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祖努爾哈赤為什麼要處死親兒子褚英?

暈海的感覺


親弟弟舒爾哈齊被幽禁而死後,努爾哈赤開始著力培養貼心骨幹,分憂解勞,上陣父子兵,其首先選中的就是自己的嫡長子愛新覺羅·褚英,褚英生母為元妃佟佳氏。

按常理,褚英是努爾哈赤接班人的不二人選,但褚英和代善這對同母兄弟實在讓努爾哈赤太過失望甚至傷心,所以才有了後來的八和碩貝勒議政制,否則後金之主還真沒皇太極什麼事。八和碩貝勒議政體現的可不只是“民主”,還顯露出努爾哈赤深深的無奈,兩個嫡子都指望不上,那就大夥說了算吧,並非他的“民主”意識有多高,代善和褚英但凡有一個能扶起來,努爾哈赤也不會如此“放權”。

努爾哈赤的崛起並非一帆風順,草根成長為後金汗的過程中經歷了無數次兇險,自身勢力才能逐步作大,這就造成褚英的童年還不如普通家的孩子,其他家庭的孩子窮些,苦些,大都性命無虞,但是褚英卻在幼年就開始了他的戰鬥生涯,天天面對著正面衝殺、暗地刺殺,數不清次數的浴血廝殺,這就造成褚英脾性雖勇猛,但同時也極其暴躁,熱血影響了判斷甚至智商。

長大後的褚英,驍勇善戰,戰功無數,好處並不只限於地域之爭,還有族群的威懾力和他們賴以生存的戰利品,包括人畜這些稀缺“財富”,努爾哈赤也不會對自己的兒子吝於賞賜,褚英得到了貝勒爵位。

再後來力排眾議,堅決出戰的褚英,通過自己身先士卒、奮勇廝殺,極大了削弱了烏拉部的力量,收取20多個屯寨的部民而回,令努爾哈赤十分驚喜,有嫡長子如此,做父親的不免老懷大慰,本來褚英的重要位置就毋庸置疑,再加上無數戰功的累加,褚英被授權職掌國政,敘述到現在,褚英年紀三十不到,基本算是“發育正常”,按正常劇情,大局已定。

褚英戰功卓越,又被授權參與國政,一時間除努爾哈赤外,身份權利無出其右者,而這也造成了褚英暴露了自己的致命缺陷,身份地位高了,軍功多了,漸漸的,自傲的褚英開始不把別人放在眼裡,其中也包括他的兄弟們和位高權重的大臣們。

佟佳氏早逝,褚英、代善本應該受到更多的憐惜和關愛,而努爾哈赤創業初期都是刀口舔血求生存,並沒有能力和機會提供給他們良好的成長條件,嫡長子身份加顯赫的戰功,必然會造成無論為君為父,努爾哈赤挑選繼嗣的天平都會傾向於褚英這一方,諸位兄弟的怎麼會甘心大權旁落,所以聯合一些同樣看不慣褚英的重臣誣陷褚英有不臣之心,明眼人都清楚,以褚英的地位不需要搞這些小動作,繼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褚英和代善不愧是親哥倆,太多相似之處,包括心急。無論權位多高,畢竟還不是最高領導,在已經招來眾人非議的同時不想著培養自己的團隊,不想著拉攏兄弟抱團取暖、也沒想著恭敬大臣填充實力,反倒把自己搞成眾矢之的,不但如此,最高權力還沒到手就開始打擊異己,著手削弱他人的權力和財富,這也造成他必然會受到強力的反彈。

努爾哈赤看重也看好褚英,但是出於兩種原因,造成他不能再偏向、重用褚英:

一、無論關係多親密,努爾哈赤不會為親近一個人,而得罪所有重臣和親人,這代價太大,一旦眾叛親離,不但基業會毀於一旦,甚至自己的性命都不知道會落到誰手裡,這是努爾哈赤所不敢去嘗試的。

二、雖然大臣和貝勒們是出於爭權奪利而誣陷和疏遠褚英,但是在這件事上,同時也能看出褚英的極大缺點,他不能很好的團結內部力量,他沒有那種政治素養,甚至連起碼的教養都欠奉,不適合做頭領,一旦褚英繼任,多年積蓄的實力立刻會土崩瓦解,四散分離,自成派系,恢復成一盤散沙。

努爾哈赤的抉擇當然諸位大臣和其他貝勒,他不再重用褚英,不再給他建功立業的機會,自此宅在老巢看家,本來通過這次機會,褚英應該深入的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深刻檢討,韜光養晦,可是褚英並沒有這麼做,多年來培養出來的暴躁脾氣一下子爆發開來。

一威脅就威脅一群,真該佩服褚英的勇氣,竟然敢說出來,一旦得到皇位,要把對他不好的兄弟和大臣全部處死,這招沒有達到褚英所期盼的效果,反倒是點中了努爾哈赤的死穴!自小受繼母虐待的努爾哈赤是非常在意親情和族群的。

比如:嶽託和碩託是代善和前妻的孩子,但是他卻總想搶嶽託的宅地,還誣陷親子碩託叛逃到了明朝,想置之死地而後快,代善是如何被努爾哈赤訓斥的?請看下面一段話:

“你代善也是我和前妻的兒子,何不想想我不是對你更親近嗎?你怎麼就被後妻矇蔽得虐待已長大成人的兒子呢?何況我待你一直是特選良好的部民讓你專管,你為什麼就不能像我一樣將優良的部民賜給嶽託、碩託呢?”

努爾哈赤怎麼會容忍自己的繼任者有弒弟殺臣的危險傾向,機會他已經給過褚英,但是褚英還在被自己的情緒控制著,並沒有沉澱下來好好反省,而機會只有一次,因為褚英沒有再給努爾哈赤這種機會,褚英不但要殺死兄弟和眾臣,還詛咒努爾哈赤:

“希望出征之師被擊敗。”

“若被擊敗,我將不使被擊敗的父親及弟弟們入城。”

撇去戰功,總結褚英的一生,其實也是總結褚英的缺點和罪行:

脾氣暴躁,熱血衝動,目光短淺,不懂收斂,急於求成,妄自尊大,目空一切,愚痴無智,挑撥離間,心胸狹窄,自以為是, 淡漠親情。這~還沒寫全。

死因:影響內部團結,造成貴族和勳貴階層不合(只在針對褚英的時候,異常的團結),為了削弱他人實力,保障自己繼任後的權力,大肆強索財物,怨聲載道,妄言誅殺各大貝勒和重臣,詛咒生父努爾哈赤,往小說是惹禍精攪得雞飛狗跳,往大說就是破壞安定團結,大逆不道,人神共憤。總之,死的絕對不冤。

努爾哈赤本想通過時間消弭矛盾,但是兩年後矛盾依舊,褚英也根本沒有自省,最終還是無法保住這個曾經他屬意的繼任者,褚英坐罪死,好在未禍及妻兒。


古今通史


努爾哈赤處死親兒子褚英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這個褚英不僅威脅到了大漢努爾哈赤的權利和地位,而且還有蓄意謀反的企圖。所以權衡利弊後,努爾哈赤果斷下令將兒子褚英處死。


褚英被殺也是他咎由自取,目中無人所致。史料上記載,因褚英是努爾哈赤的長子,所以從小跟隨在父王身邊,那時候努爾哈赤還沒有功成名就,所以整天在外面打仗。因為年紀小,為了安全起見,褚英常常被關在一個木頭箱子裡面,跟隨父王的部隊南征北戰,幼小的褚英那個時候就通過木箱的縫隙,耳聞目睹了外面戰場上廝殺的場面,刀光劍影已經習以為常。

所以長大後,褚英的膽子也比別人要大,他不僅練就了一身武功,而且還特別聰明,據說十幾歲的時候就替父出征,英勇善戰,功績顯赫。十八歲的時候,褚英就被努爾哈赤賜號“洪巴圖魯”,意為草原勇士的意思,並且還被封為貝勒。


後來褚英履歷戰功,深得父王努爾哈赤的器重,一次,在與烏拉部的戰鬥中,褚英表現的特別勇敢,與弟弟代善一起斬殺敵軍三千,獲得馬匹五千,戰甲三千副的戰績,大獲全勝凱旋而歸。努爾哈赤特別關心,為了鼓勵褚英,再賜他為阿爾哈圖土門,寓意廣略。因此後來褚英常常被稱作廣略貝勒。

後來努爾哈赤完成了女真各部落的統一大業,建立了後金漢國,成為了大漢天子。褚英呢,也由於在戰場上奮勇殺敵,功績可鑑,又是努爾哈赤的長子,因此在他的幾個兄弟當中脫穎而出,在軍中的威信也越來越大。年近半百的努爾哈赤也有心立褚英為自己的接班人。


可是,褚英這個時候,卻有點居功自傲,狂妄自大,說白了就是有了點成績就不知道北在哪了 ,這小子雖然膽子大,可是心眼特別小,總以為自己功勞最大,幹什麼都要比別人強。而且仗著自己是兄長,對他那幾個弟弟是特別苛刻,而且居然還堂而皇之的說自己就是繼承王位的之人。要求他的四個兄弟代善,阿敏,莽古爾泰和皇太極一切都要聽他的話,更不許將他的話告訴父王。不僅如此,褚英還大膽的宣聲稱:“凡是與我不友善的兄弟,以及對我不好的大臣們,等我坐上漢王位置之後,必將其處死”。


褚英這是翅膀沒長齊就要飛呀,不久,褚英的做法就引起了四個兄弟反感,於是他們救聯合和努爾哈赤的五個最忠心的大臣,向努爾哈赤漢王控告褚英。說大哥褚英怎麼怎麼恐嚇他們和朝臣們,努爾哈赤一聽大怒 ,查明原因屬實後,介於褚英打仗有功,取消了褚英的儲君資格。也不在用他代兵參戰,並且嚴厲教訓了褚英一番。

可是這個褚英不僅不思悔改,不承認錯誤不說而且還寫咒語詛咒父親和他的弟弟們。以此來發洩自己的仇恨。褚英這樣折騰一下也就罷了,可沒想到的是後來褚英居然做出來一件令人髮指的大事。

褚英也是因為這件事葬送了自己的性命,什麼事呢?


就是努爾哈赤率領大軍親征烏拉的那場戰爭,褚英被留守在家中看城。父親努爾哈赤出師不利,大敗而歸。也就是沒打過人跑回來啦,這個時候呢,褚英就想著策動群臣準備造反,守住城門,不准他的父王們進城。可是畢竟那些被褚英預謀策反的大臣們,大多數都是忠於大漢努爾哈赤的。褚英見策反未果,也就暫時放棄了造反的念頭。

努爾哈赤回到城中後 ,得到褚英要造反的消息後,是勃然大怒,立即將逆子褚英拿下幽禁了起來,你小子不是想造反嗎,那麼好我就讓你永遠不得自由。


就這樣褚英從此失去了自由,叫天天不應是叫地地不靈。被囚禁起來了居然還不自悔過,後來在公元1615年8月的時候,大漢努爾哈赤覺得留著這小子將來必成後患,於是狠心的下令處決了這個逆子褚英。

褚英之死純屬自作自受,是他自己導演的一處鬧劇,才惹來了殺身之禍。


任馳贏天下


褚英是努爾哈赤長子。

從小跟隨作戰,勇猛功多。所以在努爾哈赤殺死反叛的弟弟舒爾哈齊之後,褚英開始掌握兵馬最多的白旗,繼承人地位逐步確定。

1613年被冊封為儲君。

不過,褚英過於勇猛,不善於權術,對努爾哈赤的老部下過分苛刻,又不善於安撫兄弟,最後,以費揚古等5大臣,代善等4貝勒最終聯合起來一起告發褚英,一是謀反,二是壓迫兄弟大臣,三是威脅將來處死不聽從自己命令的兄弟和大臣。

努爾哈赤明白,褚英性格暴躁,已經徹底得罪了宗室集團與勳貴集團,而這兩個集團是後金政權的核心支柱,在一個褚英與這麼多大臣子侄面前,努爾哈赤只能放棄褚英。

在冊封繼承人三個月後,褚英被廢黜幽禁。

兩年後,褚英並沒有反思,反而詛咒努爾哈赤兵敗,努爾哈赤只好下令處死。


四川達州


褚英是一個出色的戰將,他有很多缺點,他並非是一個政治家。他的悲劇是由他的出身和他的父親努爾哈赤造成的。他本來不屬於權利場,是因為努爾哈赤為了平衡自己和弟弟舒爾哈齊已經失衡的關係,而被刻意納入權利場的。

褚英天生就是一個出色的武將,其武力值和弟弟代善不分伯仲。

萬曆26六年(1598年),年僅19歲的褚英第一次帶兵,夜襲了東海女真安楚拉庫路,取屯寨二十處,其餘屯寨盡行招服,獲人畜萬餘,勝利回師。努爾哈赤非常高興,被賜以“洪巴圖魯”尊號,意思是強盛的英雄。同時晉封了貝勒。而代善是次年晉封的貝勒。

