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努爾哈赤的一生金戈鐵馬,四處征戰,為何無人接位?

ycoolone


向敬之

努爾哈赤不是無人接位,而是沒有明確指定繼承者罷。

努爾哈赤在正式改元建立後金前,就開始指定繼承者,即元妃佟佳氏所生的嫡長子褚英。褚英軍功卓著,深得乃父喜愛,但因自身缺陷,以及與四大貝勒、五大臣不合,發生激烈的權利之爭,導致最後被努爾哈赤以謀逆弒父之罪處死。當然,在前明遺老的說法裡,卻成了褚英勸父臣服明朝,而被努爾哈赤無情處死。

繼而,努爾哈赤又高度重視佟佳氏所生的嫡次子代善,命為四大貝勒之首,統率兩紅旗,並說要將諸幼子及大福晉交由代善撫養,明顯有指定繼承者的事實。然而,其他三大貝勒對代善即位不滿,利用代善與大妃涉嫌私通之事,以及代善虐待二子導致次子碩託意圖叛逃,努爾哈赤將其繼承者身份廢止。

二次選擇繼承人計劃失敗,於是努爾哈赤根據女真舊俗,推出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制,將代善排除在外,但是選入了代善長子嶽託。代善仍為大貝勒,兩紅旗共主(正紅旗旗主,鑲紅旗劃歸嶽託),按努爾哈赤對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制的設計,代善仍有即位資格。

努爾哈赤規定,嗣汗將在共治國政的八和碩貝勒(旗主貝勒)中推選產生,若嗣汗不夠格,可以罷免重選。也就是說,八和碩貝勒以及不在其列的正紅旗旗主代善,都有競選和推選嗣汗的資格。且在最後推選嗣汗的人員中,擴充到了十五人,也就說努爾哈赤雖沒指定,但準備充分。他推出了汗位推選制,突出了擇賢而立的一面。

至於努爾哈赤將傳位第十四子、不到十五歲的多爾袞,命代善攝政,那只是異域李氏王朝的一種說法,不足為據:一是皇太極曾親征奴役李朝,二是多爾袞曾為李朝王室姑爺,三是多爾袞稱皇太極原系奪立。


以禮觀書


努爾哈赤一生最大的願望就是入主中原,最後沒有立儲君就匆匆離世。生前是有過三次立儲的,都失敗後再沒立儲,且非常傷心。努爾哈赤曾說過等他死後,讓八旗一起商議誰是繼承人。

努爾哈赤第一個繼承人是他的弟弟舒爾哈齊,這個弟弟非常勇猛,兩人共同作戰,差不多平起平做。是最早的指定繼承人。後因政見不合而產生隔閡,打算自己出去自立門戶,努爾哈赤怎麼允許,就把他幽禁起來至死,

第二個繼承人是兒子褚英,是努爾哈赤第一位大福晉的長子,在舒爾哈齊死後,努爾哈赤開始讓褚英帶兵,褚英廣立戰功,萬曆四十一年(1613)以嫡長子身份,憑藉多年戰功,被立為汗位繼承人。褚英素與開國五大臣不和,且遭到一些兄弟嫉妒在努爾哈赤面前告他的狀。被解除兵權,後被廢除太子之位,並被軟禁。後被賜死。

第之個繼承人是兒子代善,努爾哈赤次子,曾因作戰英勇賜號“古莫巴圖魯”後代善因對前妻之子碩託不好,甚至斬殺。努爾哈赤瞭解後大怒,對代善嚴歷痛斥,汝亦系前所生,何不想想吾之對汝?最終廢默代善汗位繼承人。

皇太極即位是眾兄弟擁立支持,代善為四大貝勒之首,他的相助非常重要。





閒聊紫水晶


努爾哈赤不是未立接班人,而立後又殺了。

努爾哈赤早年就定了,打仗勇猛的長子褚英為″太子"人選。可惜褚英驕橫跋扈,不但持功據傲,還不把五大王公放在眼中。並揚言:等我坐了王位,就把他們都殺了,因此被五大公不滿。他還與弟弟不和,侵奪弟弟的財產,以致五大公與其弟聯手,說服努爾哈赤將其殺掉。

努爾哈赤曾三次立接班人,其一是弟弟:舒爾哈齊,長子褚英,次子代善。但都因故沒能成為″太子"。

這就導致努爾哈赤立儲困難,想立皇太極,又怕他太攻於心記。一但上位,其他兒子肯定遭秧。多爾袞、多鐸到是自己喜歡的,可惜年青,威信不足。在百般無耐下,才沒能正式立儲。

