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流感“神藥”奧司他韋為什麼沒有被用來治療新冠肺炎?

不要小看流感病毒,它所帶來的疾病:流感,可以用兩個故事來認識一下。

故事一:1918至1919年間的西班牙流感,人類歷史上第二致命的傳染病,造成全世界約5億人感染,保守估計造成了超過2千萬人死亡。

故事二:2018年2月,網絡大火的《流感下的北京中年》,描寫了主人公的岳父因流感去世的全過程,記錄下的文字給世人留下萬千感慨。

奧司他韋,治療流行性感冒的抗病毒藥,原研產品的商品名:達菲,抗擊流感病毒,風光無限。

但是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中,對於這個藥卻是隻字不提。是把它給遺忘了?還是別的什麼原因呢?

流感“神藥”奧司他韋為什麼沒有被用來治療新冠肺炎?

1918年,美國為西班牙流感設立的醫院


神經氨酸酶:流感病毒的阿喀琉斯之踵

流行性感冒病毒,簡稱流感病毒,是造成流行性感冒的罪魁禍首。

除了接種流感疫苗進行預防,安全有效的藥物治療也值得期待。

想要抑制住病毒的繁衍,就需要先來了解,流感病毒在人體中的生命週期。

第一步:流感病毒侵入人體,先找個房間住下來。上哪裡去弄房子去?人體有的是可以感染的細胞。病毒鑽進了人體的細胞裡去,順利拿到了房本並完成了裝修(感染細胞)。

第二步:溫飽思淫慾,有了房子,就該做一些愛做的事情了:繁殖!於是,數量眾多的子代被複製出來。

第三步:孩子們養大了,也該放出門去,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了。於是,新病毒顆粒來到了家門口(細胞膜表面)。一想到就要離開大房子了,孩子們心中那個傷心啊,就是不願意離開(

唾液酸粘附)。關鍵時刻,神經氨酸酶扮演了“人生導師”的角色,苦口婆心地教育新病毒們,要獨立自主,要勇於脫離溫房做自己命運的主人,要敢於承擔找工作找房子找對象並生下至少兩個孩子的人生責任。這是你的宿命,快奮鬥去吧,吧啦吧啦……

第四步:新病毒顆粒重複他們上一輩病毒的覆轍,從第一步重新開始,繼續“生孩子去放羊,放羊為了生孩子”的輪迴。

發現了沒,在這四步過程中,這個“人生導師”神經氨酸酶,也是一關鍵環節。如果能控制住神經氨酸酶,那麼病毒就不會從被感染的細胞表面釋放。

而且,這個酶只有病毒要用,人體並不需要,這就意味著將這個酶做為靶點設計出來的藥物,對付病毒的同時不會給人體帶來傷害,也就是說,選擇性好。

流感病毒的阿喀琉斯之踵終於露了出來!

流感“神藥”奧司他韋為什麼沒有被用來治療新冠肺炎?


奧司他韋是一款用計算機設計出來的藥物

設計全新化學結構的新藥,也有套路。套路之一,是製造一個能與靶點結合的化學物質,結合之後起的作用不盡相同。可以是作用更強(激動劑),或是不起作用(抑制劑),甚至是起反作用(拮抗劑)。

如果能夠設計一種藥物來,可以和神經氨酸酶結合,讓它不再到處講雞湯(抑制神經氨酸酶的作用),病毒們就不會被蠱惑,也就沒有辦法再去感染新的細胞了,最終達到將病毒們禁錮在細胞內的目的,病毒的繁殖就被按下了終止鍵。

於是,人們先是研究了神經氨酸酶的化學結構,然後再設計能夠和神經氨酸酶結合的藥物。經過一番摸索,第一個被證實有效的神經氨酸酶抑制劑:扎那米韋在1993年實驗室內被合成了出來。

扎那米韋的合成是從唾液酸開始的。對,就是前面提到的,將病毒粘附在細胞表面的唾液酸。但是,唾液酸價格不菲不易獲得,加上扎那米韋的極性很大,口服生物利用度很低,只能以靜脈注射、滴鼻或吸入的方式給藥,沒有口服制劑。

因此,人們通過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的方法,設計出了一款從莽草酸為原料合成而來的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奧司他韋。

奧司他韋的親脂性基團可以與神經氨酸酶的疏水部分結合,把神經氨酸酶看得死死的,徹底瓦解了神經氨酸酶“講雞湯”的能力。

一種相對價廉、可口服的抗病毒藥物:奧司他韋,踏上了治療流感藥物的神壇。

流感“神藥”奧司他韋為什麼沒有被用來治療新冠肺炎?


奧司他韋能用來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嗎?

很可惜,奧司他韋對冠狀病毒沒有抑制作用。

神經氨酸酶是流感病毒的表面糖蛋白,而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沒有這種表面糖蛋白,神經氨酸酶是啥?冠狀病毒搖搖頭:別問我,不知道,我沒有。

因此,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奧司他韋,遇見了新型冠狀病毒也是睜眼瞎,沒有任何作用。

但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初期,由於COVID-19是一種新病毒,人們對疾病不甚瞭解,也才能夠嘗試使用奧司他韋進行治療,但是沒有收到效果。

“有什麼就用什麼”,這種不服輸的思想無可厚非,但是隨著對新冠肺炎認識的不斷深入,很少會有人提出使用奧司他韋。

奧司他韋問世的二十來年中,有意無意地搞出一些烏龍事件,已經不止一次兩次。

2003年SARS疫情期間,羅氏公司向公眾發佈信息聲稱,SARS的元兇是禽流感病毒,達菲是目前已知唯一對禽流感有治療作用的藥物。從而引發了廣州等地搶購達菲的風潮。成功引起了公安部門的注意,廣東省公安廳遂對羅氏展開調查。

2005年,傳出了奧司他韋是從中藥八角的化合物經過精練而成,加上當年10月,禽流感席捲全球,造成大陸和臺灣部分民眾搶購八角。前文說了,計算機設計出來奧司他韋,是從莽草酸為原料進行合成的,但莽草酸並不是八角所獨有,植物體中的固定碳大約20%來自於莽草酸途徑,莽草酸在植物中很常見,只不過莽草屬的植物中含量較高罷了。從莽草酸到奧司他韋,還得十多步的合成步驟呢。

所謂人紅是非多,說得就是奧司他韋。

奧司他韋,治療流感,有效;對付新冠,沒用!

流感“神藥”奧司他韋為什麼沒有被用來治療新冠肺炎?



參考文獻:趙宏.流感病毒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奧司米韋的合成[D].瀋陽藥科大學,2006:1-52.


分享到:


相關文章: