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西安的羊肉泡饃很難走出陝西嗎?為什麼?

苦行的攝影師


陝西的小吃很多,可以用玲琅滿目來形容,有時候來到西安,都不知道從何選擇了,不過,陝西的小吃大多以麵食為主,而且為主食,是可以當正餐實用的,羊肉泡饃就是其中之一,其在當地人心中的地位,並不是至高無上的,也許還沒有肉夾饃涼皮更有名氣。

為什麼羊肉泡饃離開了陝西就有些舉步維艱了呢?其實原因多樣,最重要的是飲食習慣問題,北方還好一些,有很多地方以麵食為主,但是即便是這樣,泡出來的饃又能有多大的接受度的,而南方又以米為主,饃的市場比較小。

除了飲食習慣,還有就是價位的問題,羊肉泡饃的價格可以是一個人甚至是兩個人吃一頓飯的價格,而且主食偏多,吃的太撐了。在其餘一些省份,也有自己的招牌小吃,早餐的菜品習慣於自己的特色,例如雲南的米線,四川的麵條,貴州米粉,安徽的板面,羊肉泡饃的替代性太強,而且又不是非吃不可。羊肉泡饃是偏向於正餐的一種形式,然而又比不過正餐所以它處的位置很尷尬。

一碗羊肉泡饃,一份甜蒜,一瓶冰峰飲料,並不是很多人的習慣,也許只有本地人才有的美食記憶吧。







春城才子


我西安人,好不誇張的說,地地道道本地人,我剛上大學,我宿舍一個湖南,一個廣東的,讓我帶他們去吃當地特色小吃,我帶他們去吃泡饃,要了兩個饃,這倆哥們,一看那碗真心嚇住了,不知道怎麼吃,拿住筷子把上面幾片肉吃完了,我則興高采烈大快朵頤吃完了。

看了他倆表情,由於剛開始不熟悉,不好多問,他們也不好多說,就不了了之了,隨後帶他們吃了酸菜炒米。總算讓他們滿意了,後面的涼皮,鏡糕,桂花糕,各種小吃都特別滿意。時間推移,我們研究生畢業了,臨走一個去了上海一個去了雲南,聚會時候我問了他倆。



當時泡饃的感受,他們說:沒見過那樣吃飯的,受不了那股味。這麼多年過去了,想起來也頗有意思。我還待在這裡,還深深愛著這口,每次吃泡饃都會想起我這兩個哥們。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要要求每個人都喜歡你家鄉的飲食文化。畢竟他們沒有在這裡生長,也只是這個城市的一個過客。


商丘身邊事兒


吃過西安的肉夾饃後,覺得味道不錯,可能是運氣好遇到了正宗的。肉肥而不膩,調的味道也不錯,饃的表皮烤的很香脆,熱乎乎的吃下去真是享受。

後來知道了西安還有羊肉泡饃,滿懷欣喜的吃過一次羊肉泡饃之後,避而遠之。

羊湯很清淡很清淡,裡面的肉只有零星的幾片。單純的饃泡湯味道並不怎樣,吃幾口就吃不下去了。

那麼正面來回答這個問題,西安的羊肉泡饃很難走出陝西?

第一、畢竟地方小吃,很大程度上它的口味以及食用方式是當地人的習慣,走到別的地方有可能並不適用。

第二、味道,不能讓味蕾和胃接受的食物,怎能讓消費者買單。有噱頭但是味道不好的食物,只是一次性消費,而且會降低消費者對這種食物整體的影響和期待值。

第三、性價比,羊肉泡饃在外面都賣的挺貴,而且肉的分量並不多。消費者喜歡性價比高的消費,羊肉泡饃的分量和價格如果讓人覺得不值,銷量很難上去。

有種說法是:嫌貴的人買個饃都嫌貴。但也不排除,確實有性價比的原因讓人覺得不值。

如果羊肉泡饃走中高端路線,保持現有價格,努力在食材、口味和營養度上面下功夫,注重品質和味道,同時打造舒適的環境。肯定會很受喜歡健康生活和養生人士歡迎,並且通過這種方式打開新的市場、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