萬曆35年(1607年),27歲的褚英和弟弟代善跟著叔叔舒爾哈齊,去蜚悠城去迎護策穆特黑的家眷和部眾。在回程途中,在烏碣石遭到數萬烏拉兵的堵截,結果牛逼的舒爾哈齊慫了,而褚英和代善各帶了500兵馬衝了上去,結果一戰,大家都傻眼了,斬殺烏拉兵3000多人,獲馬5000匹,甲3000副。代善甚至擒斬了烏拉大將博克多。是戰,褚英被賜以“阿爾哈圖圖門”尊號,就是足智多謀的意思。代善被賜以“古英巴圖魯”尊號,就是鋼鐵英雄(鋼鐵俠?)的意思。(滿人的這些榮譽稱號真的是忽悠死人不負責。)

萬曆37年(1609年)褚英被努爾哈赤拉進了他和弟弟舒爾哈齊的二元權力結構中,成為了和後金的二號人物舒爾哈齊平起平坐的角色。

這樣一來,父子感情完勝兄弟感情。萬曆39年(1611年)舒爾哈齊陰謀分裂後金,被努爾哈赤給圈禁死掉了。因而褚英和努爾哈赤就在權利結構中,再一次變成了一把手和二把手之間的關係了。

褚英並不知道,叔叔舒爾哈齊的結局也是將來自己的結局。

原因很簡單,因為後金當時還在創業,危機四伏。後金沒有中原王朝的“立長立嫡”的傳統,努爾哈赤之所以賦予他重任,是因為努爾哈赤在權力鬥爭中,需要他的幫助。就像當年賦予弟弟舒爾哈齊是一個性質。而由於戰爭的進展,後金的擴大,八旗制度在飛速發展,要調動各方積極性,那就必須股份制啊,才能在大明這個末世求生機啊。

後金的八旗制度的形成過程,其實是一個分權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其實是個權力重新洗牌的過程。

建州三衛,由一開始的紅(努爾哈赤)黑(舒爾哈齊)兩旗,到候來的紅(努爾哈赤)、白(褚英)、黑(舒爾哈齊),再到後來的滿洲八旗,和更後來滿、蒙、漢八旗。這是個類似分裂式繁殖的模型。所以越往後,話事權靠的是絕對實力。

在這個過程中,“後金功臣”費英東、額爾都、何和裡、安費揚古、扈爾漢等“五大臣”不希望褚英繼位的最主要原因是褚英的強大。

原因很簡單,褚英本身就是這權力結構中的一員(他本身就佔有白旗軍),他若繼位,實力將無人撼動(加上皇太極的紅旗軍,不是舒爾哈齊後人可以制約的),而其他兄弟也別想分到一丟丟權力。努爾哈赤和自己有感情,可是自己幫努爾哈赤打天下的時候,褚英還在襁褓裡,他跟自己沒感情,現在還未上位,就已經完全不把自己這幫老傢伙放在眼裡了,以後不堪設想。

而代善、皇太極、莽古爾泰和阿敏這“四大貝勒”也是等著分權的,所以如果褚英上位,自己將永無出頭之日,所以他們也不希望褚英繼位。

所以他們很快就形成了利益聯盟。他們利用了褚英的一次軍事失敗,立刻瘋狂地上書努爾哈赤。但是努爾哈赤畢竟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他並沒有莽然地做出除掉褚英的決定,而是希望給予他機會和警示,於是就像當年圈禁舒爾哈齊一樣,慢慢削弱褚英的實力,開始扶植代善。萬曆40年(1612年)褚英被“罷政”反省。在這個階段,努爾哈赤迅速地把三旗開始整編成八旗,取消掉黑旗軍,把白旗軍開始分成正白旗和鑲白旗,等等。在褚英被“罷政”反省的時候,八旗制度正式形成。其中正黃旗主和鑲黃旗主努爾哈赤本人、正紅旗主和鑲紅旗主代善(褚英二弟)、正白旗主皇太極(褚英八弟)、鑲白旗主杜度(褚英長子)、正藍旗主莽古爾泰(褚英五弟)、鑲藍旗主阿敏(舒爾哈齊的次子)。

