。子時是膽經值班的時間,子時沒睡好,就養不好膽;丑時(凌晨1點~3點)是肝經的時間,丑時睡不好,就養不好肝。

黃帝內經說:“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意思是,秋天三個月要早睡早起。但它不只是說秋天,任何時節都要保持早睡早起的作息習慣。早睡養陰(肝、腎),早起養陽(脾、胃、肺)。

2味藥膳,幫你迅速入睡

1. 安神強腎的“百合蓮子銀耳湯”

百合蓮子銀耳湯這個處方,可以安神、補養脾胃、強腎,增強睡眠品質。百合蓮子銀耳湯也可以當作日常飲品,喜歡甜的人,可以在熬湯時加一點冰糖。

2. 改善情緒的“甘麥大棗湯”

還有一個處方叫作甘麥大棗湯,它可用來治療“髒躁”,從而讓脾胃、情緒都變好。

服用甘麥大棗湯以後,病人不容易發怒,情緒平穩,夜晚自然也更容易入睡。


睡眠淺、容易醒?4個穴位助你進入深眠

淺眠易醒者,在中醫來看就是“心腎不交”,在我們身上有幾個穴道跟心腎有關,例如手心的“勞宮穴”,腳心的“湧泉穴”。常常用手心撫摸腳心,讓穴位微微發熱,互相溫暖,就能使心腎相交,幫助深度入眠。


熬夜1天需要恢復11天?中醫師教你迅速入眠

幫助進入深眠的穴位:手心的“勞宮穴”和腳心的“湧泉穴”。


除此之外,在手腕有一個穴叫“神門穴”,在腿部、腳內踝上方有一個“三陰交穴”。這兩個穴位主管心神以及內分泌。可用左手按右手的神門穴,右手再去按壓三陰交穴,再換手按摩,也能促進深眠。


熬夜1天需要恢復11天?中醫師教你迅速入眠

幫助進入深眠的穴位:手腕的“神門穴”,腿部、腳內踝上方的“三陰交穴”。


如何讓身體分泌助眠的“褪黑激素”?

近年來,有人為了改善睡眠,常服用“褪黑激素”補充劑。褪黑激素是我們大腦松果體分泌的一種物質,有幫助入睡的作用。不需要服用補充劑,當一個人在非常安靜、平和的狀態下,副交感神經功能就旺盛,同時能刺激松果體分泌褪黑激素。

怎樣激活褪黑激素的分泌?

1. 常聽柔和、慢速的音樂。古時候中國有“五音”之說,五音(宮、商、角、徵、羽)可以調養五臟(肝、心、脾、肺、腎)。

在實驗中發現,常常聽很柔和、慢速的音樂,如果音樂中宮商角徵羽五音調和,人的松果體會被開發的非常的好,喜、怒、哀、樂等情緒也能維持穩定,不會過度。

2. 學習靜坐。常靜坐的人,情緒平和舒緩,也容易使松果體正常分泌褪黑激素。

養好胃,也能幫你入睡

俗話說:“胃不和,則臥不安”,意思就是說你把胃養好了就睡得好,睡前不能過飽或過飢。

黃帝內經記載了一個處方叫作“半夏秫米湯”,這道藥膳能養胃。也有的人晚上睡不著,喝一杯溫牛奶或溫豆漿,太餓時吃一點蘇打餅乾,發現就能睡得比較好,原因也就在於胃。

要注意是,胃最怕寒涼的食物,因此在睡覺之前最好不要吃水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