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这是什么样的课程,让家长如此赞叹

这是什么样的课程,让家长如此赞叹 ——魏心老师关于《孩子沉迷于手机游戏怎么办》讲座的家长感言

2.20日晚,幸福加智慧父母课堂邀请知名心理教育专家魏心老师分享一场关于《孩子沉迷手机游戏怎么办》的讲座。

魏心老师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和丰富的教育经验,从孩子玩手机的心理开始分析,并给出了不同年龄段孩子家长应对手机管理的建议。

整个课程语言幽默、生动,内容既有理论高度又结合大量实战,家长提问并精彩解答等多种方式,把真正适合孩子发展成长的亲子教育理念和方法,有效的传递给了群里的家长朋友们。全场聆听者都觉得受益匪浅,纷纷表示支持认同。由于分享时间有限,家长们直呼不过瘾!

微课结束后,家长们也进行了认真总结,在这里我们选取了部分的家长感言分享给大家!

这是什么样的课程,让家长如此赞叹


我们来看看家长们是怎么说的吧:

学霸笔记型:

(带大家一起重温精彩的讲座内容)

@心灵·煜

孩子沉迷手机的原因

【1】疏于管理,孩子无人可依。

1.家长忙于工作,顾不上孩子。

2.家长不忙,但不管孩子。

3.家长溺爱孩子。

【2】教育管理多于爱。

早年的依恋关系很重要。早年关系缺失,教育就无从谈起。

【3】要求高于能力。

要认清孩子的能力。

被动休息

当大脑生理疲劳,而意识要求自己继续学习时,就会出现被动休息。如,愣神,发呆,不随意的玩等。

累了就休息,要以主动休息,代替被动休息。

斯滕伯格认为,智力分为分析智力,创造智力和现实智力。

分析智力高——学习好、考高分。

创造智力——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表现出的创造性思维。

现实智力——用来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手机上瘾的程度。

【1】不顾正业,有时间就玩。

这样的孩子,要么一事无成,要么玩出成果。关键看家长如何引导,如何发现。

【2】已经手机成瘾。

1.自己想改正的。专业人士+个人+家长,共同努力,可戒掉手机成瘾。

2.自己不想改的。

可能是人格问题,或想用这种方式惩罚打击父母,也可能是反抗高标准。

方法只有一种――“放”。放的结果,要么见效,要么无效。

孩子沉迷手机应该怎么办?

➡严防死守。主要对象阶段是幼儿期或幼儿期之前的孩子。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也可以限定每次的时间。主要是由家长说了算。

➡引导自控。主要对象阶段是小学中年级开始至青春期之前。

➡自律并提醒。主要对象阶段是青春期。

➡自我计划。玩多久?玩什么?怎么玩?由孩子自己说了算。可以从初三开始练习,重点在高二。家长要做好督导。

家长的角色。

1.三岁之前,孩子依恋父母。

2.3至6岁,依恋+教育+规矩,要温柔地坚持。

3.6至10岁,依恋+权威。

4.10岁至青春期前,朋友+少量的权威。关键词是,知心、多交流、平等关系。

5.青春期至高二,关键词是尊重、平等、少权威。

6.高二之后,关键词是逐渐分离、独立成长、不求不助。‍

简洁明了型:


@小不点

很荣幸听了魏博士的课,简洁坚硬的几个词“严防死守,引导自控,自律并提醒,自律计划”说出对孩子每个阶段关于手机的正确管理和引导。而且最后魏博士提出的父母和孩子角色的正确扮演更好的为管理孩子奠定了坚定的基础,使我受益匪浅,再次感谢魏博士的正确引导。

有条不紊型:


@家长孙xx

听了魏心老师的全面分析,及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受益匪浅,给我很大的启示。第一,孩子天生不同,做适合孩子的教育,适合读书的人就把书读好,适合劳动的孩子让他劳动,因材施教,让孩子健康成长。第二层次,从不同的年龄段进行管理,幼儿期要做好亲子教育,让孩子依赖母亲。少儿期要施以权威管理。青少年期权威加引导。高二阶段要进行人生规划期,让孩子自主管理。第三层面,管不了的孩子,采用放的策略,让孩子碰壁,明白道理以后,浪子回头金不换,可能成就未来。再次感谢,@幸福加王立娜 @肖兴荣 提供的学习平台,魏心教授的精彩讲座。受益终生。

