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時為什麼會富一批人?

明樹樹ing


危機(風險)<>機遇(機會)既對立又相輔相成,當危機達到了一個極致時也預示著機會將要來臨,就像當年美國的兩房(次貸)危機有些人因為陷入房貸陷阱急於還貸或害怕而以極低的價格把自已的房子賣掉造成大虧,而手中有閒餘資金又具有超前眼光和善於把握機會的人則選擇了在危機之時以極低價格買入房產,那麼當後面兩房危機解除,房地產轉暖的時候就有了有人大哭(大虧和後悔)有人大笑(大賺)的不同結果,又如股市大跌跌到了極限(也算風險、危機吧)時有人就會因害怕或受不了折磨神經崩潰割肉離場,而有人則在此時選擇抄底買入等待股市轉暖行情的到來,這又是一種大虧和大賺的結果,以上這二種轉換就是財富的轉換,也就是常說的財富重分配,那麼根據每個人的眼光和把握機會能力的不同自然就會造就一批賺了錢的富人和一批虧了錢的窮人,據說中央新的財政、金融政策將會帶來一次(可能是中國繼人口和土地改革。。。之後的又一次紅利)所謂的金融紅利,是和金融行業有關還是和股市或新的土地改革有關呢就不得而知了(還在思考中),所以不建議老百姓入股市風險太大,因為普通散戶股市知識的欠缺以及心態不穩和毅力不夠等因素恐怕這個錢不是散戶可以賺的,搞不好反而又掉入一個巨坑。。。謝謝!


礦泉水163550980


每一次金融危機,都是一次財富轉移的過程!

歷史上其實有8次較大的金融危機,有的人會在金融危機裡面財產縮水,也有一部分人,會在金融危機中財富暴漲!為什麼會發生金融危機,為什麼有的人會在金融危機財富縮水,而有的人會財富暴漲呢?帶著這些問題,我給大家一一解答:

1:2007年3月,美國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公司新世界金融公司因無力償還84億美元的債務瀕臨破產,當日美國第三大股指君暴跌2%左右,之後30餘家次級抵押貸款公司被迫停業,演變成了刺激抵押貸款的系統性危機,但此時還沒有對金融體系造成較大的衝擊,人們也沒有足夠重視,美國方面也沒有采取相應的措施,最後導致美國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公司旗下的兩支對沖基金出現鉅額次級抵押貸款投資虧損而申請破產,人們依然不相信這是金融危機的導火索,此時的美聯儲出手相救,不過已經是強弩之末,隨後蔓延到股票市場。

2:2007年7月已經從美國影響到了德國、法國、日本等金融機構,次貸危機開始席捲全球,不過此時還沒有到引發金融中心的階段,到了2008年5月,次貸危機持續惡化,影響到了房地產市場,2008年9月15日名美國雷曼兄弟申請破產,這是一家全球性的投資銀行,這家158年曆史的老牌投資銀行轟然倒下,影響到了全球投資者的信心,隨後,美國五大投資銀行,有三家就“消失”了。2008年9月28日,布什宣佈7000億美元救市計劃,才慢慢開始恢復元氣。

3:最後,可以總結,金融危機發生的直接原因就是美國實施的低利率房產政策,助長了房地產泡沫,最後導致金融體系的崩盤。

4:而具有遠見的投資者,在當時已經提前將資產轉移,做其他投資,那麼就能夠低於這次金融危機,別人資產在縮水的時候,就相當於你財富升值了。


蔣昊說經濟


在上世紀初,發生金融危機時,當時美國政府不會去插手干預經濟,需要經濟自我修復,需要信心作為支撐。所以,當時發生金融危機,幾乎不會有贏家。就像1930年,美國發生經濟危機,羅斯福總統只能坐在爐子旁邊講話,通過他釋放出來對美國經濟的信心,讓美國人民對未來恢復產生希望,逐步讓美國經濟走出危機。

而後來,由於政府開始頻繁干預市場波動了,才會造成一批人因金融危機而致富。不過每一次金融危機,也都是財富轉移的過程。拿2008年美國發生的金融危機來說,很多中低收入群體因拖欠銀行房貸,房子被銀行拍賣,而趕到了馬路這上去了。這場危機使很多美國老百姓成了赤貧。