因為沒立儲,所以在努爾哈赤死後,也產生爭儲的鬥爭。那就是多爾之母阿八亥,被逼殉葬,無耐上吊自殺。當時多爾袞、多鐸,一個十五歲,一個十三歲。這也給多爾袞心中種下了仇恨的種子,成了日後把持朝政的原因。


眸子8552


從歷史記錄來看,努爾哈齊死前並沒有明確指定誰是繼承人,但是如果從一個統治者的角度進行推測,那麼皇太極只能成為唯一的人選。

首先,自古以來選擇繼承人,無外乎立長、立賢以及立愛三條原則,那麼代善、莽古爾泰、皇太極、多鐸都有繼承人的資格。因為代善屬於當時諸子當中最長,莽古爾泰是老三,皇太極雖說是老八但是卻是諸子當中唯一沒有什麼黑點的兒子,多鐸屬於努爾哈齊最疼愛的小兒子。

其次,努爾哈齊雖然複製了一個關外明朝,並且將大量的人口以及資源集合到八旗之下,也就是自己的直接控制之下。雖然八旗制度的優勢在於集中經濟生產以及簡化辦事流程,但是他依然保留了封建貴族民主制度,並且搞出了四大貝勒輪值國政的玩法。四大貝勒都是當時的八旗實力派親貴,所以繼承人只能從這四大貝勒當中選擇,阿敏是努爾哈齊的侄子,所以被排除在外;代善、莽古爾泰一個曾經因為虐待兒子以及跟小媽有曖昧,一個是赳赳武夫,所以自然被排除在繼承人之外。如此算來,只有皇太極這個沒得罪過老爹的兒子能有繼承人的資格。

第三,努爾哈齊應該也知道國賴長君的道理,所以不會讓還未成年的小兒子做繼承人,因為幼子繼承皇位,主少國疑,勢必壓不住戰功多且勢力大的四大貝勒,勢必會挑起八旗內鬥,削弱大金國的實力。如果那樣的話,努爾哈齊一生的心血只能付諸東流,所以他只能選擇成年皇子來坐繼承人。綜合來看,只有沒得罪過老爹以及政治、軍事能力都不錯的皇太極才能作為繼承人。

全文完


北洋海軍炮手


努爾哈赤應該公正的給予肯定,作為黑龍江邊的野人女真後裔能有這樣的政治頭腦和軍事素養實屬不易,事實上努爾哈赤有生之年都沒想過能入主中原掃平天下,他最靠譜的想法還是通過打擊明朝邊境獲取更大利益從而改善部族生活,他從不提倡學習先進的漢文化禁止部族漢化排斥漢人,在掃蕩了撫順、遼陽、錦州等明朝城市後也是搶掠和屠殺然後呼嘯而去,這是啥?這就是典型的土匪、強盜的行徑,其高度也就僅此而已。

如果努爾哈赤不是傳位皇太極,歷史很可能改寫,因為其它子侄不是幼小就是莽夫,而且基本都是努爾哈赤的徒弟,對於明朝的戰略高度一致。只有皇太極繼位以後一改其父的打法,廣招漢人來關外耕種,更是對於漢人中的有識之士招賢納士,他聽從漢人首席幕僚范文程的建議給予漢人一定的平等權力,從而女真進入了全面漢化的階段,通過皇太極和多爾袞的努力,女真不但軍事上更加強大,政治上更加成熟這才有了問鼎天下的野心。

所以說皇太極是個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他是唯一的適合接替努爾哈赤位置的人,何來無人可繼位之說?


刀筆小吏1970


後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八月二十一日,天命汗努爾哈赤出兵失利,病死於瀋陽。不久,皇太極繼承汗位。關於皇太極的登上汗位的過程,歷來眾說紛紜。

朝鮮古籍《魯庵文集》記載:“老汗(努爾哈赤)臨死曰:‘洪佗始(皇太極)能成吾志。終無所命而死。’”蔣良騏纂修的《東華錄》順治八年二月己亥載,多爾袞稱“太宗文皇帝(皇太極)之位原系奪立”。從這些記載來看,不論是遺命還是奪位,努爾哈赤在死之前都是已經安排好了自己的繼承者。