铁杆粉丝型:


@Wang~L

感谢肖老师和王老师的组织,感谢魏老师精彩的课程,还要感谢群里小伙伴们真挚的分享。一次微课,能让这么多人如此重视般的分享,这就是幸福加的魅力。了解幸福加也才短短三周的时间,一共听过三次课,就已经被圈粉了。感恩遇见,幸福加不愧是幸福的传递者,传播者

感受分享

� 魏老师开篇提出手机的问题,转换了很多人的思维模式。我们习惯于思考由玩手机带来的影响,尤其是负面影响。把玩手机当做因,负面影响当做果。实则,我们是因为无聊、学不会、不想学等等才去玩手机。让玩手机成为果的时候,我们才会去思考引起玩手机的原因是什么,才会去对症下药。所以说,思维方式很重要,思维力和学习力以及情商力是我们必备的能力。

� 魏老师提到管理和教育多于爱的时候,孩子会出现不听父母话的情况。也就是父母和孩子积极关系没有建立起来的时候,孩子是不愿意配合的。积极关系也就是能够让我们产生积极情绪并且促使积极行为发生的关系。这是家庭教育的基础,我们家长首先要学会的就是如何与孩子建立积极关系。建立积极关系,有助于我们了解孩子的真实需求,孩子也更愿意配合。我们和孩子关系好,我们提出孩子玩手机时间到了,可以停止的时候,孩子才会听我们的。我们家长却恰恰相反,在关系没有建立好的时候,没有给与孩子更多的爱,就让孩子无条件听从我们。

� 魏老师分享的智力分为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现实性智力,教育孩子应该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大家都知道,但做起来却很难。难处我认为有两点。一是我们难于了解孩子。我们更看重学习成绩,导致我们全面看待孩子的眼光被蒙蔽了。二是,我们也知道自己孩子分析性智力较差,但我们没有勇气不关注孩子的成绩。只能随波逐流,一边幻想孩子有一天成绩突飞猛进,一边自责自己没有培养孩子的现实性智力。怎么办呢?认清现实,发挥优势,用优势的光辉弥补劣势。我能想到的也就是思维的转变,不断暗示自己。落地的办法也只有在思维转变后才更有效果。毕竟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和孩子共同讨论对什么感兴趣,要怎么学,怎么看待自己的学习等等。‍

总结反思型:


@孔雀夫人

念念不忘幸福加的课,给电话上个闹钟,还是因事耽搁只好爬楼。怎么说呢?要是说感谢不嫌多还是先谢谢!

上周看课题就好奇,这位老师会从哪些方面讲手机问题?爬楼结束只想说:引人入胜!

魏老师的课我第一次听,开篇就很大气!他让我们先弄明白让大家头疼的手机问题根本就不是手机的问题!一针见血!接下来的分析入木三分。先点个赞!

每次完成心得都有点尴尬,没有适龄的娃可供思考练习。今天说手机困扰,我就偷偷庆幸一下,女儿上学时网络还没有今天发达,她同学周末找她还是拨打座机的。但是听课也自问:如果时间倒流,我能做得怎样?答案是:可能不怎么样。因为通常找到一个表面原因(通常是外归因指向孩子)就不会再去深究(很少反求诸己),就不会从更广大的背景上来思考这类问题。

前面有位家长说,这次课不仅适合于手机问题,也给父母合理使用手机一个提示。我想说,这次课不仅在谈手机问题,魏老师揭示出来的在教育管理中的关系问题适合于所有教育话题,其中的爱与依恋是解开很多纠结难解的问题的金钥匙。因此本次心得我放下四个角度三元智力启发我们的思考,想就关系发个说说。