但另一個是華爾街的從業人員們卻不同,美聯儲為了就對金融體系發生的危機,於是搞了量化寬鬆政策,結果釋放出來的大量流動性,不是流向美國股市避禍,就是流向世界各新興經濟體。結果導致了道瓊斯指數從6400點,漲到了26400點。於是美國股市開啟了十年大牛市,華爾街的精英們卻賺得盆滿缽滿。

此外,由於美國發生了金融危機,影響到全球經濟,於是中國經濟快速下滑。中國政府當時為了應對這場危機,也宣佈了4萬億基建投資計劃,以及10萬億信貸投資,其本意是通過基建投資+房地產投資來拉動經濟持續復甦,但帶來的是開發商、炒房者、地方政府、搞基建項目的都發了財。否則,開發商哪來的牛氣沖天?像王健林一個小目標就是一個億。而國內的房地產泡沫卻一發不可收拾。

當然,金融危機來臨之時,也有一些人炒在了資本市場的底部。比如像巴菲特、索羅斯等大鱷,他們就樂見經濟危機的爆發,因為在他們看來,危機,危機,有危才有機,所有的風險是漲出來的,所有的機會是跌出來的。要想發大財,就要遇到大的危機。

記得英國的著名投資家,約翰·鄧普頓爵士曾經總結過他成功投資經歷就是一句話:“在歷史低點買入;在情緒最為悲觀的時候。”不過,這樣在金融危機來臨時,敢於直面危機,把危當成機的人畢竟還是少數。也都算是投資大師,普通人是沒有這樣的魄力的。

如果金融危機來臨,在覆巢之下真有一批人致富嗎?實際上,我們把金融危機能夠致富的人分成二批:一批緊跟政策調控之手的群體,因為金融危機來了,各國政府都會採取應對措施,你只要跟著政府調控方向就能發財,比如中國的開發商。

另一批是,專門等待金融危機的發生,因為金融危機來了,投資什麼領域都是超極便宜的,此時若敢於逢低吸納,待到經濟復甦之時,你的財富就會暴漲。像索羅斯、巴菲特等投資巨鱷,若是沒有重大金融危機,他們還不可能賺取大財富呢。


不執著財經



第一個問題,金融危機過程中造就一批富人。

金融危機說到底就是現金和流動性危機。金融危機主要原因是經濟處於過熱階段,人們都很瘋狂,大規模舉債消費。一旦,經濟遇到問題,就會出現資金鍊斷裂和現金流動性危機。到時候會出現大量拋售股票的情況,以及還會引發擠兌風潮,從而擊垮股市和銀行。股票變的一文不值,銀行倒閉。2008年的次貸危機算是一次小的金融危機。


這個時候錢就特別值錢,資產變得特別不值錢。誰手中有錢,誰就可以發大財。他可以利用手中的錢大規模的收購那些降價的優質資產。等到危機過去,經濟重新復甦後,這些便宜的優質資產就會大幅度漲價,這個人的財富將會十倍幾十倍的上漲。這麼一批人就成了名副其實的億萬富翁。


在這方面,李嘉誠是最成功的例子。七十年代香港金融危機,香港的港口、房產和大宗商品等資產大幅度貶值降價,而早在金融危機之前,李嘉誠就準備了充足的現金。等經濟危機的時候他就橫掃這些資產,變成了亞洲首富。巴菲特也是靠股災起家的。


第二個問題,危機之後會造就一批富人。

金融危機出現之後,國家為了改善經濟危機,會出面干預,比如採取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釋放大量的流動性和現金;比如大規模修建基礎設施和水利工程,從而創造很多暴富的機會,一些人如果能夠抓住這些機會,就會成為富人發大財。


財金社


危機,危機,有危才有機,所有的風險都是漲出來的,所有的機會都是跌出來的,從古至今賺錢要靠大跌,賺大錢要考暴跌,但是想要踏上一個大級別的財富等級就需要的是一場危機,一場金融風暴了!


其實機會一直是給予有膽識,有準備的人提供的,往往金融危機是給予這批人一次彎道超車的機會!就好比股市進入了大級別熊市的時候,大部分的人選擇的是“裝死”和恐懼,但是有勇有謀的人選擇的是抄底和堅持。於是08年的金融海嘯誕生了一批又一批的富豪,12年的大級別熊市出現了一堆又一堆財富升值的新富人!!


