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十三副遺甲的努爾哈赤,為何能建立後金與明朝抗衡?

戰國君


鎧甲13副並不代表努爾哈齊就只有十三人,實際上努爾哈齊當時有丁一百多人,換算成人口不過五、六百人。這其實也正常,當時的建州女真在之前因為人口增加多次被明朝重創,導致建州女真分裂的十分散碎,一個部落有幾百人已經很了不得了。

建州女真所謂的城,其實就是一個大一點的村子,也沒有城牆,頂多有一圈土牆,甚至還有木製的籬笆(姑且稱之)。

努爾哈齊先是以殺尼堪外蘭為名,通過軍事手段以及結盟、聯姻等方式擴充實力,可以說尼堪外蘭這一階段助攻不錯,努爾哈齊的實力翻了好幾番。但是這時候努爾哈齊的擴張還是比較剋制的,畢竟不能因過分刺激明朝而重蹈覆轍,畢竟之前董山時期建州左衛就因為人口增加太快遭到了明朝軍事打擊。

但是老天爺總會眷顧強者,因為明朝好死不死的出了個大肥豬朱翊鈞,也就是明神宗,這頭豬是真神,居然玩出不上朝的把戲,還變著法的派太監出去禍害老百姓。好嘛,這個朝廷不用辦事了,因為大肥豬不僅玩的內閣六部缺額一半,還加劇了內耗。所以不總幹別的,先內鬥去吧。

所以努爾哈齊利用這個機會,對擴張不再小心翼翼,雖然還不至於太明目張膽;不過老天爺還是向著努爾哈齊,曠日持久的萬曆三大徵又拖住了明朝,令明朝無暇他顧,這時候努爾哈齊是真不用擔心了,這是一個擴充實力的絕佳的機會。所以,我現在越來越覺得努爾哈齊的崛起是天命。

《試論壬辰戰爭對明朝的消極影響》

除了老天眷顧之外,明朝對努爾哈齊也有助攻。比如明朝時候遼東有一句話:生於遼不如走於胡。所以不少遼東漢人逃亡到口外,他們要麼在口外聚集,建立處於完全自治狀態的村寨;要麼投奔努爾哈齊。對於努爾哈齊來說,這幫人也十分珍貴,因為努爾哈齊在和明朝正式決裂前,根據張士樽先生的考證,努爾哈齊只有十七、八萬人口,換算一下壯丁不過三、四萬人,所以努爾哈齊給他們分配了房屋、土地、糧種、牲畜和家禽,令其種地;而且這幫人當中的壯丁只要加以軍事訓練,就可以上戰場作戰。

這是因為滿洲的農業經濟不足以滿足生產生活需要,所以必須通過狩獵、採集等生產方式補充。所以出於狩獵的需要,習武就成了滿洲人的必備技能,畢竟敢於和猛獸搏鬥上戰場也不至於下尿褲子,武藝也不會太差。

而且,努爾哈齊還通過圍獵的方式進行軍事訓練。圍獵名為大規模狩獵,實際是每個人按照各級軍官的號令統一行動,以此來鍛鍊服從性,這樣在戰場上才能做到令行禁止。

所以這是努爾哈齊為什麼有底氣和明朝正式決裂,雖然明朝一直輕視努爾哈齊,即便是努爾哈齊攻克撫順、清河等地,大掠而還之後明朝對努爾哈齊仍然十分輕視。直到薩爾滸大戰五萬多明軍授首,明朝才意識到努爾哈齊不好對付。戰後努爾哈齊正式掌握了遼東地區的戰略主動權,遼東就此易手。

今天的瀋陽,以前叫盛京,現在瀋陽還依然以盛京作為歷史標誌。

就明朝而言,女真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時明朝尚能憑藉體量優勢壓制女真,但是當女真完成了中心化之後明朝再也無法壓制女真。除了明軍過早的衰落之外,明朝在制度上也可以用落後來形容。

