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這是什麼樣的課程,讓家長如此讚歎

這是什麼樣的課程,讓家長如此讚歎 ——魏心老師關於《孩子沉迷於手機遊戲怎麼辦》講座的家長感言

2.20日晚,幸福加智慧父母課堂邀請知名心理教育專家魏心老師分享一場關於《孩子沉迷手機遊戲怎麼辦》的講座。

魏心老師用專業的心理學知識和豐富的教育經驗,從孩子玩手機的心理開始分析,並給出了不同年齡段孩子家長應對手機管理的建議。

整個課程語言幽默、生動,內容既有理論高度又結合大量實戰,家長提問並精彩解答等多種方式,把真正適合孩子發展成長的親子教育理念和方法,有效的傳遞給了群裡的家長朋友們。全場聆聽者都覺得受益匪淺,紛紛表示支持認同。由於分享時間有限,家長們直呼不過癮!

微課結束後,家長們也進行了認真總結,在這裡我們選取了部分的家長感言分享給大家!

這是什麼樣的課程,讓家長如此讚歎


我們來看看家長們是怎麼說的吧:

學霸筆記型:

(帶大家一起重溫精彩的講座內容)

@心靈·煜

孩子沉迷手機的原因

【1】疏於管理,孩子無人可依。

1.家長忙於工作,顧不上孩子。

2.家長不忙,但不管孩子。

3.家長溺愛孩子。

【2】教育管理多於愛。

早年的依戀關係很重要。早年關係缺失,教育就無從談起。

【3】要求高於能力。

要認清孩子的能力。

被動休息

當大腦生理疲勞,而意識要求自己繼續學習時,就會出現被動休息。如,愣神,發呆,不隨意的玩等。

累了就休息,要以主動休息,代替被動休息。

斯滕伯格認為,智力分為分析智力,創造智力和現實智力。

分析智力高——學習好、考高分。

創造智力——在生活、學習、工作中表現出的創造性思維。

現實智力——用來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手機上癮的程度。

【1】不顧正業,有時間就玩。

這樣的孩子,要麼一事無成,要麼玩出成果。關鍵看家長如何引導,如何發現。

【2】已經手機成癮。

1.自己想改正的。專業人士+個人+家長,共同努力,可戒掉手機成癮。

2.自己不想改的。

可能是人格問題,或想用這種方式懲罰打擊父母,也可能是反抗高標準。

方法只有一種――“放”。放的結果,要麼見效,要麼無效。

孩子沉迷手機應該怎麼辦?

➡嚴防死守。主要對象階段是幼兒期或幼兒期之前的孩子。小學低年級的孩子也可以限定每次的時間。主要是由家長說了算。

➡引導自控。主要對象階段是小學中年級開始至青春期之前。

➡自律並提醒。主要對象階段是青春期。

➡自我計劃。玩多久?玩什麼?怎麼玩?由孩子自己說了算。可以從初三開始練習,重點在高二。家長要做好督導。

家長的角色。

1.三歲之前,孩子依戀父母。

2.3至6歲,依戀+教育+規矩,要溫柔地堅持。

3.6至10歲,依戀+權威。

4.10歲至青春期前,朋友+少量的權威。關鍵詞是,知心、多交流、平等關係。

5.青春期至高二,關鍵詞是尊重、平等、少權威。

6.高二之後,關鍵詞是逐漸分離、獨立成長、不求不助。‍

簡潔明瞭型:


@小不點

很榮幸聽了魏博士的課,簡潔堅硬的幾個詞“嚴防死守,引導自控,自律並提醒,自律計劃”說出對孩子每個階段關於手機的正確管理和引導。而且最後魏博士提出的父母和孩子角色的正確扮演更好的為管理孩子奠定了堅定的基礎,使我受益匪淺,再次感謝魏博士的正確引導。

有條不紊型:


@家長孫xx

聽了魏心老師的全面分析,及深入淺出的講解,使我受益匪淺,給我很大的啟示。第一,孩子天生不同,做適合孩子的教育,適合讀書的人就把書讀好,適合勞動的孩子讓他勞動,因材施教,讓孩子健康成長。第二層次,從不同的年齡段進行管理,幼兒期要做好親子教育,讓孩子依賴母親。少兒期要施以權威管理。青少年期權威加引導。高二階段要進行人生規劃期,讓孩子自主管理。第三層面,管不了的孩子,採用放的策略,讓孩子碰壁,明白道理以後,浪子回頭金不換,可能成就未來。再次感謝,@幸福加王立娜 @肖興榮 提供的學習平臺,魏心教授的精彩講座。受益終生。