又比如今天牛冠全球的美股在上個世紀70年代也遇到過,在最絕望的時候,1979有一期的《商業週刊》甚至問道:“股票死了嗎?”。然而,就在這之後不久,美股就開啟了一波持續8年多的牛市。“低點買入;在情緒最為悲觀的時候。”這是約翰·鄧普頓爵士在總結了他成功投資經歷後給投資者的忠告!


所以大級別的機會一定是在大級別的危機中誕生的,往往只有在所謂的危險之中才會誕生所謂的機會!就好比巴菲特所說的那樣“做優秀的投資者並不需要高智商”,只須擁有“不輕易從眾的能力”。在別人貪婪時要保持警惕,而在別人警惕時就要貪婪。記住,沒有風險,才是最大的風險!!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謝謝您們的支持!


琅琊榜首張大仙


社會財富不會蒸發,只會轉移。

每一次交易中,總會有人賺到錢,有人虧錢,這取決於你的投資決策和投資時間。在市場最低谷的時候,如股市,別人都忍受不了波動和超跌,割肉離場。那麼你在此時買進優質的股票(股票的下跌有市場普跌帶來的效應,也有公司問題引起的,要注意是不是被錯殺的股票),在危機中大幅下跌的公司。毫無疑問,有漲就有跌,在市場回暖時,低點操作的就賺的盆缽滿了。當然在利率不斷降低時,央行就買進大量的債券,推高國家的資產價格,贏的人就是在這之前買進資產的人。

當然這些都是官方的話,用到實際的數據表明,在危機來臨之時,與利好消息關係緊密的金融人士在交易上更為的頻繁。例如在17年底的各種政府紓困企業名單,最先接觸到這些信息的肯定是最先受益的。特別是上市公司老總在一些時機中大量減持個人股份,改善生活是一方面,不得不說也是不看好未來的預期發展。

例如索羅斯在泰國泰銖的做空中,首先接入政府的大量的泰銖,在市場拋售,引起泰銖的下跌及其他持有人恐慌賣出,再等到泰銖價格達到預期時買進,就賺到了大筆套利的錢。這中間就是美國政府賺到了錢,索羅斯賺到了錢,中間買入價高賣出價低的虧了錢。

因此,有人虧錢時,肯定有賺到錢的。況且虧錢的人都會到處倒苦水,但是賺錢的不會。


有財的紋姐姐


因為每一次的金融危機都屬於絕大部分行業的洗牌週期,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國內明顯洗牌的除了一部分的房地產之外還有能源方面的一些行業,以及一些娛樂傳媒行業包括自媒體最後的出現也同樣富裕了一批人。

很多人都覺得10年一次的金融危機是一個週期性的現象,08年之後18年和19年全球性的金融形勢確實不容樂觀,加上今年美股的徹底走熊金融行業,互聯網行業的率先裁員潮都已經開始,如果後邊情形越加的嚴峻那麼製造業和服務業同樣難逃洗牌的命運。



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是從2008年之後開始突飛猛進的,進入了一個漫長的十年黃金週期吸納了絕大部分的社會財富。以當前絕大部分投資者所熟知的股票領域,金融危機最明顯的標誌就是股票,08年A股市場1664應該是很多人所熟知的一個數字,其他的一系列個股更是慘不忍睹。


但機遇與風險並存08年之後漫長的發展週期能夠抓住那一波機遇的人,不管是房地產還是股票即使做不到財富自由也能率先一步邁入中產階級。所以說能夠抓住金融危機中少有的機遇,在此後的很長一個週期之內回報率都會相當的可觀,可惜我們絕大多數的普通投資者所能夠抓住或者發現機遇機會已經很少了,即使有時候發現參與門檻之高也令我們望而卻步。


晴天閱


什麼叫危機,不就是危與機的結合體嗎?

