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中國很多一般的大學最近多了很多非洲國家的留學生?

杜耀雨


近些年,國內許多大學都開始招收非洲國家的留學生,並且給他們提供了很好的物質條件,免除學費,發放生活費,並且配備高質量的宿舍,讓這些留學生幾乎可以不花一分錢就能完成在我國的學業。



就此現象,不僅普通公眾不理解,不少本國的在校研究生和博士生也頗有怨言,認為這是新時代的“量中華之物力,結輿國之歡心”。

其實不然,給錢請非洲國家的同學來我國留學,恰好一步謀深慮遠的妙棋,且聽我慢慢道來。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國內市場終將有飽和的一天,屆時,單靠擴大內需,已經很難繼續維持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必須轉向開拓海外市場。歐美等國家貿易壁壘森嚴,而且市場已經開發得差不多,我們能分的蛋糕已經不多,而非洲國家,恰好是一片等待開發的處女地,且向來也對我們國家比較友好。



如果要開拓非洲市場,最大的問題就是交流,既需要我方有大量懂非洲的人;也需要非洲那邊有懂中國的人。交流問題解決不好,生意就不好做。而當前請到我們國家留學的這些留學生,一旦回到他們自己的國家,絕大部分都將成為他們國家的精英,關鍵他們有在中國留學的經歷,對中國有理解,那麼後面交流起來就會非常方便,生意也更好做一些。

此外,雖然我國每年給非洲留學生不菲的補助,人均每年在5萬元左右,但值得注意的是,留學生活動的場所終歸是在中國,也就是說這五萬元最終還是在中國消費了。舉個例子來講,給留學生髮錢發生活費,好比商場給顧客發的購物券,轉手就收回去了。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個人如此,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更是如此,資助第三世界國家來華留學政策,稱的上大手筆,謀深慮遠,草蛇灰線,伏筆千里!

國之重器,大國上庠。感受大學文化,瞭望科技前沿,親歷一流徵程,敬請關注頭條號“上庠”。

上庠


最近有關中國撒錢廣招第三世界留學生特別是非洲學生來華學習的討論很多,也產生了極大反響。那麼如何來合理看待這個事情呢?

首先,我覺得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應該廣泛歡迎外國留學生,包括來自非洲國家的留學生。這是國家開放和科技進步的象徵。為發展中國家學生提供獎學金本身這不算可恥。須知,文革剛結束時,楊振寧李政道等先生推動的中國學生赴美留學項目,成百上千的中國學生赴美也是拿了對方的獎學金。到今日,在美國讀博士,絕大多數留學生也是拿了獎學金的。而且不能因為國民還有困難就認為不應該給外國人獎學金。合理的涉外獎學金本來是可以推動國家進一步獲取國際市場和國際支持的手段。

但是其次,需要明白招收發展中國家留學生這本身不是目的。提供獎學金本身沒有問題,但如果把招收來的他國學生數量當成一個政績,這就有很大問題了。因為其他發展中國家學生來中國學習本意應該是來學習文化或科技,由於中國可能會提供更加接近來源國情況的技術,所以來中國學習本身有可能比赴歐美有更大的收穫。但如果各地政府和各級大學把著手留學生當成了政績,那就會比著開條件,最終的結局是會招收來大量對學習沒有興趣的學生,不過是希望在海外度過幾年新鮮日子。所謂非洲留學生的一些不當舉措,包括在與中國女生交往方面的不當舉措,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的學業要求太簡單了,可以空出大量時間來閒蕩,甚至Pao Niu。

第三,與上面情況一致,還有一點在於需要公平。公平,公平,公平。即對外國學生(不論來自哪一國)與本國學生一視同仁。如果對方是自己付錢,那留學生公寓按條件付費,多好人們都不會在乎。問題是有些高校把自己的學生趕出去接待留學生,或者為對方提供比對本國學生更好的優惠條件。這就讓人憤慨了。其實這與上面的政績邏輯是一致的。為這些留學生提供更好的條件,是因為大學領導們更加大公無私麼?非也,是因為他們更加在乎頭上的烏紗帽,認為哄好了外國學生,這是相應國家走出去或一帶一路的大政方針。殊不知在這個過程中,這些舉措完全忽略了學習和留學本來的意義。