鐵桿粉絲型:


@Wang~L

感謝肖老師和王老師的組織,感謝魏老師精彩的課程,還要感謝群裡小夥伴們真摯的分享。一次微課,能讓這麼多人如此重視般的分享,這就是幸福加的魅力。瞭解幸福加也才短短三週的時間,一共聽過三次課,就已經被圈粉了。感恩遇見,幸福加不愧是幸福的傳遞者,傳播者

感受分享

� 魏老師開篇提出手機的問題,轉換了很多人的思維模式。我們習慣於思考由玩手機帶來的影響,尤其是負面影響。把玩手機當做因,負面影響當做果。實則,我們是因為無聊、學不會、不想學等等才去玩手機。讓玩手機成為果的時候,我們才會去思考引起玩手機的原因是什麼,才會去對症下藥。所以說,思維方式很重要,思維力和學習力以及情商力是我們必備的能力。

� 魏老師提到管理和教育多於愛的時候,孩子會出現不聽父母話的情況。也就是父母和孩子積極關係沒有建立起來的時候,孩子是不願意配合的。積極關係也就是能夠讓我們產生積極情緒並且促使積極行為發生的關係。這是家庭教育的基礎,我們家長首先要學會的就是如何與孩子建立積極關係。建立積極關係,有助於我們瞭解孩子的真實需求,孩子也更願意配合。我們和孩子關係好,我們提出孩子玩手機時間到了,可以停止的時候,孩子才會聽我們的。我們家長卻恰恰相反,在關係沒有建立好的時候,沒有給與孩子更多的愛,就讓孩子無條件聽從我們。

� 魏老師分享的智力分為分析性智力、創造性智力、現實性智力,教育孩子應該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大家都知道,但做起來卻很難。難處我認為有兩點。一是我們難於瞭解孩子。我們更看重學習成績,導致我們全面看待孩子的眼光被矇蔽了。二是,我們也知道自己孩子分析性智力較差,但我們沒有勇氣不關注孩子的成績。只能隨波逐流,一邊幻想孩子有一天成績突飛猛進,一邊自責自己沒有培養孩子的現實性智力。怎麼辦呢?認清現實,發揮優勢,用優勢的光輝彌補劣勢。我能想到的也就是思維的轉變,不斷暗示自己。落地的辦法也只有在思維轉變後才更有效果。畢竟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一樣,要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和孩子共同討論對什麼感興趣,要怎麼學,怎麼看待自己的學習等等。‍

總結反思型:


@孔雀夫人

念念不忘幸福加的課,給電話上個鬧鐘,還是因事耽擱只好爬樓。怎麼說呢?要是說感謝不嫌多還是先謝謝!

上週看課題就好奇,這位老師會從哪些方面講手機問題?爬樓結束只想說:引人入勝!

魏老師的課我第一次聽,開篇就很大氣!他讓我們先弄明白讓大家頭疼的手機問題根本就不是手機的問題!一針見血!接下來的分析入木三分。先點個贊!

每次完成心得都有點尷尬,沒有適齡的娃可供思考練習。今天說手機困擾,我就偷偷慶幸一下,女兒上學時網絡還沒有今天發達,她同學週末找她還是撥打座機的。但是聽課也自問:如果時間倒流,我能做得怎樣?答案是:可能不怎麼樣。因為通常找到一個表面原因(通常是外歸因指向孩子)就不會再去深究(很少反求諸己),就不會從更廣大的背景上來思考這類問題。

前面有位家長說,這次課不僅適合於手機問題,也給父母合理使用手機一個提示。我想說,這次課不僅在談手機問題,魏老師揭示出來的在教育管理中的關係問題適合於所有教育話題,其中的愛與依戀是解開很多糾結難解的問題的金鑰匙。因此本次心得我放下四個角度三元智力啟發我們的思考,想就關係發個說說。

