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2 為什麼有些人年年體檢正常,卻還是得了癌症?!

有人說

只要每年做一做體檢

就不擔心得癌症

事實上

這種說法都是十分主觀的

為什麼有些人年年體檢正常,卻還是得了癌症?!

健康體檢 ≠ 防癌體檢

僅次於心腦血管疾病

癌症已成為第二大致死原因

在此也要提醒大家

健康體檢經常檢查的幾項指標正常

不能表示我們身體就是很健康的

為什麼有些人年年體檢正常,卻還是得了癌症?!

我們常所說的體檢一般就是指“健康體檢”,通常包括 測量脈搏、血壓、心電圖、血常規、生化、肝腎功能、腹部彩超、胸片、腫瘤標誌物 等。

我們必須要知道

健康體檢只是一般性的健康檢查

比如血壓、血脂等

通常針對的是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

基本沒有涉及常見的

消化系統、呼吸系統腫瘤

健康體檢覆蓋的範圍、側重點

與防癌體檢不同

為什麼有些人年年體檢正常,卻還是得了癌症?!

沒有哪一項檢查是全覆蓋、萬能的

每項檢查只能解決某個問題

健康體檢結果正常

遠不能下結論沒有得癌

防癌體檢是一種更加專業、針對性更強的體檢方式,目的是 早期發現腫瘤,或者發現可能存在的高危因素,對高危人群進行針對性篩查

防癌,沒有症狀,也應體檢

到目前為止

篩查出癌症大多是因為以下幾種情況▼

■ 感到有症狀、不舒服,去醫院檢查出來;

■ 因為其他病症去醫院檢查,結果附帶查出來有某種癌症;

■ 常規體檢,查出有異常,進一步檢查發現癌症;

■ 有針對性癌症檢查,像常規體檢一樣定期進行,檢出異常。

為什麼有些人年年體檢正常,卻還是得了癌症?!

癌症如果能早期發現

治癒率就大大增加

因此在沒有症狀時

主動掌握自己的健康狀況

是非常有意義的

如何做到合理篩查

健康的生活環境、生活方式

定期體檢

始終是預防癌症、保持健康的

最有效的方法

為什麼有些人年年體檢正常,卻還是得了癌症?!

但是這麼多的檢查方法

體檢時想一個不落全查一遍是不現實的

建 議

➀ 一般初次檢查常選取常規的、創傷小的簡單檢查方法

比如血尿糞常規、腹部超聲、甲狀腺、乳腺觸診和超聲、腹部體檢、直腸指診等,這些檢查方法是初級的、簡單的,屬於篩選性質的。

➁ 出篩後、高危人群或懷疑癌症者進一步進行高級的檢查(針對性檢查)

比如增強CT或者直接的病理學活檢,比如腸鏡、胃鏡取活檢等(病理學檢查是確診的依據)。通過針對性體檢,雖然還無法查出所有的早期癌症,但也可以發現不少早期癌症,進一步要做的就是如何更合理有效地篩查。

常見惡性腫瘤針對性體檢策略

食管癌

高危人群:

過燙過快的不良飲食習慣、吸菸飲酒、Barrett食管、食管癌高發地區人群(秦嶺、太行山、閩粵贛交界)等。

針對性檢查:

內鏡檢查、上消化道造影、胸部增強CT等。50歲以上5—10年做 1 次內鏡或上消化道造影。

胃癌

高危人群:

家族史:一級親屬、幽門螺桿菌感染伴萎縮性胃炎、“老胃病”例如胃潰瘍經久不愈、胃息肉、手術後殘胃等。

高發地區人群50歲以上人群:

如西北地區、東三省、沿海地區等,尤其是有長期高鹽、醃製飲食、吸菸、重度飲酒等飲食習慣的。

針對性檢查:

胃鏡檢查,建議高危人群40歲開始3—5年檢查一次、一般人50歲開始5—10年檢查 1 次。

肝癌

高危人群:

慢性肝炎(乙肝、丙肝)、肝硬化、長期酗酒、肝癌高發區50歲以上人群、家族史等。

針對性檢查:

腹部超聲、甲胎蛋白(甲胎蛋白敏感性很高)、CT。

結直腸癌

高危人群:

家族史、長期高脂低纖維素加工肉製品飲食、腸道息肉病史、肥胖與糖尿病、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等。

針對性檢查:

腸鏡檢查,建議50歲以上的人群,每年進行1次大便隱血試驗檢查,每5—10年進行1次纖維結直腸內鏡檢查或鋇劑灌腸造影檢查。有高危因素腸鏡檢查間隔時間可能需要縮短。

肺癌

高危人群:

年齡50—70歲、吸菸史大於30包年(包年=每天吸菸的包數×連續吸菸的年數)、當前吸菸或過去15年內已戒菸的人群,肺癌家族史。

針對性檢查:

低劑量高分辨率胸部CT。高危人群根據情況3—5年複查 1 次,甚至有人認為重度吸菸等高危人群應每年做 1 次CT。也建議,沒吸菸的健康人群應該在50歲時做 1 次。

其他無創方法還有:痰脫落細胞學檢查

乳腺癌

高危人群:

乳腺癌家族史、BRCA1基因突變、月經初潮早生育年齡晚、肥胖、不規範使用雌激素、曾經病理學檢查診斷為小葉原位癌或乳腺不典型增生等。

針對性檢查:

觸診、鉬靶。30—40歲婦女每1—3年接受乳房觸診檢查(自檢或找醫生),40歲以上有高危因素的婦女增加乳房鉬靶拍片檢查。

宮頸癌

高危因素:

HPV持續陽性,家族史。

針對性檢查:

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HPV疫苗可預防宮頸癌。

為什麼有些人年年體檢正常,卻還是得了癌症?!

人們應該按照

是否有相應生活習慣或家族史等危險因素

來選擇相應的防癌篩查的體檢項目

另外日常生活中

改掉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例如吸菸酗酒)

就能讓你走出高危人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