不錯,危機來臨時,絕大多數人都是受損的,甚至是徹底破產、失業的,就算有些資產,也會嚴重貶值,失去原有的價值。但是,在危險的背後,也必定有人從中得益。譬如先人一步將黃金等資產儲藏起來的,超低價收購一些古董、書畫的,購買廉價房產的,等等。一旦危機過去,所收藏和儲藏的這些資產,就會價值快速上升,使他們獲得大量的收益。

同時,一些習慣發國難財、災害財、危機財的人,也會乘機給一些破了產的人、沒有辦法過日子的人等發放高利貸等,使這些人受盡他們的折磨,需要付出多少倍代價才能還清這些債務。

不僅如此,還有一些善於把握機會的人,在危機到來時,創辦一些新的企業,讓員工來上班,且工資很低。待危機過後,他們的企業會迅速發展,最後在為一個個的大企業,幫他們實現財富快速積累。

等等。這既是能力的體現,也是眼界的體現,更是人性的暴露。


譚浩俊


如果說投資的機遇性,最大的機遇在什麼時候?就是在金融危機發生時間以及之後,存在的機會太大了。更多的讀者認為,金融危機是傷害經濟發展的存在,企業倒閉、失業率升高、蕭條經濟,都是不好的現象,在這種背景下還會有著機遇?是的,甚至還會富一批人。

一、金融危機發生的過程中,只要能夠躲避,“遍地都是黃金”。

金融危機從優勝略汰的角度講,只是將落後產能進行了淘汰,甚至發展為經濟危機,加速落後產能的淘汰狀態。不過,在危機的面前,就連優質的企業也會受到影響,甚至影響面積是全面的。在金融危機面前,各類資產的價格都會呈現下跌,不管是房產價格、股票價格還是資源價格,因為市場資金流動性降低,甚至枯竭,沒有了更優質的流動性,往往泡沫也會被刺破,房價、股價、資源價格也就會隨之下跌。

價格下跌,越低也就越具有投資的價值屬性。只要說能夠躲避了金融危機,那麼之後的低價格對於投資者而言就是“遍地黃金”。

二、金融危機之後,能夠富一批人。

金融危機之中,各行各業往往是蕭條之態。那麼,在蕭條的經濟背景下,就有更為積極的財政政策、寬鬆的貨幣政策出臺的需求,經濟又是曲折向上的,所以危機之後必然迎來轉機。從經濟發展的角度講,刺激經濟才能夠走出金融危機,而首當其衝的方案就是打開“印鈔機”,增加市場流動性。既然有了應對之策,那麼市場也將會逐漸的恢復,走出蕭條,實現復甦。那麼,在這種積極向好的背景下,房產價格、股票價格、商品價格也將會出現漲價情況。而同期持有房產、股票、商品的投資者就能夠更好的實現盈利。而做對選擇的,就能夠致富。


厚金說


工業革命之後發生過十次金融危機:1.1637年的荷蘭鬱金香狂熱,導致崩盤。2. 1720年英國倫敦的南海公司擊鼓傳花導致了巨大金融泡沫。3.1837年由於美金和黃金等貴金屬捆綁,民眾在金融恐慌時,要求大量的兌換貴金屬,貴金屬缺乏引起恐慌。4. 1907年各大交易所狂跌,導致社會大宗貨物下跌,導致銀行危機。5.1929年的黑色星期四紐約交易所暴跌,導致小麥亂地裡,間接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幕。6.1948年戰後的美國戰後重建危機。7.七十年代“石油危機”。8.八十年代債務危機。9.一九八七年金融地震。10.1997年 一夕之間亞洲告急。11.2008年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

每次金融危機都產生大量的富豪,造福一批人。道理很簡單,就是危機,危機,危險和機遇並存。大多數人在危機之下失敗,消失在茫茫的歷史長河裡。只有少數人會利用危機反而成就了令世人矚目的事業。

一,房地產致富的李嘉誠

眾所周知,李嘉誠先生喜歡穩定而持久的生意,厭惡風險。所以他總是在風險有苗頭,有跡象的時候逃離風險。

七十年代的金融危機導致香港的房地產和大宗商品,港口價值大幅度跌落。李嘉誠早在金融危機之前就把所有的資產全部換成了現金。趁所有的實體產業低價之際,很多人支撐不了的時候,大幅掃貨,購買樓宇,港口等資產。經濟恢復正常,繼續強勁發展的時候,李嘉誠成了亞洲首富。

二,股災致富的巴菲特

同樣的案例發生在價值投資的巴菲特身上,他總是在股災的時候買入。頂峰的時候賣出。成就了他世界首富的地位。

總結:道理其實很簡單,但是一般人就是做不到。市場狂熱的時候跟著狂熱,一旦暴跌,跟著暴跌。市場開啟的時候,意識不到(或者意識到已經沒錢了),等到狂熱的時候剛參與進去就虧損。韭菜就是這樣被割的。要想在危機中致富,膽識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