思琪說情感


西安只能叫肉湯煮饃,平涼才是牛羊肉泡

秦玉龍/文

甘肅平涼與陝甘寧三省接壤,距離西安300公里,距離陝西長武100多公里。

說起來,平涼的羊肉泡,與陝西西安羊肉泡有著頗深的歷史淵源。因為在甘肅平涼、蘭州、慶陽開羊肉泡饃館的回民,祖上都是陝西人。所以,平涼羊肉泡是跟隨陝西回民一起落戶隴東的,包括慶陽羊肉泡也一樣,是150年前來到甘肅的。

平涼的清湯羊肉泡,陝西人叫水盆。

說起羊肉泡來,人們首先想到的是西安的羊肉泡。在西安人的眼中,羊肉泡饃那是陝西的風味美食,特別是以西安製作的羊肉泡最享盛名。但在平涼人看來,西安泡饃只是肉湯煮饃,肉不過三片,還好意思叫牛羊肉泡饃?再看平涼羊肉泡,一碗鮮湯半碗肉塊,一般標準計量為四兩肉,加上粉條,飯量小的人,不用泡饃,光吃肉和粉條,也不一定能吃完,實惠的讓人感動!

“咥(dié)”,平涼方言,描述的是一種吃的方式。把這個字拆開來看,大抵可以理解為——吃到極致方為“咥”。《廣雅·釋沽》曰:“咥,齧也。”就是要痛快地吃、敞開肚皮來吃。

平涼人的一天,常是以一碗暖和飽肚的羊肉泡開始的。嚴格地說,羊肉泡應該稱為“牛羊肉泡饃”,一鍋湯裡,牛羊肉均有。製作起來更是細微處見真章,講究的是湯清、肉嫩、好看。雖然西安牛羊肉泡饃盛名遠播,但吃過平涼牛羊肉泡饃的陝西人,都會豎起大拇指點贊:西安的只能叫泡饃,平涼才是實至名歸的羊肉泡!



秦玉龍


我甘肅隴東人,方言和西安很近,飲食文化都差不多,都屬於古秦地吧。20歲之前在家鄉讀書,然後在湖北上學,又到廣東上班5年,現在又回到西安上班。從北到南可以說每個地方飲食有很多體驗。西安的羊肉泡饃和我家鄉的就不一樣,我家鄉泡的饃是千層(沒經過發酵)餅切條(約1cm寬5cm長),這種餅不容易被泡爛,湯餅分離,而且必須要湯多餅少,主要是喝湯為主,以品嚐羊肉的鮮美。西安的羊肉泡饃用的饃是跟白吉饃很像切丁(1cm左右方塊),這種饃做法需要發酵跟饅頭一樣很酥,這樣會使羊湯很快泡進饃裡,吃起來會覺得湯水不分,加之西安的做法是饃很多,導致最後呈現在食客面前的賣相不好看,由於饃大量的吸收湯水導致吃起來有種吃粥的感覺,給人的口感不是很好,品嚐不到羊肉的鮮香。如果是南方人的話,湯就是湯,需要分開的,例如武漢熱乾麵完全就是幹撈的麵條拌芝麻醬,例如廣東人煲湯需要保留湯的鮮。去大城市多會發現有很多的麵館,比如味千拉麵,重慶牛肉麵,襄陽牛肉麵,蘭州拉麵,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湯多面少,湯清而不渾,所以西安羊肉泡饃以現在的做法只能符合當地人口味的食品,不能走向全國的。


奔跑的土豆25


西安羊肉泡饃產生於北宋初期,最早是人們燉煮過羊肉後,把饃掰碎,然後澆上煮過羊肉的湯汁,覺得吃起來鹹香可口,又比較耐飢,就慢慢發展成羊肉泡饃。

如今,這個小吃在陝西差不多已有上千年曆史了,不容易走出陝西的原因,其實顯而易見,總結起來,主要有這麼幾個。



其一,羊肉泡饃地域特色太強,並且口味重,偏鹹香,只適合本地人吃。

一個地方的小吃都是在漫長曆史中形成的,也都是為本地人的生活服務的。經過本地人不斷改進和完善,在口味上已經跟當地人的飲食習慣形成默契,讓外地吃起來,一下子不容易那麼接受。就如同桂林米粉在西安開店,當地人去吃的不多,難以在西安形成氣候,並發展起來。