當然還有另一種說法,努爾哈赤生前並沒有明確安排繼承人,而是確立了八位和碩貝勒共治國政的制度,為汗者須諸貝勒推舉產生。在當時的諸貝勒當中,唯有皇太極的實力是最強的,努爾哈赤去世後,長子代善就聯合其他貝勒共同擁戴皇太極繼承大位。


老照片


努爾哈赤死後,並未明確指定繼位人選,而皇太極的繼位,也是滿洲貴族議會推舉的結果。

天命十一年(1626年),在寧遠之戰中被袁崇煥打敗的努爾哈赤含恨而終,終年68歲。

由於努爾哈赤在生前並沒有對繼位人的人選做出安排,因而在努爾哈赤死後,後金大汗之位出現了虛懸的局面,而汗位的競爭主要是在“四大貝勒”以及大妃阿巴亥的三個兒子之間展開的。最終,皇太極成為最終的勝利者,經由滿洲貴族議會的推舉,登上了汗位,改元天聰。


努爾哈赤曾令褚英為繼位人,但最終還是親自殺掉了褚英。

褚英(1580年—1615年),是努爾哈赤長子,生母為元妃佟佳氏。

由於母親早逝,褚英自幼便被努爾哈赤帶在身邊,南征北戰。隨著年齡的增長,特別是在舒爾哈齊死後,褚英開始帶兵並主持一部分軍政事務,而褚英也逐漸在戰場上嶄露頭角,屢立戰功,還被努爾哈赤封為“阿爾哈圖土門”,授命執掌國政。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褚英憑藉多年的戰功以及嫡長子身份,正式被努爾哈赤確立為後金政權的繼位人。

但是褚英生性殘暴、心胸狹隘,加之戰功赫赫,褚英變得桀驁不馴,居功自傲,不僅與自己的其他兄弟、特別是“四大貝勒”關係緊張,並且褚英同努爾哈赤的“開國五大臣”額亦都、費英東、何和禮、安費揚古和扈爾漢關係也是極為不和,因而被努爾哈赤解除了兵權,後又被努爾幽禁於高牆之中。

此時的褚英仍不知悔改,不僅焚香詛咒努爾哈赤大軍兵敗,甚至還揚言掌權後就要處死“四大貝勒”和“五大臣”,努爾哈赤大怒,最終於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八月二十二日,褚英被努爾哈赤以不思悔改之名下令處死,年僅36歲。


有記載稱努爾哈赤曾有意裡大妃阿巴亥的兒子為繼位人,但是還沒有來得及安排,就已經去世了。

在努爾哈赤時期,正黃旗(45牛錄)、鑲黃旗(20牛錄)由努爾哈赤親自掌管;正紅旗(25牛錄)、鑲紅旗(26牛錄)由代善及其長子嶽託掌管;鑲藍旗(33牛錄)由阿敏掌管阿敏;正藍旗(21牛錄),由莽古爾泰掌管;正白旗(25牛錄)由皇太極掌管;鑲白旗(15牛錄)由褚英長子杜度掌管。

努爾哈赤晚年將親統的兩黃旗的大部分授於大妃阿巴亥的三個兒子,也就是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每人15牛錄,其餘自己統帥做親軍,同時努爾哈赤還明確的指示阿濟格統領鑲黃旗,多鐸統領正黃旗,自己死後統帥的親軍全給多鐸,後賜一旗給多爾袞。而就在努爾哈赤去世前不久,已經把鑲白旗旗主杜度調到鑲紅旗下,有很大的意向就是要安排多爾袞繼任鑲白旗旗主,但是還沒有安排完,努爾哈赤就去世了。

有史料記載,努爾哈赤這樣安排就是為了讓大妃阿巴亥的兒子繼位,而繼位的人選,有的說是多爾袞,有的說是多鐸,也有說法是努爾哈赤也曾對此留下了遺言。

但是多爾袞、多鐸當時都只是十多歲的小孩,在當時完全沒有能力同“四大貝勒”相對抗,而“四大貝勒”執意逼阿巴亥殉葬,直接打掉了三兄弟的政治靠山,也讓多爾袞和多鐸徹底失去了對於汗位的競爭。只不過是後來繼位的皇太極並沒有將他們趕盡殺絕,而是讓他們繼續統領兩黃旗,之後黃白對調,改為統領兩白旗。


最終,皇太極經過滿洲貴族議會的推舉,登上了汗位,改元天聰,在相繼除掉莽古爾泰和阿敏,代善退出後,皇太極“南面獨坐”,開始獨掌大權,並於1636年在盛京(今遼寧瀋陽)稱帝,國號大清,改元崇德。


