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 暑假如何輔導孩子寫作業?10條經驗讓家長不再頭疼

近日,關於“陪孩子寫作業,家長們心急到心梗送醫院或腦出血奔急診”的多篇文章在微信朋友圈中“刷屏”。由此可見,家長們對於“輔導孩子寫作業”的焦慮始終存在。

1、作業不主動

2、東張西望,作業不專心,磨磨蹭蹭耗時間,做事沒效率。

3、不獨立思考,遇到問題馬上求救。

4、湊合應付,學習不積極,作業完成萬事大吉,不檢查,老師佈置以外的作業,一點都不想做。

面對上面的熊孩子寫作業現場狀況,家長常常手足無措。整理了一份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的10條有效經驗,希望能夠幫助各位家長找到“有效輔導孩子寫作業”的訣竅。

暑假如何輔導孩子寫作業?10條經驗讓家長不再頭疼

1、不打不罵四步走

第一步,觀察習慣,制定計劃。家長們需要觀察孩子日常做作業所需的時間來制定合理的計劃,並可由孩子自己把握進度及順序。

第二步,提前約定,溫柔陪同。家長要理解孩子的情緒,甚至是一些小動作,幫助孩子們適時調節。

第三步,抓住進步,鼓勵認可。家長的適時鼓勵,非常有利於孩子對於寫作業這件事的興趣以及自主性培養。

第四步,家長們也要養成習慣,學會放手。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最終目標是為了幫助孩子養成高效且獨立的學習習慣,所以家長們要學會適度的放手,培養孩子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能力,有意識地訓練孩子自主尋找解決問題方法的品質。

2、努力提高孩子興趣

放大孩子的優點,儘可能地肯定孩子的作業積極性。也許孩子本不打算馬上做作業,你真誠地誇孩子有責任感,長大了,懂事了,讓你省心,你很滿意,在稱讚面前,孩子一般會改變自己,剋制自己。

同時做到勞逸結合,當孩子作業完成了,要讓孩子玩一會兒,不要鞭打快牛。

學習不痛苦,又能得到父母的表揚,孩子自然而然就會對學習產生興趣。

暑假如何輔導孩子寫作業?10條經驗讓家長不再頭疼

3、合理安排作業

能在學校裡完成的就不要都帶回家裡;放學後不要先去玩個夠,等到精力耗的差不多時才去做作業;做作業前要事先準備好學習用具(膠帶、水彩筆、白紙、書本等),不要等到用的時候再臨時去找;在做作業時要看清題目、審清題意後再動筆,不要做了之後才發現題目搞錯了或沒有按題目的要求去做;做作業時遇到不會的題,可以先繞過去,先做其它會做的題,不要就停在那裡無謂地消耗時間;某一時間內,只能集中精力考慮一樣作業。

4、先複習後作業

作業的目的是要讓學生正確地理解、熟練地記憶所學的生詞、語法、 定義、定理和公式等,是要讓學生更好地鞏固所學的知識。孩子完成作業的好壞是建立在對課堂上老師所講授的知識的掌握的基礎之上的,如 果課堂知識沒掌握、所學的內容沒有消化和理解,作業自然就做不好, 因此為了順利地完成作業,可以要求孩子在做作業前先看書和參考資料,複習完了之後再動筆寫作業,而不要圖省事,回到家抓起筆就寫。

5、陪孩子一起檢查作業

對於孩子的家庭作業,家長應當經常和孩子一起檢查。一方面家長可以隨時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孩子學習認真不認真,知識掌握 的牢不牢,有沒有學習困難等等,都可以從孩子的作業中有所反映;另一方面可以讓孩子學會自我檢查,以後做作業會更加細心,減少丟三落四的習慣,減少錯誤率。

同時,家長可以對孩子的作業進行點評,肯定優點,多一些讚美鼓勵,再指出不足,讓孩子下次繼續努力做到更好。

暑假如何輔導孩子寫作業?10條經驗讓家長不再頭疼

6、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乾淨整潔的書桌、書房很重要,孩子的書桌上不要擺放令孩子分心的東西;孩子在做作業時,家長不要去打擾孩子:“今天在學校表現好不好, 有沒有受老師表揚”,“肚子餓了嗎,要不要吃點心”,“做幾道了?還有幾道?”。同時,孩子做作業,家長把電視開得大大的,在家裡打牌喝酒, 孩子也難以集中精神做作業。

7、培養孩子效率觀念

和孩子一起預定作業的時間,培養孩子的效率觀念。告訴孩子高效學習的好處。開展一分鐘抄寫,一分鐘記憶,一分 鐘速算等學習競賽,你能這麼快就完成那麼多作業,質量又那麼高,天天不是可以有很多時間幹自己喜歡乾的事。

8、適時安撫孩子情緒

例如:孩子15分鐘過去一道題也沒有做。這個時候家長必須及時制止孩子這種消極的狀態。

家長可以走到孩子身邊,用手邊撫摸他的頭,邊說:“是不是遇到了難題,做不下去了,要不要媽媽幫你一下?”。重新把孩子的注意力給拉回到作業上。

不要看見孩子做作業拖拉就去責備,如“幾道題,也要做半天,真沒出息。”你越是責罵、數落孩子,越會加重他的壞習慣。

暑假如何輔導孩子寫作業?10條經驗讓家長不再頭疼

9、適當地教孩子寫作業

許多題目並不難,只是孩子缺乏耐心閱讀原題,往往只看了一遍,就感到不會做,很難,這是一種消極的心理暗示。這時候大人千萬不要立即告訴他如何做。你這樣做會使孩子養成遇到問題不想思考,依賴他人解決的壞習慣。

家長可以說:“你很聰明,媽媽相信你,只要多讀幾遍原題,你會做得出來的。”孩子遇到不會做的題,大人堅持讓他再讀一遍。這種鼓勵式的讀題法是能夠“逼”出孩子主動學習的興趣,從而獲得自信。

對於孩子認真想了很久都想不出來的難題,家長可以讓孩子回憶有沒有類似的例題。再和孩子一起分析一下類似的例題,還能教會孩子舉一反三。

10、加強能力訓練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孩子到了三年級還不能邊閱讀邊思考,邊書寫邊思考,恐怕他很難順利完成學業。”既好又快地完成作業也是需要一些最基本的能力的,比如小手肌肉的靈活、手和眼的協調一致等,有的孩子作業“慢”就是因為他們的協調能力 不足,在做作業時頻繁地抬頭和低頭,從而降低了讀寫的效率和準確率。對於這類孩子,家長首先應當加強其視知覺能力和動作協調能力的訓練,可以讓孩子玩記電話號碼遊戲:大人小孩一起,看一眼看誰記得多,培養孩子的瞬時記憶能力;可以讓孩子剪紙、走迷宮、彈琴等。學習效率低不僅因為習慣差,因為態度問題,還因為能力差,需要家長教師共同提高孩子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