科學時評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說說我的觀點。

不是拒絕非洲留學生,而是希望按照遊戲規則來玩。不管白人、黑人、黃種人,都是一樣。

對比美國佬、歐洲佬,去他們哪裡的留學生,主要就是兩種:

第一,成績好的學生,給獎學金的。

這種獎學金給的有道理。

以美國為例,他的大學在全世界招收優秀學生,給獎學金。

給獎學金的目的是,這些學生絕大部分都會留在美國工作,為美國做貢獻。

那麼,這個獎學金給的肯定是值得的,等於為自己培養人才,還是高端人才。


第二,自費的學生,來美國花錢消費。

這當然也是好事,拉動美國的消費,給美國帶來錢,也創造工作的機會。

但是,恕我無知,薩沙沒聽過有美國政府花錢請別國學生,甚至連英語都不懂的學生,給予高額獎學金,讓他們學習以後回國的。

這基本就等於無償援助了,完全是賠本的買賣。

摘錄一段:

據《世界報》報道,中國教育部的數據顯示,每年在華外國學生數量增長量超過35%,而每十個留學生中就有一名學生來自非洲。2005年,在華非洲留學生僅有2757名,但今年,非洲留學生數量已接近5萬人。

中國已經排在法國之後,成為非洲留學生的首選目的地之一。

報道稱,來華非洲留學生數量的增長離不開中國政府的慷慨解囊。近10年,中國向非洲學生髮放的獎學金數量增長了300倍不止。Maria每個月能收到約2600元獎學金,並且學校還免費提供住宿,Maria也不用繳納任何學費。談到獎學金的申請過程,Maria這樣說道:“我就簡單地向中國駐赤道幾內亞大使館提交了獎學金申請。我要回答兩個問題:‘你對中國有什麼瞭解’和‘你為什麼想要在中國學習’。問題很簡單。”幾周之後,Maria就已經坐在飛往中國的飛機上了。Maria說:“我很自豪能成為我們國家在中國學習電影的第一位女性。”

報道稱,在2015年的中非論壇上,中國承諾在2018年前向非洲學生提供3萬個赴華獎學金名額。所以明年,赴華求學的非洲學生人數可達8萬。


薩沙


我的大學就是一所很一般的學校,這兩年以來,學校裡出現了很多的留學生,黑人、白人都有。以前國際交流學院還招收中國人,現在這個學院全都變成了留學生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的學校只是一所跟普通甚至末流的大學,可還是會有那麼多外國人,非洲人不遠千里來到這裡留學。我想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點:我國有出國留學鍍金的說法,外國人也有這種觀念,他們來到中國留學,回去後也屬於從國外鍍金回來了,也是相當於海歸。而且這幾年我國國力強盛,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而且對於來華留學沒有諸多限制,所以就有很多外國人選擇來到中國留學,哪怕是不知名的大學。



第二點:我國對於來華留學的限制很低,可以說沒有限制。對於來華留學的學生是非常之歡迎的,一名留學生來到中國留學不僅不需要交學費,還可以在學生生活中享受優厚的待遇。所以都喜歡來中國留學。

第三點:軟實力比硬實力更加有用,一個國家強盛的標誌不是說你有多少飛機大炮,而是一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文化輸出的程度夠不夠高。越來越多留學生來中國留學說明了我國的文化軟實力正在不斷的上升,同時也是希望借留學生能夠把這種文化軟實力傳播出去,散播到全世界各地去,生根發芽。



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也帶動了教育事業的發展。而且隨著全球化不斷的加強,以後會有越來越多的非洲,美洲,歐洲等等大洲的留學生來到中國進行留學。


大三老學長


怎麼看待中國很多一般大學最近多了很多非洲國家的留學生?對於這個問題,筆者談談自己的認識。

在我國很多大學,也不限於一般大學有不少非洲國家的留學生前來求學,這也成為一種趨勢。



幾十年來,我國與非洲國家的關係一直不錯,從剛建國到重回聯合國再到改革開放等,都少不了非洲兄弟國家的支持與信任。當然,在這幾十年中,我國也不遺餘力地去幫助非洲兄弟國家,讓他們的發展更有動力。