看這個新的權力結構,其實大家都明白了下一個倒黴的又會是誰了。沒錯,就是褚英的二弟代善。

但是代善之所以命運稍微會好於褚英,是因為他懂得放棄。但是然並卵,在權利鬥爭中,只有輸贏。萬曆41年(1613年)“五大臣”和“四大貝勒”再一次發動了猛烈進攻,控告褚英很多“罪狀”。其他無關痛癢,但是有一個殺招,即“我即位後,將誅殺與我為惡的諸弟、諸大臣。”

這是多麼可怕的殺招啊!努爾哈赤讀到這個條陳的時候,不禁冷汗直冒。

雖然一字未提努爾哈赤本人,但是一旦有聯想,那結局是相當可怕的。他繼位後一切與他為惡的都要誅殺,那麼可以殺自己的弟弟,自然也可以給自己的父親挫骨揚灰。

在努爾哈赤的一系列動作後,褚英終於看明白自己的處境了,他與努爾哈赤之間徹底喪失了互信,把抱怨的矛頭指向了努爾哈赤本人。努爾哈赤終於出離憤怒了,猜想已經成真了。不除掉褚英,自己將難料結局。於是努爾哈赤的天平終於倒向了“五大臣”和“四大貝勒”。

明萬曆43年(1615年)8月22日,褚英被努爾哈赤以不思悔改之名下令處死,年僅36歲。



炒米視角


褚英,是努爾哈赤的長子,但他並沒有為人所知,因為他早就被努爾哈赤殺死,那努爾哈赤為何要處死親生兒子褚英?


只能說褚英自己把自己作死了。舒爾哈齊死後,努爾哈赤把部分責任分擔給褚英,褚英開始接觸政治。在處理軍事政務時,褚英立下了不少戰功,又因其是嫡長子,努爾哈赤便把他立為接班人,可這就使得褚英變得驕縱了,因為他的地位除了努爾哈赤無人撼動。但這也給他惹來了不少禍端,遼陽之戰時,前線打仗正膠著狀態,而褚英還在營中飲酒作樂,努爾哈赤一怒之下懲罰了他。而褚英與努爾哈赤的親信關係也不好,努爾哈赤的“開國五大臣”額亦都、費英東、何和禮、安費揚古和扈爾漢就對褚英不滿,褚英常常與他們作對,他們對褚英也非常厭惡,所以這五人就向努爾哈赤告狀,努爾哈赤經過調查也發現了褚英的存在的問題,就解除了他的兵權。褚英將不滿就發了一下牢騷,努爾哈赤一看褚英不知悔改,就廢除了他是太子之位。可這褚英還是不知道低調做事,褚英焚香詛咒努爾哈赤與五人,詛咒他們出師不利,“焚表告天自訴,乃坐咀咒”。努爾哈赤便把褚英囚禁起來,後被努爾哈赤以不思悔改之名處死。

褚英與康熙的廢太子很像,他們都早先被選為接班人,可最後他們逐漸走偏了,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地位,最終失去了自己的太子之位。


歷史百家爭鳴團隊成員:小木


歷史百家爭鳴


愛新覺羅·褚英是努爾哈赤的長子,出生於1580年,1611年,努爾哈赤的弟弟舒爾哈齊死後,努爾哈赤讓褚英主持部分開始軍政事務,開始歷練。

褚英在歷次作戰中非常勇猛,立有戰功,很得努爾哈赤的喜歡,一度被立為早期後金政權的汗位繼承人。褚英作戰勇敢是有原因的,努爾哈赤最初起兵時褚英才4歲,剛起兵的努爾哈赤也曾多次經歷危險,刺客進家門刺殺更是常有的事,可以說褚英是從小就跟著努爾哈赤,在刀光劍影中長大,但是這種長大的孩子除了勇敢外,性格也有問題,就是性格非常殘暴。

隨著戰功的累加,褚英的性格缺點開始顯露無疑,他開始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就連努爾哈赤的"開國五大臣",包括"額亦都、費英東、何和禮、安費揚古和扈爾漢,這些人可以說是元老級人物,褚英也不放在眼裡。至於努爾哈赤的其他兒子和侄兒,褚英更是不正眼看他們,久而久之,褚英的人緣就變得極差,基本沒人說他好話。

