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一則招聘信息讓老員工心寒,殊不知人才正在慢慢流失

私信小編“績效”兩字,免費發送6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視頻。

現在的很多工廠在旺季的時候往往請臨時工來解決用招工難得問題,甚至開出的工錢都比老員工都高很多,所以往往有一些老員工心存不滿,導致很多不必要的矛盾,甚至很多老員工都會聯合起來整一下新員工,這也往往會導致很多心高氣傲的新員工待不下去,跳槽到其他工廠的情況。

一則招聘信息讓老員工心寒,殊不知人才正在慢慢流失

工廠一則招聘信息,讓老員工都沸騰了,大喊”憑什麼“

網友評論:現在工廠老闆都和吃錯藥是的,自己的老員工發的工資這麼少,工作還這麼累,吃的又不好,而臨時工不管是工資待遇還是吃住環境比老員工好的多。這讓很多老員工心寒,誰還會真心給這樣的廠子幹活,歸屬心會成為一盤散沙,這樣的廠子能好?醒醒吧。

網友評論:我們廠也招臨時工了,他們幹活很慢,工資比我們一天多了六十塊,一個老員工可頂五個臨時工,但是老闆腦子抽筋就是要臨時工,不看好老員工。

老闆為什麼寧願招臨時工,也不給老員工漲工資?

一則招聘信息讓老員工心寒,殊不知人才正在慢慢流失

網友評論:老闆的聰明不是你們能明白的,老員工一但長工資,那是永久的,不管淡季旺季都一樣,臨時工就不一樣,忙完一段時間就走人,雖然工資高點能把最忙的時候抗過去老闆就賺錢,不忙了也就不賺錢了。

老闆這樣的點子雖然好,但是確實鼠目寸光的人才會這樣做,厲害的人都走光了,留下一些平庸的人,這個企業哪裡還有前進的希望呢?

殊不知很多企業都在想盡一切辦法來留住,吸引優秀人才,我們來看看人家的操作方式是怎麼樣的!

思考:如何設計提成激勵才是正確的方向?

解決方案:

一、KSF薪酬全績效——一種員工和企業共贏的薪酬分配模式(適用於管理者和一線銷售人員)

這是一種最能體現管理者和企業共贏的模式,最適用於管理者和一線員工銷售等崗位。

KSF模式分配的並非企業既有利潤,而是一種超價值的分配。要求管理者拿出好的結果、效果與企業進行價值交易,管理者員工贏得的是高收入,企業獲得的是高績效,從而實現共贏。

一句話來說,就是員工和企業都能賺錢。

一則招聘信息讓老員工心寒,殊不知人才正在慢慢流失

1、高績效高薪酬:

  • 員工創造的越多,獲得的回報就應該越高。多勞多得,才符合人性需求及市場規則。企業不要擔心員工的收入高了,而是要致力於一手提高員工的收入,另一手促進員工創造高價值、高績效。相比而言,員工收入高穩定性就強、對公司的認同度與歸屬感也會得到改善。

2、利益趨同:

  • 員工工資屬於管理成本,工資水平走高人力成本就會上升,而企業利潤就會下降,因此,老闆內心不太願意增加員工工資。而KSF模式的追求結果是:員工收入越高,企業賺的就應該越多。只有員工與企業的利益實現趨同,思維才能統一,目標才能真正一致。
一則招聘信息讓老員工心寒,殊不知人才正在慢慢流失

3、管理者轉向為經營者:

管理者做事,經營者做價值和結果。管理者管人,經營者要經營人。管理者為老闆打工,經營者必須為自己幹、團隊一起幹。管理者只關注自己的收入,經營者必須創造價值和增值。管理者的起點是先得到,經營者的起點是先付出。

一則招聘信息讓老員工心寒,殊不知人才正在慢慢流失

以年度為單位評價員工表現與激勵看似很合理,可這都是事後諸葛,員工每天、每月的工作成果與及時激勵遠比年終評價更有意義。年目標是天、周、月目標成果合計,目標週期越短,成果肯定越多。企業一方面要將激勵長效化,一方面還要短期化,這才是長短兼顧、相得益彰。