努爾哈齊創建的八旗制度其實比較符合現代管理學的部分概念,因為八旗管理層級相對簡單,只有大汗(皇帝)——固山(旗)——甲喇——牛錄這四級結構,因此辦事流程簡化,行政效率更高。而明朝的管理層級比八旗複雜的多,還有多個平行部門互相牽制以及一個龐大的官僚系統,何止是臃腫,簡直是臃腫。所以這麼一個臃腫的結構只能造成一個結果,就是行政效率低下。因此,同樣的時間努爾哈齊可以把更多的資源、人力投入到戰爭當中,明朝則因為低下的行政效率只能被動挨打。旗結果就是滿洲越打越強,而明朝的實力則不斷被削弱。

所以,簡單總結一下就是努爾哈齊的成功除了天命以及明朝垃圾之外,再就是努爾哈齊的英明,看來他這個英明汗不是白叫的。而且天命這玩意雖然迷信,但是在改朝換代的時候總能說得通。如果客觀點說,如果不是努爾哈齊各方面做的都非常到位,他如何能夠獲得天命?

全文完


北洋海軍炮手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並非歷史偶然,明朝末年國力衰落,內外交困,無暇顧及地理位置優越的東北女真;而女真內部連年戰亂四分五裂,努爾哈赤本人有勇有謀,善於用人,籠絡各方勢力,所以在殘弱不堪的明朝末年快速壯大建立後金,開始與大明抗衡。



大明王朝衰落不堪,女真的四分五裂為努爾哈赤起兵帶來了機遇!

努爾哈赤出生時,大明朝正處在風雨飄搖之中,嘉隆萬年間,大明王朝逐漸走向衰落,北方蒙古屢次南下侵擾,南方倭寇橫行,災荒不斷,政治上黨爭不斷、吏治敗壞,激起多起民變,所以無暇顧及東北女真。女真本就是好戰民族,此時也是戰亂不斷,此時鎮守遼東的大將是朝鮮夷的李成梁,此人能征善戰多次挫敗蒙古各部的進攻。


李成梁以女真各部及其他民族之間的矛盾縱橫捭闔,以控制局面,在剿滅建州右衛指揮使王杲兒子阿臺的戰役中,誤將努爾哈赤的父親塔克世與祖父覺昌安殺死,李成梁為了安撫努爾哈赤特向朝廷為努爾哈赤奏請了賞賜“敕書三十道,馬三十匹,封龍虎將軍,復給都督敕書”,這些賞賜也成了努爾哈赤起兵的資本。努爾哈赤回到建州後,以父親十三副遺甲起兵,起初也就幾十人。

在努爾哈赤統一女真的過程中,萬曆皇帝正處於在沉溺在後宮三千佳麗中,不聞朝政三十年,而此時鎮守遼東的將領卻沒把實情報告朝廷,而是謊稱一切正常。明朝上下的不作為給予了努爾哈赤快速擴張的機遇。



後金所處的地理位置優越,得天獨厚,易守難攻,

赫圖阿拉是一個山環水繞、氣候溫溼、土壤肥沃的寶地。它西距撫順二百里,既為關山阻隔,利於暗自發展,又有大路通達遼瀋,利於驅兵進取。努爾哈赤在這裡建立基地,後來發展成東到日本海、東北到庫頁島、北跨外興安嶺、西到青海、西北到貝加爾湖、南到長城的廣大領域。這裡有糧食、皮毛、人參、林木、礦藏等,可以形成一個自給自足的獨立經濟體系。




努爾哈赤武謀兼備,善於籠絡人心,不斷分化招降明朝部將

努爾哈赤本身就是一個官二代,自幼聰慧,善於騎射,受祖父和父親影響對漢語有一定的瞭解,曾讀過《孫子兵法》等書,所以說他是一個武謀兼備的人才。在統一女真和聯合蒙古各部的過程中不惜採用入贅等聯姻的手段與勢力較大的部落結盟,而後由弱到強逐一分化殲滅。

