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的三女兒到底犯了什麼大罪,被凌遲處死?

史說三朝


在清朝有一位公主的命運非常的悲慘,竟然被皇帝下令處以凌遲處死極刑,悲催的還不止這些,她在被皇帝下令判處300刀的凌遲處死之外,還以她來祭拜天地以求上蒼保佑大清國澤。這位命運悲慘的公主就是史稱“哈達公主”的莽古濟公主,莽古濟公主是努爾哈赤的第三女,是皇太極異母姐姐。



莽古濟公主有一個“好”弟弟

跟莽古濟公主一奶同胞的弟弟莽古爾泰是努爾哈赤的嫡子,按照後金的傳統本來就應該是他來繼承皇位的,但是後來努爾哈赤把皇位傳給了庶子皇太極,對此莽古爾泰心生怨恨,處心積慮的想要給皇太極顏色看看。

說起來莽古爾泰丟掉皇位繼承權,也是咎由自取,完全怪不得努爾哈赤和皇太極,主要原因就是莽古爾泰弒母。莽古爾泰的母親是努爾哈赤的嫡福晉富察氏與他人有私通之嫌,努爾哈赤念其情分不忍下手,只是以“私藏財物”的罪名將其驅逐出宮。

莽古爾泰一看母親被貶出宮外,害怕也會受到牽連對自己皇位繼承人的地位有威脅,於是為了討好父親,他竟然對自己的親生母親痛下殺手,以血腥的方式結束了母親的生命。努爾哈赤知道後對他的所作所為是非常的反感,於是就決定把皇位繼承權交給穩重的皇太極。


莽古濟公主被迫成為弟弟莽古爾泰的支持人

莽古爾泰在皇太極登基稱帝后,有諸多的不滿,處處與皇太極作對,他不光是在金殿裡對皇太極罵罵咧咧,甚至還在皇太極面前舞刀弄槍的。莽古爾泰並沒有認識自己的錯誤,而是認為皇太極搶了他這個哥哥的皇位,因此對皇太極繼位懷恨於心。

皇太極對自己接任皇位本來還覺得有愧於莽古爾泰的,但他的這個哥哥越來越不給他面子,往往讓他這個皇帝下不了臺,於是皇太極就把莽古爾泰的“大貝勒”封號直接撤銷,還划走了他麾下五牛錄的人口(約為1500人),同時還讓其上繳白銀一萬兩。

莽古爾泰在被皇太極懲罰後,並沒有接受這個教訓,而是變本加厲的想要秘密謀殺皇太極。莽古爾泰有這個打算後就想拉攏自己的姐姐來幫助自己,莽古濟公主原先知道後還勸莽古爾泰放棄這樣瘋狂的舉動,但莽古爾泰鐵了心的一條道走到黑,莽古濟公主無奈只能選擇幫助自己的親弟弟。


丈夫告密,莽古濟公主被皇太極處以凌遲處死極刑

莽古爾泰的密謀計劃還沒有得以實施,莽古濟公主的丈夫鎖諾木就跑到皇太極哪裡告密。皇太極知道後,決定先下手為強,於是就有了莽古爾泰的“暴斃”而亡,隨後皇太極對莽古爾泰的支系進行了清洗,在莽古爾泰的家中搜出了“金國皇帝之印”等物顯示莽古爾泰確確實實是在密謀造反,皇太極就決定拿姐姐來開刀,震懾哪些搞小動作之人,於是皇太極就宣判對莽古濟公主實行凌遲之刑。

莽古濟公主行刑日正好是後金改國號祭祀大典之日

據說當時皇太極得到一高人指點,準備要更改國號和族名。這位高人認為“金”被“明”所克,如果不改國號,後金難以戰勝明朝,反而還會被明朝給吞併。而族名女真又被袁崇煥所克,不改的話,打勝仗的希望渺茫。於是這位高人就建議皇太極把“金”改為“清”,改“女真”為“滿”。後金改國號的祭祀大典和莽古濟公主的凌遲處死日為同一日,於是皇太極就打算用莽古濟公主來祭天。


在清代“謀危社稷罪”是一種大罪,就算莽古濟公主被皇太極判處上千刀的凌遲處死也不為過,說實話300刀還是皇太極於心不忍念其姐弟情才給了這個刀數。


瀚海說史


她大約是清朝最慘的公主了,也是唯一一個被處死的公主,她就是努爾哈赤的第三女——莽古濟。

莽古濟是努爾哈赤繼妃富察·袞代所生,與莽古爾泰、德格類是同母所生。先說說莽古濟的母親富察袞代,袞代福晉不是努爾哈赤的原配,她是在努爾哈赤原配佟佳氏過世後被晉升為大福晉的。也就是說,莽古爾泰和莽古濟兄妹照理說,算是嫡出的子嗣。

雖然是嫡出的公主,但在努爾哈赤還在打拼天下的時候,她的婚姻還是被作為了政治籌碼。為了控制哈達部,努爾哈赤先是廢了原哈達部首領孟格布祿,將其子吳爾古代抬出來,把莽古濟嫁給了吳爾古代為妻,藉此控制哈達部