二、PPV量化產值薪酬模式,打破了傳統定編定崗來招人和付薪的模式,完全以工作量來招人和支付工資,推動員工從被動工作到主動工作,極大地提升了企業的人效,快速幫助企業減人增效加薪。

在這個模式下,HR固定薪酬的比例降到2000元,加大了浮動薪酬的比例。在新的薪酬模式下,她除了承擔招聘和培訓工作之外,還兼職行政、採購、自媒體運營、銷售等工作...


一則招聘信息讓老員工心寒,殊不知人才正在慢慢流失

固定6000和底薪2000+績效工資你選哪個?別急,先看看本文

某公司行政人事薪酬

不管是本職工作,還是其他兼職內,每一項工作都將會被量化和定價:

1、招聘;每招聘一個員工入職:500,轉正後得500

2、培訓員工;每培訓一次(不低於2小時)得50元;

3、考勤管理;每月輸出考勤表 300/月

4、企業自媒體運營;每天更新企業自媒體渠道內容,包括微博、頭條號、公眾號等 1000/月

5、兼職銷售,為業務員輸送潛在客戶名單,成交後得到業務員提成的30%—40%

6、為企業採購物料和辦公用品,500/月

.....

在這個薪酬模式下,以這個HR專員的能力,她毫不猶豫選擇了後者。因為她不甘於只拿6000的薪酬。

對於有能力的員工,我們要利用機制激發她,讓她創造更好的結果,為自己加工資。

運行三個月後,她每月平均公司大概拿到了9000-10000。比之前的預期高了三分之一,但是我很開心,因為她不僅輸送了人才,還輸送了很多客戶名單,併產生了業績。

她在家自發加班工作,只為了做更好的結果。

並且對公司來說,三個人的工作,她一個人就能完成三個人的工作,精簡人員,提高人效,並且她要做出了結果才有好的收入,而不是得過且過,只做過程,不對結果負責。

企業不僅沒有增加成本,反而效益提高了。

老闆永遠要明白一個道理,企業購買的不是員工的時間、能力、經驗、或者學歷,而是她的價值。

能力再強,沒有發揮出來也沒有用,只有做出了結果,才意義。

PPV設計原理:

1、多勞多得:

讓員工為自己幹,做得越多越好,收入就應該相對越高;

2、一專多能:

在擁有一技之長的基礎上,在有主職角色的基礎上,讓員工可以同時承擔更多的工作角色,發揮更大的價值;

3、複合價值:

根據工作流程與工作量,以高效為目標,合併部門、崗位的職責功能,3個人幹4個人甚至5個人的活,通過優化人效,給員工更多提高能力、增加收入的機會。

很多企業老闆覺得,自己的員工經常偷懶,出工不出力,上班玩手機,但實際上,老闆需要反思的是,你是否給員工努力的理由?員工多做,又不能多拿?為什麼要那麼拼?


一則招聘信息讓老員工心寒,殊不知人才正在慢慢流失

固定6000和底薪2000+績效工資你選哪個?別急,先看看本文

打破二線思維盲區的關鍵是薪酬模式

1、沒有好的機制,就會埋沒人才。沒有選對人才,再好的機制也難以發揮最大的價值!

2、人才是舟,機制是水;人才是魚,機制是海。

3、選人不一定要用最優秀的,而是適合的,關鍵是適合企業當前的環境和機制。

4、在機制面前,人人平等;在團隊面前,機制要靈動平衡。

5、沒有完美的人或機制,把人與機制組織合起來,就能創造趨近完美的人與團隊。

私信“績效”兩字,免費發送6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視頻。

更多管理知識:關注我“績效新思路”每天干貨分享

分享是一種美德,希望每篇文章對大家有所啟發和幫助;也期待你的轉發,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