努爾哈赤在軍事上採取了“恩威並行,順者以德服,逆者以兵臨”的策略,以撫為主,以剿為輔。對於用兵,採取由近及遠,由弱到強,逐步的擴大征戰範圍;努爾哈赤還善於計謀,用兵如神,行事雷厲風行,議既定,定即行,執行力超強。


古曲古風


努爾哈赤能以祖傳十三副遺甲起兵反明,最終鯨吞蠶食了女真諸部,以及初步征服了蒙古等周邊部族,並打垮了遼東明軍主力,佔領了東北大部,並藉此建立起後金國。沒有別的原因,而是被形勢促使所成的。

從大環境上來講,曾經唯一能夠壓制女真勢力崛起的大明朝,早已因為朝政腐朽糜爛而導致積重難返,明王朝的國力日漸下行的趨勢已然不可挽回!明王朝之所以沒有立刻崩潰,還是因為他的體量之大,足以維繫其勉強再繼續支撐一陣。

當明朝走向無法避免的衰頹之後,努爾哈赤方才有了可以趁形勢有利而崛起的空間與時間。否則單憑女真的有限力量,早就會被明王朝鎮壓下去了!因此也可以說,有利的形勢成為了促使努爾哈赤崛起的最大推手!

從當時東北地區的局部小環境來講,因為明王朝的勢力主要集中於遼東半島,所以對於氣候寒冷的東北其他地區,始終存有鞭長莫及的困擾。故而明王朝才會對女真諸部,採取羈靡統治與分化瓦解雙管其下的統御策略。

而這在明王朝還沒有走到無可挽回的衰落時,憑藉其相對雄厚的實力,還是可以維繫住這一地區的微妙平衡的!況且彼時的女真各部還未統一,彼此之間也存在著諸多矛盾甚至是衝突,而這是明王朝能夠長期控制這一地區的最根本原因!

然而當明王朝在遼東的實力,因抗倭援朝而受到削弱,並且在此之後遼東主帥李成梁又過於偏袒與其頗有淵源的努爾哈赤,結果導致了建州女真勢力不可遏止的崛起了!在此之後明王朝才意識到自己的失策,轉而展開了對努爾哈赤的剿殺!然而此時的努爾哈赤羽翼已豐,已經可以在東北地區形成對明軍的局部優勢了。而明廷卻因內部人事掣肘導致出現嚴重的策略失當,故而才有了優勢力量的明軍,反而在“薩爾滸”之戰中,被力量遠弱於己的後金軍擊敗之事。

而此戰或許可以被視為,後金與明王朝爭奪東北地區主導權的一次決戰!此戰明軍若勝則努爾哈赤必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地,而若是後金軍取勝,則基本上終結了明王朝恢復對東北地區主導權的努力!薩爾滸之戰的戰鬥結果是眾所周知的,自此以後明王朝在東北地區便只有招架之功,而無還手之力了,戰爭的主導權基本上落入了努爾哈赤之手!到了後金軍攻佔瀋陽並建都於此之後,明王朝在東北地區便大勢已去,再也不可能徐圖恢復了!

綜上:努爾哈赤的崛起,是利用了明王朝對東北地區控制力減弱的有利時機,以及女真諸部已經可以被凝聚在一起,從而產生出極強爆發力的有利形勢!也是日漸式微的明王朝,與日益崛起的努爾哈赤集團,這兩股勢力相互較量的必然結果。


