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對政治生態,要有新的理解


滕德銀

營造風清氣正良好政治生態是政治監督的重中之重。天津市紀委監委推動堅決肅清黃興國惡劣影響,持續拆碼頭、鏟山頭、破圈子,狠抓市委關於淨化政治生態、政治文化建設等制度以及全市年度政治生態建設重點任務落實,形成了政治生態組織推進、分析研判、檢查考核等制度體系。(12月11日,中國紀檢監察報)


筆者覺得:對政治生態,要有新的理解。

生態,就是生活的狀態。如果從自然界的角度去解讀,最好是山清水秀的地方,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政治生態是什麼呢?好的政治生態,就是指一個地方的治國理政狀態,好比一個範圍內的山清水秀的自然環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壞的政治生態又是啥?那就是好比一個地方臭氣熏天,人和自然都收到了傷害,不能和諧相處。

我們中國共產黨要追求的是好的政治生態。這是我們黨在治國理政上的響亮口號。特別是選拔幹部,發揮幹部的作用上,必須做好"和諧",能推動"山清水秀"上一些新臺階。凡是違背如此目的的幹部,最終都難免被查處。特別是搞權錢交易、買官賣官等等腐敗的行為,嚴重破壞政治生態的行為,更要予以嚴肅懲處。

政治生態好,黨和人民、國家、民族就會有生機、希望。看看一些西方國家,政治生態不好,人民就要遭殃,就要受苦。

抓好政治生態問題,是我們中國共產黨在治國理政上的一大清醒和特色。所有黨員幹部和群眾,對此都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推動政治生態向好向上蓬勃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