被孤立的褚英與其他子侄矛盾日益激化,久而久之,就連努爾哈赤也開始對褚英不滿,但是畢竟是自己的長子,努爾哈赤只是採取一些方法來警告褚英,比如在攻打烏拉這麼重要的戰役上,努爾哈赤就沒讓褚英出征,這在之前是不可能的事。下圖是位於遼陽市東京陵村的褚英墓。

不讓出徵就不出徵唄,可是褚英竟然來了個“焚表告天自訴”,其實自訴也沒毛病,可是褚英說話實在是太不注意了,比如他的這句:希望出征之師被擊敗,"若被擊敗,我將不使被擊敗的父親及弟弟們入城。”這話說的簡直等同於謀反。結果被人密告努爾哈赤,同時說褚英是在詛咒五大臣的和他的兄弟。

努爾哈赤是大怒,也在各種壓力下,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三月二十六日,努爾哈赤將長子褚英幽禁。算是給其他人一個交代。可是被幽禁的褚英又一次暴漏了性格缺點,他沒有反省,也沒有臥薪嚐膽韜光養晦,而是揚言:"我即位後,將誅殺與我為惡的諸弟、諸大臣。"

此話一出,不僅眾人請求處死他,就連努爾哈赤也認為他不思悔改,公元1615年努爾哈赤下令處死自己的兒子褚英,當時褚英年僅36歲。其實褚英並沒有真的謀反,只不過是說了幾句犯上的話,可是努爾哈赤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為了給五大臣和其他子侄一個交代,硬是了結了自己的兒子,換個角度看,褚英成為了努爾哈赤平衡各方勢力的一個犧牲品,在權力面前,親情都變得如此淡漠,這是我們出生在尋常百姓家的人所想象不到的。


山水湖畔


關於褚英的死,很多人都想不通。此人少年成名,十七歲便領軍打仗,並立下了赫赫戰功,加上他嫡長子的身份,毋庸置疑,他理應是努爾哈赤的最佳合法繼承人。可令人沒想到的是,褚英居然被自己的父親處死,真是令人意想不到,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褚英被處死呢?分析歷史事件嘛,每個人的出發點不同,所以得出的結論也不一定相同,鄙人不才,願分享個人心得,如果有什麼不妥,還請方家多多指正。

第一、褚英死於自己的低情商。翻遍史書,父親只要是個雄主,一旦兒子情商低,就會出現各種問題。比如李世民,他本人情商很高,這個不用懷疑,而他的第一個太子卻不敢恭維,做了很多出格的事情,惹得很多大臣對這位太子都是敬而遠之。反觀褚英,跟這個情況有點類似,努爾哈赤此人雄才偉略,靠自己的才能和胸懷把女真各部都籠絡了起來,一躍成為明朝最大的隱患,按理說,如果褚英是個情商高、會來事兒的主兒,那麼,作為嫡長子,他繼承努爾哈赤的汗位幾乎不會有什麼問題,可褚英偏偏四處樹敵,與開國大臣們矛盾越來越深,連他的親兄弟對他也逐漸不滿,這樣一來,很多人都跑到努爾哈赤那裡告狀,訴說對褚英的不滿。遊牧民族和漁獵民族有一個共性,人比較直爽,很少有漢人們的彎彎繞,所以,努爾哈赤也顧忌到大家的感受,開始調查褚英,這一調查不打緊,發現這傢伙還真有不少問題。於是,褚英被軟禁了起來,但他死不悔改,在軟禁期間多次出言不遜,這才使努爾哈赤起了殺心。

第二、褚英性格短板嚴重,是後金的巨大隱患。無論是哪個開國之君,都夢想著自己的王朝能夠千秋萬代,努爾哈赤自然也不例外。褚英此人性情殘暴,心胸狹窄,根本沒有天下之主的胸懷,對臣下動不動就是鞭打、體罰,搞得身邊人怨氣很深,敢怒不敢言。努爾哈赤又不是傻子,這些事情他都看在眼裡,如果真的讓褚英即位,努爾哈赤死了之後,他的其他兒子恐怕不會有什麼好的下場,而女真事實上只是各個部落的聯盟而已,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中央集權國家,如果這麼搞下去,幾個部落會重新反目,努爾哈赤多年的心血肯定付之東流。所以,努爾哈赤已經看到了這一點,褚英不除,隱患太大。