在長期的交往中,我國與非洲國家的發展合作領域也一直在擴大,從政治到經濟再到文化等各個領域,在我國大學中出現非洲國家留學生就是文化領域交流的最鮮明特徵與現實表現。


不光是我大學中有非洲國家留學生,在非洲國家也同樣有我國的留學生,這是一種文化交流,更是文化的相互作用。他們來到我國,是想近距離接觸中國文化,可以深入地挖掘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在非洲國家留學生中,絕大多數都是對中國文化有著深厚的感情和崇拜感,希望能從中國文化中學到精髓,讓其文化內涵在自己的心中生根發芽,可以在今後的人生髮展和為國家發展添磚加瓦中作出貢獻。


這同樣是我國對非洲國家的教育援助。非洲國家與我國與無論是經濟還是教育等領域的發展中都存在較大的差距,我國大學吸收非洲國家的留學生,也是踐行教育援助的具體實踐。我國用更高水平地教育來滿足非洲國家留學生的需要,為其國家的科技、經濟等各項事業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地高質量人才,這也是我國負責任大國形象的完美體現。

歡迎關注“東愛雨公考”,專注教育、體制內、公考問題答疑。

東愛雨公考


個人對外國人沒有歧視。

但是我認為我國接受外國留學生應該遵循兩個原則:

(1)學習優秀成績好

如果學習不好,為什麼要讓他們來我們國家留學。

最可恨的是一些學校為了增加自己學校的國際度和國際排名而招生一些外國學生,而不顧這些學生的水平。

之前聽過很多研究生導師抱怨外國學生不做功課,帶一個外國學生要脫一層皮,這都是大肆招生外國學生不顧學生素質的惡果。除了報到時候,都沒見過這個學生。除了領獎學金找自己簽字,從來不知道這些留學生在哪兒,在幹嘛?從來不來實驗室。

所以引入外國留學生的水平一定要好,素質一定要高。

你看看我國出去的留學生,都需要什麼條件,人家外國才要你。

中國的學校也太沒骨氣了,這樣的學校怎麼可能世界一流呢?

(2)獎學金補助不可超過中國學生

還有一個不可思議的事情,這些外國留學生一般都是全額獎學金。並且這些獎學金不是憑藉他們的學習優秀,而是憑藉他們的外國血裔!

而一般的中國人自己的985在校博士,獎學金10000,助學金12000,補助每個月800*10。總計3萬元。所以一個外國留學生是中國博士生的三倍。

感覺中國人在自己的國土上被歧視,真心地感覺很難受。

勿怪外國人看不起自己,因為我們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我倡議

第一:大力招收留學生可以——但是必須優質的,他們通過各種考試,入學資格與中國學生相同。

第二,獎助學金政策,我不反對外國留學生獲得,但是你總要看他是否優秀,那就按照我國的獎學金政策來評比。


一定要尊重我們自己的國民,不要把外國人當大爺養!


以上為個人意見,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如果對你有幫助,不妨點個贊,關注一下閱讀修身。閱讀修身:一個關注教育,高考考研考博,社會,小說,熱愛閱讀的教育問答達人。


閱讀修身


如今在盧旺達,就以盧旺達為例,來講一下盧旺達學生去中國留學的情況。

網紅主播非洲小謝和他的朋友


當今世界,中國的經濟等硬實力,確實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文化等軟實力,卻還是個軟肋。中國政府,大力推進孔子學院項目,在全世界各國開花結果。在非洲也是有所成就,盧旺達國家雖小,也有一所孔子學院。

漢語橋盧旺達賽區總決賽——選手《夢想點亮未來》的主題演講

在盧旺達,學生們學習漢語的熱情很高。會說中文,可以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可以獲得更高的待遇。通過相關的考試篩選,還能獲得中國大學的獎學金,前往中國留學。但其實,盧旺達最優秀的學生,還是首先傾向留學歐美。

非洲學生在中國


我在非洲盧旺達


高校有國際化的指標

不知哪個人提出來大學的國際化,並列為一個指標,與經費劃撥關聯,不達標沒有錢。於是各普通高校為了完成指標開始招收國際生。

發達國家的學生去了重點高校,不發達的來了普通高校

重點大學也有指標,但對學生的要求相對高,素質較高的白人去的比較多。普通高校沒辦法,只能招非洲和東南亞的留學生。

非洲留學生素質差

非洲黑人素質普遍較差,中文也不好好學,考試用的是中文試卷,基本不會,高校都是放水,不然大部分沒有畢業證。畢業率太低,黑人也不來讀,高校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接著放水。

可惜還有很多中國的女大學生還和黑人談戀愛,不知圖什麼?