魏老師說,如果早年沒有在一起,父母首先該做的不是管理,是關愛和包容,是接納。還提到錯過關鍵期要建立真正的依戀幾乎不可能。

這段話觸動了我。我就是正好錯過關鍵期才回到父母身邊的人。可我想表達的是,那個年代沒有什麼專業幫助,我的父母用他們自己改寫了我的潛意識。

也是他們工作原因,我上小學二年級才從兩千裡外來到這個家,不認識父親,也不稱呼他。還聽不懂本地孩子說方言。後來我明白這段經歷對自己有另外的影響,但是與父母的關係除了覺得姥爺姥姥更親姨和舅更親,幾乎沒什麼妨礙,尤其成年之後。

魏老師說關愛包容接納,仔細想,可能因為當時膽子小學習好還算懂事也就少犯錯誤,大概比較好包容。印象深的是,母親掛在嘴邊併成功地引導了父親也成功地讓妹妹和弟弟接納的是,怕我想遼寧那個家,大家要讓著我。於是這就成了家規一樣的存在。

所以每當聽說親子關係不良導致種種,我就回想我的父母,他們都是傳統觀念很強的人,當時對我所做的完全出於愛。這份愛就像種子,長出來的是我對他們的依戀和對這個家的深愛。

而今母親離開十五年來,身為長女,有時也不得不面對老百姓日子裡的一地雞毛,我能為大家庭擔當和付出的,周圍很多人不理解,但我真的享受並堅持,許多事就在心安兩個字上。這兩個字,不能說,只能品。

感謝幸福加!感謝魏老師!也想跟家長朋友們講過來人的感受:親子之愛是所有我們跟孩子的故事背後溫暖的底色,不開心不順利的時候,還得記起,讓孩子自律,我們先自律,先把它從擔憂或者沮喪背後喚醒,然後按魏老師說的去試試?‍

謙虛直白型:

@南極北極

看到大家把分享寫的這麼好,從中學到了更多更貼切的知識,收穫更多有意義的內容!手機問題一直是我家最大最尖銳的問題,我們一直受到這個問題的困擾,聽了魏老師的課和看到這麼多好的分享,我明白以前把問題的矛和盾弄錯了,現在明白了問題所在。有了解決問題的好方法,知道大人該怎麼做,知道了孩子的想法,就有信心去解決它了。手機不光是小孩子這個階段的面對的,初中高中乃至大學,他們會用到的越來越多,越來越依賴,教會孩子正確使用手機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屏蔽它。謝謝魏老師的精彩課程!謝謝王老師肖老師!‍

隔代教育型:


@孩子姥姥

非常感謝魏博士的課程,老師講的很到位,為家人怎樣引導孩子成長指明瞭方向,受益匪淺,孩子是唐山四年級學生,我是姥姥,爸媽沒在群裡都工作,昨晚進群沒進去,我一直帶孩子,也寫不好這個也很著急,敬請老師多諒解,以前也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聽完老師講課得到了很多知識,對孩子教育方法不對留下了很大的遺憾,犯下無法彌補的過錯,以後按照老師的方法教育孩子,把孩子培養成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敏而好學型:


@快樂很簡單

非常感謝肖老師和王老師組織這次微課為大家答疑解惑,同時也特別感謝魏老師專業的講解,讓我受益匪淺。這次的課程我同樣聽了兩次,以前也聽過關於管理手機的課程,但是都是泛泛而談,這次魏老師更直接到位的從孩子的心理角度來剖析,讓我們明白孩子為什麼會迷戀手機,面對不同的成長環境、遺傳因素以及孩子的自我認知,孩子們放不下手機的原因也就會不同,只有找到原因,我們才能對症下藥。

魏老師用更通俗的語言讓我們知曉了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論,明白了要尊重孩子的發展,發掘孩子更擅長的領域,採用適當的方法彌補孩子的短板,助力孩子未來的幸福。當然理論雖然容易明白,但要踐行還是不易,不過我想我們既然已經知其然,就會有不斷行動的動力,只要用心對待我們的孩子,我們就會有希望。‍

家長們在聽課之後都進行了認真的總結和真誠的分享,分享的內容真是精彩紛呈,足見家長們收穫滿滿,由於空間有限,我們只節選了一部分感言,今天就分享到這裡啦~想聽課可以私信聯繫我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