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昔日廢棄的舊校舍 今天幸福養老院

“養老難”是近幾年陝西省政協極為關注的問題, 近幾年全省兩會上關於養老問題的提案都多達十餘條。臺盟陝西省委員會在省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提案中指出,土地和房屋問題困擾,是我省養老服務業發展停滯的最大因素。

而在延安市寶塔區麻洞川鄉趙臺村,利用廢棄多年的村辦小學校舍,創辦了“自助式養老院”,打破了政府大包大攬的養老模式,不完全由政府承辦,也不完全由村民自己負擔。為解決農村老人養老問題提供了一條可行性思路。

趙臺村共有4個自然村,村民居住分散,村裡年輕人大多數出門務工,家中常住的全是老弱病殘的老年人,多數患有各種疾病,得不到他人的幫助和照料的孤寡老人。

2013年7月份連續強降雨導致14戶房屋倒塌,66戶嚴重損毀,87戶不同程度受損。 2013年11月,趙臺村在包村扶貧幹部的幫助下,利用廢棄的村辦舊學校窯洞,正式建起了一處“自助式養老院”。村裡16戶28位最困難的留守老人成為首批住戶。這種老人們集體居住,在相對獨立生活的基礎上,互相幫助,相互照料的養老方式,很快贏得村裡多數老人的歡迎,也得到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

前不久,由泰康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捐助新建的10孔窯洞基本裝修完工,但前來詢問申請的村民已超過30多人。

讓誰住?不讓誰不住?這下可難壞了兩個老村官。

昔日廢棄的舊校舍 今天幸福養老院

8月21日上午,幸福院裡部分留守老人在集體灶臺前合影,目前住有16戶25人。

按照目前的模式,在養老院居住的老年人每戶可分配到一孔窯洞,入住村民沒有產權,也不掏一分錢房租,水電費全免,連做飯用的燃氣不用花錢,所以村民們把這裡叫做“幸福院”。如果居住的老人去世後,所住窯洞由村上收回,給候等的其他老人住。

昔日廢棄的舊校舍 今天幸福養老院

入住幸福院的老人並非孤寡傷殘,每位老人都是兒孫滿堂。8月21日中午,喬慶如的兒子給母親送來新鮮玉米,老人接過籃子,嘴裡忙不迭地問起孫子的情況。

73歲的喬慶如性格開朗,她說自己曾在小學讀過三年書,“會寫自己名字”。他老伴高慶成前年患腦梗去世後,她就就執意搬進幸福院。她的兒子就在坡下辦了個養豬場,每天她給兒子做飯。

昔日廢棄的舊校舍 今天幸福養老院

45歲的劉江娥準備給87歲的公公李慶祿做飯。孝順賢惠的劉江娥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大女兒的孩子也已1歲多,她和丈夫常年在延安生活,不時會帶著外孫回來看望年邁在老家農村公公。

昔日廢棄的舊校舍 今天幸福養老院

李慶祿的炕上睡著從延安回來的重孫子,45年黨齡的他育有6個女子1個兒子,如今已經四世同堂。唯一的兒媳婦對他照料周到,把窯洞收拾得乾乾淨淨。

昔日廢棄的舊校舍 今天幸福養老院

79歲的楊振彥也總是樂呵呵的樣子,他有1個兒子4個女兒,兒子不願意回村、也無法照顧老人,以前有病的時候,只能靠嫁出去的女兒回來照料,十分不方便。前些日子,住在城裡的女兒想把他接過去住樓房,他壓根不願意去,現在和10多個年紀差不多的老人住在一起,除了能互相幫襯一把外,還能一起說說笑笑,日子過得十分開心。

昔日廢棄的舊校舍 今天幸福養老院

“兩毛錢的輸贏那還能叫賭博?”78歲梁樹春的窯洞成了大家的棋牌室,每天都是他積極張羅著大家打麻將。他在38歲時就沒有老婆,卻也留下1個兒子5個女兒。如今早已習慣了單身生活他,住在幸福院裡他覺得更熱鬧舒心。

