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該不該學習認字?

至尊米哥


幼兒園階段認字很有必要,提出問題的家長一定很有先見之明,所以很願意幫您解答問題,同時也希望我的問答能夠給更多的人帶來幫助!

現如今社會競爭激烈,家長更是希望孩子有一個良好的基礎,而且現在都提倡親子閱讀,孩子認字越早,越有可能儘早獨立閱讀,積累更多的知識,才能有更多的機會好好讀書,擴寬眼界的同時能夠讓孩子得到文化的薰陶!

教會孩子認字並不只是學校和幼兒園的任務,也是作為家長的職責!我家倆孩子,從孩子六個月開始接觸親子閱讀,三歲以後便開始有意識的引導孩子認字,只做引導,不特意逼迫孩子必須認識!給大家說說我教孩子認字的方法,簡單有趣孩子也很喜歡!

第一,親子閱讀引導孩子認字

陪孩子看書的時候順勢引導,很多書孩子從小看到大,書裡的畫面還有情節都非常熟悉了,那我們是不是可以先從字非常少的認知類圖書開始引導,比如看到小貓的畫面可以告訴孩子圖畫下面的字寶寶和小貓是好朋友,這個字寶寶叫“貓”,是不是很有意思呢,認字不要著急,剛開始每天一兩個就足夠,還可以跟字寶寶玩捉迷藏遊戲,把圖片蓋住讓孩子猜字,還可以把字蓋住讓孩子猜藏起來的是哪個字寶寶!

第二,漢字卡片遊戲寓教於樂!

對於稍微大一點的孩子字卡或者一面文字一面圖畫的卡片是個不錯的選擇,一個卡片可以延伸出來很多漢字遊戲,比如大聲小聲遊戲,文字躲藏遊戲,等等,家長完全可以自我發揮,放開自我跟孩子成為做漢字遊戲的好朋友,寓教於樂,不亦樂乎!

第三,環境實物認字雖笨拙但效果不錯!

我們可以買古詩或者各種識字掛畫掛到牆上,自帶語音播放的更好,孩子可以自己自主學習!

第四,利用科技巧妙學習認字!

大一點的孩子點讀筆是個不錯的選擇,配上比較好的圖書,比如《四五快讀》,或者可以點讀的繪本,圖書,都是非常好的選擇!

總結:只要有耐心,多陪伴孩子,利用現有的各種條件,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我們的孩子一定不會太差!




山村小鎮的外來媳婦兒


“凡人生所需之重要習慣性格態度多半可以在六歲以前培養成功”--陶知行

剛好有句很不錯的話送給焦慮的題主:“每個孩子都是一粒種子,只是花期不同”。建議不必著急進行認字教育,應該尊重每個孩子自己的成長規律,可以鼓勵,但不要強求。多給孩子讀讀書,多陪孩子看看繪本,功夫到了,孩子認字自然就水到渠成。

提前教育不一定對孩子有益

現在社會競爭壓力增大,擔心落後的父母常常讓孩子提前搶跑,幼兒園認識幾千字,能夠自主閱讀,數學會100以內的四則運算,上一年級前過劍橋英語等級考試的KET甚至是PET的小朋友比比皆是。而且越是精英的家長,越喜歡提前對孩子進行教育。我們一直以來都對神童特別崇拜,甘羅12歲當宰相,陶哲軒13歲拿數學國際奧賽金牌,還有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的科大少年班。可是每年都有那麼多的神童牛娃,十幾二十年過去了,社會精英也並不全是這些少年成名的神童。100米賽跑,搶跑1秒都極大影響結果,馬拉松比賽就沒聽說過有誰搶跑的……

我們可以看到,這些搶跑的孩子長大之後,經常會發生三年級現象、初一現象、高中現象,總之一到重要的分水嶺,先出問題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家長從小就高強度送各種班的,還有就是一些小學化的私立幼兒園的學生。也許他們打小就達成各種家長期望的成就,但重要時期總會後勁不足,江郎才盡。這些都是沒有教育知識的家長,進行不專業的早期教育,造成拔苗助長的惡果。

優良習慣的養成更加重要

我們可以看到只要是公立的幼兒園,都不會進行任何小學知識的提前教育,也很少進行中英雙語教學。因為教育部門很清醒地看到,幼兒園小學化並沒有合理之處,還會造成惡劣的後果。私立幼兒園為什麼喜歡教這教那,還不是為了迎合焦慮的家長。

蘇聯物理學家、諾獎得主卡皮察(Kapitsa,Petr Leonidovich):在幼兒園,我學到了一生最重要的東西。包括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了錯事要表示歉意。午飯後要休息,學習要多思考,要仔細觀察大自然。從根本上說,我學到的全部東西就是這些。”

本質上,同一個漢字,在2歲的時候認識它固然不錯,在一年級才真正瞭解它,也不會太遲。等到了初、高中的時候,家長就會發現超前學習的知識所佔整個學生掌握的知識的比重十分微小。提前跑了1分鐘,甚至是10分鐘,並不能讓您的馬拉松成績從5小時提到4小時以內。

有句話說得好,普通的家長都只會教知識,會教育的父母才知道培養習慣。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看的是孩子的思維養成,學習習慣,而且不是他已經會背了多少首唐詩,會幾位數的加減乘除。

總結:3歲會認字固然不錯,6歲才認字也不必擔心。孩子的識字教育,可以鼓勵,但不必強求。每個孩子的花期不同,只要用心耕耘,自然可以靜待花開!


不是牛娃


個人認為入幼兒園前起碼要識幾個數字,幼兒園要識幾個文字,這樣小孩壓力不大,做到快人一步。但專家認為不該學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