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一雙“看不見”的手在撒網:剛需高枕無憂,炒房人要被“割肉”?

最近兩個新聞很熱鬧。

一個是:3月4日,一則關於貝殼找房的新聞公之於眾。由貝殼找房方面宣佈,已經在2019年11月份完成D+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軟銀、騰訊、高瓴資本、紅杉資本,總融資額超過24億美元。而貝殼找房的估值,在今年1月已高達140億美元。

這裡面注意三點。1、貝殼2018年才剛由鏈家成立;2、這還是未曾上市的貝殼;3、從成立到完成D+輪,一共僅用1年多時間。

另一個是:在各地救市政策此起彼伏之際,黨媒、央行一再強調“房住不炒,不以房地產為短期經濟刺激政策”。然而,個別城市卻居然出現逆聲音:房地產回暖了,有圖有真相。

一雙“看不見”的手在撒網:剛需高枕無憂,炒房人要被“割肉”?

可能你關心的是:樓市到底有沒有回暖。關於這一點,筆者在上一篇文章已有詳細分析。但先不要走,這篇文章可能更有意義。這裡要說的是:一個賣二手房的中介品牌,融不融資跟炒房人或者多套房持有人有何關係呢?為何炒房人可能被“割肉”呢?最後結果,可能遠遠超出你的想象。

一雙“看不見”的手在撒網:剛需高枕無憂,炒房人要被“割肉”?

我們來看下貝殼未來一年的目標,僅僅是未來一年哦。

“未來一年的目標是將門店擴展到12萬家門店,經紀人數達到100萬,貝殼找房將覆蓋全中國超過300個城市,服務超過2億的社區家庭,連接100萬職業經紀人和10萬家門店,賦能超過100個品牌。

讓我們來解讀一下這個目標。

1、覆蓋全國300多個城市。這幾乎是全國性覆蓋了,畢竟全國一共就337個地級市。

2、12萬家門店。我們用300個城市來計算,也就是平均每個城市有400家門店。

3、經紀人數100萬。按12萬家門店計算,平均每家店8個人,平均每座城市擁有3200個貝殼的經紀人。

4、再連接100萬職業經紀人和10萬家門店。這也就是說,貝殼在以上門店數量、分佈、經紀人數量上,還要再翻一倍的連接同行。

5、最後,目標的目標便是服務超過2億的社區家庭。

那麼問題來了,這2億家庭跟二手房中介,有何關聯?需要貝殼提供什麼服務呢?

有個巧合的數據是,目前全國房貸家庭也正好是2億戶。

一雙“看不見”的手在撒網:剛需高枕無憂,炒房人要被“割肉”?

電視劇《安家》裡,安家天下是正規門店,是大型中介連鎖品牌。而隔壁的小紅帽和阿拉丁在劇中被稱為“野雞中介”。正規中介連鎖品牌跟野雞中介的區別在哪呢?比如房源真實、房調全面、服務正規、收費正規等等,這些對於買賣二手房的人而言,也必然是喜聞樂見的。都說中介的水很深,外行根本不懂,但是品牌中介一下子解決了這些客戶的痛點,收穫了用戶的口碑。制定或者說提升行業服務標準,透明化、誠信化,這當然是一件好事。

但顯然,這只是貝殼第一階段的目標而已,並且可以說接近實現了。對於一開始就線上線下結合、主打真實房源解決市場痛點的貝殼而言,多輪融資的下一步目標顯然是依靠門店、經紀人的全國性覆蓋,獲取更下沉的流量,也可以說是真實流量。而根據其所發佈的目標,貝殼最後真正想做的其實是同行的整合,形成全國中介聯盟。

一雙“看不見”的手在撒網:剛需高枕無憂,炒房人要被“割肉”?

這就非常有意思了。以前的中介,夫妻店、小連鎖、區域連鎖為主,全國性品牌幾乎沒有,更談不上全國性中介聯盟。這像什麼呢,或者說這種模式從哪來的呢?

美國MLS中介大聯盟

MLS美國中介大聯盟(不是美職業足球聯盟),最早是一些小公司抱團的產物,目的是房源共享。我們可以理解成,就是幾個小企業搞了行業交流、互通有無罷了。但這種模式的優點實在太突出了。小到個人、大到公司,在平臺註冊一下,經過培訓、繳納少量會員費,即可成為經紀人。不用門店、不用自己找房源,共享的房源信息,誰都可以帶看、代賣。

現在的MLS,聚集了全美國絕大部分的經紀人,系統融合了美國90%以上的二手房源,形成longduan地位後,美國目前的平均房產交易佣金已經達到6%,並且還有更高8-10%的存在(注:美國房產交易稅,一開始由政府制定,但之後放開了,交給市場化運作)

而我們要注意的是,在美國,沒有特殊約定之外,中介佣金是由賣方承擔的,賣方承擔,賣方承擔!

一雙“看不見”的手在撒網:剛需高枕無憂,炒房人要被“割肉”?

所以,已經非常清楚了。假如未來佣金比例提高,貝殼一方面作為中介機構,一方面作為聯盟機構,平臺所能帶來的利益是相當大的,這也是貝殼想要努力的核心目標之一。試想,目前中國排名top1的碧桂園,一年銷售額也不過7000多億,佔全國全年房地產總銷售額16萬億的5%不到。那麼,當未來擁有全國性中介平臺的貝殼,會爆發出怎樣的能量?

多套房持有者要被“割肉”,房子越多,割的越多

提供優質服務、建立、普及行業標準是一件利民的好事,對於僅一套、兩套房的剛需客戶而言,有貝殼這樣的專業化公司負責銷售,也不是壞事。《安家》中也已有事實證明,貴有貴的道理。

但是,對於擁有多套房的人、炒房人而言,假如有朝一日二手房交易模式靠攏美國,那麼一旦出手,可能就將面臨高昂的中介佣金。即使房價有所漲幅,但這裡面除了貨幣貶值,還有高昂的交易稅,能賺到錢的可能微乎其微。

當然,作為炒房人會說:那我不賣就是了。但別忘了,即使你不賣,還有國家這個隨時可能出臺的房產稅在路上。畢竟,無論是潘石屹、王石這些大佬,還是民眾輿論都是傾向於房產稅出臺的。

一雙“看不見”的手在撒網:剛需高枕無憂,炒房人要被“割肉”?

所以。炒房人,你緊張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