北疆同心


努爾哈赤所謂的十三副兵甲起兵是指其祖、父所遺留下來的裝備,並不是說當時的建州女真只有十三個人。女真人退回白山黑水之後,主要形成了三部女真,即建州女真、野人女真和海東女真,而當時的建州女真已經具有一定的割據力量,他們當時雖然不能與明帝國正面衝突,但是當時也是一方割據力量了。而且努爾哈赤一開始並沒有明確提出反明的主張,僅是為了為其祖、父報仇而已,在擊敗尼堪外蘭之後,努爾哈赤漸次征服建州女真五部,隨後逐步統一女真各部之後,努爾哈赤依然接受了當時明帝國的敕封,萬曆四十四(1616年)年努爾哈赤才在赫圖阿拉稱帝,建立金國,史稱後金。在攻取了瀋陽之後,努爾哈赤於1618年發表了“七大恨”檄文,此時其才正式與明對抗,而有意進取中原的戰略構想則是在其子皇太極之時才萌生的。努爾哈赤的崛起也因為明帝國的衰落,當時的明帝國內治腐敗,農民起義不斷,已經無暇懾服邊疆各部族,可以說天時地利人和都被當時的女真人所具有,因此努爾哈赤能逐步崛起,即使一副兵甲都沒有,也沒關係,哈哈~



ZjK東北Ren


努爾哈赤之所以能夠以十三副遺甲起兵,並逐漸強大最後建立後金與明朝抗衡,有著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在努爾哈赤起兵之初,明朝對其不夠重視。這是因為努爾哈赤太弱小了:起兵之初只有十三副遺甲,幾十人。這就給了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的時間,使其得以逐漸壯大起來。

其次,努爾哈赤所屬東北女真所處地理位置好。東北女真生活的地方對於明朝來說有些鞭長莫及,是明朝控制較弱的地方。

第三,就民族特性來說,女真人都比較彪悍,打起仗來十分勇敢,尤其是八旗制度的建立加強了女真人的凝聚力,使得明朝軍隊更難以對抗努爾哈赤的女真人。

第四,這一點可以說是最重要的,努爾哈赤是一個非常優秀的首領,而且部下中也有很多優秀人才。明朝雖然有優秀的人才,但由於朝廷中的政治鬥爭而不能充分發揮才能。


眼高手低


基於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大地上中國文化要靠中國思維來解決。也就是在中國做事情靠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指的就是時代潮流,順之則昌,逆之則亡。明朝的統治到晚期已經腐敗不堪,民怨沸騰,加上自然災害,使得明朝各方面都處於被動局面,而努爾哈赤是新生力量,面對腐朽力量時候自然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地利是指地理位置,努爾哈赤處於東北,而明朝坐擁天下,但是明朝的天下卻四處不穩,而努爾哈赤則能夠統一穩定東北,又籠絡住蒙古草原,在此基礎上,以穩定對不穩定,加上這樣地理條件下所產生的八旗精銳,努爾哈赤自然有這樣的信心和能力。

而人和尤為重要,明朝君、臣、民、軍哪一樣都不和不安,君不想當亡國之君,但是無可奈何,臣既有亡國之畏懼,但又有金財美女之不捨,民水深火熱,既怕亡國,又怕自己生命受到威脅,軍隊軍餉戰鬥力軍心都不安定。而努爾哈赤則不一樣,大家有共同的利益,所有的人都為了明朝這份大禮包而奮鬥。

歡迎各位交流批評!


長久緘默如雲漂泊


努爾哈赤的後金是一個草原遊牧民族,在大明朝來說就是流寇,而最難對付的就是流寇,來無影去無蹤,打完就跑……大明朝廷想剿滅流寇根本就是大海撈針!再者,當時的大明朝內憂外患,災難連連,連續十多年的自然災害,民不聊生,農民吃不上飯就要造反,全國農民起義紛起,大明朝廷自顧不暇,加之明廷官員腐敗至極,軍隊士兵軍餉發不下來,甚至吃飯都成問題,軍隊譁變不斷,戰鬥力嚴重削弱,朝廷內部東林黨和閹黨之爭已到白熱化,以致皇帝都控制不了局勢!試想這樣的大明朝要想剿滅後金的流寇政權只能是望洋興嘆了!