雍親王府


立繼承人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兒,繼承人確立後往往出現兩種情況導致被廢,第一次種情況是自我膨脹,第二種情況是槍打出頭鳥。

努爾哈赤曾經選過三個繼承人,第一個是努爾哈赤的弟弟舒爾哈齊,第二個是他的大兒子褚英,第三個是他的次子代善。

舒爾哈齊也是一個智勇雙全的人,當時的地位和努爾哈赤不相上下,他的兒子阿敏和濟爾哈朗一直鼓動他自立為王,舒爾哈齊沒同意。如果這麼做,相當於開倒車,搞分裂,這是努爾哈赤不願看到的。為了穩住舒爾哈齊,努爾哈赤立了舒爾哈齊為繼承人。但是努爾哈赤即不願弟弟獨立,也不願弟弟繼承自己的汗位,他想把汗位留給兒子。



舒爾哈齊被立為繼承人後思想膨脹,和哥哥爭決定權的事兒時有發生,讓努爾哈赤越來越擔心他會隨時取代自己。一次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喝酒,期間談起征服蒙古部落的事兒,努爾哈赤說三年沒打下來,不打了。舒爾哈齊說,那不行!投入這麼大精力,怎能說不打就不打!兩個人爭執不下,努爾哈赤說,算了算了,不說它了,喝酒。努爾哈赤把舒爾哈齊灌醉,關進了鐵籠子裡,囚禁起來,但仍不放心,最後把他整死了。

褚英打仗也很厲害,被立為繼承人後,膨脹得比舒爾哈齊還甚。他為人傲慢,對開國大臣和兄弟不尊重,大臣們和褚英的兄弟合起夥來擠兌他,在努爾哈赤面前告他的狀。努爾哈赤解除了他的兵權,褚英明顯表現出不滿,焚香詛咒大臣和兄弟們,並揚言自己將來掌權把他們全都殺掉。大臣和兄弟再次狀告褚英。努爾哈赤廢了褚英太子位,把他圈禁起來,最後殺了。



褚英死了,代善成了老大,努爾哈赤立他為汗位繼承人。代善為人謙和,對誰都很好,不像舒爾哈齊和褚英那樣自我膨脹。不過他的繼承人最後也沒當成。

努爾哈赤的兒子有十多個,汗位就一個,狼多肉少,憑什麼是你代善繼承汗位。搶打出頭鳥,大家都琢磨要幹掉代善。明搶易躲暗箭難防,代善最終還是被擊中了。努爾哈赤的一個小妾狀告代善和大妃阿巴亥有染,有人分析這是皇太極指使的,努爾哈赤因此廢掉了代善的汗位繼承權。



後來努爾哈赤知道代善是被冤枉的,因為代善當了太子有人整他。

之後,努爾哈赤就再沒立太子,他心裡清楚,再立個太子也少不了被攻擊,少不了受傷害,都是自己的親兒子,哪能不心疼,於是決定不再立繼承人。多爾袞、多鐸、皇太極都曾是他心目中的人選,但他至死也沒立。

不立太子不等於他沒想法,努爾哈赤臨終提出了一條原則,汗位繼承人通過親王貝勒公推產生,就是所謂的貴族公推制。所以,努爾哈赤生前沒有繼承人,死後通過公推,皇太極當了汗王。

互關互動,互利共贏!


有得觀史


人各有志,主要是還沒有看到希望了


user1580921080129


因為努爾哈赤生前並沒有明確指定接班人,以前定的都被殺死了,再加之此時的後金汗國仍然保持著“家族議會制”的滿族傳統,所以新汗要在眾貝勒推舉之下產生。



大家都說多爾袞肯定能與皇太極較量,劇情都是傳位多爾袞,其實多爾袞當時地位權利無法和皇太極較量,多爾袞的成功也是皇太極提拔鍛鍊的結果。



最終皇太極在諸位大小貝勒的一致擁戴下承襲了汗位,成為後金汗國新一代領導人。


當然,所謂的“一致擁戴”甚至是“眾望所歸”這都是史書上寫的,實際情況恐怕要和這書上所著要有些差異。至少,當時的另外三大貝勒並非心甘情願的被皇太極統治,這一點皇太極也是心知肚明,所以在皇太極後來要手段整死3人,代善老練看出問題嚴重性,退出權利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