大學專業深一度


怎一個賤字了得!

美國全球選人中龍鳳,選上還各種高收費,世人樂此不疲,深以為榮

中國全球請各種低智,奏上各種各樣補貼,國人各種憤恨,無能為力


Newbest


我在非洲工作了三年多時間,試著換個視角看非洲留學生的問題,國內接納留學生對我們中國有什麼好處?


當今世界,表面祥和,隱藏在陽光下的爭鬥卻從不停歇,局部戰爭區域且不說,那些看似安全的非洲國家,歐美髮達國家從來不曾放鬆了對他們的控制。我呆過五個非洲國家,都屬於政局相對平穩的,其中三個是原來的法屬殖民地。看似獨立的背後,法國人卻控制著這幾個國家的港口、資源、醫療以及鐵路交通等等經濟命脈。以前在這裡的中國人很多,因為這裡有豐富的木材資源。前些年法國以“環保”的名字一聲令下,禁止木材出口,頓時多少中國商人血本無歸。當地人均國民年收入重挫近50%(當然也有石油經濟崩塌的因素)。而當地人民對法國的觀感呢?崇拜,對,就是各種崇拜法國人,崇尚法國生活,因為被殖民久了,即使獨立,仍然對宗主國忠心耿耿,學生以去法國留學為榮。這,就是法國的國際影響能力。

我們的祖國呢,因為眾所周知的歷史原因,沒有這段殖民歷史,自然無法從根源上獲得其他國家的“忠誠”。那麼我們是否就只能自暴自棄,閉關鎖國關起門來過自己的日子?顯然我們已經吃夠了封閉的苦。就我這三年來看到的,祖國已經做出了正確的選擇:文化融合。大家都知道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合能力,而我們的文化與西方文化的融合難點,很大部分來源於文字與語言的巨大差異。打破這道牆,最好的切入點,就是學生。

所以我欣喜的看到,我走過的幾個非洲國家都設有孔子學院,傳播漢語文化;我在無論說法語的、英語的、西班牙語的國家,都能經常遇到說一嘴標準漢語的“外國人”(當然,其實我們才是外國人)。當一個非洲人會說一些漢語,不用特別精通,他們也會對中國產生天然的親近感。我們並不需要他們成為死忠,但這種親近感很多時候是對中國有益的。比如,我們有個客戶的高層主管(一個年紀很大的婦女),經常指著我們的一個項目經理,對她的同事說:這是我的孩子,你們不可以為難他。

另外,我們公司每年要從國內招一批非洲的留學生回到他們祖國為我們工作。其實和中國走出去的留學生一樣,總有一批人是鍍金遊戲人生的,但也總有一批人是抱著求學的態度去的。我們只要挑出那些真的為了求學而去的實習生,他們回到自己的國家就都是自己社會的精英(這裡的大學生真的鳳毛麟角,更不要說留學生)。而這些精英,由於他們在中國的留學經歷,漢語成為他們的能力優勢,他們就只能選擇為我們工作。上週末在非洲一個露天酒吧,一個埃及朋友請我喝酒,就有個黑人小夥子,在中國留學十年,漢語可以和我們流利交流。他是我們公司的外包員工,開出的待遇比起自己的員工差了很遠,可是仍然忠心耿耿的給我們幹活。


再往深入一層思考,非洲人為什麼崇尚宗主國的生活?無外乎就是宗主國的人生活的好。而我們中資企業同樣會重點培養那些會漢語的甚至在中國留學的非洲人,他們享有更好的待遇,生活的更好,自然讓其他非洲人感到:跟著中國人有肉吃。我現在所在的國家就有好幾個非洲員工自發的學習漢語,經常拉著我陪他們練習對話。

很多人說,非洲人不懂感恩,白眼狼,養不家等等等等……其實,站在我的角度看,我們不需要他們感恩,我們只需要吸引他們學漢語,讓漢語成為他們的優勢,然後讓這些有優勢的人生活的更好,吸引更多人學習漢家文化,那麼他們除了跟著我們走,還有別的選擇麼?這,就是我們所能宣貫的中國影響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