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孫權勸曹操稱帝的目的是什麼?

孤獨的始皇


孫權之所以勸曹操稱帝,主要目的是為了讓曹操背上亂臣賊子的罵名。實際上在孫劉曹三人中,曹操和劉備都有稱帝的條件,只有孫權沒有稱帝的條件。不管孫權是否稱帝,孫權都是板上釘釘的亂臣賊子。因此孫權為了改變自己不利的輿論處境,最好的辦法就是勸曹操和劉備稱帝,曹操和劉備都稱了帝,孫權名不正言不順的困境也就解決了。

我們來看一下曹操和劉備稱帝有哪些優勢,就能明白孫權為何一定要讓曹操稱帝了。曹操控制漢獻帝已經數十年,漢朝的大臣都是曹操的家臣,在這種條件下,曹操只需要讓漢獻帝把皇位禪讓給自己,就能夠順順利利的掌握皇位。

劉備是漢朝的宗親,雖然劉備和漢獻帝的血緣關係已經比較遠,但是劉備畢竟是劉邦的後代。劉備只需要藉口漢獻帝被控制,或者公開宣佈漢獻帝被殺,就能夠順理成章的繼承皇位。而孫權本身就是一個反賊,他沒有像劉備和曹操一樣的條件,只要曹操和劉備不稱帝,孫權就不能改變反賊的身份。

從孫權勸說曹操稱帝的時間來看,孫權勸說曹操稱帝,還跟劉備即將發動的伐吳戰爭有關係。劉備準備發動伐吳戰爭的時候,蜀漢的很多大臣都不支持伐吳,他們認為曹操(曹丕)才是國賊,應該去討伐曹操。

假如曹操在這個關鍵時刻稱帝,那麼劉備就可能會去討伐曹操,孫權就不需要擔心劉備來進攻自己。當然孫權的這個如意算盤顯然是打空了,曹丕稱帝之後,劉備仍然發動了伐吳戰爭,並沒有理會曹丕稱帝的問題。(劉備更關心的問題是自己能不能稱帝)

當然孫權勸說曹操稱帝,也可能存在討好曹操的嫌疑。在孫權勸說曹操稱帝的時候,劉備的伐吳大軍已經開始動員,孫權為了自身的安全,必須要討好曹操。而曹操晚年的所作所為,幾乎都是為了稱帝做打算,孫權勸說曹操稱帝,很有可能是為了拍曹操的馬屁。

畢竟曹操長時間不願意稱帝,主要原因就是孫權和劉備的威脅,一旦孫權支持曹操稱帝,曹操稱帝的條件就會比較成熟。其實如果曹操真的答應稱帝,劉備也沒有什麼辦法,孫權也會乖乖稱臣,只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多年,早就沒有了稱帝的打算。

當曹操看到孫權的勸進表的時候,笑著對周圍的人說:“孫權這小子是把我放到火堆上烤呀!”孫權是否想把曹操放在火災上烤我們不得而知,但是稱帝對於曹操來說的確沒有多少用途。曹操不稱帝是不想揹負罵名,不想把劉備的戰火引到曹魏領土上來,然而曹操沒有稱帝仍然被罵做漢賊,曹丕稱帝之後,劉備的戰火也沒有燒到曹魏領土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