魏老师说,如果早年没有在一起,父母首先该做的不是管理,是关爱和包容,是接纳。还提到错过关键期要建立真正的依恋几乎不可能。

这段话触动了我。我就是正好错过关键期才回到父母身边的人。可我想表达的是,那个年代没有什么专业帮助,我的父母用他们自己改写了我的潜意识。

也是他们工作原因,我上小学二年级才从两千里外来到这个家,不认识父亲,也不称呼他。还听不懂本地孩子说方言。后来我明白这段经历对自己有另外的影响,但是与父母的关系除了觉得姥爷姥姥更亲姨和舅更亲,几乎没什么妨碍,尤其成年之后。

魏老师说关爱包容接纳,仔细想,可能因为当时胆子小学习好还算懂事也就少犯错误,大概比较好包容。印象深的是,母亲挂在嘴边并成功地引导了父亲也成功地让妹妹和弟弟接纳的是,怕我想辽宁那个家,大家要让着我。于是这就成了家规一样的存在。

所以每当听说亲子关系不良导致种种,我就回想我的父母,他们都是传统观念很强的人,当时对我所做的完全出于爱。这份爱就像种子,长出来的是我对他们的依恋和对这个家的深爱。

而今母亲离开十五年来,身为长女,有时也不得不面对老百姓日子里的一地鸡毛,我能为大家庭担当和付出的,周围很多人不理解,但我真的享受并坚持,许多事就在心安两个字上。这两个字,不能说,只能品。

感谢幸福加!感谢魏老师!也想跟家长朋友们讲过来人的感受:亲子之爱是所有我们跟孩子的故事背后温暖的底色,不开心不顺利的时候,还得记起,让孩子自律,我们先自律,先把它从担忧或者沮丧背后唤醒,然后按魏老师说的去试试?‍

谦虚直白型:

@南极北极

看到大家把分享写的这么好,从中学到了更多更贴切的知识,收获更多有意义的内容!手机问题一直是我家最大最尖锐的问题,我们一直受到这个问题的困扰,听了魏老师的课和看到这么多好的分享,我明白以前把问题的矛和盾弄错了,现在明白了问题所在。有了解决问题的好方法,知道大人该怎么做,知道了孩子的想法,就有信心去解决它了。手机不光是小孩子这个阶段的面对的,初中高中乃至大学,他们会用到的越来越多,越来越依赖,教会孩子正确使用手机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屏蔽它。谢谢魏老师的精彩课程!谢谢王老师肖老师!‍

隔代教育型:


@孩子姥姥

非常感谢魏博士的课程,老师讲的很到位,为家人怎样引导孩子成长指明了方向,受益匪浅,孩子是唐山四年级学生,我是姥姥,爸妈没在群里都工作,昨晚进群没进去,我一直带孩子,也写不好这个也很着急,敬请老师多谅解,以前也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听完老师讲课得到了很多知识,对孩子教育方法不对留下了很大的遗憾,犯下无法弥补的过错,以后按照老师的方法教育孩子,把孩子培养成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敏而好学型:


@快乐很简单

非常感谢肖老师和王老师组织这次微课为大家答疑解惑,同时也特别感谢魏老师专业的讲解,让我受益匪浅。这次的课程我同样听了两次,以前也听过关于管理手机的课程,但是都是泛泛而谈,这次魏老师更直接到位的从孩子的心理角度来剖析,让我们明白孩子为什么会迷恋手机,面对不同的成长环境、遗传因素以及孩子的自我认知,孩子们放不下手机的原因也就会不同,只有找到原因,我们才能对症下药。

魏老师用更通俗的语言让我们知晓了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明白了要尊重孩子的发展,发掘孩子更擅长的领域,采用适当的方法弥补孩子的短板,助力孩子未来的幸福。当然理论虽然容易明白,但要践行还是不易,不过我想我们既然已经知其然,就会有不断行动的动力,只要用心对待我们的孩子,我们就会有希望。‍

家长们在听课之后都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和真诚的分享,分享的内容真是精彩纷呈,足见家长们收获满满,由于空间有限,我们只节选了一部分感言,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啦~想听课可以私信联系我哦

这是什么样的课程,让家长如此赞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