凡人眼裡的乾坤


首先,努爾哈赤本就是一個極其有背景的政治軍事家。

▪️努爾哈赤的背景和能力

在萬曆年間,當時的建州女真族,首領就是努爾哈赤的曾外公王杲,而努爾哈赤的父親塔克世和爺爺覺昌安,也是當時與遼東總兵,萬曆年的邊疆神將交好的兩個人物。雖然後來王杲已經生出反叛之心被消滅,而後努爾哈赤的父親和爺爺也在陰謀中相繼死亡,但努爾哈赤的身份,讓努爾哈赤在當時的女真建州族群中,十分有地位。

而且在萬曆二年,王杲城破被俘獲,當時年幼的努爾哈赤就剛好跟在王杲身邊,可是李成梁當時卻沒有殺害或迫害努爾哈赤,而是把努爾哈赤當作自己的兒子,在未來數年的時間裡,努爾哈赤跟隨李成梁學習、征戰,最後獲得一身武藝以及部分漢族將領的友誼,這樣也同樣讓努爾哈赤對漢人有了足夠充分的瞭解!

其實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抗明朝的過程中,他的功績主要是作用在統一女真各部,尤其是對於“扈倫四部”的吞併。

努爾哈赤的“十三副遺甲”,就是一種民族圖騰形態的東西,努爾哈赤最早的統一之戰,就是對當時設計殺害他父親和爺爺的尼堪外蘭展開的。努爾哈赤與當時的歸順部隊,披上十三套鎧甲,每一次,都是以一敵十,屢戰屢勝,雖然每次都陷入危機,可那種視死如歸的精神以及不顧一切的勇猛姿態,才是努爾哈赤能夠在後來統一女真,建立後金的根本!

▪️“戰爭女神”葉赫東哥

在努爾哈赤統一女真的戰爭中,葉赫部落其實非常奇葩。因為葉赫的東哥,既是迷倒努爾哈赤的女神,也同樣是令女真提前被統一的根本導火索,用如今的話來說,葉赫東哥,就是“戰爭女神”。

葉赫東哥一直地變化,導致努爾哈赤因愛生恨,雖然說起來不可思議,但不得不承認,葉赫東哥,才是努爾哈赤滅掉“扈倫四部”烏拉、哈達、輝發、葉赫的根本緣由。而且因為葉赫東哥的影響力太過巨大,當努爾哈赤崛起之時,葉赫部就聯絡了海西女真以及蒙古部的諸多部落來討伐努爾哈赤,這常年的戰爭,讓建州女真五部糅合了強大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從萬曆二十一年的那場建州女真對抗海西女真以及蒙古聯軍的戰爭就可以看出來,努爾哈赤的崛起勢不可擋!

那麼建州女真已經成為定局,往後直到大金建立,當時的東北女真時常有些許內亂,但是因為葉赫東哥還沒有真的出嫁,所以努爾哈赤也不急於在東北大規模征戰,而且也還要與明朝庭保持一定的良好關係,這個時候,建州就已經在高速的發展期!

到了公元1615年,明朝廷為了限制愛新覺羅的實力發展,於是就支持葉赫東哥出嫁於蒙古的喀爾喀部的莽古爾岱,這其中就是為了防止兩部再次聯姻。但誰知道,此舉激怒了努爾哈赤,於是在第二年,努爾哈赤列下“七大恨”,表明與明朝決裂,其中一則罪狀,就是“明越境以兵助葉赫,俾我已聘之女,改適蒙古,此恨四也”


所以,建立金朝,以前撕破臉皮,這個葉赫東哥就是一個臨界點。當時也難以說清楚努爾哈赤是否足夠能量對抗清朝和蒙古部,但是努爾哈赤因為“預定好的老婆”被搶了,於是便不顧一切,自立為王!

▪️明東北的弱勢

在萬曆1592年,當時屬國朝鮮被日本入侵,萬曆帝只好派兵出征。萬曆兩次的朝鮮戰爭,雖然是獲勝,但前期的失利,對於東北長白山一帶的影響還是巨大的。而且最重要的是,建州女真在這場龐大的鬥爭中,竟然毫髮無損!

