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老师的话不全是屁话

这是真实的事。

我的大脑海马区,永远会记住这件事。

斗争了许久,写下来,还是不写呢?最终决定写下来。

2018年9月16日下午,在长沙市某小学上一节三年级公开课。刚刚上两个星期的三年级学生,要开始学写作,真的不容易。为何不容易?因为小学一二年级,我国小学语文只搞了简单的、形式主义的写话教学。一二年级学生的写话如何?几乎看不到有关科研部门的专业性评价。像美国等国家一年级就开始写作的,我们一直不敢做。大凡一年级开始写作的国家,他们三年级学生肯定不会遇到我们三年级习作中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已经学了两年语文,学了百余篇课文,学了千余个汉字,结果不知道怎么写,其教学难度之大,大凡教过三年级的老师都清楚,非常的清楚。可以这么说,我国中小学生讨厌写作就是从三年级开始的。原因相当复杂,课程标准方面制定的不科学,教材编写的不好,老师本身也不怎么会教……都有关。

家长:老师的话不全是屁话

这次习作的教学内容是统编版小学三年级上习作二。这个时间的学生,第一单元习作刚刚结束。写得如何?据有关教统编版教材三年级的老师说,不知道怎么教“猜猜我是谁”,班级中几乎找不到几个像样的文章,我在暑假前就分析过这一单元教材设置存在的问题。习作又怎么教呢?我读了八十余本日记类童书,最终选择这一上法。

先与学生聊昨天、今年8月16日与3月16日、去年、前年的9月16日,让他们在自己的大脑中搜索,看看还能记得哪些事?时间越久越难回忆。以这种交流引出日记教学。日记能让人永远不忘,忆起过去所做的事。然后读一读教材,带着学生快速认识日记可以写什么,接着带着学生写简单的一句话日记。

家长:老师的话不全是屁话

一句话日记写完,我大声给同学们读讲一本图画书《金鱼日记》,这本书非常棒。作家通过14天的日记,告诉学生怎么写日记。第一天只写一句,第二天的日记比第一天多一个字,第三天的日记就变成四行了,接下来的日记也分段了,行数也越来越多。14天日记一本书,给予学生一个非常具体的写作目标。我一边读,一边与学生互动交流,孩子挺喜欢的。书读完,让学生再写一句日记。学生顺利写完。看看全班同学,人人都写了五行以上。应该说这节课的日记教学以边写边教的方式完成了任务。当然,我没有拿他们的日记进行现场点评。为何不点评?我觉得这种点评没有意义。因为他们自由书写并没有开始,这只是我领着他们写的。

家长:老师的话不全是屁话

课至此,不能结束,我告诉学生,这样的日记只是开始,就像《金鱼日记》的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的日记一样短、少。接下来,怎么才能把日记写好呢?那就要多读一些书。我开始给学生介绍四五十本书。我上课内习作与很多老师不一样,我肯定要介绍书。因为不读书,总觉得是写不好文章的。

另外,我上作文课,都有专门的作文纸。在这张作文纸上,我也把六十余本书目列上去,这也方便学生买借这些书。课堂上,我告诉学生,请大家一定让父母给买。[《蚯蚓的日记》《苍蝇的日记》《蜘蛛的日记》《金鱼的日记》《泰格的丛林日记》《永田爷爷的动物观察日记(10本)》《蚂蚁的日记》《天牛的日记》《山居鸟日记》《螳螂的日记》《蜗牛的日记》《动物绘本日记(日本3册)》《航海日记》《马燕日记》《亲爱的汉修先生》《捣蛋鬼日记》《小屁孩日记(美国作家写的20本、中国作家写的20多本;美国作家写的这本书,已经拍成三部电影了,特别好看)》等。

家长:老师的话不全是屁话

整个的教学流程就是这样的。

一开始上课,我与学生聊天得之,不少学生虽然刚刚上三年级,但周末大多有辅导班,多位学生说从一年级就开始上了。也就是说,这个班的学生父母是舍得花钱让孩子上辅导班的。

当我告诉小朋友一定让父母给他们买这些书时,一个男孩子说:“老师,我妈妈肯定不给买。我妈妈会说这是老师的屁话。”

我从来不知道“蒙圈”是什么感觉,今天感受到了,真的蒙圈了。台下的老师,此时也没有了笑声。

对于这件事,如果不理不睬,也不行。理睬过头也不行。怎么办?快速去想。我最终只对他说:“你千万别让你的妈妈给你买。”我转过头来对其他学生说:“老师建议大家多买这类书来看,不是屁话。请大家相信。不读这些书,你想把日记写好很难。”

在回来的飞机上,反复思考这个小男孩子的话。回到家里,与爱人也说起这句话。整个的思考过程,没有任何怨言。因为童言无忌!

这个男孩子说的是假话吗?才读三年级的小男孩,非常天真可爱的小男孩,没有谁会说他说的是假话,从课堂上看,这个小男生并不是故意说的。

这个男孩的母亲,说过此话吗?可以肯定,说过。可以肯定,她当着自己的儿子面前说过。可以肯定,她当过自己的儿子面前,多次说过。要不然,这个孩子怎么可能记得这么牢呢?

我不是放大此事。我隐约感觉到这个孩子的妈妈是有严重问题的,也感觉到这个家庭的未来有可能要出大事。这个小男孩的母亲肯定是不读书的,不爱读书的。读书让人高雅,从她平常的话可以看出,这是多么俗气的母亲。我常常给家长讲胡适的母亲,一位不识字的母亲,居然给孩子买了一批又一批的书,今天的识点字,识了不少字的母亲,居然会如此之俗,的确让人担心。这个小男孩是要长大的,其母亲如此不尊重老师,这个家庭里的人还会尊重世界什么人呢?孩子是向善的,如此之家,如何向善?孩子长大了,很多人知道他的妈妈是这种人,谁还愿意与这类人深交、共事?这个家庭如果继续这样,这个小男孩还会受到怎样的影响?不好预测,也不敢预测了。但愿这个孩子的妈妈能够改变,能够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知道自己是孩子的母亲。如果老师所说真是屁话,你可以给孩子说。而屁话型老师总是少数,家长应该慎言,尤其在孩子面前。

孩子的语言、行动等表现真的能折射出其父母的素养。

我知道,这只是个个例,世界都难遇的一例。非常巧合,被我遇到了。(转自高子阳老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