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人的股市跌幅和疫情漲幅都超預期,a股能否提前迎2800?

上週週四跌了,週五還繼續跌;上週國外疫情爆發後,預計下週繼續爆款。這種超預期發展,是否會導致調整時間空間比之前判斷的c浪(主板是雙底)更大?在這次調整中如何選股?

​外圍的下跌和疫情發展,確實略出乎意外。但前一個因素不影響我對a股的測算,因為本來二者就沒有必然關係。就像香蕉跌價和豬肉是否跌價有關。

但如果導致外圍大跌的變量因素也會影響到a股,那就不一樣了。​

這好比,有人拋售香蕉或香蕉豐收而導致​下跌,當然不影響豬肉。但如果是因為整體經濟衰退購買力下跌導致的香蕉下跌,那麼豬肉多半也會下跌。

也就是,外圍下跌不會導致a股跌,但導致外圍跌的原因,卻有可能導致a股跌!​

那麼,這次導致外圍下跌的原因,會不會導致a股跌或者說擴大a股跌幅?​

下跌的原因有二:1,本身處於高位,從基本面和技術上有下跌要求;2,疫情導致的心理和基本面影響。​

前者當然和我們無關,就像香蕉之前被炒高了下跌,當然不影響豬肉。但是疫情通過影響歐美經濟,必然也會影響中國出口,從而影響a股。

所以總體上,肯定會對a股有負面影響。​影響多大,只能說有,但不會很大。

理由:雖然發展速度超預期,但畢竟這是之前就預料到了。其次,影響當下a股行情的,主要是流動性而非基本面。就流動性而言,這次疫情反而加快了各國包括中國的寬鬆政策。

就a股而言,創業板主要依靠流動性(所以隨著開工加快和外資進入減少,創業板開始走弱),主板主要靠基本面推動和基建拉動,而基本面雖然有影響,但龍頭板塊新老基建反而會加強。所以總體影響不大,創業板可能還略利好!

此外,基於疫情本身,目前看亞洲個股,韓國已經出現拐點,而且文在寅已經壓制住了左右派別,開始進入中國的嚴控模式,日本所模仿的新加坡的佛性防控,​也已經被新加坡的成功驗證,東南亞也一樣,所以亞洲很快就解決。歐美持續會比較厲害!所以後續影響,還需要繼續觀察。

但總體而言,基本不影響之前的分析,創業板樂觀的話,短線c浪會修正為雙底,或者原來說的大c浪(破2068)改為小c浪(破2122,但不破2068,最大可能2100).。至於上漲,繼續所謂的三打3050而後突破去3150的路程,這次短線調整預計也就是破一下3000,去2980附近(也就是回抽上週五跳坑前的坑口)。

但中長線而言,創業板的弱勢會繼續!未來依然有大c浪的可嫩,只不過這次短線衝地後,會迎來暫時的反彈。而主板卻看不到會有深度下跌的理由。

所以未來半年左右的中線,繼續維持主板在震盪中不斷走高,逐漸攻克3058,3127,3288的前高(第一個已經攻克一次),去3350以上。但創業板則在橫盤震盪中逐漸走低。也即是去年把去年7月到今年節前兩市的走勢掉個個!

在這次之前,北上曾出現連續六天外流,如果是誘空,機構可以在某一天達成共識和合作,但不可能連續六天都如此一默契,而且是在無明顯利空配合下。另外,週五成再度地量,短期流動性不足顯露無疑!

所以短線要去3000和2100以下沒有問題!未來一個弱勢震盪,一個只能慢牛的的趨勢也不會變。

至於近期選股,基本要領是:前期沒有大漲,甚至調整充分的週期股,在最近單日大跌中明顯抗跌,或者在中小陰時還曾經逆勢小陽的。

為何選這種股?

因為如果前期大跌是莊家出貨,則這次大跌應該隨波逐流,或者因為無莊護盤,反而會跌的更厲害!(這個大家都有經驗教訓,買了哪些高位莊家出貨或者半山腰抄底的個股,此後下跌中,往往是大盤反彈它無力,大盤下跌它跟跌)。如果這時還抗跌,一般只有一種解釋,就是有資金利用大跌而進貨,不斷進貨!

比如,這周在直播時給粉絲們選的寧波港和特變電工,就是這樣選出來的。


洋人的股市跌幅和疫情漲幅都超預期,a股能否提前迎2800?


​再比如,這周直播時提示粉絲下週可能啟動的兩個,也是這麼選出來的:

一個是消費股


洋人的股市跌幅和疫情漲幅都超預期,a股能否提前迎2800?


​一個是市政環保股:


洋人的股市跌幅和疫情漲幅都超預期,a股能否提前迎2800?


​​

​除了盤中抗跌,這類大資金底部吸籌,短期(2-5個交易日)就會啟動的個股的另一個特點,就是低位是會是不是出現大陰略放量日線,但第二三天就會被連續小陽拉回,也就是陰線大而少,陽線小而多(邏輯自己思考)。前面寧波港和特變電工也是如此分析出來的(提示後兩日就啟動7%和20%多的漲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