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 世間情動,不過願與執手立黃昏,願與品茗粥尚溫

№1

快過年了,又到了吃年夜飯的時候。

不算早,昨天也開始吃起來了,見有的人家幾天前就開始吃了。

年夜飯應該是每個地方都有的習慣吧。

在家倒是沒覺得特別,不過是人齊點,菜多幾個,說些好彩頭便是了。

如果長期在外,回家過年吃年夜飯的意味就不同了。

世間情動,不過願與執手立黃昏,願與品茗粥尚溫

上個月姿色給我發助力搶車票的消息,點完我問她什麼時候回家。她說買的到的話,還是想早點回家。

是啊,盼著、盼著春節臨近,遊子們守在電腦前、手機前搶回家的車票。

拎著大包小包,踏上熟悉又陌生的土地上。隨著車漸漸駛向那個方向,眼前的景色越來越讓人心靜下來、安穩下來。

一想到,一家人熱熱鬧鬧圍坐在一起,吃著只有家裡才有的味道,心裡就甜滋滋的。

其實在意的不是吃什麼,只是在哪裡吃,和誰吃。

年夜飯,吃的是年味,是家的味道。

即使吃遍五湖四海,見過無數山珍海味,還是不及心頭的那一道家味。

當然,其中最最有儀式感的還是年三十晚上的那頓年夜飯。

無論平日裡多遠、多忙碌,都會回家吃上一頓團圓飯。

各自聊聊近況,說說開心的事情,彷彿一年的勞累和辛苦都消減了不少。

№2

《深夜食堂》說,再簡單的食物都有自己的靈魂,人生有很多味道無法複製。

記憶中的味道總是與懷舊有關。

老街有一家餛飩店,記事起就有了,裡面的泡泡餛飩是最愛。

週六不上學的時候,和奶奶一起買菜,朦朧個眼睛,起個早,只為了吃上一碗泡泡餛飩。

那時覺得很神奇。

鬆鬆散散的餛飩皮包裹著一點點,與小蔥一起漂在上面,看似將散不散。

用勺子輕輕撩起一個,鼓囊囊的皮皺下去一點點,和著湯水一同吃下去,口感相當特別。

一碗下肚,精神頭便來了,老街也醒了。

世間情動,不過願與執手立黃昏,願與品茗粥尚溫

小店支起了門面,阿婆們提著菜回來了,弄堂裡孩子不肯起床的哭鬧聲……

雖聲音高高低低、夾雜而來,與泡泡餛飩一同交匯融合,構成一種源於生活溫溫的味道。

如今的老街更老了些,泡泡餛飩還在。

還是覺得神奇。

倒不是因為它的模樣,而是經過時光的打磨,竟然還能有機會吃到記憶中的味道。

老街說是要整頓,在徵集從前的照片和故事,希望以後的她還是曾經的模樣。

№3

不過年味兒沒有以前那麼濃了。

現在很多年夜飯都去飯店吃了,不在家裡燒了,吃好就撤,省力又清爽,也有好處。不過還是覺得少了很多兒時的樂趣。

世間情動,不過願與執手立黃昏,願與品茗粥尚溫

記得以前在鄉下,還是用灶頭燒飯。

鄉下有很大的一片空地,還種著一大片家常的蔬菜,家門口還有幾盆蔥。

掌勺的“大廚們”在院子外頭,收拾著大魚大肉,一邊聊著家長裡短。

孩子們去菜地裡拔要燒的菜,一個不留心就瞎玩起來。

灶頭間早早升起了煙,裊裊炊煙,彷彿在喚晚歸的人兒。

孩子們是坐不定桌上的,一會兒躥下來看看還有什麼菜,一會兒約著去外頭晃一圈。

吃完飯,一盤瓜子、一盤水果,再聊上個把小時。

世間情動,不過願與執手立黃昏,願與品茗粥尚溫

這種時候小孩子早就不在邊上了,在院子裡圍著較大的孩子玩煙花。

長的煙花是不敢給小孩子放的,是那種拿在手裡短短的小煙花。

明明不起眼的樣子,一點上便綻放出肆意的光來。

拿在手中揮著,寫一個個字、畫一個個圓,

偌大的空地上生出微小卻足以點亮過年快樂時光的光亮來。

可惜的是,沒了灶頭,過年的氣氛也淡了不少。

如同即逝的煙花,美則美矣,徒留回憶了。

№4

有人說,愛,就是在一起,吃好多好多頓飯。

初聞,覺得不是廢話嘛,後來細細一想,粗淺的話裡倒是有很大的學問。

早飯、中飯、晚飯,一日三餐,還沒算上點心、夜宵。

從想吃什麼、決定吃什麼、買菜、做飯……

一天24小時,幾乎一大半與食物掛鉤。

而日常的記憶,最關一餐一飯。

世間情動,不過願與執手立黃昏,願與品茗粥尚溫

有人會在意志消沉時說,無人與我立黃昏,無人問我粥可溫。

曾經的我們以為驚天動地、轟轟烈烈是愛情最好的模樣,

後來越來越長大了,或者說一個人在外漂久了,惦念的只是這麼簡簡單單又溫暖有愛的日子。

無論走多遠,平常生活的一些簡單的食物,夾雜著酸甜苦辣的感情,構成了平凡生活的最有溫情的部分,溫暖我們,給我們力量。

老話說,吃飽了,才有力氣去做更多的事情。

是啊,吃得暖心又暖胃了,才有動力去追求更好的未來。

願與執手立黃昏,願與品茗粥尚溫。

願有人與你執手,也得以品茗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