昔日廢棄的舊校舍 今天幸福養老院

幸福院住著一對特殊的父子倆,81歲賀興尚和46歲賀加宏,賀興尚一輩子沒有結婚,賀加宏是抱養別人家的孩子,兩個人至今都是光棍漢,父子倆同住一孔窯,同睡一間炕。賀加宏一個人種了十七八畝地玉米,日子過得還算馬馬虎虎,家裡裝了有線電視,一年380元。去年鄉上發放扶貧貸款,他相信自己有能力養活自己和父親,便放棄了申請。但說起找媳婦,他搖了搖頭:“媳婦?不現實!”。

昔日廢棄的舊校舍 今天幸福養老院

68歲的曹慶永和老伴馬紀蓮同住在幸福院,專門購置了帶功放功能的擴音器,心情好的時候就在窯洞前唱幾首陝北民歌。他們夫妻倆育有兩個女兒,都已出嫁在外。他常年患有肺氣腫,已沒精力種地,目前主要收入靠每人每月260元養老金。

昔日廢棄的舊校舍 今天幸福養老院

66歲的馬紀蓮因為腎炎被切除一個腎,也許受老伴曹慶永樂觀心態的影響,她也常是笑眯眯的樣子。“每天都挺開心的,不過,我們還有一個期盼,希望以後能解決留守老人看病難的問題,村子離醫院又很遠,去一趟十分不容易。”

昔日廢棄的舊校舍 今天幸福養老院

前任支書常浩錦的另一個身份是村裡的村醫,在幸福院專門設有一間診療室。“養老院建起來以後,我每天都會到各家看看,有個頭疼腦熱的我就給看了,如果得了大病,就會及時通知老人的子女。”據常浩錦介紹,政府去年為此專門補助1萬元作為村衛生所的診費,幸福院的老人有小病可以很方便地到村衛生所就診,只需支付醫藥費,注射和聽診費全免。

昔日廢棄的舊校舍 今天幸福養老院

村民韓俊友的女兒從外地帶回來一袋不知名的花,據說能治病防病,他的婆姨便在院中晾曬。常浩錦發現後,拿起花朵反覆聞看,始終也沒有看出名堂。但他還是建議不要輕易泡水服用,對於不瞭解植物一定要慎重,以免出現問題。

昔日廢棄的舊校舍 今天幸福養老院

因為幸福院新建了10孔窯洞,引得村裡30多位老年人心裡犯著嘀咕。68歲的袁金蓮多次找到村幹部要求入住幸福院。她和73歲老伴的窯洞在2013年的雨季塌方後,便住進大兒子家,兒子去世後兒媳要房子,他們兩口子卻沒有更好的去處。

昔日廢棄的舊校舍 今天幸福養老院

83歲的村民米福子(右)是最近極為積極的老人之一,他幾乎每天都來看幸福院的新窯洞。米福子有兩個兒子,家裡也有地,但他還是希望能夠和村裡其他老人住在一起,相互之間更容易照料。

昔日廢棄的舊校舍 今天幸福養老院

聽說村主任走訪老人商量幸福院的事,66歲劉桂芳讓兒子騎著摩托車趕了過來。老太太育有四個兒女,如今已守寡20多年,雖然兒子不想送母親去養老院,但老人堅持要去跟老人合住:“其他人有兒有女能住,我當然也能住!”

但是,村主任米克德(右一)的答覆讓她很不開心:“現在想住幸福院的老人很多,每個人都有要住的理由,可現在只有10孔窯,讓誰住,不讓誰住,我一個人說了不能算,得村委會開會研究才能決定。”

昔日廢棄的舊校舍 今天幸福養老院

有專家評論說,延安市寶塔區麻洞川鄉趙臺村創辦的“自助式養老院”,打破了政府大包大攬的養老模式,不完全由政府承辦,也不完全由村民自己負擔。而是基礎建設由政府承擔,政府提供一定的服務,老人們集體居住,在相對獨立生活的基礎上,互相幫助,相互照料,共同慰藉孤獨的心靈,相聚相伴養老。為解決農村老人養老問題提供了一條可行性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