並且,羊肉泡饃裡邊各種調料放得多,口味較重,北方人或許能接受,但對以清淡為主的南方人來說,很難接受。



其二,裝羊肉泡饃的碗大,一大碗泡饃太實在,並且裡邊沒有菜,人吃完後消化慢,胃長時間處在飽脹狀態。

過去,陝西人是為了省出時間多幹些活,吃飯時才拿大老碗來吃,吃一碗能長時間不餓,所以,這種吃法就一直流傳下來。

羊肉泡饃的肉是滷肉,用的饃是死麵饃,是用沸騰的羊肉湯煮熟而食用的,裡邊也基本沒什麼蔬菜,吃了這些東西不太容易消化。並且,羊肉泡饃的顏色看著也不是太好,對外地人來說,看到這個小吃容易影響食慾。



其三,羊肉泡饃做法複雜,並且每個步驟都必須做好,否則,會影響整體口味。另外,做出好味道,還跟本地方的水質,氣候有關。

這個大家都能想通,把北方的特色小吃拿到南方去做,即使做得再好,還是跟原地的在口味上有差別。這是不同地方的自然環境所造成的,不可改變。除非根據當地人的飲食習慣進行改良,但會喪失它本來的味道。


鴻鵠迎罡


西安牛羊肉泡饃一直不能走出西安我個人以為主要是有以下幾點。

一:口味。西安牛羊肉泡饃作為陝西關中一代的美食流傳上千年,作為陝西地方名吃它可以說是陝西人民離鄉的思念和回家的藉口。湯濃肉香是每一個陝西人的最愛。一碗泡饃,一盤糖蒜,飯後一碗原湯。對於陝西人簡直是神級享受。

二:分量。一般陝西人吃泡饃標配都是兩個餅,一碗飯連湯帶饃下來最少也有六道八兩,外地人尤其是南方人根本吃不了。而且西安的牛羊肉泡饃在製作後不能分不能攪,都是一人份。否則味道就不正宗也不好吃了。

三:吃法。西安的牛羊肉泡饃可以說是食客與廚師共同完成的一道美食。食客饃掰的大小直接決定了味道。正宗泡饃館裡廚師也會根據食客饃掰的大小以及食客對泡饃的要求來烹飪。一般有水圍城,口湯,幹板(音譯)。另外對明油的多少也有要求。外地遊客沒有在西安生活個五六年以上根本不能理解泡饃的真諦。

以上是我個人對西安牛羊肉泡饃的理解和認知。但是這樣的美食到了外地以後會因為原材料的不同,水土的原因,以及食客對於我們陝西泡饃的認知不同而不能夠感受西安泡饃的真正美味。


你不管139


羊肉泡饃很難走出陝西,其實正是陝西小吃成熟的標誌。

一般來說,一種小吃的地域性越強,越是難以離開當地,走向全國。相反,如果一種小吃沒什麼特色的話,反而更容易被大家所接受。典型的就是沙縣小吃:清湯餛飩、各種能保證人們吃飽的蓋飯,還有湯。所以自從有了沙縣小吃,就很容易在很短的時間裡複製到全國。

另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是烤香腸、臭豆腐,這類食物由於保質期長,成本較低,而且經過高溫烹調以後也吃不出問題,所以才能在很短的時間裡走向全國。所以真的是我們選擇了我們能吃什麼嗎?其實不是的,真正能夠風靡全國,到處都在賣的小吃,其實是商販們共同的選擇。

說回羊肉泡饃吧。

羊肉泡饃在上個世紀30年代這個全國小吃開始氾濫的大時代就已經開始成型並且已經有了相當的知名度。所以在建國後,由於北京的小吃實在太難吃,boss通過批示一次性在北京成立了許多具有地方特色的飯店,其中就有老西安飯莊這個以羊肉泡饃為主的小吃。而在當時成立的餐廳基本上都入選了國宴,所以基本好多友人,比如那個年代人們熟悉的西哈努克親王,也一定是吃過的。

當大家也不要認為國外的boss們會像我這種老陝一樣,抱著一個海碗吸吸溜溜的吃,其實羊肉泡饃通常是作為一道主食,在國宴這種高級別的場合,最後上一小碗而已,但其實能守住最後一道關口,具有中國特色小吃,還真不多,讓川普去啃熱乾麵,怎麼都會覺得怪怪的。