吳爾古代涉世未深,莽古濟與他的婚姻還算平順,直至天命末年吳爾古代去世,這段婚姻算是壽終正寢。努爾哈赤去世後,皇太極繼位。皇太極為了優撫敖漢部首領瑣諾木杜稜,將寡居的莽古濟嫁給他為妻。可惜這個諾木杜稜跟吳爾古代不一樣,他不甘於臣服大金國,與莽古濟更是同床異夢,互相猜忌。正是這個境況,造就了莽古濟後面的結局。

天聰五年,莽古濟的哥哥莽古爾泰因觸犯皇太極被革去大貝勒的稱號,旁觀者清的莽古濟明白皇太極這次並不是心血來潮,而是蓄謀已久,從阿敏被幽禁開始,就註定了後面的走勢。其實莽古濟並不覺得莽古爾泰的事會波及到自己,因為在他們的生母袞代福晉一事上,兄妹倆已經撕破臉了,關係不睦人盡皆知。直到她弟弟德格類也被皇太極以種種理由處置了,莽古濟知道皇太極這把刀是要朝自己揮來了。

哈達公主的家奴冷僧機告發莽古爾泰、德格類在生前與莽古濟等人結黨謀逆,而與她同床異夢的額駙諾木杜稜也立即出面“自首”,為冷僧機的告發提供旁證,坐實了莽古濟的罪。莽古濟最終是否被凌遲還有待考究,有傳說被凌遲了300多刀,也有說3000多刀,但是她是唯一被處死的公主。


若淺話史


凌遲是真的,祭天是假的。如果你要理解清初的社會結構就知道皇太極為什麼要把哈達公主剮了,說白了都是政治鬥爭,而且皇太極也必須要下狠手。

清初還沒有完成君主專制轉型,政治上仍然延續著軍事貴族民主制的殘餘,所以在皇太極即為之初,四大貝勒共同面南而坐,一同處理國政。這在君主專制王朝是不可理喻的,但是在後金卻屬於正常,因為這就是努爾哈齊死前四大貝勒輪值國政的一個翻版而已。

更何況,當時還有一個議政王會議,你可以將其理解為蒙古的庫裡臺大會,就是國家大事必須貴族開會決議,所以這對皇太極乾綱獨斷構成了巨大的威脅。

皇太極是怎麼應對的呢?其實也很簡單,就是分三條腿走路。

首先,擴大議政王會議的規模。皇太極把大量年輕的貴族以及忠於他本人的大臣安排進議政王會議,也就是後來的議政王大臣會議。那些忠於皇太極本人的大臣自不必說,必然會唯皇太極馬首是瞻;而那些年輕的貝勒們其實皇太極也沒指望他們一定聽皇太極的話,但是皇太極給他們安排進議政會議他們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支持皇太極,而且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議政會議人一多,自然會分散阻力,方便皇太極完成君主專制轉型。我想這肯定是皇太極手裡那幫漢官教他的,因為這幫人基本都通曉歷史,知道唐宋時期君主通過分散相權來實現集權。

第二、打壓那三個大貝勒。皇太極最開始只是排四大貝勒之四,因為代善、阿敏、莽古尓太論資歷、戰功都強於他,他只是沒什麼汙點才成為繼承人。而且這三個大貝勒都有不俗的實力,代善領正紅旗,並在鑲紅旗有影響力;阿敏領鑲藍旗;莽古爾太領正藍旗,皇太極雖然有鑲黃正黃兩旗卻對八旗沒有完全的控制力和影響力。而且當時的旗人不像後來的旗人認同於皇帝,清初旗人對本主的認同並不亞於對皇帝這個共主的認同。

所以皇太極在擴大了議政王大臣會議之後,就扶植四小貝勒,也就是阿濟格、多爾袞、多鐸三兄弟以及阿敏的弟弟濟爾哈朗來制衡代善、阿敏以及莽古爾太,削弱他們的實力以及影響力。

第三,重用漢官。皇太極想要完成君主專制轉型就必須要重用漢族知識分子,一來漢族知識分子瞭解君主專制王朝的行政結構以及運轉,二來漢族文官也可以成為制約滿洲武夫的重要政治力量。所以皇太極通過解放漢人,對漢族知識分子開科取士以及編制漢軍等形式,削弱了滿洲貴族的實力以及政治影響力。

在這三條腿都開始運轉之後,皇太極對代善等三人痛下殺手,除了代善這個老好人之外,阿敏和莽古尓太都因為不知趣被皇太極找個由頭做掉了。阿敏還算好點,多少還是病亡,莽古尓太還被挫骨揚灰。一同遭殃的還有莽古爾太的姐姐哈達公主莽古濟和弟弟德格類,因為他們三個都是一個媽生的。

阿敏的弟弟濟爾哈朗之所以沒吃瓜落,是因為濟爾哈朗是皇太極的跟班,不過阿敏得結局也算不錯,皇太極給他留了後。莽古爾太可謂是全家都被皇太極給滅了,原因無他,就是要清除莽古爾太派系在正藍旗的影響力。同時也是告訴正藍旗的旗人以及所有的臣民宣告,只能服從皇太極一人的權威。

原因也很簡單,君主專制制度永遠都是建立在威權以及恐懼的基礎上,皇太極就是要讓滿洲人像漢人那樣,無條件的崇拜、敬畏君主。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