第三、褚英觸犯了重臣們的切身利益。努爾哈赤時期,後金政權組織形式還比較原始,各個部落都有自己的頭領。大家之所以跟著努爾哈赤,通俗點說,第一,我打不過你,必須跟著你,不然你會打我;第二,跟著你有飯吃,大家一起打天下,一起喝酒吃肉,你不能虧待我。很明顯褚英並沒有看到這一層,他認為努爾哈赤就是唯一的領袖,居然仗著自己是努爾哈赤的兒子,想法設法去削弱其他部落頭領的權力,並嚴重侵犯他們的既得利益,很明顯他操之過急了。這麼一來,部落頭領們不願意了,多次在努爾哈赤面前放話,先是要求廢黜褚英的儲君之位,後又多次旁敲側擊,要求誅殺褚英。為了能夠團結其他部落,努爾哈赤殺掉褚英,這其實也是一種策略。

好了,鄙人才疏學淺,只能分享這些,不妥之處,還請多多包涵。


貓叔說歷史



牽手玫瑰2


努爾哈赤一生共納娶16個妻妾(《清史稿》中記載為14個,兩位從殉的庶妃未被列入其中),生下16個兒子,其中長子褚英、次子代善、五子莽古爾泰、八子皇太極、十四子多爾袞等等。後金建國前,努爾哈赤曾想讓戰功赫赫的長子褚英接班,後卻突然以貽誤戰機為由將其囚於獄中,並處死。然而,大清歷史上這麼一件政治大事件,居然在清太祖的《實錄》中,連一個字的影子都找不到。直到60年以後,康熙帝才首次對此解釋了褚英被殺的歷史事實,但卻未透露被殺的真實內幕:“太祖飛子,亦曾似此悖亂,置於國法,因諸貝勒大臣詰告一案,置阿爾哈圖土門貝勒諸燕於法。”從此可以明顯看出:

第一,36歲的褚英是被父親努爾哈赤親自下令殺掉的。虎毒也食子。

褚英17歲開始跟著努爾哈赤東征西戰,少年血剛勇猛善戰,因表現出色被賜以“洪巴圖魯”的光榮稱號,意思是英勇之意。後來的鰲拜也榮獲過此殊榮。看來這個稱號的含金量還是很高的。努爾哈赤對諸英是寄予厚望的~這既是一國之君對未來接班人的考驗,也是一個父親對兒子的天然期望,後金建立後,也學習仿照了大明朝的許多政治經濟文化等,按照傳嫡長子制的政治法則,如此作戰勇猛的褚英在努爾哈赤死之後接班是順理的。可褚英等急了,再等就頭髮開始白了,而且後面還有兩個班的弟弟呢!可努爾哈赤為何要親自下令殺掉呢?肯定是褚英幹了背逆上天背逆人倫的事,是不殺對不起上蒼的那種狀況。

第二,褚英究竟是怎麼個忤逆法?都是皇儲之位惹的禍。

根據《滿文老檔》的碎片化記載,褚英之死,死在他的另類身心上:性格孤傲、心理陰暗、心胸狹隘、超越人倫底線等等。最後有點變態。褚英的慾望都是努爾哈赤刺激的——執掌國政後,其野心短時期內極度膨脹,盼望著努爾哈赤早一點歸西,自己承繼大統。為此,他幾乎每天詛咒,對著星星詛咒,尤其是努爾哈赤出征時,他詛咒地更徹底,不但焚香祈禱上蒼~趕快收走努爾哈赤吧!更可恨的是,褚英還強迫四個弟弟和五個近大臣一起組團捆綁式詛咒努爾哈赤被明軍亂箭射死。其實就是通過這種共同捆綁“犯罪”將9個關鍵人物掌捏在自己手中,既可作為要挾他何的把柄使其買命,又可威脅他們去做他想做而無法做的齷齪事。其心可誅也。後來,這五個大臣心理負荷太重,不堪重壓,有上吊自殺的,有豁出老命去聯名舉報。努爾哈赤聽聞後,氣的吐血三口,將褚英鎖禁關押。誰知褚英此時還死不悔改,狂言匪語更甚,詛咒地更厲害了,這時神經有點分裂了。不久,努爾哈赤以褚英在薩爾滸之戰中貽誤戰機為由賜其自盡,留了個全屍。


書中有毒


帝王家的事我們操那份閒心幹嗎!因為我不想看到為了帝業傳承而骨肉相殘的歷史悲劇,統治階級的滿嘴仁義道德在他們家蕩然無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