然而,羊肉泡饃這種小吃由於只是一份純主食,對於今天飲食要求多元化的人們來說,看起來是比較單一,但像我和揚揚爹這樣的,一般倆人吃一頓泡饃,通常還需要搭配半斤臘牛肉、兩個涼菜再來點啤酒什麼的,根本不單調,認真吃一頓飯本身就是對生活最大的尊重。

但是,就我所能夠目測的範圍來講,在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由於大家壓力大,工作頻率快,大家吃飯都以外賣為主。傳統的外賣又顯得特別油膩,羊肉泡饃這種清秀脫俗,至少沒那麼油膩,還有羊肉湯(順便提一句,羊肉泡饃的湯底和羊湯的不同,羊肉泡饃的湯底一定是清亮的),其實是很多人的選擇。至少我在北京住過的幾個地區,都會有羊肉泡饃的外賣,而且即便是不做打折活動,生意也相當不錯——這對於競爭激烈的餐飲業來說,這就是最核心的競爭力。

至於有些人說什麼羊肉泡饃價格高啊,一碗裡都是饃沒幾片肉啊什麼的,我的建議是如果兜裡沒錢就不要瞎BB了,一個東西貴不貴是特別主觀的事,想便宜的人,吃煎餅都覺得貴。武漢熱乾麵便宜,也沒走出武漢啊,走出去的熱乾麵你看武漢人本地人吃不吃。

所以話其實就“撂這了”,羊肉泡饃走出陝西成為全國人民人人都愛吃的小吃,這個基本不可能。但是羊肉泡饃在一線城市裡能夠站穩腳跟,肯定不成問題。至於有些吃不起的人說它沒性價比,沒人逼他們吃的,愛吃不吃。


酒騎風


我就是做這一行的,其實我覺得羊肉泡走不出陝西,有以下幾個原因。

羊肉泡在關中一帶比較受歡迎,因為關中人比較喜歡麵食,也比較喜歡吃羊肉,再一個就是口味比較重一點,羊肉泡用的餅大多數都是死麵餅,耐煮,煮出來比較筋道,羊肉羊骨涼水拔出血水,汆水後,用篦子把肉整個壓入水中,十來種香料裝包入沸水,二十分鐘撈出,大火40分鐘,小火三個小時就足夠了,有些人愛賣弄玄虛,說熬一晚上,一晚上的話早上來只有撈肉渣子了,煮饃的時候原湯加水,下配好的饃,粉絲,木耳,羊肉,水開撇去浮沫,加入羊油練成的明油。

其實最大的原因就是泡饃油比較大,南北方飲食差異,很多人吃不慣這樣的食物,再一個就是製作過程比較繁瑣,即使當地廚子到外地做泡饃,也會根據當地人口味稍加改變,所以就變得不正宗了。

油大,不好消化,製作過程繁瑣,這就是最主要原因,但是當你一旦喜歡上這種美食,那就一陣不吃就想的慌!!





DL丁磊


走不出省內的何止是羊肉泡饃!河南的羊肉燴麵 新疆的拉條子 山西刀削麵 湖北幹拌麵 四川擔擔麵 等地方小吃也是一樣!只有蘭州拉麵和雲南米線還勉強在全國各地可以勉強支撐~ 現在人們吃東西口味太繁雜 新鮮美食層出不窮 可選擇性也越來越大 !而且隨著時間推移食客的年齡結構也也越來越低 越來越挑剔 選擇也越來越時尚 羊肉泡饃的食客在陝西也只是在關中受歡迎 陝南陝北也不太認 因為地方特色太明顯了 陝西羊肉泡饃源自於西安市回民坊上 消費的主力也基本是西安市民和周圍縣市!如果你不是西安原駐市民很難接受 粘糊糊 稠糊糊的這種近似於煮和燴的做法 再加上有些人對牛羊肉接受程度不高 所以消費人群受到限制 即使在西安本地 消費主力也是男人為主 中老年為主(35以上)而且泡饃以回民(清真)為相對正宗 從業者大多是穆斯林為主 關中回民又不愛出家門做生意 因為字號等原因 出了家門口當然就沒有那麼大的知名度和關注度 綜上所述這些都是制約羊肉泡饃走出省門的障礙和瓶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