根本原因在於當時努爾哈赤主動請纓出兵十萬攻打日本,但當時的明朝廷以及朝鮮都知道他的本意是趁機貢獻海西女真,於是被拒絕,福禍相依,努爾哈赤也正因此,出現了和明朝此消彼長的戰鬥力變化。

明朝前後投入十二萬人(幾乎是漢人,從大同、宣府等地方抽調兵馬而來),以及超過800萬兩銀子,當時的政府財政稅收,一年也不過才數千萬兩,800萬兩的支出,對於東北地區打擊還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到了後來萬曆朝鮮戰爭結束,女真族逐漸在東北建立上風!



所以後來女真的強勢,建立大金。又到了1618年的薩爾滸之役的準備和第一次正面衝撞,努爾哈赤順勢滅了葉赫部,這時大金與明朝對抗的第一次勝利,奠定了女真一個穩定的統治基礎,所以後來滿族入關,征服神州大地,和努爾哈赤當年的“衝冠一怒為紅顏”、“隱晦發展”離不開關係!


參考史料:《清史稿》《清太祖實錄》


紀元的尾聲


努爾哈赤能夠崛起建立後金最根本的原因在於萬曆朝鮮戰爭削弱明朝、虛空朝鮮的有利時機

原本用來防範、鎮壓建州的遼東郡和朝鮮軍,在萬曆朝鮮之戰時基本被滅。沒有朝鮮的空虛,努爾哈赤沒有辦法崛起。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後就明確了朝鮮對於明朝的定位——東防日本、北防範女真和蒙古。當朱元璋聽說朝鮮不積極練兵備戰時,就要求朝鮮積極練兵。

《明史 朝鮮傳》:

“帝從容問:“王居國何為?城郭修乎?兵甲利乎?宮室壯乎?”頓首言:“東海波臣,惟知崇信釋氏,他未遑也。”遂以書諭之曰:“古者王公設險,未嘗去兵。民以食為天,而國必有出政令之所。今有人民而無城郭,人將何依?武備不修,則威弛;地不耕,則民艱於食;且有居室,無廳事,無以示尊嚴。此數者朕甚不取。夫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苟闕斯二者,而徒事佛求福,梁武之事,可為明鑑。王國北接契丹、女直,而南接倭,備禦之道,王其念之。””

朱元璋在接見朝鮮使者時就關心三件事:

城池修建了嗎?士兵訓練了嗎?宮殿修建了嗎?

朱元璋的理由是:沒有城池,人民就失去安全感;沒有練兵,則失去威嚴;沒有宮殿,則失去尊崇。

“北接契丹、女直,而南接倭,備禦之道”,這是朱元璋對朝鮮的認識和定位。

萬曆朝鮮戰爭讓明朝失去和朝鮮夾擊後金的機會

萬曆朝鮮戰爭後兵部尚書邢玠曾上書要求幫助朝鮮恢復國力

邢玠建議明朝通過以下10條措施幫助朝鮮恢復國力:

1、駐軍朝鮮,騎兵、步兵、水師合計3.4萬、3000匹馬駐守朝鮮以維穩;

2、規定駐軍費用,每年朝鮮駐軍費用91.8萬兩白銀;

3、經濟援助,每年援助朝鮮13萬石大米和大豆食物,由遼東、天津、山東三處分別承擔;

4、裁撤戰時的餉司;

5、提高將領地位;

6、添加巡捕數量,維持治安;

7、分區防範汛期;

8、保留中路海防道;

9、操勞士兵;

10、監督朝鮮。

但明朝因為自己也困難,放棄了援助朝鮮,更沒有重兵駐防朝鮮。朝鮮的衰落,給了後金崛起的空間。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明朝政治腐敗,軍隊腐化,戰鬥力不堪一擊,明朝皇帝剛愎自用,無識人用人之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